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语支,又稱蒙語支Hmongic languages),是组成苗瑶语系的两个语支之一。分布于中国广西云南贵州广东四川湖南,以及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的北部。说苗语支语言的人大约650万人。

苗语支
Hmongic
地理分佈中国西南及东南亚
谱系学分类苗瑶语系
分支
ISO 639-5

红色是苗语支,紫色是瑶语支

苗语支的语言有:苗族苗语(600多万人),分为湘西黔东川黔滇三个方言;瑶族布努语(40万人)、巴哼语(5万人)、优诺语(1万人)、炯奈语(1000人)。有人认为还包括畲族畲语(1000人)。

分類

各家的分类很不相同,下面分别介绍。

毛宗武的分类

毛宗武曾提出多种分类,其中最新一种如下:

其中巴哼语优诺语构成一个“语丛”,炯奈语畲语构成一个“语丛”。

王士元、邓晓华的分类

王士元、邓晓华(2003)通过统计苗瑶语系各语种之间基本词汇當中同源词的数量给出了如下分类。基本词的选取参考了斯瓦迪士核心詞列表


苗语湘西方言

巴哼语

优诺语

炯奈语

苗语黔东方言

苗语川黔滇方言

川黔滇次方言

滇东北次方言

布努语

畲语

混合语

由于语言接触频繁,中国有几种语言变体,被认为是苗汉混合语或汉化苗语。这些语言变体包括:

  • 伶话 (|Lingling、Linghua),广西北部。
  • 猫家话(Maojia),(也称奥卡语 Aoka、青衣苗语)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邻近说巴那语的村落)和广西省资源县、龙胜各民族自治县。
  • 八峒瑶语(Badong Yao),湖南新宁县。
  • 喇叭苗话(Laba),贵州省晴隆、水城、普安、盘县等地有 20 多万,是老湘语(又称娄邵片)的一个土语。[1]这些人也被称为湖广人,因为他们声称自己的祖先是从湖广(今湖南和湖北)迁移过来的。[2]
  • 白石苗语(Baishi Miao),贵州省东部天柱县白石镇人,可能是一种汉语和苗语的混合语言。[3]

在湖南西南部,苗族和瑶族使用的不同的汉语方言变体苗瑤平话包括:[4]

  • 关峡平话(Guanxia Pinghua),湖南省绥宁县苗族使用。非汉语底层词包括 kəu213 'egg'.[5]
  • 羊石平话(Yangshi Pinghua), 湖南城步县苗族使用。非汉语底层词包括 ko11 'egg'.[6]
  • 兰蓉人话,湖南城步县苗族
  • 五团人话,湖南城步县苗族
  • 麻林人话,湖南新宁县瑶族
  • 牛头人话(Niutou), 广西龙胜县牛头村苗族

参看

參考文献

外部連結

  1. ^ Wu, Weijun 吴伟军. Guizhou Qinglong Changliu Laba Miaorenhua 贵州晴隆长流喇叭苗人话.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9. OCLC 1137079712. 
  2. ^ Operation China (PDF). [2018-09-30]. 
  3. ^ Chinese peoples info (PDF). asiaharvest.org. 
  4. ^ Hu, Ping 胡萍. Yuyan jiechu yu Xiangxinan Miao Yao Pinghua diaocha yanjiu 语言接触与湘西南苗瑤平话调查研究. Changsha: Yuelu shushe 岳麓书社. 2018. ISBN 9787553808710. OCLC 1073112896. 
  5. ^ Hu (2018):98)
  6. ^ Hu (20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