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UjuiUjuMandan/论述
下面写的这些,和所有人写的所有的论述一样,都是有感而发。但绝不是针对任何一个人所写。如果你觉得我写这些是针对你,那一定是你误会了。 |
单独成文的论述
教你写条目
关于方针
维基百科哲学
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比三大方针更基本的问题
维基百科的读者是谁?
这个问题本来是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你不知道读者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没法评判一个条目是否合格。然而你维本来就是从全盘照搬英文维基百科规则开始的,很多方针指南都不反映社群普遍认识,常识级别的共识非常薄弱。
维基百科的读者应该具有什么教育程度?如果不是汉语母语者,应该有什么程度的母语教育程度和汉语能力?
我认为维基百科的读者群应该是具有义务教育水准的人,中文圈各地情况一致的话,就是初中程度。(台湾已经改为高中了,但我们要以较低的国家/地区为准。)换句话说,我们永远不应该问,这个条目一个十岁的孩子看了会怎么想,能看懂多少。十岁的孩子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看不懂的话请在家长的指导下看。
如果并非汉语母语者,那么其教育程度仍然应该是至少有义务教育的程度,而汉语的阅读能力也应达到……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所述的B1?我倒不是很有把握。
三大方针
非原创研究
“零言堂”
好几次看到有人说:“维基百科不是一言堂,允许你写你的观点,也允许我写我的观点。”“维基百科不是讲求言论自由吗?”这样的说法显然是错的。
是这样的,对主空间(条目空间)来说,那是“零言堂”。也就是说,不允许写任何个人见解,只允许原原本本地表达已发表的观点。(不允许写任何个人见解这件事有点困难,尤其是当你经验不足而又确实进行过相关学习的时候,不谨慎的话就会产生原创研究。)
当然了,项目空间(Wikipedia空间、Portal空间等)确实不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如果不去发表意见,就错过了了解社群共识和改进社群共识的机会。
中立的观点
中立的观点不是中立的褒贬,也不是相关各方的观点都必须被反映。所以中立的观点不是完全不准肯定或否定,例如如果一个人确实是屠杀了10万人的主使者,并不是不可以在条目中,在形容他时称为“刽子手”或者“屠夫”;中立的观点也不是必须反映“正反两面”。观点并不是以褒贬/正反来区分的,主流观点可能有两种,也可能有三种四种五种。
中立的观点指的是,对所有已经公开发表的、值得提及的观点,要平等(不是同等篇幅)地提及。如果一个条目看起来主要引述某一方观点,而未引述另一方观点,并不自动违反Wikipedia:中立的观点:当某一方确实没有公开发表观点时,你没有办法做得更好了。
可供查证
这个方针是最理所当然的,难度最低的。通常来说如果有人在三个基本内容方针中仅能正确理解一个或两个,可供查证一定是他能够正确理解的。非原创研究常可能被误解为允许摘抄而不允许必要的归纳,而中立的观点通常可能被误解为必须让各个立场的读者看了都不生气。
谁来查证?
可供查证说的是一种状态,说的是条目要让使用(读)维基百科的人能够查证其来源。但显然这不是说普通的、大多数维基百科的使用者(读者)会需要去查证。读者是消费者,并不需要去做保证产品质量这种事。负责查证的人和负责评估条目质量的人应该是同一个群体。
至于负责评估条目质量的人是谁,那就是另一个令人忧愁的话题了。
礼仪
赏票
时不时在评审里看到“赏一票”之类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很不适当的。要么不负责,要么失礼,更重要的是搞错了对象。
如果条目确实不合格,那么就不应当赏票,这种情况就是对维基百科的不负责。
如果条目确实合格,那么投支持票是分内之事,票就不是赏的,说赏票是失礼的行为。就算熟人之间开玩笑吧,这样说也不合适,因为这样做搞错了对象:条目评审不是维基人评审。赏票给条目,条目也不会 成精 活过来对你说谢谢的……
2023年追记:几年过去了,投票时“赏一票”这种不得体的言论已经少了很多。希望今后能够绝迹。
不要说谎
不是说一切假话都不能说,人总要客气的。但不要为了阻止别人改善条目或者搞清楚情况而说谎。
再说一遍,不要说谎。“你可能在某一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好像是林肯说的。)
不要争胜
按理来说,一切讨论都是为了寻求共识,寻求共识是为了改善条目质量。连反破坏都是。所以一切讨论都是为了做事,而不是为了显示谁比较强。这种事还需要讲吗?
