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a]—649年7月10日[b][c][d]),唐朝第二任皇帝、第一任宰相。唐高祖李渊次子,母亲太穆皇后窦氏,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共主,开创了奠定唐朝立国基础的“贞观之治”,因此成为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享负盛名的皇帝之一,亦是为后世争相效仿的明君典范之一。在灭亡东突厥汗国之后,被九姓铁勒、西域诸国国王、吐火罗叶护尊称为“天可汗”,成为首位天可汗。
唐太宗 | |||||||||||||||||
---|---|---|---|---|---|---|---|---|---|---|---|---|---|---|---|---|---|
唐朝皇帝 | |||||||||||||||||
唐朝第2位(任)皇帝 | |||||||||||||||||
统治 | 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22年309天) | ||||||||||||||||
前任 | 唐高祖李渊 | ||||||||||||||||
继任 | 唐高宗李治 | ||||||||||||||||
太上皇 | 唐高祖李渊(626年-635年) | ||||||||||||||||
天可汗 | |||||||||||||||||
统治 | 630年4月20日-649年 | ||||||||||||||||
前任 | 首任 | ||||||||||||||||
继任 | 唐高宗李治 | ||||||||||||||||
出生 | [a]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隋朝岐州武功县庆善宫(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 | 598年1月28日||||||||||||||||
逝世 | 649年7月10日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 (51岁)||||||||||||||||
安葬 | |||||||||||||||||
配偶 | 长孙皇后 韦贵妃 杨贵妃 杨妃 阴妃 燕德妃 郑贤妃 徐贤妃 韦昭容 昭仪某氏 婕妤某氏 杨婕妤 萧美人 崔才人 萧才人 武则天 宫中下嫔某氏 高氏 巢王妃杨氏 王氏 杨氏 某氏 三品亡宫周氏 三品亡宫金氏 五品亡宫 三品亡尼 七品典灯 | ||||||||||||||||
子嗣 | 子:
女: | ||||||||||||||||
| |||||||||||||||||
王朝 | 唐朝 | ||||||||||||||||
父亲 | 唐高祖李渊 | ||||||||||||||||
母亲 | 太穆皇后窦氏 |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于雁门关营救隋炀帝。晋阳起兵攻取长安后,受封秦公。唐朝建立后,封为天策上将、秦王、太尉、司徒兼尚书令,他是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隋末群雄,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而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在位时间只使用一个年号—贞观。
李世民登基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文治天下,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亦称为开元之治)以及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其真迹今仅存晋祠之铭并序碑刻。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崩于含风殿,享年51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谥号“文皇帝”,与原配文德皇后长孙氏合葬于昭陵。
生平
早年经历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日[c](598年1月28日)[b],李世民出生于岐州武功县的庆善宫中(武功别馆),是当时担任隋朝岐州刺史的汉族官员[1]李渊与窦氏所生的嫡次子。窦氏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按长幼顺序为: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由于李渊的母亲元贞皇后和李世民的母亲窦氏都既有汉人血统也有鲜卑血统,所以李世民父子是胡汉混合血统。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母亲在涿郡(治今北京市西南)病逝,鸿胪寺治礼郎高士廉看中了李世民,把外甥女长孙氏(登基后称长孙皇后)许配给李世民为妻。
