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

动物本能的语言表述
(重定向自自信心

自信(英語:Self-confidence;德語:Selbstbewusstsein)是一個用語,用於多個專業學科,如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史學。有屬於個人對其自身的信心[1],也有屬於群體的集體自信。

理解為由當下內在思維轉化過程(自我意識)所產生的自我肯定、專注、在某事物上、不畏懼他者的存在,相信自己的能力措措有餘的一種信念。

在個體上也可以是過往經驗的累積,不需再經過任何思考自然而然產生出來的信心。在於個體認知上,只會有「自信」不會出現「自大」這些含有貶義的詞彙。

只有在客體(他者)的價值判斷下,才會出現其他褒貶的語意的問題。被動歸因(德語:passive Zuschreibung),即群體成員以不同方式思考的歸因,導致對自己的人格等的認識和定義,並有助於自我概念的發展。

自信的概念與自尊(心)密切相關,但指涉內容不同。[2]

參見

參考文獻

  1. ^ The [oxford Dictionary]. Compare The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by yogesh chandra . Psychology Press, 1999. ISBN 1-58391-028-X. Online via Google Book Search.
  2. ^ Myers, Jane; Willise, John; Villalba, Jose. Promoting Self-Esteem in Adolescents: The Influence of Wellness Facto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 January 2011, 89: 28–30. doi:10.1002/j.1556-6678.2011.tb0005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