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重定向自蘇振華

苏振华(1912年6月2日—1979年2月7日),原名蘇七生湖南省平江县三墩乡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贵州省委书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上将军衔。

苏振华
苏七生
苏振华像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第一书记
任期
1976年10月—1979年1月
前任张春桥
继任彭冲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治委员
任期
1957年2月—1967年1月
继任李作鹏
任期
1973年3月—1979年2月
前任李作鹏
继任叶飞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书记
任期
1949年12月—1954年5月
继任周林
个人资料
出生(1912-06-02)1912年6月2日
 中華民國湖南省平江县
逝世1979年2月7日(1979歲—02—07)(66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孟玮
陆迪伦
儿女长子苏承德
次子苏柏楠
三子苏大建
四子苏承军
长女苏承业
苏燕燕
母校抗日军政大学
军事背景
效忠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服役 中国工农红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服役时间1930-1979
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年)
参战第一次国共内战
中国抗日战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苏振华历任红五军任排长、连政治委员、团党总支书记、师经理处政治委员、红五师第十三团政治委员、红三军团十二团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长、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委兼鲁西军区政委、冀鲁豫军区政委等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政委、第二野战军五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海軍第一副司令员、第一政委、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等职。

生平

早期经历

苏振华1926年参加儿童团,1927年参加少年先锋队,1928年参加平江扑城暴动。1929年参加游击队,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被选为红三军团连队士兵委员会委员长,参加过长沙战鬥。同年1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2]

1931年起,苏振华在红五军任排长、连政治委员、团党总支书记、师经理处政治委员、红五师第十三团政治委员等职。曾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3]。1934年10月,苏振华参加长征,任红4师第12团政治处主任,率部参加攻克土城、娄山关、遵义城等战斗。在长征途中,他和十二团政委钟赤兵带领该团一举攻占娄山关口,钟赤兵负重伤后接任团政委,和团长谢嵩一道指挥部队击退敌人,突入遵义[4]。到陕北后,参加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1936年6月,入红军大学第一期第一科学习。1937年1月起,苏振华任抗日军政大学任第2、第1大队大队长[2]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长。1939年7月,随罗瑞卿到华北抗日根据地[4]。1940年5月,苏振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后为教导第3旅)兼鲁西军区政治委员[5]。1941年初,苏振华与杨勇率教导第3旅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法,取得潘溪渡战斗的胜利,继又挫败了日军对鲁西区的扫荡[6]。1941年5月,任八路军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多次挫败日军扫荡,扩大根据地。1944年5月,苏振华任新的冀鲁豫军区副政治委员兼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7]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与杨得志率部参加邯郸战役[8]。12月,中共中央为了和国民政府争夺东北,电令杨得志、苏振华率晋冀鲁豫1纵北上,到达热河后被留下[9]。1946年,苏振华与杨得志率一纵参加了保卫晋察冀边区主要城市承德的战役,但失利。同年12月,苏振华率一纵南下归建晋冀鲁豫军区[4]

1947年,第一纵队与第七纵队合编,组建新的第一纵队,苏振华任政治委员[10]。1947年4月,率部参加豫北战役。其后,在鲁西南战役中,一纵突破国军黄河防线,一举攻克郓城。尔后,率部参加进军大别山,组织指挥高山铺战役。1948年,率军与国军战斗于北向店,完成掩护友军南下桐柏山的任务。5月参加宛东战役。6—7月,在豫东战役中,连续3次狙击国军胡琏吴绍周兵团北援,歼灭7,000多人。淮海战役开始后,苏振华与杨勇先在张公店地区歼灭国军181师5,000余人,俘虏师长米文和;之后参加双堆集战役,俘吴绍周等将官9人[11]

1949年2月,苏振华任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政治委员[12],参加渡江战役,攻占衢州景德镇上饶等20余座城镇。11月进军西南,占领贵州后,任贵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至1954年12月)[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4年5月,苏振华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上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2月任海军政委。1958年,他率团出国购买、引进海军装备。后领导建立海军科学研究基础和比较完整的造船工业体系。他主持组建了6个海军专业研究所,并设立海军科学技术研究部。1959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文化大革命」中,蘇振華被宣布为“三反分子”、“鄧小平安在海军的定时炸弹”,受到殘酷迫害[4]

