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兗州行政區劃

西晉兗州大體範圍在今山東省西部及河南省東部一帶。建興元年(313年)以後兗州郡縣除泰山郡外,各地相繼被石勒攻陷。[參 1]

郡級行政區

西晉兗州領陳留、東(後改名濮陽)、東平、任城、泰山、濟北、山陽(後改名高平)、濟陰、濟陽、東燕10郡。

陳留國
曹魏舊郡,郡治陳留縣(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領陳留、浚儀、封丘、尉氏、雍丘、襄邑、外黃、小黃、濟陽、酸棗、長垣、考城、圉、扶溝14縣。西晉初郡治移往小黃縣(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參 2]廢陳留、圉、扶溝、考城4縣,後復置扶溝(西晉末復置)、考城(晉惠帝時復置)2縣,永寧元年(301年)濟陽、考城、外黃等縣移屬濟陽國。西晉末領小黃、浚儀、封丘、酸棗、長垣、雍丘、尉氏、襄邑、扶溝9縣。
濮陽郡
曹魏為東郡,郡治濮陽縣(今河南省濮陽縣東),領濮陽、白馬、廩丘、鄄城、燕、東阿、穀城、臨邑、范9縣。西晉時東阿、穀城、臨邑3縣移屬濟北國,范縣移屬東平國。咸寧三年(277年)晉武帝司馬炎封皇子司馬允為濮陽王,郡改稱濮陽國,太康十年(289年)國廢為東郡。[參 3]永寧元年(301年)正月趙王司馬倫廢皇太孫司馬臧為濮陽王,郡改稱濮陽國,不久司馬臧被殺,國除為郡,郡名未再改回。[參 4]光熙元年(306年)白馬、燕2縣移屬東燕國。西晉末領濮陽、廩丘、鄄城3縣。
濟陰國[註 1]
曹魏舊郡,郡治定陶縣(今山東省定陶縣),領定陶、乘氏、句陽、離狐、冤句、己氏、成武、單父、成陽9縣。晉愍帝永嘉年間(307-312)封吳王司馬晏之子司馬衍為濟陰王,郡改稱濟陰國[參 5]
高平國
曹魏為山陽郡,泰始元年(265年)封陳騫為高平郡公,郡改稱高平郡[參 6]郡治昌邑縣(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領昌邑、鉅野、方與、金鄉、湖陸、高平、南平陽、瑕丘、東緡9縣。西晉時瑕丘縣併入南平陽縣,東緡縣併入昌邑縣。咸寧元年(275年)左右改為高平國[參 7]西晉末領昌邑、鉅野、方與、金鄉、湖陸、高平、南平陽7縣。
任城國
曹魏舊郡,郡治任城縣(今山東省鄒城市西南),領任城、亢父、樊3縣。咸寧三年(277年)北海王司馬陵徙封任城王,郡改為任城國[參 8]
東平郡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楙為東平王。郡治壽張縣(今山東省東平縣南),領壽張、無鹽、東平陸、富城、須昌、寧陽、剛7縣。西晉初廢寧陽縣,東郡范縣來隸,剛縣改名剛平縣。永嘉元年(307年)東平王司馬楙徙封竟陵王,國廢為東平郡。西晉末領壽張、須昌、無鹽、富城、東平陸、剛平、范7縣。
濟北國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荀勖為濟北郡公,[參 9]咸寧元年(275年)左右改為濟北國[參 7]郡治盧縣(今山東省平陰縣西),領盧、蛇丘、肥城3縣。西晉初廢肥城縣,東郡東阿、穀城、臨邑3縣來隸。西晉末領盧、蛇丘、臨邑、東阿、穀城5縣。
泰山郡
曹魏舊郡,郡治奉高縣(今山東省泰安市東),領奉高、博、矩平、山茌、梁父、嬴、萊蕪、南武陽、南城、牟、蓋、華、蒙陰、平陽14縣。晉初蓋、蒙陰2縣移屬徐州東莞國(約266年),華縣移屬徐州琅邪國(約266年),平陽縣改名新泰縣(280年前後)並移屬東安郡(297年)。[參 10]西晉末領奉高、博、嬴、南城、梁父、山茌、南武陽、萊蕪、牟、矩平10縣。
濟陽郡
永康元年(300年)分陳留國置濟陽國[參 11]作為趙王司馬倫之子司馬馥的封國。[參 12]郡治濟陽縣(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領濟陽、外黃、考城等縣。[註 2]太安元年(302年)國廢為郡。
東燕郡[註 3]
西晉光熙元年(306年)九月由濮陽郡析置東燕國,作為東燕王司馬騰的封地,永嘉元年(307年)國除為郡。[參 13]郡治白馬縣滑臺(今河南省滑縣東),領白馬、燕2縣。[參 14]

