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融 (東漢)

(重定向自马融 (東漢)

马融(79年—166年),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经学家。曾宦校书郎、郎中、议郎、武都太守以及南郡太守。伏波將軍馬援的侄孫,将作大匠马严之子。

马融
馬融 (東漢)
國家中国
時代东汉
主君汉安帝刘祜 北乡侯刘懿 汉顺帝刘保 汉质帝刘缵 汉桓帝刘志
職官舍人 校书郎中 厩长史 郡功曹 议郎 从事中郎 武都太守 南郡太守 → 议郎
出生79年
汉朝右扶风茂陵
逝世166年
親屬
父親马严
馬倫馬芝
马融坦卧吹箫图(唐陆曜六逸图卷局部)

生平

起初,京兆摯恂隐居在南山,教授儒家学术。马融便跟随他学习,挚恂因惊诧于马融的才学,便把女儿嫁给了他。[1]

永初二年(108年),大将军邓骘听闻马融的名声,便召他来当舍人,马融并未答复,而且搬去凉州武都汉阳一带居住。当时正值西羌贼虏蜂拥而起,导致粮价猛涨,路边随处可见饿死的人。马融因饥饿难耐,又不想早早死去,便去接受了邓骘之聘。[1]

永初四年(110年),马融任命校书郎中,到东观去校理宫禁秘书。这时邓太后执掌朝政,邓骘兄弟辅佐朝政。朝廷废除了狩猎之礼,废除讲习战阵之法,贼寇趁着这时肆无忌惮。马融认为文武之道,没有一样可以废弃,便于元初四年(117年)献上《广成颂》作为讽刺。[1][2]

颂文呈上以后,得罪邓太后,以至于马融一直待在东观,十年没有得到升迁。随后马融借着长兄之子去世自我弹劾,回到家中。邓太后认为马融对朝廷的授职感到屈辱,于是下令他不许再做官。[1]

邓太后去世后,汉安帝亲自管理朝政,并且召回马融,让他在讲堂讲论经义。后来派他去河间王那里担任厩长史。当时安帝东巡岱宗,马融呈上《东巡颂》,安帝对此感到十分惊异,便任命他为郎中。到了北乡侯当皇帝时,马融称病辞去郎中的职务,并担任郡功曹[1]

阳嘉二年(133年),汉順帝下诏书推举敦厚朴素的人。城门校尉岑起举荐马融。順帝便征召马融到公车,回答順帝所设的试题,被授予议郎。大将军梁商举荐他担任从事中郎,后改任武都太守。当时正值西羌叛乱,征西将军马贤同护羌校尉胡畴受命征讨西羌,却长时间滞留不前。[1]

马融知马贤定会失败,便上书要求效力,说马贤处处滞留,错过时机,同时他还担心马贤中声东击西之计,又怕出现将领、士兵溃败叛变的情况。如果能将关东的五千士卒编入他的麾下,他将身先士卒,一月之内必败羌人。但朝廷并未采纳。他又上书说:“彗星参宿毕宿出现,预示着并州附近将会有战争。西方的和北方的恐怕将会起兵,最好多加防备。”不久,陇西的羌人反叛,乌桓入侵上郡,和马融说的基本一样。[1]

马融后为從事中郎,在建和元年(147年),替大将军梁冀写章诬陷前太尉李固致死[3][4]。或说马融作此章是因为与李固的经学观点不同,外戚与士人的身份对立和自身的媚权求贵[5][6]。也有说此事是在永嘉元年(145年),被李固免官者诬奏李固之时[7],且李固之死与马融无关[8]

经过三次升迁,桓帝在位时马融担任南郡太守。在此之前,马融做了违背梁冀意愿的事情,梁冀便上告马融在南郡贪污。马融便被免去官职,剃发流放至朔方。流放期间,马融曾自杀未遂,后被赦免回京,再次被任为议郎。不久之后,他便再次因病辞去职务。[1]

延熹九年,马融在家中去世。[1]

