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流行音樂

音樂流派
(重定向自粵語流行曲

粵語流行音樂(英語:Cantopop),又名廣東歌[1],是指歌詞以粵語為主的流行音樂,其中來自香港的作品為主要部分,並主導了其發展。

香港

中國內地

廣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粵語地區的音樂從粵曲發展為流行音樂的過程由香港音樂界所主導。至1970年代後期(近改革開放開始),最常接觸香港文化廣東省成為中國內地流行音樂發展的先驅,吸引各省音樂人才聚集[2][3][4]。此階段的創作包括國語歌及粵語歌,1978年或1979年發表的《星湖荡舟》(蔡衍棻作曲、吴国材作词、陳浩光及王莉演唱[註 1])被視為第一首中國內地創作的粵語流行曲[5][2]:5-6,但此時期廣東的原創粵語歌不多,當時香港粵語樂壇進入興盛時期,廣東粵語歌手以翻唱香港歌曲為主,至1985年後當地原創粵語歌開始增多。當地演唱粵語歌的知名歌手有陳浩光、蔡妙甜、曾咏贤、李華勇、陈汝佳、王建業、朱哲琴、廖百威等,其他知名的原創流行曲則有《红叶秋风》等[2]:6

由於廣東一些地區能接收到來自香港的短波廣播,1980年代廣東人民廣播電台為爭取聽眾,設立節目模式與香港相仿的珠江經濟廣播電台,大量播放香港粵語流行曲[6]。1989年該台推出音樂節目《音乐冲击波》,主力推薦廣東本地創作的粵語流行曲。[2]:55-56

近1990年代,廣東創作日漸成熟,一些作品受到香港音樂界注意及買下版權,較具代表性的有:许建强創作曲詞、陈汝佳原唱的粵語歌《愿你把心留》[2]:76,在香港重新編曲及修飾,並改名《晚秋》,由黃凱芹演唱;李海鷹作曲的《彎彎的月亮》,國語版本來已在內地成名,其國語版、粵語版(潘偉源填詞)在香港由呂方演唱[2]:41,77,但有指粵語版原唱者也是廣東歌手;王文光作曲、许建强填詞、廖百威原唱的粵語歌《My Shirley》,在香港保留原名但由向雪懷重新填詞,由李克勤演唱[2]:75。其他由廣東音樂人作曲、香港音樂人填詞的例子有譚詠麟的《還我真情》(王文光作曲)、黎明的《請你留在我身邊》(许建强作曲)、李國祥的《你是否還記得那從前》(毕晓世作曲)等[2]:75-76。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曾往香港發展的廣東歌手[註 2]則有李達成[註 3][2]:54[8]、王佩[註 4][2]:77-78麦子杰[5][2]:76等。

進入21世紀,粵語歌曲影響力漸減,廣東地區也有重視粵語文化保育的音樂人,如歌手東山少爺、創作人黃毅成、三本目、陈辉权[9][10][5][2]:228-230、樂隊City Groove等[11][12]。發行粵語歌的本地歌手有林颐[註 5][2]:244-245[13]、施文斌[2]:226-227、阿细[14]、刘莉旻[15]、郑建鹏、王闻、张曼莉、宋嘉其、林琳钟明秋、姚斯婷、黄艺明、陈一畅、馮博粵语馮博、邓佳欣、叶枫华(饒舌歌手)、邓志舜、俅其等[5]。長期或曾到香港發展的歌手[註 2]則有張敬軒[8]、樂隊与非门[2]:224-225海鳴威陳志嘉[5]彭遠揚(天廷)、陳蕾[8]李悅君[8]等,創作歌手胡芳芳也曾多次為香港歌手創作[5]。亦有組合拾音社被視為2010年代香港的MK Pop代表人物。

2022年女歌手阿梨粤原唱的《晚風心裡吹》在網絡上受到較廣泛注意[16],多次在音樂節目中被翻唱。

2024年南方報業廣東省文聯等組織舉辦「嶺南新民謠·粵語季」活動,鼓勵粵語歌創作,該活動採納1974年香港歌曲《啼笑因緣》為粵語流行音樂分水嶺一說,將2024年定為粵語歌(興起)50週年。[15][17]