縣級行政區

兗州(州治:廪丘縣)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兗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陳留國
(9)
小黃縣 小黃縣 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北 陳留國(265-316)
浚儀縣 今河南省開封市 陳留國(265-316)
封丘縣 今河南省封丘縣西南 陳留國(265-316)
酸棗縣 今河南省延津縣西南 陳留國(265-316)
長垣縣 今河南省長垣縣東北 陳留國(265-316)
雍丘縣 今河南省杞縣 陳留國(265-316)
尉氏縣 今河南省尉氏縣 陳留國(265-316)
襄邑縣 今河南省睢縣 陳留國(265-316)
扶溝縣[註 6] 今河南省扶溝縣 陳留國(265-280前,中間暫廢縣,290後-316) 西晉時廢縣,西晉末復立縣。[註 7]
陳留縣 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南陳留鎮 陳留國(265-?) 西晉時廢縣。[參 2]
圉縣 今河南省杞縣 陳留國(265-280前) 西晉時廢縣。[參 15]
濮陽郡
(3)
濮陽縣 濮陽縣 今河南省濮陽縣西 濮陽郡(265-316,東郡265-277、289-300,濮陽國277-289、301)
廩丘縣 今山東省鄆城縣西北 濮陽郡(265-316,東郡265-277、289-300,濮陽國277-289、301)
鄄城縣 今山東省鄄城縣 濮陽郡(265-316,東郡265-277、289-300,濮陽國277-289、301)
濟陰郡
(9)
定陶縣 定陶縣 今山東省定陶縣 濟陰郡(265-316,濟陽國301-302)
乘氏縣 今山東省菏澤市 濟陰郡(265-316,濟陽國301-302)
句陽縣 今山東省菏澤市 濟陰郡(265-316,濟陽國301-302)
離狐縣 今山東省東明縣 濟陰郡(265-316,濟陽國301-302)
冤句縣[註 8] 今山東省定陶縣西 濟陰郡(265-316,濟陽國301-302)
己氏縣 今山東省單縣西南 濟陰郡(265-316,濟陽國301-302)
城武縣[註 9] 今山東省成武縣 濟陰郡(265-316,濟陽國301-302)
單父縣 今山東省單縣 濟陰郡(265-316,濟陽國301-302)
成陽縣[註 10] 今山東省菏澤市東北 濟陰郡(265-316,濟陽國301-302)
高平國
(7)
昌邑縣 昌邑縣 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 高平國(265-316,山陽郡265,高平郡266-275)
鉅野縣 今山東省巨野縣 高平國(265-316,山陽郡265,高平郡266-275)
方與縣 今山東省魚臺縣西 高平國(265-316,山陽郡265,高平郡266-275)
金鄉縣 今山東省金鄉縣 高平國(265-316,山陽郡265,高平郡266-275)
湖陸縣 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北 高平國(265-316,山陽郡265,高平郡266-275)
高平縣 今山東省微山縣西北 高平國(265-316,山陽郡265,高平郡266-275)
南平陽縣 今山東省鄒城市 高平國(265-316,山陽郡265,高平郡266-275)
瑕丘縣 今山東省兗州市 高平郡(265-?,山陽郡265) 晉時廢縣併入南平陽縣。[參 16]
東緡縣 今山東省金鄉縣 高平郡(265-?,山陽郡265) 晉時廢縣。(不詳何時)
任城國
(3)
任城縣 任城縣 今山東省鄒城市西南 任城國(265-316,任城郡265-277)
亢父縣 今山東省濟寧市 任城國(265-316,任城郡265-277)
樊縣 今山東省濟寧市 任城國(265-316,任城郡265-277)
東平郡
(7)
壽張縣 壽張縣 今山東省東平縣 東平郡(265-316,東平國265-307)
須昌縣 今山東省東平縣西 東平郡(265-316,東平國265-307)
無鹽縣 今山東省東平縣 東平郡(265-316,東平國265-307)
富城縣 今山東省肥城市西南 東平郡(265-316,東平國265-307)
東平陸縣 今山東省汶上縣 東平郡(265-316,東平國265-307)
剛平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 東平郡(265-316,東平國265-307) 曹魏為剛縣,西晉時改名。[參 17]
范縣 今山東省梁山縣西 東郡(265-?)→東平郡(?-316,東平國?-307)
寧陽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 東平國(265-?) 西晉時廢縣。[參 18]
濟北國
(5)
盧縣 盧縣 今山東省平陰縣西 濟北國(265-316)
蛇丘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 濟北國(265-316)
臨邑縣 今山東省東阿縣 東郡(265-?)→濟北國(?-316)
東阿縣 今山東省東阿縣 東郡(265-?)→濟北國(?-316)
穀城縣 今山東省平陰縣西南 東郡(265-?)→濟北國(?-316)
肥城縣 今山東省肥城縣 濟北國(265-?) 西晉初廢縣。[參 19]
泰山郡
(10)
奉高縣 奉高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 泰山郡(265-316)
博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 泰山郡(265-316)
嬴縣 今山東省萊蕪市西北 泰山郡(265-316)
南城縣 今山東省棗莊市 泰山郡(265-316)
梁父縣 今山東省新泰市西 泰山郡(265-316)
山茌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西北 泰山郡(265-316)
南武陽縣 今山東省平邑縣 泰山郡(265-316)
萊蕪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 泰山郡(265-316)
牟縣 今山東省萊蕪市 泰山郡(265-316)
矩平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 泰山郡(265-316)
濟陽郡
(3)
濟陽縣 濟陽縣 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 陳留國(265-300)→濟陽郡(300-316,300-302濟陽國)
外黃縣 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 陳留國(265-300)→濟陽郡(300-316,300-302濟陽國)
考城縣 今河南省民權縣東北 陳留國(265-280前)→(廢縣)→濟陽郡(300-316,300-302濟陽國) 西晉時廢縣,晉惠帝時復置縣。[註 11]
東燕郡
(2)
白馬縣 白馬縣 今河南省滑縣 濮陽郡(265-306,東郡265-277、289-300,濮陽國277-289、301)→東燕郡(306-316,東燕國306-307)
燕縣[註 12] 今山東省延津縣東北 濮陽郡(265-306,東郡265-277、289-300,濮陽國277-289、301)→東燕郡(306-316,東燕國306-307)

