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迪南·马克斯大公级铁甲舰
费迪南·马克斯大公级铁甲舰(德語:Erzherzog Ferdinand Max-klasse)[b]由两艘舰只组成,分别是“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c]和“哈布斯堡”号[d]。这两艘舰于19世纪60年代的军舰是奥地利帝国建造的最后一批船旁列炮铁甲舰[e],也是在1866年的利萨海战爆发前建造的最后一批奥地利军舰。七周战争的爆发阻止了克虏伯新式后膛炮[f]的交付,迫使奥地利海军使用由16门旧式48磅前膛装弹炮组成的炮组来武装舰只。
1880年代的“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
| |
概况 | |
---|---|
建造者 | 的里雅斯特港第里雅斯特技术工厂 |
使用者 | 奧匈帝國海軍 |
前级 | 马克斯皇帝级 |
次级 | “利萨”号[a] |
建造期 | 1863–1866年 |
服役期 | 1866–1898年 |
完成数 | 2 |
报废数 | 2 |
技术数据 | |
排水量 | 5,130長噸(5,210公噸) |
全長 | 83.75米(274英尺9英寸) oa |
全寬 | 15.96米(52英尺4英寸) |
吃水 | 7.14米(23英尺5英寸) |
動力輸出 | 2,925匹指示馬力(2,181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1台单胀蒸汽机 |
速度 | 12.54節(23.22公里每小時;14.43英里每小時) |
船員 | 511名 |
武器裝備 |
|
装甲 |
|
两舰在1866年战争爆发后匆忙入役并在7月参加了利萨海战。在这场战斗中,“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被作为指挥官威廉·冯·特格特霍夫[g]的旗舰,并在混战中撞沉了意大利铁甲舰 “意大利国王”号[h]。这一战果证明了撞击战术在铁甲舰时代的有效性。战后,由于奥地利帝国成为了奥匈帝国,海军军费预算被削减,使得本级两舰被闲置,在剩下的服役生涯中也没有参与重大的活动。1886年,两舰被改装用于次要任务,“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和“哈布斯堡”号分别成为供应舰[i]和警备舰[j]。“哈布斯堡”号在1898年被当作废品出售,但是“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一直到1916年才被拆解。
设计
随着1859年法国“光荣”号铁甲舰[k]下水,奥地利也开始了一项大型的铁甲舰建造计划。该计划由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兄弟,海军司令费迪南·马克西米连大公[l]指挥,始于1861年两艘德拉赫级铁甲舰[15]。在德拉赫级两舰和马克斯皇帝级三舰开建后,海军造舰总监约瑟·冯·洛马柯[m]又以奥地利海军著名指挥官之名设计了费迪南·马克斯大公级方案[17][18]。这两艘舰只明显大于德拉赫级和马克斯皇帝级。原定计划装载32门48磅前膛装弹炮,然而在建造过程中,海军决定改装由克虏伯制造的新式后膛装弹炮。但是1866年爆发的七周战争迫使奥匈帝国海军匆忙安装了原定48磅炮中的16门上舰,也没有安装帆具[18][19][20]。
常规特性及轮机
费迪南·马克斯大公级与法国的“光荣”号有着相似的外观。本舰级垂标间距为79.97米(262英尺4英寸),全长83.75米(274英尺9英寸),舷宽15.96米(52英尺4英寸),平均吃水7.14米(23英尺5英寸),排水量达到5,130長噸(5,210公噸)。舰体为木质结构并以123毫米(5英寸)厚熟铁包覆炮座部位,舰首和舰尾则减少到87毫米(3.4英寸)。一般舰上配备有511名军官和士兵。[18]
本舰级的推进系统由一台阜姆士他路免图厂[n]生产的单胀双缸水平放置蒸汽机驱动单螺旋桨。舰载的燃煤锅炉的数量和类型没有留下记载,锅炉废气集中从一根位于舰体中部的烟囱中排出。发动机的额定在2,925匹指示馬力(2,181千瓦特)的设计功率下速度为12.54節(23.22公里每小時;14.43英里每小時)。舰载燃煤储量达330 long ton(340 t)。虽然可以使用蒸汽机动力,本级舰依然是装备有三根桅杆的混合动力纵帆船。但由于完工时较为匆忙,索具直到1867年才被安装上舰。[18][19]
武装
