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都市防灾设施 (日治时期)

台北都市防灾设施雏形源自日治时期,尤以台湾总督府主导的台北市市区改正台北市区计划两者为规划经纬主轴。以防汛硬件建设为主的台北市所属之都市防灾设施,自1899年即实际动工,期间遭遇1911年、1912年重大台风水灾后,仍持续施工,并于193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且顺利完成减灾等效果。

淡水河护岸工事(1914年)

1937年,台北市防灾设施后续计划因二战等因素宣告暂缓停歇。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台北市大型防灾设施概念与规划因政权交替等因素稍加减缓停滞,直到1979年的大台北防洪计划及随后的基隆河截弯取直工程,才又重新启动且终达到200年的防汛频率。

日治时期的台北防灾设施主要以台北市区为主,内容则大略包含针对台北境内淡水河新店溪的护岸工事、排水干线、大型排水沟及防灾性公园绿地系统。其中前三项为防汛设施,最后一项则为针对普遍性灾难的防灾、救灾、避难而拟定建造的大型计划。事实上,此四大防灾设施不但为台北近代都市防灾设施的肇始,陆续整建扩增的该设施仍为台北市重要基础建设之一。

护岸工事

台北市境内的河流属于淡水河流域。淡水河主河道与上游的新店溪流经大龙峒大稻埕艋舺公馆景美等台北重要聚落。因河道弯曲、淤塞等因素,每遇大雨常有水患。1895年,台北成为台湾日治时期的首府后,防治两河流水患成为重要行政事项之一。

1899年8月,针对大稻埕的淡水河河段所开工的护岸工程展开,并于翌年3月完工。该工程除了先进沉床工事之外,亦以长度达818.18米的石砌堤防为主。1911年、1912年,台北连续两年遭遇汛灾侵袭,石造河岸多数遭摧毁。1913年-1915年,以RC水泥为建材的新堤岸成为防治水患的设施,并随后展延至艋舺地区。除此,新店溪的铁丝网简易河堤也同时施工。连同随后1925年-1933年的河岸工事施作,日治时期的淡水河岸堤防长度共达8430.61米。

日治初期之水道沟渠

 
城内的下水道(今台湾台北之博爱特区)

台湾日治时期起始不久,日本执政当局迅速拆除大部分台北城城墙,并从城墙拆下来的部分安山岩为护石建材,在官署林立的城内地区(即原台北城池)兴建明暗沟渠与排水下水道,采用开渠式合流法工法,于1901年全数完工。至此,台北成为全台湾拥有下水道的首善地区。

1906年-1913年,延伸至艋舺地区的沟渠干线陆续施工,并设置马蹄形、圆形、矩形的钢筋水泥下水干线。不过,因无法解决日本人居住区——儿玉町千岁町的骤雨水患,又于1929年-1932年间,以庞大的事业经费构筑名为“南门下水干线”的下水明沟与排水道,另外,处理完的污水则排放于台湾人居住或人烟较稀少的万华老松町若竹町等。该完整地下道规模,实属1930年代亚洲甚至世界的都会水准。

中央排水沟

 
特1号道路的排水沟,今多被加盖

1932年,台湾总督府公告台北市区计划,预计以25年时间,将台北市兴建为容纳60万人的大型都市。在防汛设施上,该计划内容为将构建完成的排水干道从720公顷的区域范围,大幅扩充为6676公顷。该防灾计划层面颇广,其中以一号线特种道路二号线特种道路的中央排水沟,为初期最浩大工程。

宽达47米,一号线特种道路(今台北市新生南北路)中央设置的十三米宽排水沟渠(特一号排水沟),俗称“堀川”,部分沿自瑠公圳的支流;主要功能为防范南北向,因坡度造成的洪灾。该排水管道并于1970年代加盖成为新生北路高架桥后仍续存。至于二号道路(今承德路)所兴建沟渠,今则多所弃置。

该排水沟道因兼具区域性排水功能与都市景观,且顾及原有交通道路功能,于1930年代为先进大都会的概念道路。到了2005年,台北市政府兴起的绿之网计划,亦包含恢复旧有一号线特种道路之水文景观。

公园道与大型都会公园

 
1970年代,具有防灾功能的第六号公园预定地陆续整建为国父纪念馆。图为刚整建完成的纪念馆照片,附近的台北101大楼与台北市政府尚未落成。

1932年公布的台北市区计划,除了防汛之外,也规划五条具有多功能的宽阔“公园道”。宽度从50米-100米的绿地系统,除了交通游憩功能外,也有防灾、救灾、避难的功能。

除了二战后先后辟建为敦化南路仁爱路辛亥路等具有绿地的巴洛克式这几条大型“公园道”外,台北市区计划同时也研拟于市区内兴建数目高达十七座的大型绿地公园。同样的,这些绿地公园也具有防灾功能;也就是同样利用宽广的空地,作为灾难发生时,容纳难民的临时营地。

1930年代后期,以一号公园至十七号公园为编号的这些具有防灾功能的十七座大型都会公园,同样因二战战争爆发、国共内战等因素;1960年代结束前,多数仅停留于纸上作业未能付诸实行。虽接收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仍依照旧防灾设施蓝图加以实施。但却以相当缓慢的速度来建设此都市防灾设施。因为兴建过程延宕多时,日治时期原本征收规划完毕的这些公园公地,于1945年-1990年代间多成为台北新移民兴建违建的所在,并于后续征收兴建过程中,造成不少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 黄武达,《追寻都市史之足迹—台北“近代都市”之构成》,2000年,台北,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 台北市区改正委员会,《台北市区改正纪念写真帖》,1915年,台北,台北市役所
  • 台湾总督府,《台湾事情》,1922年,台北,台湾总督府
  • 石舨庄作,《台北洪水惨祸与治水策》,19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