其他

近2020年代,中國內地興起香港音樂懷舊潮流,不少母語並非粵語的聽眾及歌手對粵語歌產生興趣,並出現包含粵語歌詞的新創作。2019年,生於東北的饒舌歌手宝石Gem以一曲《野狼disco》風靡全國,此歌包含了數句發音不標準的粵語歌詞,且風格頗為土味,雖然因此讓不了解創作背景的香港人感到不滿或不屑,但此歌其實是反映了1980年代至2000年代初香港流行音樂及香港電影對70至80後東北人的深刻影響[18][19][20][21]。2020年,《處處吻》等香港舊粵語歌在內地網絡平台受到追捧,後來內地音樂界也開始創作包含大篇幅粵語或全粵語歌詞的歌曲,較知名的有同是東北人王赫野原唱的《大風吹》[21][22]。這些受到非廣東人歡迎,但粤语发音的声调与音乐旋律匹配程度不佳、原唱歌手粵語發音不準,令廣東人感到别扭的歌曲,被批評者稱為「塑料粵語歌」、「類粵語歌」[23][17]

澳門

粵語人口佔大多數的澳門亦有本地流行音樂創作及歌手,粵語歌的比例自然不少。歌手黃偉麟在1995年推出的粵語唱片《孤單的諷刺》,常被視為澳門首張本土原創流行音樂唱片[24]:139(一說名為《黃偉麟》[25])。澳門音樂製作人何嘉偉亦約在1994年開始為本地市場創作歌曲,1995年他發行了首張原創雜錦專輯《高溫音樂力量》[24]:150-153;他在2000年代曾認為澳門人口太少,且受香港及台灣影響太深,難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期另一創作人雲超則指出澳門涉足音樂界的人口比例太少[24]:145,另一創作人啟航則指出早年澳門觀眾嫌棄本地歌手的情況[24]:149。何嘉偉後又把澳門流行音樂發展劃分為幾個時期:1995年前的是仿效香港,1995年至2005年間開始重視本地流行曲創作,2005年至2015年間在創作和製作方面開始精進[26]。學術界缺乏對澳門流行音樂的研究[27]

進入21世紀,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每年舉辦《澳廣視至愛新聽力頒獎音樂會》推廣本地創作[28][24]:149。音樂節目如《熱鬧樂壇》、《唱好舞台》推動本地流行音樂發展,後者亦促進了本地音樂人與其他地區音樂人的交流,比賽類節目如《闖關》、《金曲王》、《SING擂台》有助發掘本地人才[29]。2010年代澳門文化局展開「原創歌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扶助本地創作[30]

澳門流行音樂界人物見相關分類:Category:澳門歌手Category:澳門作曲家Category:澳門作詞家。由於當地市場狹小,不少創作人及歌手往香港等地發展[24]:136,149-150,如陳輝陽[24]:142李峻一[24]:142吳國恩、雲超[25][24]:142-145恭碩良[24]:142杜俊瑋[24]:142、樂隊Soler[24]:142小肥陳慧敏小瑜古淖文倪力[24]:158-159彭永琛劉蘊晴等。

台灣

台灣歌手到香港發展時推出粵語歌,頗為常見。包含粵語歌詞的台灣本土原創歌曲則屬罕見,例子有謝金燕的《嗶嗶嗶》,此歌包含粵語、國語、台語、少量英語,其中粵語比重很高,但轉調情況嚴重,發音並不標準[31]。父輩來自廣東的楊丞琳曾與香港歌手推出粵語合唱歌,亦多次翻唱粵語歌,她2019年發行的專輯《刪·拾 以後》中有一首粵語歌《我不認識你》,出自香港創作人之手[32][33]

