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重定向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大学专题 (获评非条目級不适用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大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大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非条目级非条目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无需评级。

文革中,哈军工被肢解?

1966年文革还没开始呢。

一些貌似无关的内容

軍政時期(民國初期)
訓政時期(對日抗戰)
  • 1937年抗日軍興,奉命西遷。
  • 1938年經湖南株州四川重慶,設校於磁器口小揚公橋董家院。
  • 1939年,軍政部成立,改制為「軍政部兵工學校」遷校於南京中華門外,,內分四年制之造兵、製藥二科;及三年制之軍械技術科。抗戰勝利後計劃東遷,以上海吳淞為臨時校址,擴大教學範圍,包括兵工設計、製造、保養、補給諸部門,直屬聯合勤務總司令部。
  • 1947年正式於上海吳淞建校。[4][2][5][6]
  • 1948年,設兵工、化學兵與軍官訓練班,將原軍用文人身分正式成立軍制「兵工」官科,並將「陸軍機械化學校」(今「裝甲兵學校」)的「戰車工程研究班」併入,[7] 成立造兵、應化、車輛三系,稱為「兵工工程學院」,原設兵工勤務班及化學兵專修班,統由「兵工學校」管理。[5][6][2][5][6]
憲政時期
  • 1949年元月,奉命遷校於台灣花蓮[2](適國共淮海战役時,由遷台時,部份教授、校友因故滯留上海。1953年徵用「哈爾濱醫科大學」全部校舍,成立「軍事工程學院」。[2]
  • 1955年冬,改隸陸軍供應司令部兵工署,更名為「陸軍兵工學校兵工工程學院」。[4]
  • 1962年9月,「兵工學校」校院分制,「兵工工程學院」分編成為「陸軍理工學院」,直屬於陸軍總部,除原有四個系之外,另增加土木工程、工業工程及物理三個學系,並以新生南路三段原校舍為該院院址;初級技術人員訓練班、兵工勤務班、化學兵專修班及軍械人員訓練班等,隨「兵工學校」(今「陸軍後勤學校」)遷往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一段。[4][5]
  • 1966年10月,「陸軍理工學院」更名為「中正理工學院」。
  1. ^ 岳廬小棧﹝岳廿兩同學會﹞ 》 百寶箱 》兵工百年滄桑史話
  2. ^ 2.0 2.1 2.2 2.3 2.4 岳廬小棧﹝岳廿兩同學會﹞ 》 百寶箱 》 兵工工程教育芝加哥時報,Oct 21,2005,鍾煥成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ccit_history”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3. ^ 工學部大維館 - 俞大維
  4. ^ 4.0 4.1 4.2 新生手冊 - 中正理工學院 - 學員生大隊- 國防大學,2008年09月01日
  5. ^ 5.0 5.1 5.2 5.3 臺北市大安區龍門里- 歷史
  6. ^ 6.0 6.1 6.2 陸軍後勤學校- 沿革
  7. ^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動力及系統工程學系,中國材料學學會,電子報23期,2012年2月刊,
返回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