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毛猪笼草

(重定向自粗毛豬籠草


粗毛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hispida)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2],生长于海拔100米至800米的荒原森林中。[3]目前仅已知粗毛猪笼草存在于蓝卑尔山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区域。[4]种加词hispida”来源于拉丁文hispidus”,意为“粗毛,鬃毛”。

粗毛猪笼草
粗毛猪笼草的上位笼,摄于蓝比尔山(Lambir Hills)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 猪笼草科 Nepenthaceae
属: 猪笼草属 Nepenthes
种:
粗毛猪笼草 N. hispida
二名法
Nepenthes hispida
Beck (1895)[1]

粗毛猪笼草已被列入《200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状况为依赖保育[5]

在野外只发现了粗毛猪笼草与两眼猪笼草N. reinwardtiana自然杂交种[3][6]

形态特征

 
粗毛猪笼草的幼年莲座状植株

粗毛猪笼草的茎可长达6米,直径约6毫米,呈圆柱形。节间距可长达15厘米。[3]

粗毛猪笼草的叶片革质无柄,呈倒披针形至椭圆形,可长达28厘米,宽至4厘米。叶尖渐尖钝尖,常不等长。叶基渐狭抱茎,常下延中脉两侧各有3条纵脉羽状脉不明显。笼蔓可长达15厘米。[3]

粗毛猪笼草的捕虫笼罕有高于15厘米或宽于8厘米。捕虫笼的下半部为卵圆形,上半部为圆柱形。上位笼下位笼更接近圆柱形。腹面具一对笼翼,可宽至3毫米。上位笼的笼翼常消失。笼口为卵形且倾斜。可宽达12毫米。笼盖为卵形至椭圆形。笼盖基部的后方具一根不分叉的笼蔓尾,可长达5毫米。[3]

粗毛猪笼草的花序总状花序总花梗可长达5厘米,粗约1.5厘米。花序轴渐细,可长达10厘米。花梗可长达8毫米,基部的花梗可带2朵花,末端仅带1朵花。萼片为椭圆形,可长至4毫米。雄性花序的结构和雌性花序相似。[3]

粗毛猪笼草的茎部披被着非常密集的鬃毛状紫灰色毛被。花序上有着稀疏的短毛被。发育中的叶片具毛被,随着生长毛被逐渐脱落。[3]

生态关系

查尔斯·克拉克在专著《婆罗洲的猪笼草属植物》中写道:“已从沙捞越北部和文莱采集到了大量粗毛猪笼草,部分地区其与刚毛猪笼草N. hirsuta的原生地重叠”。[3]但是在查尔斯·克拉克与李乾同著的《沙捞越的猪笼草》中写道:“最近对于分布于砂拉越的刚毛猪笼草的观测表明,其可变性要比预想中的大。而粗毛猪笼草只分布于蓝比尔山地区。”[4]

粗毛猪笼草生长于陡峭的砂质山脊上阴暗的荒原森林[2],常与鳞皮椰子属棕榈Eugeissona同域分布。[3][4]其分布于海拔100米至800米处。[3]

相关物种

 
粗毛猪笼草具下位笼的莲座状植株

粗毛猪笼草与刚毛猪笼草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近缘关系,部分分类学家将其视作为同一个物种。[7][8]除捕虫笼和叶片形态的不同外,粗毛猪笼草与大型平庸猪笼草N. macrovulagris也很相似。

B·H·丹瑟1928年发表的专著《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猪笼草科植物》中,认为粗毛猪笼草是刚毛猪笼草的同物异名,并写道:“虽然形态特征上并不完全相同,但麦克法兰在专著中仍认为粗毛猪笼草是(刚毛猪笼草的)一个同种异名”。[9]1997年,马修·杰布马丁·奇克将粗毛猪笼草恢复为一个独立的物种,理由是粗毛猪笼草区别于刚毛猪笼草的特征,即抱茎下延的叶片基部和特殊的毛被。[10]因原生地存在着这两个类群的中间型,所以也有学者认为粗毛猪笼草与刚毛猪笼草是同一个物种的两个极端变种。[5]

马修·杰布和马丁·奇克认为粗毛猪笼草与菲律宾巴拉望特有的菲律宾猪笼草N. philippinensis之间也存在着较密切的近缘关系。[11][12]

在食虫植物数据库中,分类学家简·斯洛尔(Jan Schlauer)将粗毛猪笼草列为刚毛猪笼草的同物异名。[8]

参考文献

  1. ^ (德文) Beck, G. 1895. Die Gattung Nepenthes. Wiener Illustrirte Garten-Zeitung 20(3–6): 96–107, 141–150, 182–192, 217–229.
  2. ^ 2.0 2.1 夏洛特. 食蟲植物觀賞&栽培圖鑑. 台北: 商周出版. 2007: 74. ISBN 978-986-124-850-9.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Clarke, C.M. 1997. Nepenthes of Borneo.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4. ^ 4.0 4.1 4.2 Clarke, C.M. & C.C. Lee 2004. Pitcher Plants of Sarawak.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5. ^ 5.0 5.1 Clarke, C.M., R. Cantley, J. Nerz, H. Rischer & A. Witsuba. Nepenthes hispid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0. [2010-10-20]. 
  6. ^ McPherson, S.R. 2009. Pitcher Plants of the Old World. 2 volumes.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Poole.
  7. ^ Clarke, C.M. 2006. Introduction. In: Danser, B.H. 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pp. 1–15.
  8. ^ 8.0 8.1 Schlauer, J. N.d. Nepenthes hispid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rnivorous Plant Database.
  9. ^ Danser, B.H. 1928. 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 Bulletin du Jardin Botanique de Buitenzorg, Série III, 9(3–4): 249–438.
  10. ^ Jebb, M.H.P. & M. Cheek 1997. A skeletal revision of Nepenthes (Nepenthaceae). Blumea 42(1): 1-106.
  11. ^ Cheek, M.R. & M.H.P. Jebb 1999. Nepenthes (Nepenthaceae) in Palawan, Philippines. Kew Bulletin 54(4): 887–895. doi:10.2307/4111166
  12. ^ Schlauer, J. 2000. Literature Reviews.PDF Carnivorous Plant Newsletter 29(2): 53.

扩展阅读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粗毛猪笼草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粗毛猪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