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眜

南越國帝王
(重定向自趙眜

(前176—前125年),一名赵胡[1]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二代皇帝,前137年至前125年在位[2],是南越国第一代君主赵佗的孙子,自称“文帝”。[3]他的陵墓位于今广州市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著名的“南越王墓”。

南越文帝
南越國第2代帝王
在位期間:前137年-前125年
前任:南越武帝
繼任:南越明王
別名趙胡
出生前176年
逝世前125年
諡號文王
尊號南越王(文帝)
父親趙仲始

生平

 
赵眜墓出土的“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文帝行玺金印的印面

趙眜是趙佗的孫子,無論是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以及其他一些中國史料中都沒有關於趙眜生父是何人的記載。越南方面的《大越史記全書》則稱趙眜是趙仲始的兒子。[4]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去世。由于他去世时已达百岁高龄,其儿子都已经死去,他的帝位交由孙子赵眜继承。赵眜遵遗命即位,遣使入汉朝告丧,汉武帝诏准他袭南越王,成为第二代的南越王。赵眜循赵佗旧制,恪守恭敬事汉之约,汉武帝甚悦。

赵眜即位两年后,建元六年(前135年)秋,闽越王驺郢借机向南越国发动战争,攻打南越国的边境城镇。赵眜刚继承帝位不久,国内民心还不稳,这时只好向汉武帝上书,说明闽越侵犯南越的事实,并请求汉武帝处理此事。汉武帝对赵眜的做法大加赞扬,称其忠于臣属之职,不兴兵互相攻击,并派遣大行令王恢韩安国两将军前去讨伐闽越汉朝的军队还没有越过南岭,闽越因汉兵强众,闽越王的弟弟余善就发动叛变,杀死了闽越王驺郢,投降了汉朝,于是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讨伐的行动。

汉武帝随后将余善立为新的闽越王,并派遣中大夫严助前往南越国将处理闽越的事告谕赵眜。赵眜得知后,向严助表达了对汉武帝的深刻谢意,并告诉严助,南越国刚遭受过闽越的入侵,等处理完后事后,他就去汉朝的京城朝见汉武帝。随后,还派太子赵婴齐跟随严助回汉朝的朝廷当宿卫

严助离开后,南越国的大臣们用赵佗的遗训向赵眜进谏,劝赵眜不要去汉朝的京城,以免被汉武帝找借口扣留,回不来南越,就成亡国的形势了。于是,赵眜在以后统治南越的十年中,一直以生病为借口没有入朝见汉武帝。

前125年(一说前122年),赵眜病重,其儿子赵婴齐向汉武帝请求回到南越国侍疾,汉武帝同意。赵眜死后,赵婴齐继承帝位。

家族

1983年考古发掘的南越王墓东侧室葬有殉葬的四位文帝妾室,同时出土了五枚有字印章。分别是一枚金印(“右夫人玺”),一枚象牙印(“赵蓝”)及三枚铜印(“左夫人印”、“泰夫人”和“口夫人印”)。“口夫人印”又被解读为“部夫人印”或“否夫人印”[5]。黄展岳在《南越国六夫人印》认为其地位高低依次为“右夫人”、“左夫人”、“泰夫人”及“部夫人”[6]

历史影响

赵眜在位一共12年,长期患病,性情软弱,没什么建树。他虽然在闽越侵犯南越之时,巧妙的把汉武帝搬了出来,让汉武帝来对付闽越,而自己不用大伤元气。但此举,也使赵佗时期就已经役属南越国的闽越,和南越国脱离了役属关系,而直接受制于汉朝中央,使南越国实际上被孤立起来。

同时,又使汉武帝找到借口,派严助假借表彰赵眜能忠于臣属之职为名,请赵眜赴京朝见汉武帝,最后迫使赵眜把儿子赵婴齐送到了汉武帝身边达10年之久,为日后南越国内部之乱埋下了伏笔。