关于中文维基百科的环境
每种语言的使用者情况都不同。
像日文维基百科这种,就体现出了日语使用者的高度文化一致性。DYKC连反对票都没有,只有赞成票。高度一致高度共识,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名誉,做事都谨慎负责。(据说他们在站外还是有直接讨论的,这很合理,但是站外讨论永远不能代替站内讨论。所以还是可以说他们的评审中缺乏讨论。)
像英文维基百科这种,就体现出了使用者的文化的不一致性。英语作为事实上的国际语言,各种文化背景的人都会有,什么事情也都能存在。所以他们需要有可靠的有效的沟通和管理。因为大家很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人,所以交流必须是开放而确实的。
中文环境是很不利于沟通的环境。长久以来的宣传容易给人以“我们有共同的文化”的幻觉。按道理来说中文维基百科应该尽量学习英文维基百科的做法。不用担心过犹不及。不会过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维基百科是项目,项目要关注结果
维基百科是项目(台湾:專案),而不是兴趣小组,不是学术论坛。维基人关心的应该是有什么结果,而不是有什么努力。如果指出一百次,一百次都没变化,那么不如不要指出。如果期待指出有效果,就要为这个效果而努力。
评审中,提出意见是一种努力,而不是结果。达成共识,并且修改条目,才是结果。如果主编以不诚实的回应来敷衍评审,那么就是对评审者和评审制度本身的侮辱。如果提出的意见不会有结果,那么不如不要提出意见。
关于诚信
诚信是至关重要的,是维基百科编辑者必要的品行。如果没有诚信,便不可能有切实的努力和条目的改善。
如果一个人想要独善其身,那么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确实可以不关心。但维基百科条目的评审中,一定会有人关于编写者原本不知道不了解的问题提出意见。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见,评审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和一百个人的社群也没有区别。
“我不认识的字就不是字”意味着将自己与维基百科社群隔离开。
认错并不会死,只会让你活得更好
在维基百科的评审和讨论中,承认自己曾经有错误是好事,因为这会让所有人相信你能够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有所进步,并且会期待你将来会做得更好。
不要担心别人会把你曾经因为无知而做错的事当作把柄攻击你。维基百科不是那样的地方。
关于条目质量
长度和数量
我认为质量优先是绝对的。这不是说条目数量少一些就好。而是说做了多少功课就写多少内容。小小作品和质量好的小作品并不需要很多写作成本。
对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维基百科是用来读的而不是用来写的。(需要我提供证据吗? )他们看到维基百科的内容错误、立场偏激、行文不顺、东拼西凑,大部分人不会动手去修正。他们要么信以为真,被误导,要么觉得维基百科不过尔尔。
请知晓,你写的东西有可能被千千万万的人阅读。它是值得你尽力去做的。事实错误的、意义不清晰的内容,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关于维基百科的翻译质量
由于历史原因,有一些比较老的条目翻译质量很差。而即便是最近几年(2016-2017)的DYK条目也一样不乏包含语法翻译错误者。我过去曾经自力修正过几篇翻译得错漏百出的条目,但是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直接与人互动来得更快。故而在DYKC多提翻译错误的反对意见。
少而正确远胜过多而错误。人应该避免贪多而忽略编写质量。毕竟维基百科是给千千万万的人看的,而不是写给自己的日记。
翻译是创作
维基百科条目可以分为两类:编者自己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学习,在理解相关内容的前提下写的条目;以及编者在其他文字版本的维基百科中选择质量好的条目翻译到中文的条目。前者似乎可以称为“原创条目”(参看“维基百科原创奖”),后者通称“翻译条目”。
不论原创条目还是翻译条目,它们的质量评审标准是一致的。条目质量的标准,简言之,就是对读者而言的价值。读了满意,就是好,不满意,就是不好。
经常看到一些翻译条目,翻译者仅仅把文字内容原原本本地翻译到中文,但不考虑实际上中文环境的情况(读者的常识、读者的关注点(例如地区中心问题)等等),这作为翻译就是未完成的,古今中外皆如此:只有读者/听众懂了,才叫翻译完成,否则就是没完成。
而作为翻译源的外文条目,质量又如何判断?如果是最近经过评审的条目,质量应该比较值得信任,如果是经过评审但最近没有重审,质量评级的可信性就会降低。没有经过评审的条目是不是就质量不好?当然不是。但是这种情况下翻译者就有责任去做调查研究,判断条目质量。就算是最近经过评审的条目,也可能有一些小问题,因此翻译者做翻译时,应当阅读相关材料(例如条目中引用的来源),进行学习之后再翻译。