大业十一年(615年),云定兴被授以左屯卫大将军,奉命援救在雁门关被突厥始毕可汗所率大军围困的隋炀帝。隋炀帝派人把诏书绑在木头上,放进汾河让诏书顺流而下,希望有人看到诏书前来救援。云定兴向各地招募愿意出征的军士,李世民那年只有十六岁,前去应募从军,被划归云定兴的帐下。云定兴手下只有两万新兵,且多是步兵。李世民向云定兴建议:突厥敢围困天子,是认定我们没有援军。不如我们把军队前后拉开,延绵数十里,让敌军白天看见旌旗招展,晚上听见钲鼓声声,误以为大军压境,如此才能不战而胜。若他们知我虚实,两兵相接,则胜败难料。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疑兵之计攻突厥,突厥兵看到隋军浩浩荡荡络绎不绝,果然以为隋军大批救兵到,于是解围撤退。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父亲李渊升任隋朝右骁卫将军。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李渊又迁任太原郡留守,李世民也跟随到太原,李建成、李元吉和他们的异母弟李智云留在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李世民时年十八。魏刀儿来攻太原,李渊率兵攻打,不幸深入敌阵,无法冲出重围。李世民以轻骑突围而进,张弓射敌,所向皆披靡,救李渊于万众之中。其后敌步兵又至,李渊与李世民又奋击,大破敌军。
晋阳起兵
隋朝各地反声四起,战火弥漫,民不聊生。李世民准备举义兵,于是抚恤百姓,礼遇士兵,散财养客,江湖人士、侠客义士,莫不愿效死力,为李唐起义兵做好充分准备。李世民在太原结纳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与晋阳宫监裴寂和晋阳县令刘文静商议劝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东突厥支持的定杨可汗刘武周占领了太原附近汾阳宫,隋炀帝不满李渊和马邑郡太守王仁恭无力阻止东突厥入侵。隋炀帝要将李渊和王仁恭捉拿带到江都问罪,还没有成行,又将其赦免。
当时,有李氏取代杨氏的谶语,隋炀帝因为担心李浑的侄子李敏(炀帝的姐姐杨丽华的女婿)会应谶为帝,因此诛杀了李浑家族。李渊非常担心,在李世民、裴寂的鼓动下,决心起兵反隋。偷偷召唤李建成、李元吉从河东,女婿柴绍从长安前来太原。七月,李渊诛杀了隋炀帝派来监视他的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接著打著“勤王定乱,迎回隋天子”的旗号,正式开始于晋阳县起兵,并且得到李氏宗族、姻亲的响应,是为晋阳起兵。李渊以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
李渊派刘文静出使东突厥得到了始毕可汗的支持,派李建成、李世民夺取西河郡。六月,正式起兵。李渊自为大将军,以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为左右大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进兵大兴城(长安)。
唐朝建立
七月,李世民随李渊出征,李渊在山西霍邑与隋将宋老生二万精兵相持于霍邑。恰值久雨粮尽,李渊与长史裴寂议论,不如暂且回太原,以后再图谋举事。李世民恳求李渊不要退却。李世民说:“原本兴立大义是为了拯救百姓,应当先攻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到小敌就回师,恐怕随从起义之人将会一朝解体。回去守太原一城之地,这不过是贼寇所为罢了,怎么能保全自己!”但是李渊不采纳,催促命令引军出发。李世民遂大哭于外,声闻帐中。李渊召问其故,李世民说:“现在部队凭借正义而出动,前进、战斗就必定胜利,退回就一定会散伙。大家散伙于前,敌人趁机追击于后,死亡将顷刻而至,因此悲伤。”李渊醒悟而停止撤兵。
八月,雨停,引师取霍邑。李世民怕宋老生不出战,于是率领数名骑兵先到霍邑城下,拿著马鞭指点比划,好像围城样子,以激怒宋老生。宋老生果然发怒,开门出兵,背城列阵。李渊与李建成一起列阵于城东,李世民和柴绍列阵于城南。老生指挥兵士迅速前进,先逼近李渊,这时李建成忽然坠马,宋老生趁机进攻,李渊与李建成部队往后退却。李世民自城南高地率领两名骑兵急驰而下,冲断了宋老生部队,又领兵奋力进击,敌军大败,各扔掉兵器逃跑。宋老生退回到城门,城上闸门放下,宋老生手拉绳子想上城,被砍死,于是霍邑平定。
到了河东,关中豪杰争著奔赴参加义军。李世民请求进军入关,开永丰仓赈济百姓,收服群雄及众豪杰来谋取京都。李渊同意,从龙门渡黄河,先定渭北。关中有李世民的姐姐李三娘等人起兵响应。京都附近官民及豪杰绅士到军门请求献身报效义军者日以千计,扶老携幼,满于麾下。李世民收纳英俊,择才而用,远近闻者,皆来投靠。
唐军在泾阳宿营,有优秀兵士九万名,击破反隋盗寇胡人刘鹞子,兼并其部下,留下殷开山、刘弘基屯驻长安旧城。李世民自己带兵奔赴司竹,盗寇首领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都来相见,停留于阿城,获得兵士十三万人。长安父老送牛酒到营门劳军者不可胜数,李世民都加以慰问,然后送走他们,东西一概不收。军令严肃,秋毫无犯。接著与大军一起平定京城。
十一月,李渊攻克大兴,以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李渊自为大丞相、唐王。攻克隋大兴城后,李世民官拜京兆尹、受封秦国公。陇西的西秦霸王薛举不满李渊占据西京,派他的儿子薛仁杲来犯。李渊派李世民抵御薛仁杲,李世民在扶风击败薛仁杲,薛举暂时有投降李渊的念头,被谋士郝瑗劝阻。义宁二年(618年)春,隋朝东都洛阳被瓦岗军魏公李密围攻,李渊派李建成和李世民率军声称援助洛阳,想试探洛阳能否归顺自己。洛阳的官员拒绝了李渊的援助,李建成和李世民在此时不想与东都留守官员和李密争夺洛阳的控制权,于是撤军。三月初十(618年4月10日),李渊改封李世民为赵国公。三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唐,定都大兴,易名长安,唐朝建立。李世民拜尚书令、晋为秦王。
统一中国
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最终统一中国。自武德元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
- 其一,破薛举,浅水原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平定祖宗之地。