文学

马融年少好学,精通经学。他编辑注释了《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孝经》等,并著有《三传异同说》。除注经书外,他还注释了《老子》、《淮南子》、《离骚》、《列女传》等书籍。他有千余学生,比如著名的學者郑玄盧植,就是他的门生。但是,鄭玄只在畢業時見過馬融一面。馬融頗好美色、音樂,講學時,前列為男學生,後列美女、歌妓,中間用絳色絲帳相隔,馬融“常坐高堂,施絳紗帳”,人稱“絳帳教授”。柳亞子《四月十六夜徐老特立羔訪奉呈一首》:“馬融絳帳多英傑,屈子離騷未寂寞。”

馬融的著作大致均佚。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和黄奭的《汉学堂丛书》里面有所摘录。另外,张溥辑撰有《马季长集》。

家庭

评价

范晔后汉书》中这样评价道[1]

同为经学家的赵岐也曾这样评价他:“马季长虽有名当世,而不持士节,三辅高士未曾以衣裾襒其门也。”[10]

颜之推:“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马季长佞媚获诮;。。。”(《颜氏家训》)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范晔. 《後漢書·馬融傳》. 
  2. ^ 今本范書言「元初二年」,有誤,「二」應為「四」之壞字,當為元初四年。觀其內文應是元初四年十月上《廣成頌》。理據︰一、其文言鄧太后由安帝即位年以來「戒懼災異,躬自菲薄,荒棄禁苑,廢弛樂懸,勤憂潛思,十有餘年」若以元初二年計僅八年,何言十有餘年?二、其文言「今年五月以來,雨露時澍,祥應將至。方涉冬節......」而據安帝本紀元初二年五月,京師旱;三年夏四月,京師旱。唯有元初四年,「六月,戊辰,三郡雨雹。」、七月「京師及郡國十雨水。」方可言「雨露時澍」 三、馬融上書起因」是時鄧太后臨朝,隲兄弟輔政。而俗儒世士,以為文德可興,武功宜廢,遂寢搜狩之禮,息戰陳之法,故猾賊從橫,乘此無備。融乃感激,以為文武之道,聖賢不墜,五才之用,無或可廢。」;而上書結果」頌奏,忤鄧氏」。又觀其文批評:」方今大漢收功於道德之林,致獲於仁義之淵,忽搜狩之禮,闕槃虞之佃。闇昧不覩日月之光,聾昏不聞雷霆之震,於今十二年,為日久矣。」鄧氏專政於漢和帝死後,漢和帝死於元興元年農曆十二月廿二日,其實鄧氏專政與延平元年(106年)開始無異,如果是元初二年(115),那麼」於今十二年」便涉及漢和帝事,就不只是」忤鄧氏」、」針對鄧氏」那麼簡單,而漢朝對於涉及先帝事,如果是批評的都容易被扣上誹謗先帝、對先帝大不敬的罪名,如夏侯勝據事實指出漢武帝弊政被漢宣帝囚禁了兩年,梁鴻作《五噫歌》諷刺漢明帝興建宮殿不恤民力被漢章帝追捕,以《廣成頌》目的是批評鄧氏,事後又真的得罪了鄧氏,那麼沒理由不安他的罪,何必等到」馬融侄子一事」才發作,由此可見,此書非寫於元初二年,而是元初四年(117年)由106年起計一年,到117年冬正好合了文中那句」於今十二年」,針對的由始至終都是鄧氏,鄧氏拿不到話柄處罰他,直到後來拿」馬融侄子一事」才藉機處罰。 綜合以上原因,馬融應是元初四年十月上《廣成頌》。
  3. ^ s:後漢書/卷64:及冀誣奏太尉李固,佑聞而請見,與冀爭之,不聽。時扶風馬融在坐,為冀章草,佑因謂融曰:「李公之罪,成於卿手。李公即誅,卿何面目見天下之人乎?」
  4. ^ s:後漢紀/卷22:從事中郎馬融主為冀作章表
  5. ^ 万青. 马融飞章诬李固及其原因. 红河学院学报. 2004, 2 (4): 31–35. 
  6. ^ 王叶迟. 马融学行考辨. 文学教育. 2014, (8): 138–139. 
  7. ^ 李贤注:據〈吳佑傳〉,此章馬融之詞。
  8. ^ 吴从祥. 马融虚诬李固考辨.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0 (3): 13–16. 
  9. ^ 《三輔決錄》:「融子強又授吏白向錢六十萬」
  10. ^ 赵岐. 《三辅决录》.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後漢書·卷60上》,出自范晔後漢書
 東觀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