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理科学院

美國名譽社會和獨立政策研究中心
(重定向自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

42°22′51″N 71°06′37″W / 42.380755°N 71.110256°W / 42.380755; -71.110256

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美国人文与科学院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又译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美国文理科学院英语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 American AcademyAAAS )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院士机构及地位最为崇高的荣誉团体之一,也是进行独立政策研究的学术中心。自从约翰·亚当斯约翰·汉考克詹姆斯·鲍登罗伯特·崔特·潘恩及其他的建国先贤于独立战争期间创立人文与科学院以来,当选为其院士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的最高荣誉之一。[1]

人文与科学院负有双重职能:从科学、人文、商业、政治、艺术等领域选举每个世代最优秀的学者及最具影响力的领袖成为其院士,以及针对社会的需要进行政策研究。[2] 目前人文与科学院的主要研究计划聚焦于高等教育与科研、人文与文化研究、科学与技术进展、美国政治、人口与环境、儿童福利等。其主办的季刊《代达罗斯》被广泛的认为是国际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之一。[3]

人文与科学院的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歷史

1780年5月4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由马萨诸塞州立法机构批准成立。根据其宪章记载,该院宗旨为:「弘扬学术,以增进自由、独立、良善之公民德行」。首任院长为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及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62位创始院士分别在政治、专业、商业等各领域拥有广泛的兴趣以及崇高的地位。[4]

人文与科学院于1781年选举首批院士,其中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乔治·华盛顿以及多位外籍院士。其最初的纪要出版于1785年,院刊则于1846年起出版。在20世纪50年代,人文与科学院推出学刊《代达罗斯》,以表现其对更广泛的知识与社会导向问题的承诺。[5]

贯穿于其历史,人文与科学院颁发一系列奖项。其中,第一个奖项由本杰明·汤普森(朗福德伯爵)于1796年设立,用于奖励“光和热”领域的杰出成就,并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其它的奖项则分别用于奖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重要贡献。2000年起,人文与科学院开始颁发爱国学者奖,用于表彰对人文与科学院做出重要贡献,并且在言行中体现出美国国父们服务社会的精神的个人。

自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政策研究成为人文与科学院的关注重心。在1950年代末,军控问题是人文与科学院最关注的问题,人文与科学院也推动成立了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国家人文研究中心。在1990年代末,人文与科学院制订了新的战略规划,聚焦于四大领域:科学、技术与全球安全;社会政策与教育;人文与文化;教育。在2002年,人文与科学院与哈佛大学共同启动了访问学者项目。目前,全美已经有54所大学成为这一项目的联合机构。[6]

名称

人文与科学院建立之时,美国正在法国等国的协助下与英国作战,所以美国的创立者选择比照包括作家、人文学人、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在内的法兰西学术院,而不是仅涵盖自然科学的英国皇家学会,建立新大陆的学术院,并在正式名称中选用「Arts and Sciences」一词表示其覆盖全部学术和专业领域。「Arts and Sciences」有多种中文译法,包括「艺术与科学」、「人文与科学」、「文理科学」等[7]

比照英国皇家学会、主要涵盖自然科学的美国院士机构是成立于1863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

学部与学组

人文与科学院共分为五个学部及二十四个学组:[8]

数理科学部

  • 数学组
  • 物理组
  • 化学组
  • 天文及地理学组
  • 工程科学与技术学组
  • 计算机科学组

生命科学部

  •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组
  • 细胞生物学、发展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学组
  • 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行为生物学组
  • 演化生物学、种群生物学、生态学组
  • 医学、生理学、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组

社会科学部

  • 心理学、教育学组
  • 经济学组
  • 政治学、国际关系、公共政策学组
  • 法律(包括法律实践)学组
  • 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人口学组

