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危機
青年危機(英語:Quarter-life crisis)是指年輕人在成長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惑時期,一般出現在剛大學畢業到社會實踐的20至24歲。
1950年代,愛利克·埃里克森提出了現代人主要有八個社会心理发展阶段;根據埃里克森的理论,每次生命週期轉換時,人不多不少會遇上危機。社會心理學家和從事心理輔導的人士,早在1960年代,就留意到在人類少年期(13-20歲)或中年期(40-60歲)面對的心理危機。可是,作為一個研究主題或討論話題,成人早期(20歲-24歲)面對的壓力、困惑、需求,卻是近十年來才得到西方社會研究者的關注。按埃里克森的用語,此時期的危機是「親密-孤獨危機」。2001年,美國作家 Alexandra Robbins 和 Abby Wilner 參考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一詞,將這個階段遇上的心理危機命名為「青年危機」(quarter-life crisis)[1]。
在青少年期確立自我認同之後,許多年輕人剛離開了學校的庇護,投身社會,生活方式的選擇遠比在學校時豐富;父母因為時代經驗的不同,無法再給予他們全面的幫助。他們必須靠自己的判斷,建立自己在職業生涯規劃、感情關係、家庭關係、自我認同等方面的模式。這時,許多人會感覺孤單,繼而會渴求親密關係,特別是與他人的愛情關係。[2]
在電影中
以下電影裏的主角,都可說正在面對青年危機,特別是情感和職業選擇方面:
參考
- ^ Alexandra Robbins; Abby Wilner. Quarterlife Crisis: The Unique Challenges of Life in Your Twenties. New York: TarcherPerigee. [May 2001]. ISBN 978-1585421060 (美国英语).
- ^ Erikson, Erik Homburger.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First Edition. New York: Norton. [December 1968]. ISBN 9780571086771. OCLC 490091935 (英语).
- ^ Shaputis, Kathleen. The Crowded Nest Syndrome : Surviving the Return of Adult Children. Olympia: Clutter Fairy. 2003. ISBN 0972672702.
- 《征服青年危機:1/4人生的25個求生守則》(Conquering Your Quarterlife Crisis),雅莉珊卓·羅賓斯(Alexandra Robbins)著,何修瑜譯,久周文化出版
- Feeling depressed? It may be your quarter-life cris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May 2011, New Scie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