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
198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又稱第13任大韓民國總統選舉,於1987年12月16日舉行[1]。此次選舉是韩国在1971年总统选举后,时隔16年再次直接选举产生总统;也是韩国民主化后的第一次總統选举。選舉結果由执政党民主正义党候選人盧泰愚當選總統。
| |||||||||||||||||||||||||||||||||||||
投票率 | 89.15% | ||||||||||||||||||||||||||||||||||||
---|---|---|---|---|---|---|---|---|---|---|---|---|---|---|---|---|---|---|---|---|---|---|---|---|---|---|---|---|---|---|---|---|---|---|---|---|---|
| |||||||||||||||||||||||||||||||||||||
選舉得票圖
盧泰愚勝出選區 金泳三勝出選區
金大中勝出選區 金钟泌勝出選區 | |||||||||||||||||||||||||||||||||||||
|
背景
1987年韩国朴鍾哲、李韓烈等民主抗爭者在与威权政府抗争中去世,而爆发六月民主运动,迫使作为第五共和國執政党--民主正义党党代表的盧泰愚妥協,在6月29日發布六二九宣言,同意推动總統直選及其他民主改革措施。7月1日时任韩国总统全斗煥宣布接受六二九宣言,7月8日金大中等超过2000名在野人士被赦免,并恢复政治权利。
在随后的修宪会议中,民主正义党曾计划加入“在国内居住5年”,作为总统候选人条件,阻止赴美养病至1985年归国的金大中参选。但最终在要求民主化的民意压力下,民主正义党被迫在修宪问题对民主派大幅让步,新宪法规定总统任期缩短为5年,且不得连任,并削除总统解散国会的权力,恢复国会的监察权。新宪法于10月13日修宪公投以超过90%同意票通过,此后韩国进入第六共和国,并根据第六共和国宪法在1987年12月16日举行总统选举。
政治局势
六二九宣言发布后,确定总统将由直选产生,执政党方面迅速决定推出党代表,即全斗煥接班人盧泰愚参选。相较之下,在野党迟迟未能决定候选人,在野统一民主党内金泳三与金大中的对立由于总统选举浮上台面,尽管双方有意整合,但最终未能成功。10月28日金大中宣布组成新政党,11月12日金大中正式成立和平民主党,宣告在野党正式分裂。另外前韩国總理金鍾泌也在10月30日宣布参选,形成「一盧對三金」的型態。
注册候选人
有以下八人登記參選:
1987年大韩民国总统候选人 | |||
---|---|---|---|
號次 | 候選人 | 黨派 | 备注 |
1 | 卢泰愚 | 民主正义党 | |
2 | 金泳三 | 统一民主党 | |
3 | 金大中 | 和平民主党 | |
4 | 金钟泌 | 新民主共和党 | |
登记无效,后支持金泳三 | |||
12月12日退选,支持卢泰愚 | |||
7 | 申正一 | 统一韩国党 | |
12月14日为促成在野党候选人单一化退選 |
選舉結果
198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卢泰愚 | 民主正义党 | 8,282,738 | 36.64% | |
2 | 金泳三 | 统一民主党 | 6,337,581 | 28.03% | |
3 | 金大中 | 和平民主党 | 6,113,375 | 27.04% | |
4 | 金钟泌 | 新民主共和党 | 1,823,067 | 8.06% | |
7 | 申正一 | 统一韩国党 | 46,650 | 0.20% | |
5 | 洪淑子 | 社会民主党 | 登记无效
| ||
6 | 金善积 | 一体民主党 | 退選
| ||
8 | 白基琓 | 无党籍 | 退選
| ||
選舉人數 | 25,873,624 | ||||
投票數 | 23,066,419 | ||||
有效票 | 22,603,411 | ||||
無效票 | 463,008 | ||||
投票率 | 89.15% |
全国各行政区得票
候選人 | 盧泰愚 | 金泳三 | 金大中 | 金鍾泌 | |||||
---|---|---|---|---|---|---|---|---|---|
地區 |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得票數 | 得票率 | ||
首都圈 | 首爾 | 1,682,824 | 29.95% | 1,637,347 | 29.14% | 1,833,010 | 32.62% | 460,988 | 8.20% |
京畿 | 1,204,235 | 41.44% | 800,274 | 27.54% | 647,934 | 22.30% | 247,259 | 8.51% | |
仁川 | 326,186 | 39.35% | 248,604 | 29.99% | 176,611 | 21.30% | 76,333 | 9.20% | |
庆尚道 | 釜山 | 640,622 | 32.10% | 1,117,011 | 55.98% | 182,409 | 9.14% | 51,663 | 2.58% |
慶南 | 792,757 | 41.17% | 987,042 | 51.26% | 86,804 | 4.50% | 51,242 | 2.66% | |
大邱 | 800,363 | 70.69% | 274,880 | 24.28% | 29,831 | 2.63% | 23,230 | 2.05% | |
慶北 | 1,108,035 | 66.38% | 470,189 | 28.17% | 39,756 | 2.38% | 43,227 | 2.58% | |
全罗道 | 光州 | 22,943 | 4.81% | 2,471 | 0.51% | 449,554 | 94.41% | 1,111 | 0.23% |
全南 | 119,229 | 8.16% | 16,826 | 1.15% | 1,317,990 | 90.28% | 4,831 | 0.33% | |
全北 | 160,760 | 14.13% | 17,130 | 1.50% | 948,955 | 83.46% | 8,629 | 0.75% | |
忠清道 | 忠南 | 402,491 | 26.22% | 246,527 | 16.06% | 190,772 | 12.42% | 691,214 | 45.03% |
忠北 | 355,222 | 46.89% | 213,851 | 28.23% | 83,132 | 10.97% | 102,456 | 13.52% | |
江原 | 456,596 | 59.33% | 240,585 | 26.11% | 81,478 | 8.84% | 49,954 | 5.42% | |
濟州 | 120,502 | 49.77% | 64,844 | 26.48% | 45,139 | 18.64% | 10,930 | 4.51% | |
全国 | 8,282,738 | 36.64% | 6,337,581 | 28.03% | 6,113,375 | 27.04% | 1,823,067 | 8.06% |
分析
由于在野整合失敗各擁山頭,盧泰愚仅获得36%的选票便当选总统,在金泳三、金大中得票合计超过55%的情况下,盧泰愚几乎是依靠在野分裂而当选。另外选举结果呈现明显的地域对立,嶺南的盧泰愚与金泳三、湖南的金大中,和忠清道的金鐘泌,随着日后金泳三倒向保守阵营,确立1980年代后期与1990年代韩国政治“三金对立”的基本局势。
參考資料
- ^ Nohlen, D, Grotz, F & Hartmann, C (2001) Elections in Asia: A data handbook, Volume II, p420 ISBN 0-19-924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