费迪南·马克斯大公级属于船旁列炮铁甲舰,主炮组为16门48磅前膛炮。这些炮组都是和早期风帆战列舰一样的传统的舷侧[o]安装炮。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火炮,包括四门8磅炮和两门3磅炮。在整个服役生涯中,舰载武装被更换过多次。1869年,舰上的老式前膛炮被14门8英寸(203毫米)克虏伯炮所取代。1874年,两舰又被换装为14门7英寸(180毫米)前膛阿姆斯特朗炮以及四门轻炮。1882年炮组又被更新,新增4门9厘米(3.5英寸)后膛炮、两门7厘米(2.8英寸)后膛炮、一组47毫米(1.9英寸)速射炮以及3门25毫米(0.98英寸)自动加农炮。[18]
舰只
舰名 | 建造者 | 开建 | 下水 | 完工 |
---|---|---|---|---|
“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 (德語:SMS Erzherzog Ferdinand Max) |
的里雅斯特港第里雅斯特技术工厂[18] | 1863年5月6日[18] | 1865年5月24日[2] | 1866年7月[18] |
“哈布斯堡”号 (德語:SMS Habsburg) |
1863年6月[18] | 1865年6月26日[2] |
服役记录
1866年6月七周战争爆发时,这两舰都还在建造中。为此造船厂的工人们加速完成了这两舰的建造。为此,舰上使用的是老式的前膛炮,而不是克虏伯式后膛装载炮。在海军少将的威廉·冯·特格特霍夫麾下,“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曾是奥地利舰队的旗舰。两舰都参加了1866年7月的利萨海战,在战斗中,“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以撞角撞沉了意大利铁甲舰“意大利国王”号。这一战果被证明是交战的转折点,从而迫使意大利指挥官海军上将卡洛·佩利翁·德·佩尔萨诺[p]选择撤退。然而,“哈布斯堡”在战斗中并没有取得重大战果。两舰都没有在战斗中受到重大损害,而在战斗结束后又被派驻在亚得里亚海域巡逻,以防意大利舰队可能的行动[24]。战争结束后,这些两舰被解除武装并搁置起来。[25]
在接下来的20年里,两舰一直在奥匈帝国舰队中。由于匈牙利对海军事务不感兴趣,导致海军预算大幅度减少,因此这些舰只的服役生涯平淡无奇[26][27]。1870年,“哈布斯堡”号被用于武力威慑,以试图阻止在罗马的守护者法国却被普法战争分散了注意力时,试图不顾一切地占领罗马的意大利[28]。在1874年和1882年,两舰分别被用更新的舰炮重新武装。而到了1886年,这两舰都被改装成了执行次要任务的舰艇。1889年至1908年,“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成为射击训练学校的供应舰,而“哈布斯堡”号则一直在普拉担任警备舰和军营船,直到1898年,被从海军序列中被除籍并作为废品出售。“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一直留在库存中,直到1916年被废弃并拆解。[18]
脚注
注释
- ^ 译名参考自《铁甲舰与前无畏舰百科图鉴》[1]
- ^ 译名参考自《铁甲舰与前无畏舰百科图鉴》[2]
- ^ 译名参考自《铁甲舰与前无畏舰百科图鉴》[2],另有来源译作“斐迪南·马克斯大公”号[3]或者“埃尔泽左格·弗里德里克·马科斯”号[4]
- ^ 译名参考自《铁甲舰与前无畏舰百科图鉴》[2]
- ^ 译名参考自《中国军舰图志 1855-1911》[5],另有来源译作“舷侧列炮式铁甲舰”[6]
- ^ 译名参考自《汉英口译词典》[7]
- ^ 译名参考自《战舰图文史 第3册 从1850年到1950年 彩色典藏版》[8],另有来源译作“威廉·冯·特盖特霍夫”[9]
- ^ 译名参考自《铁甲舰与前无畏舰百科图鉴》[10]
- ^ 译名参考自《船舶名词术语 第1册》[11]。
- ^ 译名参考自《简明英汉辞典》[12]
- ^ 译名参考自《海战论》[13]
- ^ 译名参考自《船舰》[14]
- ^ 译名参考自《船舰》[16]
- ^ 译名参考自《民国外债档案史料 - 第 3 卷》[21]
- ^ 译名参考自《船舶结构与设备》[22]
- ^ 译名参考自《欧洲外交史 1815-1914》[23]
引文
- ^ 张恩东 2018,第255頁.
- ^ 2.0 2.1 2.2 2.3 2.4 张恩东 2018,第254頁.
- ^ 张黎源 2020,第165頁.
- ^ 郭威 2007,第245頁.
- ^ 陈悦 2015,第234頁.
- ^ 李昊 2020,第15頁.
- ^ 梅德明 2012,第716頁
- ^ 朱鸿飞 2016,第58頁.
