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附标文字

(重定向自Abugida

元音附标文字梵文𑖀𑖎𑖿𑖬𑖨 akṣara 阿叉羅),又称音素音节文字(英語:abugida, alphasyllabary, alphasyllabary, neosyllabary, pseudo-alphabet),是一类以辅音字母为主体、元音以附加符号形式标出的表音文字。该书写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輔音字母本身即有元音,一般是/a/,構成一個音節;其它元音字母一般附加在辅音字母的周围(上下左右均有可能),替代默认元音,以改变音節的读音。南亚和东南亚的梵文文化圈普遍使用元音附标文字作为其书写形式。


文字
文字史
字位
文字列表
拼音文字相關
字母
字母的歷史
文字系统类型維基數據所列Q119520394
表音文字
全音素文字
辅音音素文字
元音附标文字
半音節文字
特徵文字
音節文字
语素文字
輔助使用
速记
音標
特殊使用
數字
盲文
相关条目
象形文字
形意文字
搭配使用的符號
附加符号
标点符号
可轉換為文字的其他使用
電報編碼
字符

特徵

藏文中,字母ཀ本身表示/ka/,附標上元音後,ཀི表示/ki/,ཀུ表示/ku/,ཀེ表示/ke/,ཀོ表示/ko/。

这种书写系统美国语言学家彼得·T·丹尼尔斯划分出来。

元音附标文字和音节文字辅音音素文字全音素文字都有一定区别。

歷史

最早的元音附標文字是早於公元前三世紀出現的婆羅米文佉盧文。兩者皆源自輔音音素文字阿拉米字母婆羅米文演化出了今天亞洲所有的元音附標文字。

應用範例

使用元音附标文字的语文有: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