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英叻·钦那瓦
英叻·钦那瓦曾於
|
本條目必須遵守維基百科生者傳記方針。缺乏來源或來源不可靠的負面內容必須立即移除,尤其是可能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的内容。在移除這些資料時不受到回退不过三原则的規範。 如果您是本條目的主角,請參見關於您本人的條目及自傳。如發現條目主角編輯條目時,請參見處理條目主角所作的編輯。 |
本條目與高風險主題在世人物传记相關,故適用高風險主題流程及相關規範。持續或嚴重牴觸維基百科五大支柱或方針指引的編者可被管理員封鎖或實施編輯限制。用戶在編輯本頁面前應先參閱高風險主題相關規範。 |
英叻·钦那瓦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政治家及領導人类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初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條目命名
- 在香港繁體模式中,英祿·西那瓦的名字是英祿?TVB新聞和澳門TDM都是使用仁樂而非英祿。Ivantalk (留言) 2011年7月4日 (一) 17:08 (UTC)
- 引述香港無綫新聞說他們曾致電泰國駐中國大使館查詢,大使館表示仍未有統一名稱,很可能要等她上任後才決定正式名稱。由於還沒官方譯名,無論如何暫時先使用先到先得的最常用譯名吧?仁樂、英祿和英拉都是常用譯名。--治癒系的小琛兒 探病 病歷 2011年7月5日 (二) 08:32 (UTC)
《亞洲週刊》已經證實她有正式中文名,丘英樂。動議將條目命名為丘英樂。Groverlynn(留言) 2012年12月11日 (二) 02:13 (UTC)
艹,短短两行字竟找到几个可吐槽之处
- 首先究竟原标题「丘英祿」的名字从何而来?google都只能找到6个结果,其中一个是韩国人的名字,两个是维基本身,三个是BBS内容(恐怕他们也是在参考中文维基内容)。
- “現被推舉為泰國反對黨為泰黨於2011年泰國大選的總理候選人”——哪怕有点常识的人都不应该写出这样的句子。根本没有什么“总理候选人”?泰国的议会制国家,大选之后,会召开国会,在国会中由全体下院议员选举出总理,因而多数党领袖必然就是总理。而现在国会都还没召开。
- “隨着主要對手、現任總理阿披實承認落敗,英祿可望成為泰國歷來首位女總理”——逻辑错误。阿披实承认不承认选举的结果都是那样,需要他承认不?或许真正需要承认的是泰军方。—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低頭思故鄉 2011年7月3日 (日) 18:11 (UTC)
在Google新聞上看了看,好像用「仁樂」(香港)、「英祿」(台灣)、「盈拉」(中國?!)等比較常見,用英拉沒問題嗎?--60.246.163.123 (留言) 2011年7月4日 (一) 16:51 (UTC)
2011年7月4日
请求把“英樂”改名为“英叻·钦那瓦”
英樂→英叻·钦那瓦:在名從主人原則暫時缺失的情況下,使用新馬譯名,發音最為接近泰語原文。--Gzyeah(留言) 2012年8月9日 (四) 10:31 (UTC)}
- 完成-- by User:Alberth2 汪汪 @ 2012年8月16日 (四) 22:41 (UTC)
请求把“英叻·钦那瓦”改名为“丘英樂”
英叻·钦那瓦→丘英樂:數個權威華文媒體證實,其人擁有正式中文名丘英樂。如亞洲週刊: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bc&Path=2334794162/28bcc.cfm 星洲日報:http://www.sinchew.com.my/node/215024 等。根據名從主人原則,應將條目更名為丘英樂--Groverlynn(留言) 2012年12月11日 (二) 02:26 (UTC)
- (-)反对:我認為,閣下應該對於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不要拘泥於條條框框,亦不可固執於教條主義甚至本本主義。在 yingluck (本尊)做出任何有關「丘英樂」一名可被外界使用於正式場合的官方聲明之前,外界對其的正式中文稱呼應以當地政府向境內華媒發布的泰名譯音為準,然後根據音色差別,選取最為近似者作為條目的唯一標題。關於其中文名的問題,我已在條目中另闢章節、有所描述,具體的就不多說了。另外,這跟陸克文的案例有所不同,希望閣下能夠多加留意,避免疏失,以切守維基百科之精神。謝謝。--Gzyeah(留言) 2012年12月12日 (三) 08:37 (UTC)
閣下並未說明陸克文的案例與此兩者有何不同。在我看來,陸克文以澳洲人身分,尚被華人以其中文名稱呼,丘達新與丘英樂兩人以華人身分,卻被華人以西文譯名稱呼,顯得荒唐可笑。閣下論述中所提及泰國政府問題,並不具備任何參考價值。如新加坡的華人(李光耀總理等),皆用其中文名稱呼。而日本人則採用日文漢字直接轉寫中文漢字。都未經過西文音譯。丘英樂的名字被譯作「英拉」/「英叻」等,全因華文世界不知其有中文名。既然維基百科人已經通過了「名從主人」原則,就當採用此原則為條目命名。Groverlynn(留言) 2012年12月13日 (四) 01:49 (UTC)
- (:)回應:關於陸克文,這不僅是他本人在留學台灣期間,給自己所取的中文名字,也是經過他在眾多採訪中親自認可和聲明的、在對華交流場合允許被使用的正式中文名字,屬於「名從主人」原則的特例。當然,在英文環境中,人們仍舊會使用他的暱稱或個人身份證上的本名來稱呼他,對於中文環境幾乎沒有影響。--Gzyeah(留言) 2012年12月13日 (四) 05:47 (UTC)
將丘達新的名譯為達信,就如同將蔣介石譯成Chiang Kai-shek之後,再轉譯中文「常凱石」一般荒唐。既然丘英樂女士的泰文名來自「英樂」,英文yingluck又音譯自泰文,按照華文世界的翻譯準則(如日本人姓名的翻譯),其人的「名」必須翻譯成「英樂」。Groverlynn(留言) 2012年12月13日 (四) 01:48 (UTC)
- (:)回應:很抱歉,我認為你所舉出的關於「蔣介石」的例子無法類比,而您的解釋似乎也不是很符合常態邏輯。畢竟一個人的名字,牽涉到文化、國籍、宗教等等因素,如果您可以有更好的例子,不妨盡量提出來,當然也務必盡量有條理地解析分析,我想這樣大家會看得更明白些。期待您的高見。--Gzyeah(留言) 2012年12月13日 (四) 06:0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