- ^ 布鲁斯·泰勒 2021,第265頁.
- ^ 张恩东 2018,第233頁.
- ^ 《船舶名词术语》编订组 1979,第9頁
- ^ 徐钟 2006,第813頁
- ^ 刘萌 2020,第105頁.
- ^ 郭威 2007,第279頁.
- ^ Pawlik,第6頁.
- ^ 郭威 2007,第246頁.
- ^ Sondhaus,第6–7頁.
-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Sieche & Bilzer,第268頁.
- ^ 19.0 19.1 Scheltema de Heere,第19頁.
- ^ Wilson,第226頁.
- ^ 财政科学研究所 1989,第531頁.
- ^ 崔刚 2009,第31頁
- ^ 毛红梅 2020,第598頁.
- ^ Wilson,第226–227, 236–241, 245頁.
- ^ Sondhaus,第1–3, 8頁.
- ^ Sieche & Bilzer,第267頁.
- ^ Sondhaus,第40–41頁.
- ^ Sondhaus,第15頁.
参考书目
- Pawlik, Georg. Des Kaisers Schwimmende Festungen: die Kasemattschiffe Österreich-Ungarns [The Kaiser's Floating Fortresses: The Casemate Ships of Austria-Hungary]. Vienna: Neuer 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 2003. ISBN 978-3-7083-0045-0.
- Sieche, Erwin & Bilzer, Ferdinand.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66–283. ISBN 0-85177-133-5.
- Sondhaus, Lawrence. The Naval Policy of Austria-Hungary, 1867–1918. West Lafayette: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978-1-55753-034-9.
- Wilson, Herbert Wrigley. Ironclads in Action: A Sketch of Naval Warfare from 1855 to 1895. London: S. Low, Marston and Company. 1896. OCLC 1111061.
- (英)布鲁斯·泰勒 (编). 战舰世界:世界海军强国主力舰图解百科:1880-1990. 邢天宁译. 南京: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02. ISBN 978-7-5594-5404-1 (中文(中国大陆)).
- (英)大卫·K.布朗(David K. Brown). 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 第2卷 1860-1905 从“勇士”级到“无畏”级. 指文海洋文库. 李昊(译). 南京: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08. ISBN 978-7-5594-4605-3 (中文(中国大陆)).
- (英)托尼·吉本斯(Tony Gibbons). 船舰. 走进博物馆. 郭威 主译.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01. ISBN 7-5439-3042-0 (中文(中国大陆)).
- (英)约翰·基根. 海战论:影响战争方式的战略经典. 刘萌 译. 南京: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10. ISBN 978-7-5594-4952-8 (中文(中国大陆)).
- (英)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 欧洲外交史 1815-1914. 华文全球史. 毛红梅(译).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20-01. ISBN 978-7-5075-5262-1 (中文(中国大陆)).
- (英)山姆·威利斯. 战舰图文史 第3册 从1850年到1950年 彩色典藏版. 朱鸿飞 译.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17-01. ISBN 978-7-5155-1348-5 (中文(中国大陆)).
- 《船舶名词术语》编订组 (编). 船舶名词术语 第1册.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79-12. CSBN 17034·36 (中文(中国大陆)).
- 陈悦. 巡洋舰. 中国军舰图志 1855-1911 第1版.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5-11. ISBN 978-7-5458-1154-4. OCLC 932045897 (中文(中国大陆)).
- 张恩东. 铁甲舰与前无畏舰百科图鉴 第1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07. ISBN 9787111599326. OCLC 1097889587 (中文(中国大陆)).
- 张黎源. 泰恩河上的黄龙旗.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05. ISBN 978-7-108-06822-4 (中文(中国大陆)).
- 崔刚; 李志玉; 赵亚冰 (编). 船舶结构与设备.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9-12. ISBN 978-7-5632-2401-2 (中文(中国大陆)).
- 梅德明 (编). 汉英口译词典.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10. ISBN 978-7-107-25256-3 (中文(中国大陆)).
- 徐钟. 简明英汉辞典.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08. ISBN 7-80198-534-6 (中文(中国大陆)).
- 民国外债档案史料; 财政科学研究所. 民国外债档案史料, 第 3 卷. 档案出版社. 1989. ISBN 9787800192005 (中文(中国大陆)).
期刊来源
- Scheltema de Heere, R. F. Fisher, Edward C. , 编. Austro-Hungarian Battleships. Warship International (Toledo: Naval Records Club, Inc.). 1973, X (1): 11–97. ISSN 0043-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