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Sablesabre/淤泥
此條目翻譯自其他語言維基百科,需要相關領域的編者協助校對翻譯。 |
淤泥是泥土的基本組成成份之一,地質學中,淤泥是介於沙土及黏土之間大小的成份,主要是由石英及長石組成;淤泥本身是常被認為是泥巴,或是被視為污染物,懸浮物在一般水體上,也可被視為水底的沉澱物。
在中國文化中被引用
淤泥是泥土的組成等說法是在中國是屬於格物學之一,在傳統中國是十分被輕視的學問,無人重視,重視詩詞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被應用在文學中有兩條主要詩句,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孔丘的淤泥扶不上璧也有用爛泥一詞代替,有強烈的對人身攻擊及對出身及社會環境的嘲諷,是提暢大同的中國文化是本身一大諷刺。
淤泥來源及形成
淤泥是由多種基本岩石在風化及雨水沖蝕等自然作用下粉碎後與水混合成為的基礎漿狀態 [1] [2][3][4] 再由地質學中的 磨損作用在其流動中進一步研磨,並同時再經由河流作用、風蝕和冰河時期(溫差形成的熱脹冷縮)的進一步磨碎,[5]最終在自然環境中[6]淤泥形成了。
淤泥在英文中有一個名字是"岩石的麵粉"及"石頭的灰塵"是外國人對其幼細的一個描寫,這常見在英語社會中的地動學說使用。物理上,淤泥的主要成份是由石英及長石組成;在沉積岩中,由淤泥為主組成的岩石,我們稱之為粉砂岩 [7]。
分子層面
淤泥的大小是按其單一顆粒直俓進行量度,不同國家有不同說法 按維基百科資料日本國立天文台發表的(粒径為1/16mm以下到1/256mm以上的)大小粗粒,或美國國家地理局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認可按ISO14688級的要求,淤泥是在於0.002mm~0.063之間的顆粒,中國有代補充,不過一般中國是認為在0.05左右的顆粒 同時在形狀上,淤泥的形狀是類似球型或略為球型的粒狀,不像黏土是以小扁片狀形態存在。[8] 不過按照美國 土壤分類協會 (USCS)的分類,淤泥與黏土都是按照0.075 mm 顆粒大小進行分類,不過其與黏土的分別是他們的黏度(與水混合後的漿液)的區別。
對環境的主要影響
淤泥是極容易由水體進行長距離的輸送,同時也可被空氣當成灰塵一樣吹動,厚厚的淤泥堆積後行成的堆積層,有專門的名字黃土,淤泥可由河流運輸到大海,當淤泥因為水體的速度減緩後(如河流變寬,河水減少等)累積過多過多時會造成水體污染,並導致淤泥堆積形成阻塞,或在河口等進一步堆積成為濕地。
在古埃及淤泥造成了,每年的尼羅河河水泛濫,為古埃及提供了文明發展的良好土壤;
在中國黃河,有由黃土組成的專門區,黃土高原(形成不明),這是黃河河體的淤泥主要來源,是與一般淤泥形成黃土情況相反。
在亞州,中國的上海,及日本的堺市都是比較出名的淤泥堆積形成的城市,不同是上海還是享受其河口的優勢,而堺市以被淤泥填賽後,被大板吞併成為歷史。
在香港我們也有一片由淤泥組成的地方,就是新界北部元朗的天水圍一帶的濕地,也有亞州首個香港濕地公圓。
在美州最注明的淤泥堆積區就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三角州濕地是十分重要的保護環境區,寬廣及大片,還能吞吐海水保護海岸,詳細請參考維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9]
在猛加拉國東南的諾阿卡利縣,新水霸在1960被建設後,淤泥在人工指引下不斷的被積累,主動造成新的土地,50年來形成超過70平方公里的新土地。在荷蘭的贊助下,1970年猛加拉政府不斷的努力下,在2010年他們成功收獲了27,000英畝(100平方公里) 使21,000 家庭受惠。[10]
現在主要認為,淤泥的主要形成動力是由上游的城市活動及農業活動形成,包括河流侵蝕農田,及焚燒森林造田等影響產生
不過中國黃河是一個主要的例外,因其流經黃土高原後整個淤泥化了
參考資料
- Erosion control
-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 Sediment control
- Silt fence
- Siltation
- Clay
- 愛蓮說
- Confucius
- 堺市
- 黃河
- 黃土高原
備註
- ^ Moss, A J; Green, P. Sand and silt grains: Predetermination of their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by microfractures in quartz. 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75, 22 (4): 485–495. Bibcode:1975AuJES..22..485M. doi:10.1080/00167617508728913.
- ^ Nahon, D; Trompette, R. Origin of siltstones:glacial grinding versus weathering. Sedimentology. 1982, 29: 25–35. Bibcode:1982Sedim..29...25N. doi:10.1111/j.1365-3091.1982.tb01706.x.
- ^ Lautridou, J P; Ozouf, J C. Experimental frost shattering: 15 years of research at the Centre de Geomorphologie du CNRS.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1982, 6 (2): 215–232. doi:10.1177/030913338200600202.
- ^ Goudie, A S; Viles, H A. The nature and pattern of debris liberated by salt weathering: a laboratory study.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1995, 9: 95–98. Bibcode:1984ESPL....9...95G. doi:10.1002/esp.3290090112.
- ^ Wright, J S; Smith, B J; Whalley W B. Mechanisms of loess-sized quartz silt production and their relative effectiveness: laboratory simulations. Geomorphology. 1998, 45: 15–34. Bibcode:1998Geomo..23...15W. doi:10.1016/S0169-555X(97)00084-6.
- ^ Haberlah, D. A call for Australian loess. AREA. 2007, 39 (2): 224–229. doi:10.1111/j.1475-4762.2007.00730.x.
- ^ Particle Size (618.43). National Soil Survey Handbook Part 618 (42-55) Soil Properties and Qualitie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 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Service. [2006-05-31].
- ^ Mississippi River. USGS Biological Resources. [2006-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28).
- ^ http://pulitzercenter.org/openitem.cfm?id=1973[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