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街 (臺北市)
臺北市艋舺最古老的街道,有「臺北第一街」之稱。
(重定向自貴陽街 (台北市))
貴陽街(臺灣話:Kuì-iûnn Kue)是一條位於台北市的街道,路名源自貴州省貴陽市,行經中正區和萬華區,以中華路分為兩段,二段為單行道。其中西園路以西的部分是艋舺的起點,被稱作台北第一街,是台北市最古老的街道[1]。過去分為大溪口街、歡慈市街、直興街、草店尾街、祖師廟橫街等[2],直到1947年改為今名。
沿革
淡水河第一水門附近,因新店溪、大漢溪匯流而擴大河面,過去被稱為大溪口。清代康熙年間漳、泉漢人在台北開墾時,在此與行獨木舟的平埔族族人交易番薯,形成了俗稱番薯市的市集,以及老街番薯市街(臺灣話:Han-tsû Tshī-kue)。後來大溪口邊平埔族語稱為「莽葛」(巴賽語:Bangka)的獨木舟群聚,附近便取讀音近似的「艋舺」(臺灣話:Báng-kah)為庄名。
乾隆年間,媽祖廟、土地公廟、清水祖師廟出現,老街也跟著向東擴展。西園路至西昌街為直街仔或稱直興街,即新興宮前直往東的街道。土地公廟至康定路口清水祖師廟一帶為草店尾街,因早年以草厝作為店舖。後泉州同安人在祖師廟後方,今日貴陽街、柳州街、永福街一帶形成八甲庄,以祖師廟前街、祖師廟後街與老街相交[3]。1877年牧師馬偕來到艋舺傳教,並在此建立艋舺教會[4]。
日治時期因艋舺街道狹窄,空襲時容易引起大火,因此於1908年實施市區改正,番薯市街拓寬取直,接通至第一高女校門口,並雅化改為歡慈市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