也许有的编者认为同样长度的翻译条目比原创条目更容易写,花费的精力更少。这其实是错误的。如果要保证相同的质量,翻译条目需要花费的精力并不比原创条目少。如果只是想要写出质量低劣的条目,确实翻译比原创更快。
关于维基百科的语言
书面语和口语不一样。我们生下来就会说口语,但书面语是需要学习的。每个人的口语都不同,有个人特点,有方言特色,受各种经历影响。对口语相通的人来说,口语表达生动准确,但是对于口语习惯不同的人来说,就难以理解。
维基百科需要用书面语来写作,难道还需要论证吗? 囧rz……
不要把条目编辑当成书籍摘抄
条目编写的前提是编写者的理解。编写者理解多少才能够正常表述多少,才能够写出多少正常的内容。没有调查学习和理解,手头有再好的参考资料也写不出好条目。当然了,如果没有调查学习和理解,甚至都没法知道手头的参考资料质量到底如何。
就更不用说摘抄书籍非常容易导致侵权问题了。
关于条目数量
少而正确胜过多而错误
我认为条目数量重要,但条目质量比条目数量更重要。少而正确胜过多而错误是软件工程中公认的道理。
条目数量当然是越多越好,哪怕都是小作品,只要质量没问题,显然也是越多越好。
但是质量差的条目没有价值。不但没有价值,还有害。因为读者会怀着期待去读条目,然后要么发现条目不值得读,要么被质量差的条目误导。
永远不要忘记维基百科唯一的用处就是让人读,让人去获得知识。比如你在维基百科查询一个事物,你是希望有哪种结果呢?
- 维基百科没有关于这个事物的条目
- 维基百科有关于这个事物的条目,但连语言都不通顺;或者包含的杂乱内容太多,读了没帮助;或者干脆内容是错的
现在请问,您希望条目又多又难看呢,还是又少又好看呢?
方法论
鸭子测试是很不可信的
鸭子测试在软件工程中很有名。软件开发本来应该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它包含恒久持续的革新,它需要人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从外界学习,引入新的方法,改进方法。
鸭子测试是一种成本很低但可信度也很低的测试。“如果它走起来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它就是鸭子”的前提是,对这个对象,我们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分类。鸭子测试的判断几乎可以被任何其他判断所推翻,因为它的可信程度非常的低。如果你用鸭子测试判断一个人是破坏者,前提是你们实在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判断理据了。
不了解软件工程的人可能觉得这是反常识的:软件工程的世界里,分类永远是个重要问题,也是个无法完美解决的问题。很多时候你真的无法充分认识一些事物,但你又必须处理它们,所以不论多么不了解一个事物,都要给它分类,这样才能处理。然而分类的理据非常可能是不充分的。所以分类方法的修正是一个恒久的问题。
好吧,其实分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不能够正确分类的人会使用错误的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比如用种地的方法去开公司,用小学生吵架的方法去讨论条目,用应试作文的技巧去写条目。
鸭子测试只关心行为不关心内心活动
鸭子测试不关心被观测对象的内心活动。因为我们关心的是一件事是否有坏影响,有怎样的坏影响。
鸭子测试不是大象测试,不能一望而知
社群长年以来有一个错误认知,觉得鸭子测试是一望而知。然而这是错的。
鸭子测试无法通过一望就能知道。鸭子测试需要观察特征、观察惯常行为。一望是不充分的。是不能知的。
而大象测试才是看到之前不知道那是大象,而一看就知道那是大象了。
(观点来自User:Роу Уилсон Фредериск Холм)
实用主义是极其重要的。但是我现在没有心情解释。
蠢办法
写作自由,读作免费
维基百科是
维基百科是自由的,然而永远不存在没有规则的自由。只有在理解并遵守了规则以后,才可以自由地行事。虽然“自由”可能被理解规则的人拿来维护维基百科,但更可能被不理解规则的人拿来做扰乱的理由(“维基百科,言论自由!”)。还是少提为妙。毕竟中文世界里自由是一个高难度词汇。(误用的人不会伤害到“自由”这个概念本身,但误解导致的无效沟通以及因为沟通无效而导致的各行其是确实是代价昂贵的。)
维基百科是免费的。免费意味着使用者不需要付钱。不仅使用者不需要付钱,大部分编辑者也不会得到金钱回报。用免费来概括维基百科当然是不够的,但至少它也是正确的,而且不大会被误用。
为了避免误用,建议多说免费,少说自由。毕竟以己度人造成的误解会导致极大的损失。说到误解,如果是喜剧小品的话,误解倒是很好的东西,但在一个project里就让人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