海外華人

星馬地區

在早期香港粵語歌的發展過程中,新加坡(星加坡,星)、馬來西亞(馬)華人為重要市場[34][35],1950年代不僅香港音樂人開始具規模地創作粵語流行曲(一些學說劃分為粵語時代曲),同期星馬華人亦有嘗試創作,如早期香港粵語歌代表性歌手鄭君綿的名作《賭仔自嘆》,實是在1950年代由一位馬來西亞華人填詞及原唱[36],香港粵語音樂研究者黃志華指出當時有不少東南亞華僑歌手,東南亞製作粵語唱片比香港更早,但缺乏原創歌曲(或寄調改詞),他更考證鄭君綿早期的唱片其實也是在東南亞錄製[37][38]。後來該地區較具代表性的粵語創作歌手有上官流雲(代表作有寄調英語歌的《行快啲啦》、《一心想玉人》)[39]:4-5鄭錦昌(代表作《唐山大兄》、寄調臺語歌的《十一哥》等)[39]:319-324

然而,新加坡在1979年起推行打壓方言的「講華語運動」,提倡華裔國民使用華語現代標準漢語,下稱國語[40],該國媒體禁播粵語等方言音樂[41],打擊了當地粵語流行音樂的發展。新加坡學者廖繼權(Liew Kai Khiun)曾在2000年代初總結粵語流行音樂在該政策下的流傳情況,並認為粵語流行音樂有效地對該政策構成挑戰,其觀點綜合如下:在1970年代後期來自香港的粵語電視劇及其劇集歌曲,曾有很大影響力,隨著「講華語運動」展開,香港劇集播映時需以國語配音,粵語的劇歌被刪走或換上國語歌,後來更停止播映香港劇集,粵語音樂節目亦被取消。然而,1980年代亦正值香港粵語流行音樂蓬勃發展的時期,眾多歌星崛起,他們的影響力仍滲透到新加坡民間。原因是新加坡政府認為粵語社群中老一輩人士仍雖依賴粵語,相信通過掌控廣播媒體,年青一輩終會放棄方言,未有從各方面強硬打壓粵語音樂(例如民間的粵劇推廣活動仍被容許),但政府忽視了香港粵語流行音樂對年青人的吸引力,而錄影帶等新興媒體亦有助突破廣播媒體上的封鎖。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湧現了以粵語歌為招徠的夜總會卡拉OK店、的士高舞廳,如Canto及97'(亦播放與英語及國語歌的混音歌曲)。在官方政策下,英語及國語漸逐成為華裔兒童的主流語言,但官方對方言的態度轉趨溫和,粵語流行音樂仍有一席之地。1990年代,在新加坡長期執政的人民行动党曾在選舉中失利,華裔工人階層被熟悉方言的反對派政客所吸引,被視為原因之一。「講華語運動」雖仍持續,但官方態度已轉為不提倡也不打壓方言。在電視市場,繼老一輩所需求的方言新聞節目,年青一輩所需求的粵語音樂節目亦隨之出現,有線電視網絡亦能播放香港的粵語電視節目。後來曾有掌管藝術的部長建議有志在華人市場發展的當地歌手「throw in dialect, and reach out to China’s provinces」(投入到方言範疇,走進中國各省)。香港與臺灣是新加坡華裔音樂人選擇發展的兩大市場,進入香港市場的音樂人自然涉足粵語歌(見下)。同時,90年代香港歌手亦因種種因素積極拓展國語市場,能以國語溝通、國粵語歌兼備的歌手增多(廖繼權視之為融合成東亞流行音樂),另一方面直到2000年代初仍有約36%原籍廣東的人口保留在家講粵語的習慣,操粵語的移民人口亦有一定數量,這些因素都有利於粵語流行音樂在新加坡的存續。[42]

據廖繼權,1990年代來自香港的粵語音樂專輯在新加坡曾獲得高銷量,且與國語專輯同步增長,自1997年香港音樂專輯銷量不論在香港及東亞市場均顯著下滑[42]:223-226。香港資深音樂製作人吳雨曾在2000年代中期一個研討會中講述粵語音樂市場狹窄的困境,他斷言「星加坡不讓聽廣東歌」、「星加坡全部是國語的」、「東南亞市場死了」[41]

