管樂團

管樂團是由木管樂器、銅管樂器,以及打擊樂器所組成的樂團。

管樂團是由木管乐器銅管樂器以及打击乐器所組成。它多變的曲目包括原創的管樂曲、改編的古典音乐轻音乐、以及流行音乐。雖然管樂團跟行進樂隊所使用的樂器很接近,但是管樂團的主要目的是管樂合奏

名稱

  • 英語的稱法甚多:concert band、wind band、symphonic band、symphonic winds、wind orchestra、wind symphony、wind ensemble、symphonic wind ensemble
  • 荷蘭語:Harmonieorkest、Harmonie
  • 西班牙語與葡萄牙語:Banda Sinfónica
  • 法語:Orchestre d'Harmonie
  • 德語:Blasorchester、Blaskapelle、Blasphilharmonie、Bläserphilharmonie
  • 義語:Banda、Banda Musicale、Orchestra di Fiati
  • 匈牙利語:Fúvószenekar
  • 斯洛維尼亞語:Pihalni Orkester
  • 挪威文語:Janitsjar、Musikkorps
  • 瑞典語(受德語影響):Blåsorkester
  • 芬蘭語:Soittokunta
  • 俄語:Духовой Oркестр

背景

和聲樂隊

和聲樂隊(德語:Harmonie)流行於18世紀中旬至19世紀,常見由五至八人組成,使用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法國號等樂器。莫扎特的B大調小夜曲(目錄第361號)、E大調小夜曲(目錄第375號)皆屬於這類作品。

今日各國發展

中華民國(臺灣)

早在1942年,仍屬日本轄下的臺灣地區就有多達53個管樂隊[1],多於婚喪喜慶等儀式場合擔任伴奏角色,其成員與活動並不特別受到重視。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臺,重視軍樂發展,並將軍樂隊引進各級學校[2]。1951年7月政工幹校成立,下設的業科班音樂組亦開辦專門的音樂教育課程[註 1][3],學生須接受和聲、對位、配器等理論教育。歷經軍、民兩方多年推動,管樂教育資源始日益健全,此外演奏人才陸續學成歸國,也促成一股蓬勃的臺灣管樂發展現勢。除軍方系統外,民間各級學校也陸續籌組樂隊或儀隊,以師大(1950年)、台大(1954年)及北一女中(1963年)等為其中代表。1976年,「自強管樂隊」成立,而後更名為「幼獅管樂團」[註 2][4],此樂團對臺灣管樂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1979年,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轄下的「台北青少年管樂團」成立,同屬臺灣管樂界重要的里程碑[5]

管樂師資橫跨軍、民兩界的現象,乃是時局所致,戰時的政軍關係密切,各單位間尤其以不分彼此的方式相互協助,在資源匱乏的年代共同擔負教育的責任[6]。也因此,在臺灣管樂合奏的早期發展歷程中,軍樂體系演奏者的貢獻甚鉅,舉凡樊爕華、許德舉、薛耀武、劉天林、畢學富等人,對於後輩管樂人才的養成皆有相當的影響性。

軍民合作的臺灣管樂文化,在1980年代後逐漸式微,隨著專業師資和設備的擴充,民間管樂活動已經能夠自給自足[7]。台灣管樂協會指出,台灣的小、中學,以及大專院校等場域,在2007年合計約有1,500個管樂團隊之多[8]。另根據教育部國教司統計,2007年臺灣「共有2,941校有藝團,有1,997,269位國中小學生至少會吹奏一樣樂器」[9],顯示隨著管樂藝才教育成果逐漸壯大,基層學生也從中直接受惠,凡此皆是管樂文化在臺灣穩定發展的正面現象。

註釋

  1. ^ 政工幹校於1957年改制專科,繼而於1960年改制大學,音樂組也隨之改組為音樂系,在當時是省立師範大學之後,國內第二所設有四年制音樂系的大專院校。
  2. ^ 適逢美國慶祝建國200週年,政府當局號召年輕音樂人組成此樂隊前往祝賀,演出由陳澄雄指揮。活動之後,由救國團接手,樂團於隔年更名為幼獅。

參考資料

參照
  1. ^ 陳秋婷 2009,第1頁.
  2. ^ 黃瑛瑛 1998,第23頁.
  3. ^ 陳秋婷 2009,第19頁.
  4. ^ 陳秋婷 2009,第71頁.
  5. ^ 陳秋婷 2009,第73頁.
  6. ^ 陳秋婷 2009,第58–9頁.
  7. ^ 陳秋婷 2009,第61頁.
  8. ^ 陳秋婷 2009,第99頁.
  9. ^ 陳秋婷 2009,第83頁.
專書論文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