1972年5月,苏振华復出,出任海軍第一副司令员,1973年3月改任海军第一政治委员。1974年2月,参与指挥西沙海战[2]。1975年2月,任中央军委常委。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苏振华攻击邓小平“五毒俱全”[14]。1976年“粉碎四人帮”政变中,与耿飚等受华国锋叶剑英指派连夜接管了控制的新华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人民日报社等宣传机构。为防止“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党策划叛乱,10月,中共中央派他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与倪志福彭冲到上海主持工作[15]。从此成为华国锋在军中最重要和最有分量的铁杆支持者。1977年8月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8年3月,南海舰队主力舰160号导弹驱逐舰爆炸,不久沉没。鄧小平借此重大事故对苏振华严厉指责,“严肃地批评海军党委第一书记苏振华麻木不仁”,苏振华对此严重不满。4月12日,苏振华到华国锋处长谈5小时,华国锋表示要到大连检阅海军,对苏振华予以支持[16]。因叶剑英到广州休息,苏振华得以背着叶剑英、邓小平等擅自调动军队,对叶剑英、邓小平等是大忌。后来,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参谋长杨国宇将此事报告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罗当即请示鄧小平,“在叶剑英的大力追查下”,制止在大连举行海军大检阅[17][18]

苏振华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1979年2月7日,因突发心包膜破裂在北京猝然逝世,骨灰根据遗愿,撒入大海。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外交部下半旗

家庭

參考文献

  1. ^ 陈荣华. 中国革命史手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321. 
  2. ^ 2.0 2.1 2.2 苏振华.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中文(简体)). 
  3. ^ 刘清芳. 国之栋梁. 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2: 149. ISBN 978-7-5666-0110-0. 
  4. ^ 4.0 4.1 4.2 4.3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 第8卷.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7: 305&384. ISBN 7-5065-5284-1. 
  5. ^ 星火燎原编辑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第一卷.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6: 73. ISBN 7506550555 (中文(简体)). 
  6. ^ 陈辉. 巧用神兵战日寇:杨勇在抗战中的三大传奇.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03-10 [201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中文(简体)). 
  7. ^ 夏远生 (编). 湘籍开国人物传略 Volume1.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420–427. ISBN 7-5438-5788-X. 
  8. ^ 邯郸战役(1945年). 中国网. 2007-07-22 [2015-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3) (中文(简体)). 
  9. ^ 王振兴 (编). 承德保卫战. 热河革命史编委会办公室. 1994: 14. 
  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编委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0: 124、127. ISBN 978-7-5065-5398-8 (中文(简体)). 
  11. ^ 张明金赵功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40号: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6: 220页. ISBN 9787503319402 (中文(简体)). 
  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三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0: 324. ISBN 978-7-80237-381-5. 
  13. ^ 徐行<讀者·作者·編者>,《明報月刊》,香港,1993年12月號,頁143。
  14. ^ 张胜.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修订版.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541. ISBN 978-7-108-04695-6 (中文(中国大陆)). 
  15. ^ 叶永烈. 邓小平改变中国. 四川人民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2014: 84. ISBN 9787220088193 (中文(中国大陆)). 
  16. ^ 杨肇林、丑运洲、乔崖. 从高山到大海:共和国上将苏振华.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1: 423–425. ISBN 7-5065-4081-9. 
  17. ^ 《罗瑞卿传》编写组. 罗瑞卿传.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374. ISBN 978-7-8009-2501-6 (中文(中国大陆)). 
  18. ^ 傅高义. 邓小平时代. 由冯克利翻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230. ISBN 978-7-1080-41531 (中文(中国大陆)). 
  19. ^ 李景田 主编 (编).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1921-2011 总论·人物.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1: 230. ISBN 7-5035-4491-0 (中文(中国大陆)). 
  20. ^ 蒲德生. 开国上将与夫人. 中华网. 2010-03-24 [2015-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2). 
  中国共产党职务
新頭銜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书记
1949年2月-1954年5月
繼任:
周林
前任:
张春桥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第一书记
1976年-1979年
繼任:
彭冲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职务
前任:
张春桥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6年10月-1979年1月
繼任:
彭冲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职务  
新頭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委员
1957年2月-1967年1月
繼任:
李作鹏
前任:
李作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治委员
1973年3月-1979年2月
繼任:
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