星馬地區的流行歌手發展香港市場時仍會推出粵語歌,1990年代後新加坡的例子有許美靜(代表作《明知故犯》、《傾城》)、陳潔儀(粵語音樂劇雪狼湖》、粵語專輯《揭曉》等、合唱歌《來夜方長》)等,那一代歌手均在「講華語運動」政策下成長,其中陳潔儀來自致力保存粵語文化的家庭,她成名後母親亦只會對她發行粵語專輯感到高興[42]:228。1990年代後馬來西亞的例子有陳慶祥(《各位男人辛苦曬》)、曹格(《海邊的卡夫卡》、《左右無緣》)等。而馬來西亞本地的粵語歌創作仍然存在,推出原創粵語歌的歌手包括溫力銘等。

擅長以不同語言寫歌的馬來西亞創作歌手黄明志發表了一系列以「亞洲」為題的專輯,其中2018年收錄於《亞洲通牒》的粵語歌《唱廣東歌》是代表香港的作品,歌詞由大量香港粵語流行曲歌名串連而成,並訴說了香港粵語流行曲全盛時期對馬來西亞華人的影響。[43]

非華人群體

1980年代後期,主要由白人組成的香港樂隊Citybeat,曾推出《城巿節拍》、《土佬Johnny》等粵語歌。2020年代,定居香港超過二十年的多明尼加裔音樂人Chris Polanco(漢名:陳杰)也曾推出自己的粵語歌《說不出的對不起》、《我哋一齊唱好無》(作曲、演唱)[44]

並非長居於香港的非華裔人士,也曾有過一些粵語創作:

  • 2018年至2021年間,網絡平台上有一個名為The Gwai Lou Show(鬼佬騷)的團體,由曾於香港生活的美國白人組成,他們創作了一些粵語饒舌歌曲並拍攝音樂影片,表達對香港的熱愛,如《What Up HK》[45][46]、《獅子山上》。
  • 2021年,一名到香港發展的南非女歌手Eli Zaelo,創作了一首粵語歌《改變》。[47][48]

備註

  1. ^ 眾人隸屬團體為广东音乐曲艺团前身,名稱有多種說法,如广东民间音乐团、广东民间曲艺团等。
  2. ^ 2.0 2.1 因香港是移民城市,此舉例一般收錄到香港發展前,已曾在出生地區開展流行音樂事業的音樂人,以避免移民人口中不勝枚舉的尋常之例。特例有廣州出生的陳蕾,她從未在中國內地出道,但長年以工作簽證形式在香港發展音樂事業(即仍有廣州的戶籍)[7]
  3. ^ 1988年於亞洲電視主辦的第三屆《未來偶像爭霸戰》奪得「未來偶像大獎」(即冠軍)。
  4. ^ 以演唱國語歌為主,亦有粵語作品。
  5. ^ 電台DJ出身,其演唱的《墨尔本的翡翠》是2000年代廣東原創粵語歌的代表作。

