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茶十八號

(重定向自臺茶18號

臺茶18號,又稱紅玉[1],由緬甸大葉種阿薩姆茶B-729(母),台灣山茶B-607(父)雜交育種而成,由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魚池分所培育,在1999年發表[2]。主要種植於台灣南投縣魚池鄉,用於製作紅茶,其特色為茶湯深紅,有肉桂香及薄荷香氣及甜甜的焦糖味。[1]

台茶十八號

歷史

臺灣清治時期時,巡撫劉銘傳曾引進外國紅茶製法,未成功。日治時期,日本人在1925年把阿薩姆紅茶種引入台灣,並在現今的平鎮魚池種植,後發現在魚池的茶樹品質較佳。故台灣總督府設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錨點失效]對其進行培育、研究。而此時研究員也發現野生台灣山茶,盼能對其進行研究。[3]

二戰時研究員多徵招入伍,僅剩試驗支所所長新井耕吉郎,難再進行研究。1946年起,研究員以阿薩姆茶為母本、台灣山茶為父本進行雜交。經過約50年的培育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將該品種命名為「台茶18號」,又名紅玉。[3]

香氣

台茶十八號被譽為「台灣香」,除有薄荷、肉桂香外,不同品系還會有甘蔗香。[4]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臺茶18號.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中文(臺灣)). 
  2. ^ 王威文、張引璋、劉庭箏. 聞名全球的台茶18號,怎麼泡才好喝?. 自由時報. 2017-04-30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中文(臺灣)). 
  3. ^ 3.0 3.1 走過半世紀,臺茶18號(紅玉)的育種之路. 臺灣博物季刊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21-12-01, 40 (4): 32–41. ISSN 1026-2393 (中文(臺灣)). 
  4. ^ 認識日月潭紅茶. 魚池鄉農會.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