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价

谓语支配的论元数量

配价(Valency),也称论元价位,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最初(同时也主要)用于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短语的数目,之后又拓展到形容词和名词领域。[1]配价是对动词及物性的判断。

配价中的“价”概念来自于化学中的“化合价”概念。法国语言学家吕西安·泰尼埃英语Lucien Tesnière最早将其引入语法研究领域,作为依存语法的用语。

因为现代汉语主语宾语施事受事之间的关系不如英语法语等西欧语言那么一致[可疑],因此配价概念比及物/不及物动词的分类更适于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最早运用配价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语法问题的是朱德熙(他称之为“向”[2])。[1]

动词价位分类

  • 零价动词:不强制要求与某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的一类动词。可记为动0。例如「地震、刮风、下雨」等。这类动词大多反映自然现象。这类动词可以和表处所、方位的名词性短语一起出现,但那些并非是动词的直接关联成分。在汉语等语言中,这类动词可以单独成句,不需要主语,例如“刮风了。”、“下雨了。”。而在英语中,这类动词需要添加形式主语it,如“It rains.”
  • 一价动词:强制要求与一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的一类动词。可记为动1。例如「病、醉、休息、游泳」等。这类动词差不多就是一般说的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 二价动词:强制要求与两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的一类动词。可记为动2。例如「爱、采、参观、讨论」等。这类动词差不多就是一般说的(单)及物动词(他动词)。
  • 三价动词:强制要求与三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的一类动词。可记为动3。例如「給、告訴、買」等。这类动词差不多就是一般说的双及物动词,日语的授受动词属于这一类。[1]
  • 四价动词:强制要求与四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的一类动词。可记为动4。例如「我跟你打賭4三百塊明天會下雨」,這裡的「打賭」可以視為四價動詞。[可疑][來源請求]這種動詞很不常见。

配价理论与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中,句子短语的结构非常多样。如果用传统语法去分析,会出现一些不合常理的现象,例如:一些典型的不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宾语。

例:门口站着王老师。

传统语法对此的分析是:“站”是典型的不及物动词,但在形式上可以自由地带上宾语“王老师”,这一情况表明及物/不及物动词的分类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存在不少局限,如果改用配价理论来分析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对的字结构的分析

现代汉语中的的字词组,是由一个动词性词组(比如动词、偏正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述补词组等)和一个“的”字组成的名词性词组。

在对的字词组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同样的层次结构所反映的语言现象不同。比如“小红喜欢的”,可以指称小红喜欢的事物,没有歧义;“小红给的”,就是一个有歧义的词组,可以表示接受者(“小红给的是张经理” 中的“张经理”)或所给物(如“小红给的是些衣服”中的“衣服”)。

句子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都无法解释这一问题。而配价理论就可以解释。朱德熙提出了P=n-m的“歧义指数公式”[2],其中P为的字结构的意义可能数,n为动词的配价数,m为的字结构中出现的动词的配价成分的数目。P=1时,没有歧义。P>1时,则有歧义。

又如“开车的司机吃饭去了”可以说成“开车的吃饭去了”,“那位司机啊,开车的技术可好了”则不能说成“那位司机啊,开车的可好了”。

这一问题也难以借助句子成分分析或层次分析来解释。而运用配价理论分析,则可解释为P=0时,即的字词组中动词的配价成分全部出现时,不能指代其他事物。[1]

價位變化

有些固定的文法規則可以改變一個動詞的價位。舉例如下:

  • 使動:「他1游泳」和「我1讓他2去游泳」(加入主使者)。
  • 比較:「你1跑很快」和「你1跑得比我2快」(加入比較的對象)。
  • 被動:「我1打你2」和「你1被打了」(省略施事者)。
  • 應動:「我1跑」「我1跑过你2」(加入被超过的对象)。

參見

註釋

  1. ^ 1.0 1.1 1.2 1.3 陆俭明沈阳(2004)《汉语与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10-126页。
  2. ^ 2.0 2.1 朱德熙(1978)“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2期。

參考文獻

  • Chomsky, N. 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homsky, N.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Dordrecht: Foris.
  • Fischer, K. and V. Ágel. 2010. Dependency grammar and valency theory.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linguistic analysis, 223-25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azdar, G., E. Klein, G. Pullum, and I. Sag. 1984. Generalized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Goldberg, A.. 1995.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Jackendoff, R. 1977. X-bar syntax: A study of phrase struc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Levin, B. 1993. 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Pollard, C. and I. Sag. 1994. Head-Driven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Tesnière, L. 1959. Éleménts de syntaxe structurale. Paris: Klincksieck.
  • Tesnière, L. 1969. Éleménts de syntaxe structurale, 2nd edition. Paris: Klincksieck.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