參考文獻

  1. ^ 廣東歌已死? 填詞人嘆大學歌唱比賽一半普通話歌. 香港01. 2016-11-21 [2024-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2) (中文(香港)).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伍福生. 廣東流行音樂史. 廣州: 新世紀. 2008. ISBN 978-7-5405-3966-5. 
  3. ^ 广东流行音乐走过三十年 系列庆典即将展开(图). 新浪网. 2007-05-24 [2023-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6) (中文(中国大陆)). 
  4. ^ 倪明. 粤俗好歌千千阕 声声不息音绕梁. 广州日报. 2024-06-19 [2024-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9) (中文(中国大陆)). 
  5. ^ 5.0 5.1 5.2 5.3 5.4 5.5 游威. 无惧世事变改,仍在坚守粤语歌的广东本土歌手们. 羊城网. 2021-03-11 [2023-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中文(中国大陆)). 
  6. ^ 台港的流行曲發現「新大陸」. 亞洲週刊. 1992-01-26, 6 (4): 26. ISSN 1015-5015. 
  7. ^ 獎項增加知名度 陳蕾︰申請工作證都容易咗. 明報周刊. 2024-01-05 [2024-10-31] (中文(香港)). 
  8. ^ 8.0 8.1 8.2 8.3 Yahoo娛樂圈 娛評︳廣州人在香港樂壇 張敬軒陳蕾的專才計劃. 雅虎香港. 2024-01-02 [2024-11-17] (中文(香港)). 
  9. ^ 程依伦. 广州音乐产业观察丨聚焦独立音乐人:在理想与现实间交锋. 广州日报. 2020-12-17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中文(中国大陆)). 
  10. ^ 广州仔自创歌曲唱好广州(图). 新浪网. 广州日报. 2006-03-21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中文(中国大陆)). 
  11. ^ 廣州有年輕人熱愛唱粵語歌印製歌詞卡、明信片 冀推廣粵語承傳. 有線寬頻. 2023-10-30 [202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2) (中文(香港)). 
  12. ^ 何钻莹. “五一”去哪儿?来二沙岛体验粤式“音乐茶座”吧. 广州日报新花城. 2023-04-27 [202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2) (中文(中国大陆)). 
  13. ^ 张敬轩林颐:一段鲜为人知的兄弟情(图). 新浪网. 新快報. 2008-09-10 [2023-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7) (中文(中国大陆)). 
  14. ^ 张楠. 唱作女歌手阿细广州开唱,官宣签约环球音乐宝丽金唱片. 扬子晚报. 2023-12-19 [2023-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9) (中文(中国大陆)). 
  15. ^ 15.0 15.1 扶植原创粤语歌新生力量 岭南新民谣·粤语季启动. 广州日报. 2024-08-29 [2024-10-28] (中文(中国大陆)). 
  16. ^ 陳家富. 粵語流行曲. 時代論壇. 2022-05-24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中文). 
  17. ^ 17.0 17.1 嶺南新民謠·粵語季啓動 培養原創粵語歌新生力量. 中國新聞網. 2024-08-29 [2024-10-28] (中文). 
  18. ^ 彭嘉彬. 《野狼Disco》反映對港產文化憧憬 神曲怎從《中國新說唱》彈起. 香港01. 2020-01-10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9) (中文(香港)). 
  19. ^ Li, Minnie. 野狼Disco是在貶低粵語嗎?. 獨立媒體. 2020-01-14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0) (中文(香港)). 
  20. ^ 王夕子. 《野狼disco》風靡中國 向香港80年代致敬. 亞洲週刊. 2019-12-16, (2019年50期)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21. ^ 21.0 21.1 朱白. 为什么东北人爱唱粤语歌?“东北粤”的拯救与逍遥. 腾讯网. 南都娱乐周刊. 2021-06-20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中文(中国大陆)). 
  22. ^ 郵差. 《聲生不息》背後的粵語歌,是怎麼重新火起來的?. C²文創誌. 2022-05, (48)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23. ^ “塑料粤语歌”听得广东路人忙摇头,直言:好做作!. N视频. 南方都市报. 2021-07-19 [2024-10-28] (中文(中国大陆)). 
  24. ^ 24.00 24.01 24.02 24.03 24.04 24.05 24.06 24.07 24.08 24.09 24.10 24.11 24.12 戴定澄. 漸露頭角的本土流行歌曲創作——部份澳門流行歌曲創作人訪談錄. 音樂創作在澳門. 澳門: 澳門日報出版社. 2007: 135–159. ISBN 978-99937-32-56-3. 
  25. ^ 25.0 25.1 梁雄業. 雲超談音樂:澳門須找回自己的文化. C²文創誌. 2016-04, (14)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26. ^ 梁雄業; 馮信華; 梁燦旭. 立足本土的佰家音樂. C²文創誌. 2015-07, (7) [2023-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27. ^ 王韡. 流行音乐学.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22: 76. ISBN 978-7-5657-3203-4 (中文(中国大陆)). 
