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Jaymyang/英國鐵路313型電聯車
英國鐵路313型電聯車 | |
---|---|
概覽 | |
製造 | 英國鐵路工程(British Rail Engineering Limited) |
產量 | 64 組 |
製造年份 | 1976 - 1977 |
投入运营 | 1976年8月16日[1][需要完整来源] |
主要用戶 | 南部鐵路 Network Rail |
營運路線 | 西海岸線 東海岸線 |
技術數據 | |
列車編組 | 每組三輛 (DMSO-PTSO-DMSO) |
UIC軸式 | Bo-Bo + 2-2 + Bo-Bo |
編組長度 | 60.83米(199英尺67⁄8英寸)m |
車輛長度 | DMS 20.33米(66英尺8英寸) TS 19.92米(65英尺4英寸)mm |
車體宽度 | 2.82米(9英尺3英寸)mm |
車體高度 | 3.58米(11英尺9英寸)mm |
車輛重量 | 104.5公噸(102.8長噸)t |
轨距 | 1,435毫米(4英尺8+1⁄2英寸)mm |
轉向架 | BX1 |
車輛定员 | 232 座位(原始) 231 座位(大北方鐵路) 228 座位 (Silverlink) 202 座位 (倫敦地上鐵) 194 座位 (南部鐵路) |
營運速度 | 75 mph(121 km/h) 30 mph(48 km/h) Great Northern 之車輛,在使用直流電時[2]km/h |
供電制式 | 25 kV 50 Hz 架空線 750V 直流電第三軌 |
受流方式 | 集電弓 集電靴 |
連接器 | 密接式連接器 |
其它事项 | |
技術平台 | 英國鐵路445型 |
英國鐵路313型電聯車是由英国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在1976年2月至1977年4月之间建造的双电压電聯車 (EMU)。 它们是英国铁路的第一批第二代電聯車,也是英国铁路第一批可使用集電弓接受25 kV 交流架空线供電,又可使用集電靴由750 V 直流第三轨供電的電聯車。[3] [4]本型車也是英国首種配备多功能密接式連結器的電聯車,可以由驾驶室控制電力與空氣供應的連接。
在大多數第一代電聯車退役後,本型車是英国本土铁路上定期服务的最老舊電聯車;最老的已經有43年历史了。
歷史與設計
313型是在基於1970年代初期制造的445型原型車而改進製造的;類似的車種還有314型 (格拉斯哥), 315型 (盎格利亞郊区-伦敦东部), 507型 (默西塞德)和508型 (默西塞德,以前是南部地区)。 313型車直接取代了以前在伦敦和赫特福德之间的大北方内郊区(Great Northern Inner Suburban)线上的105和106型柴聯車。
由於計畫使用的路線中包括地下路線,本型車的尺寸較小。基於标准的长度和宽度,但車顶较低,且必须遵守地下火车的法规,例如在火车的两端設置車门以備疏散乘客,以及使用750伏特直流电源時,每節客車有獨立的簽引用電源(一般使用750伏特直流電的電車,同組車的各節車廂之間用電線連結供電)。因此每節車两个转向架上都装有集電靴,而一般的電車通常只在前转向架上裝有集電靴。此外本型車還装有絆停閥(trip-cock)跳闸,假如路線險阻,制停臂(train-stop arm)會昇起,列車通過時,制停臂會擊中絆停閥而使列車剎車。
本型車最初编号为313001-064。 每組車由兩端的動力車與中間的拖車(附帶集電弓)組成。这与1960年代开始的做法相反(当时的做法是牽引馬達與集電弓設在中间车,兩端车辆则是無動力驾驶车)。部分原因是为了简化设备以便使用双电压,并藉著將沉重的变压器和电动机分布在各節車以减轻重量。在中间拖车上装有受电弓,一个变压器和整流器 ,負責在使用架空線電源時,將25000伏特交流電轉變成750伏特直流電,供給各節動力車。每節動力車有4个110匹馬力(82千瓦特) GEC G310AZ牵引馬達,每个转向架裝有两个。使用第三軌750伏特直流電時,每節動力車直接以集電靴集電。
除传统的气动碟式剎車外,313型还具有流变制动 (在伦敦地上鐵路停用)。在剎車过程中,如果车轮防滑保护装置 (WSP)检测到车轮滑动 ,将停用流变制动而仅使用碟式剎車。 大北方鐵路的車隊還有灑砂裝置。 进行紧急剎車时,WSP仍处于活动状态。
圖集
参考文献
- ^ Blake 2015.
- ^ First Capital Connect: Class 313 Conversion Training Guide p.9 General Information "75 mph maximum speed AC Mode– Automatically regulated to 30mph when in DC Mode" 2009.
- ^ Class 313. [4 February 2010].
- ^ Haresnape & Swain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