注釋

  1. ^ 孔祥軍考證認為西晉改濟陰郡為濟陽郡在太康四年(283年)以後。(《晉書地理志校注》第39-40頁)中華書局點校本《晉書》、方愷《新校晉書地理志》、吳士鑑《晉書斠注》皆謂《晉書·地理志》「濟陽郡」為「濟陰郡」之誤,是。
  2. ^ 據濟陽郡名及《宋書·州郡志》濟陽郡領縣、《晉書》各傳,可考者為濟陽、考城、外黃三縣。
  3. ^ 胡阿祥從《宋志》認為東晉初設立東燕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17-818頁)牟發松等以司馬騰曾封東燕王之事,認為西晉末已設立東燕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第86頁)
  4. ^ 《宋志》此條記載的東燕郡,實際上是僑郡,並非實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17-818頁)
  5. ^ 5.0 5.1 《宋志》及《魏志》記載的東郡,前身實際上是東燕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第86頁)
  6. ^ 《晉書·地理志》無扶溝縣。
  7.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36頁。
  8. ^ 《晉書·地理志》作「苑句」。
  9. ^ 《晉書·地理志》作「成武」。
  10. ^ 《晉書·地理志》作「城陽」。
  11.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宋書·州郡志》引《太康地志》無此縣,蓋晉太康元年(280年)前已廢縣。又《晉書·劉喬傳》有「〔劉喬〕據考城以距〔范陽王司馬〕虓」,《蔡謨傳》有「陳留考城人」,劉喬據考城事在永興二年(305年)時,蔡謨出生於太康二年(281年),卒於永和十二年(356年),雖東晉世考城縣失陷於五胡,但從蔡謨籍貫可知,西晉後期考城已復置縣,置縣時間當在晉惠帝時期。
  12.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