  28. ^ 王美美. 澳門與音樂產業的距離. Plataforma Media. 2021-07-03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中文(繁體)). 
  29. ^ 李春著. 澳门大众传媒研究.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20: 192. ISBN 978-7-5657-2706-1 (中文(中国大陆)). 
  30. ^ 原創歌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 文化產業基金.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中文(繁體)). 
  31. ^ 陳巧蕙. 謝金燕越唱「粵」紅! 港網友也瘋電音│TVBS新聞網. TVBS. 2010-10-02 [202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0) (中文(臺灣)). 
  32. ^ 彭嘉彬. 楊丞琳隔12年再出廣東歌 親自私信陳詠謙林家謙邀歌. 香港01. 2020-01-08 [202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9) (中文(香港)). 
  33. ^ 【唔怕面懵】楊丞琳堅持講廣東話. 明報周刊. 2018-03-01 [202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9) (中文(香港)). 
  34. ^ 黃志華. 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1950-1974). 香港: 三聯. 2000: 48. ISBN 962-04-1794-1. 
  35. ^ 陳守仁; 容世誠. 電台流聲-粵語流行:三及底進行曲-延伸閱讀 – 陳守仁、容世誠:早期粵語流行曲 (無障礙瀏覽版本). 香港記憶. 訪問周聰.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原文發表於1990年2月] [2024-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0) (中文(香港)). 
  36. ^ 黃志華. 歌詞愛好者有好節目. 信報財經新聞. 2016-04-18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9) (中文(香港)). 
  37. ^ 黃志華. 原創先鋒:粵曲人的流行曲調創作. 香港: 三聯. 2014: 73. ISBN 9789620436598. 
  38. ^ 黃志華. 〈(三)五六十年代的粵語歌生產有沒有本土意識?〉及〈(九)鄭君綿在南洋灌唱粵語歌的日子(兼說《賭仔自嘆》首唱者) 〉. 本可成佳話——粵語老歌故事及觀賞. 香港: 三聯. 2023: 166–168, 196–199. ISBN 978-962-04-5267-3. 
  39. ^ 39.0 39.1 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委員會 (编). 香港粵語唱片收藏指南 ─ 粵語流行曲 (50's-80's). 香港: 三聯. 1998. ISBN 962-04-1458-6. 
  40. ^ 趙曉彤. 【01周報.喺香港講廣東話(4)】禁絕方言的新加坡 英培安:望放鬆管制. 香港01. 2018-03-08 [2024-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中文(香港)). 
  41. ^ 41.0 41.1 馮應謙 (编). 回顧香港粵語流行歌的興衰. 歌潮・汐韻:香港粤語流行曲的發展. 吳雨座談發言紀錄. 香港: 次文化堂. 2009: 19. ISBN 978-962-992-211-5. 
  42. ^ 42.0 42.1 42.2 Liew, Kai Khiun. Limited pidgin-type patois? Policy, language, technology, ident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 Canto-pop in Singapore. Popular Music. 2003, 22 (2): 217-233. ISSN 0261-1430 (英语). 
  43. ^ 李思朗. 大馬歌手黃明志feat. 盧巧音《唱廣東歌》熱爆 網民:聽到想喊. 香港01. 2018-10-14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中文(香港)). 
  44. ^ 《龍舌蘭》贈陳奕迅 承諾為容祖兒作歌 陳杰:香港是家 踢我都唔走. 明報加東網. 2023-09-27 [2024-02-09] (中文). 
  45. ^ 熊文浩. The Gwai Lou Show - What Up HK:鬼佬唱廣東rap 最愛張敬軒. 香港01. 2018-07-30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中文(香港)). 
  46. ^ 李穎霖. 【真.唱好香港】美國鬼佬作廣東歌rap爆:我哋好愛香港. 香港01. 2018-07-31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中文(香港)). 
  47. ^ 陳芷慧. 南非女歌手唱作廣東歌 疫情零演出憂夢碎:沒人能阻止我追求夢想. 香港01. 2021-06-22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中文(香港)). 
  48. ^ 南非歌手來港發展創作廣東歌 冀向港人展示少數族裔潛力. 無綫新聞. 2021-06-06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9)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