艺术与人文科学部

  • 哲学、宗教学组
  • 历史学组
  • 文学及语言学组
  • 文学创作学组
  • 视觉艺术及表演艺术组

公共事务、商业与行政管理学部

  • 公共事务、新闻与传媒组
  • 商业组
  • 教育、科学、文化与慈善组

活动

人文与科学院聚集科学家、人文学人、艺术家、政治家、商业领袖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对复杂的社会、政治以及知识话题进行分析,以执行中立的政策研究。其下属的研究委员会负责评审及批准所有的研究计划,并协助判断何种研究计划能够最有效的利用人文与科学院的知识与资源。研究委员会同时与出版委员会紧密合作,以确保各研究计划的报告和出版物能够提升人文与科学院的学术水准,并增进人文与科学院对学术界、政治界以及公众的知识贡献。

研究计划

人文与科学院的四大研究领域如下:

  • 科学、技术、以及全球安全:探索国际社会应当如何设计新的合作架构以提升国际安全,分析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研发促进这些转变的政策。
  • 社会政策及美国制度: 研究美国制度,特别是与政府、企业等相关的制度。
  • 人文与文化: 增进公众对于人文在生活中的价值与角色的理解,为有关人文的政策分析提供新的资源。
  • 教育: 研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所有不同层次的教育。

研究基金项目

  • 访问学者项目: 该项目为一跨学科的研究基金项目,目的是刺激和支持位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具有潜力的学者和实践家,并且为人文与科学院相关领域的院士与新一代的学者交流提供相关支持、
  • 赫尔曼科技政策研究基金项目: 该项目为位于职业生涯早期、在科学与工程领域有所培训且有志于转向公共政策与管理的专业人士提供支持。受该基金资助的学人将与资深的科学家与政策专家共同工作,就重要的国内及国际的科技政策事务进行研究。

颁发奖项

  • 爱国学者奖
  • 创始人奖
  • 艾默利奖
  • 爱默生-梭罗奖
  • 人文研究奖
  • 拉姆福德奖
  • 帕森斯奖
  • 萨顿诗歌奖

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

2011年,美国国会参议院及众议院两党成员请求人文与科学院组织一个全国委员会,并向国会提交一份报告,推荐具体、可行的步骤以确保美国能够保持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卓越地位。

根据国会的要求,人文与科学院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讨论,并向政府、学校、大学、文化机构、商业机构、慈善机构推荐具体的行动方案,供其支持与强化上述知识领域。

人文与科学院院长列表(1791-现在)

院士

从最初开始,院士均由现有院士提名及选举产生,并且不仅仅包括科学家及人文学人,也包括作家、艺术家以及其它所有职业及政治领域的杰出代表。在科学院的历史上,共选举产生约10,000位院士,其中包括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罗伯特·崔特·潘恩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约瑟夫·亨利华盛顿·欧文约西亚·吉布斯奥古斯都·圣高顿罗伯特·奥本海默威拉·凯瑟艾略特爱德华·默罗乔纳·沙克尤多拉·威地、以及艾灵顿公爵。外籍院士则包括欧拉拉法耶特侯爵亚历山大·冯·洪堡利奥波德·冯·兰克达尔文尼赫鲁海森堡、以及亚历克·吉尼斯等。天文学家玛丽亚·米切尔是第一位入选人文与科学院的女性,她当选于1848年。目前人文与科学院共有约4,000位院士及外籍院士,其中包括超过250位诺贝尔奖得主及超过60位普利策奖得主。

华人院士

历史上,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或者外籍院士的华人包括:[9]

参考

  1. ^ 八位耶鲁教授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耶鲁大学. 2004-05-04 [201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8). 
  2. ^ 什么样的人文学者在美国可成为院士. 科学时报. 2008-05-13 [201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3. ^ 简介.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 [201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2). 
  4. ^ 人文与科学院宪章.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 [201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3). 
  5. ^ Gale美国历史百科全书: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 [201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6. ^ Visiting Scholars Program.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14-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30). 
  7. ^ Charter of Incorporation.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1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3). 
  8. ^ 2012年新当选院士名单 (PDF).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 2012-04-17 [2012-04-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4-24). 
  9. ^ 中央研究院院士荣获学术殊荣名单. 中央研究院. [201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3). 
  10. ^ Hao Wang |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ww.amacad.org. 2023-02-09 [2024-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1) (英语). 
  11. ^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官网主页. 杨振宁(Chen-Ning Yang). [2018-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9).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