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铁路管理局司机员罢工事件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4月11日) |
台湾铁路管理局司机员罢工事件发生于1988年5月1日,为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湾之后的第一件大规模的工运罢工事件,也是1950年代后至今台湾最大的罢工事件[1]。该罢工事件参与者为台湾铁路管理局所辖,俗称“火车司机”的机车“司机员”,罢工人员约有1400人。
就近因言,该次罢工事件导火线为俞国华内阁将公务员兼具劳工身分的火车司机认定为公务员,以致不遵守《劳动基准法》规定,苛扣火车司机“加班费”。
背景
1984年7月30日,中华民国立法院三读通过《劳动基准法》,简称《劳基法》。《劳基法》用意在于为保障台湾劳工权益、加强劳雇关系,主要内容为明文规定中华民国境内劳工劳动条件之最低标准。另外,《劳基法》亦要求雇主,即使以事业性质与劳动态样特殊为由,要与劳工另订定劳动条件,仍不得低于《劳基法》所定之最低标准。
台铁司机员
台湾铁路管理局编制中的“司机员”即为俗称之“火车司机”,也称“机车驾驶员”。一般说来,机车司机员依职务高低可分为“机车长”、“司机员”、“机车助理”、“整备员”等四种。因为该四种职位之编制约仅为一至五等公务员官职,属薪水不高之基层公务员(1988年约为年薪3600元至5000元美金,而同年中华民国国民所得约为6200美金)。又因为输出劳力之工作性质,亦被中华民国政府列入“兼具劳工身分之公务员”。
1984年《劳基法》实施后,包含台铁司机员的台铁员工之延时工资,以大法官会议解释,应立即适用劳工身分,予以正常发放。但中华民国政府与台湾铁路管理局会计单位以“预算不足”及“台铁为亏损单位”为由,拒绝发放延时工资。此事件随即引起台铁员工不满,其中又以负责驾驶火车、长期处于加班状态的司机员抗争最为激烈。不过因为1980年代中期,中华民国仍处于戒严状态,因此抗争仅止于内部,并无台面化。
1987年7月,时任中华民国总统兼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正式宣布解除台湾省戒严令,台湾政治风气丕变并大幅度开放实质集会结社。在此问题未解决下,受到党外运动政治力量支持,台湾铁路工会部分会员除了继续争取适用劳工身分并加发延时工资外,也默许司机员自组火车司机员联谊会,主要目的亦为争取延时工资发放。不过,主管单位台湾省政府及中华民国交通部等仍拒绝发放延时工资,并指陈该联谊会为非法组织。
经过
1988年3月-4月,于劳工身分薪资认定与延时工资发放议题上,火车司机员联谊会与资方谈判破裂。联谊会私底下串联于同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例假日以“集体休假”方式进行罢工;而会选择国际劳动节,也具有政治象征意义。
1988年5月1日凌晨,联谊会获得所有司机员支持,台铁西部干线与东部干线所有班次之司机员皆以“休假”为由进行罢工。除原本轮休及休假者之外,其馀指定排班者亦以“立即递假单”方式怠工,而此举也获得台湾铁路工会默许。至此,相关单位方发现事态严重,台铁虽紧急调动非加入联谊会之司机员及协调中华民国国防部启动中华民国国军战时系统进行机车运转工作,不过人力运能不足平日一成,并在发车阶段遭到大部分罢工者阻饶。加上劳动节例假日乘客众多,台铁各班次几乎全部停开。
约1400名的司机员罢工,不但达到了台湾铁路全面停摆的目的,部分联谊会成员亦在台铁各车站集结,阻止机车班次进行,此举亦造成小规模警民冲突。而此罢工事件,一直到1988年5月2日中午才告结束。
后续及影响
发生于1988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的该罢工事件,虽以“集体休假”名义进行罢驶,但实际上已达罢工实质效果。当时运转实绩占台湾铁路运输几乎达百分一百的台铁,所发生的此次罢工,不但造成台湾交通为之中断,所开的前例,也成之后台湾劳工运动的滥觞。后来中华民国境内不同产业之相关罢工方式,几乎多沿袭此种以休假怠工进行实质罢工的模式。
该罢工事件发起者为火车司机员联谊会,而默许罢工的台湾铁路工会也是该例假日罢工成功的主因。也因此,该两组织成为日后台湾劳工运动的要角;而两会所属司机员会员罢驶之两主要诉求不管是希望火车司机能纳入劳基法保障,或予以超时工资给付,均在罢工后不久获得政府首肯答应。1989年起,台铁补发1984-1989年未发的全局员工延时工资,金额约新台币40亿元。
造成台湾交通停摆的该次罢工举行后不久,中华民国政府除全盘接受司机员要求外,也追溯加发1984年-1988年期间司机员遭扣除的加班费。此项补发也包含非司机员的所有台铁员工,例如运务部门的车站站务人员、机车维修人员甚至行政人员。此外,该次罢工也导致当时包含台铁局长张寿岑在内的许多官员下台,也促成“设置台铁内部劳资会议”、“引进国军火车驾驶”等等后续处理历程。
2003年,台铁工会经由工会程序通过罢工投票,也成为公营事业员工首次“合法”罢工投票。
参见
2022年台湾铁路工会依法休假事件-事隔34年后,第2次发生非因台风、天灾全面停驶的状况。
参考资料
- ^ 台鐵百年來首次大罷駛. 华视新闻网. [2022-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