出處

  1. ^ 《晉書》卷5〈孝愍帝紀〉:「〔建興元年〕六月,石勒害兗州刺史田徽。是時,山東郡邑相繼陷于勒。」
  2. ^ 2.0 2.1 《輿地廣記》卷5〈東京·開封府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置陳留郡,晉為陳留國,治小黃,而省陳留縣。」
  3. ^ 《晉書》卷64〈武十三王傳〉:「淮南忠壯王允,字欽度,咸寧三年,封濮陽王,拜越騎校尉。太康十年,徙封淮南。」
  4.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南濮陽太守,本東郡,屬兗州。晉武帝咸寧二年,以封子允,以東不可為國名,東郡有濮陽縣,故曰濮陽國。濮陽,漢舊名也,允改封淮南,還曰東郡。趙王倫篡位,廢太孫臧為濮陽王,王尋廢,郡名遂不改。」
  5. ^ 《晉書》卷64〈吳敬王晏傳〉:「鄴即湣帝。固初封漢王,改封濟南。衍初封新都王,改封濟陰,為散騎常侍。皆沒於賊。」
  6.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以……車騎將軍陳騫為高平公。」
  7. ^ 7.0 7.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並為王公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十二月封皇從叔父司馬〕陵為北海王。」;卷37〈任城景王陵傳〉:「任城景王陵,字子山,宣帝弟魏司隸從事安城亭侯通之子也。初拜議郎。泰始元年封北海王,邑四千七百戶。〔咸寧〕三年,轉封任城王。」
  9.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以……侍中荀勖為濟北公。」
  10.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新泰縣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1.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濟陽太守,晉惠分陳留為濟陽國。」
  12.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司馬鑒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3. ^ 《晉書》卷4〈惠帝紀〉:「〔光熙元年九月〕進東嬴公騰爵為車燕王。」卷5〈懷帝紀〉:「〔永嘉元年三月庚辰〕改封安北將軍、東燕王騰為新蔡王。」
  14.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又有東燕郡,江左分濮陽所立也,領燕縣、(前漢曰南燕,後漢曰燕,並屬東郡。《太康地志》屬濮陽。)白馬、平昌、考城凡四縣。[註 4]……東郡領白馬、(別見。)涼城、(二漢東郡有聊城縣,《晉太康地志》無,疑此是。)東燕(別見。)三縣。[註 5]」;《魏書》卷106〈地形志上〉:「東郡,秦置,治滑臺城。」[註 5]
  15.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圉縣令,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留。《晉太康地志》無此縣。」;《魏書》卷106中〈地形志中〉:「圉城,二漢、晉曰圉。前漢屬淮陽,後漢、晉屬陳留,後罷。」
  16. ^ 《輿地廣記》卷7〈京東西路·兗州瑕丘縣〉:「瑕丘縣……二漢屬山陽郡,晉省入南平陽,屬高陽國。」
  17. ^ 《輿地廣記》卷7〈京東西路·兗州龔丘縣〉:「漢剛縣……後漢屬濟北國,晉曰剛平,屬東平國。」
  18. ^ 《輿地廣記》卷7〈京東西路·兗州龔丘縣〉:「龔丘縣本漢寧陽縣,屬泰山郡,後漢屬東平國,晉省之。」
  19. ^ 《魏書》卷106中〈地形志〉:「肥城,前漢屬泰山,後漢屬濟北,晉罷。」

參考資料

書籍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上海:開明書局,1937
  • 李錫甫,《漢晉城陽郡沿革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1977
  • 劉琳,《華陽國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
  • 李曉杰,《東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 錢儀吉楊晨,《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7
  •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維基文庫
  • 樂史,《太平寰宇記》,維基文庫
  • 歐陽忞,《輿地廣記》,維基文庫
  • 酈道元,《水經注》,維基文庫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