評價

  • 越南歷史學家吳士連:“文王交鄰有道,漢朝義之,致為興兵助擊其讐。又能納諫,稱疾不朝于漢,遵守家法,貽厥孫謀,可謂無忝厥祖矣。”[8]

陵墓

 
赵眜墓出土的丝褛玉衣

赵眜死后,陵墓建在南越国都城番禺的西北角(今广州市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历经2000多年,始终没有受到侵扰。1983年在此地建象岗宾馆(即中国大酒店)时被发现,被称为“南越王墓”,在陵墓内共出土随葬品1000多件,被认为是岭南地区已发现的陵墓当中,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墓主人身份最高的陵墓。陵墓內出土絲縷玉衣,玉衣内僅剩下已腐朽成粉末状的骨渣,只在玉衣的头罩部分尚有少许残颅骨片[9]。该墓出土還出土“文帝行玺”金印,說明在他生前曾自封为“南越文帝”。1988年,在他陵墓的原址建成“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对陵墓和出土文物进行保护。

關於南越文帝真實名字的考證

史记》裏一直把南越国第二代王“南越文帝”称为赵胡,但1983年“南越王墓”被挖掘后,在出土的印章中发现“赵眜”的玉印和“文帝行玺”的金印,经考古学家证实,确认了“赵眜”应该是《史记》所载的“赵胡”的真名,而“赵胡”可能是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出现的错误;也有可能是班固的《漢書》在传抄中抄错,后人又根據《漢書》更正了《史記》中的「錯字」,以致一錯再錯。[10]

然而,也有一些學者對筆誤一說提出了異議。學者余天熾覃聖敏藍日勇梁旭達覃彩鑾等人,在其所著的《古南越國史》中認為南越文帝名字不可能出現記載錯誤。他們認為,《史記》對在位時間最短的趙建德事蹟記載都尤為詳實,因此對南越文帝名字記載錯誤的偶然性不存在;而且文帝在位期間同漢朝交往頻繁,名字的筆誤更不可能。他們認為趙眜是趙佗的兒子、文帝趙胡的父親(或者趙眜是趙佗的長孫、文帝趙胡的兄長),被趙佗立為太子,未即位就死去了。趙胡將趙眜生前使用的印章帶入墳墓,以示緬懷之意。[11]

延伸阅读

[]

 史記/卷113》,出自司馬遷史記

参考文献

  1. ^ 史記
  2. ^ 根據大越史記全書趙朝記
  3. ^ 當時南越國君主在外交上對漢朝稱「王」,在國內則稱「帝」。
  4. ^ 《大越史記全書·趙紀》:文帝在位十二年,……諱胡,仲始之子,武帝之孫也。
  5. ^ 岳南. 岭南震撼——南越王墓发现之谜. 广州文史. [201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2) (简体中文). 
  6. ^ 白芳,信息整理:张诗蔚. 南越国时期出土的“夫人”玺印. 广东省博物馆网站. 2010-10-22 [201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2) (简体中文). 
  7. ^ 《大越史記全書·趙紀·文王》:諱胡,仲始之子,武帝之孫也。
  8. ^ 《大越史記全書·趙紀》:史臣吳士連曰:文王交鄰有道,漢朝義之,致為興兵助擊其讐。又能納諫,稱疾不朝于漢,遵守家法,貽厥孫謀,可謂無忝厥祖矣。
  9. ^ 岭南震撼——南越王墓发现之谜.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10. ^ 廣州象崗漢墓發掘隊:《西漢南越文帝墓發掘報告》,《考古》雜誌1984年第3期
  11. ^ 《古南越國史》,余天熾、覃聖敏、藍日勇、梁旭達、覃彩鑾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ISBN 7-219-00483-4。參見「南越國的世系」一節,235~245頁。

参考书目

  1. 西汉 司马迁 :《史记》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
  2. 东汉 班固 :《汉书》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參閲

外部链接

赵眜
南越國帝室
出生于:前176年逝世於:前122年
前任:
南越武帝赵佗
南越国君主
前137年-前125年
繼任:
南越明王赵婴齐
越南統治者[錨點失效]
前137年-前1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