- 其二,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消灭北方地方军阀。
- 其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消除河北、河南的地方势力。
- 其四,重创窦建德馀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平定西秦
西秦薛举自立为秦帝,再次攻打唐朝,兵锋抵达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 ,唐高祖派李世民为西讨元帅,抵御薛举。李世民深沟高垒,不肯与薛举交战,想要将薛举拖垮。但此时李世民身患疟疾,回后方修养。临走前,李世民令代为指挥军队的刘文静、殷开山不得擅自出兵。七月初九,刘文静、殷开山因轻视而出击薛举,被败于浅水原,唐军大败,伤亡十之五六。唐军被迫撤回长安,刘文静、殷开山被免职。薛举获胜后,听从郝瑗的建议,准备进攻长安。八月初九,薛举暴病而亡,其子薛仁杲继位。八月十七,唐高祖再派李世民为元帅,抵御薛仁杲。薛仁杲即位三个月后,唐军出击,在浅水原与薛仁杲的部将宗罗睺激战。结果,唐军击溃了宗罗睺的军队,然后袭击薛仁杲。薛仁杲被迫撤入高墌城,大批士兵降唐。薛仁杲只好降唐,李世民将他押送长安,被唐高祖处决。十二月初一,唐高祖任命李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
平定河东
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对唐朝发动攻势。九月十六攻陷太原,留守太原的李元吉弃城逃走,刘武周派宋金刚继续向南进攻。唐高祖派宰相裴寂率军抵御,十月,裴寂大败,今山西全境几乎都落入了刘武周手中。唐高祖大惊,考虑放弃河东(山西省)。李世民请命亲率大军讨伐刘武周。高祖同意,派他率领军队渡过黄河。李世民与宋金刚对峙,还是没有马上交战,选择相持将宋军拖垮,同时派殷开山、秦叔宝率军击败援助叛唐势力的刘武周部将尉迟敬德、寻相。最终,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金刚粮草枯竭后退,李世民追击,宋金刚大败。尉迟敬德、寻相降唐,李世民持续追击,刘武周、宋金刚逃往东突厥。山西全境都落入唐朝手中。
平定中原
武德三年(620年)夏,唐高祖再派李世民东征郑国。619年,隋朝末代皇帝杨侗禅位给郑王王世充,王世充称皇帝,建立了郑国。李世民兵至郑都洛阳,王世充求和,李世民回绝,开始围攻洛阳。同时,他派部下分别占领了郑国周边的城池。同年冬,除洛阳和王世充的侄子王弘烈守卫的襄阳之外,郑国大部分地区都归属唐朝。王世充向河北的夏王窦建德求助。窦建德认为唐灭郑国之后,就要兼并他的夏国,于是同意出兵。他派李大师劝李世民撤退,李世民扣留李大师,没有回应窦建德。李世民在兵将中选派玄甲军一千余人,身着黑衣黑甲,自己率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翟长孙作为指挥。
武德四年(621年)春,洛阳陷入绝境,夏军尚未抵达,但唐军也进入困局,洛阳城防依靠飞石弓弩使唐军伤亡很大。唐高祖听说窦建德已决定前来援助王世充,命李世民撤退。李世民派封德彝去长安禀明高祖,如果唐军撤退,王世充势力再振,以后很难取得现在的成功了。高祖于是同意李世民继续围攻洛阳。夏国前军抵达,李世民派军将其击溃,然后致书窦建德,请他撤军。窦建德的妻子曹皇后和大臣凌敬建议,应进攻山西南部的唐军,窦建德没有同意,继续向洛阳进军。李世民预料到窦建德的行动,留下李元吉指挥围攻洛阳,自己则东进虎牢关结阵。两军在虎牢交战,李世民打败窦建德,将其俘虏。他将窦建德带到洛阳,王世充见到大惊,想要放弃洛阳南逃襄阳,但他的部将表示现在唯一能依靠的就是窦建德,窦建德被擒,已经没有胜算。王世充于是投降。逃回夏都洺州的曹皇后和齐善行随后也投降唐朝。郑国、夏国之地都归属唐朝。
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班师返京时,受到长安军民的隆重欢迎。高祖为赏赐李世民和李元吉铸币监各三炉,裴寂一炉,让他们自己铸币。武德四年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辟弘文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一个小内阁。
平定河北
窦建德被李世民被带回长安后,被唐高祖处决。武德四年(621年)冬,夏将刘黑闼反抗唐朝,声称要为窦建德报仇。兖州徐圆朗名义上在王世充手下为鲁王,在王世充失败后归顺唐朝。这时,刘黑闼与徐圆朗结盟,一起反唐。刘黑闼接连击败高祖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义安王李孝常和曹国公李世𪟝。至此,他几乎收复了原夏国疆域,定都洺州,自封为汉东王。武德五年(622年),高祖再派李世民和李元吉率军讨伐,经过一番战斗,三月廿六,李世民在洺水上筑坝,然后将其摧毁,由此引发的洪水摧毁了汉东军。刘黑闼逃到东突厥,而李世民则向东击败徐圆朗。高祖召李世民回朝,于是李元吉、李世𪟝、李神通、任瓌继续进攻徐圆朗,四月初九,李世民返回长安。
玄武门之变与即位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为唐高祖,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高祖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而高祖犹豫不决。[2]太子李建成随即联合四弟齐王李元吉,共同排挤李世民。同时,高祖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太子、秦王和齐王的教书与皇帝的诏书具有同等效力,在命令相互冲突时,官员们只得执行最先到达的命令。
此后,长兄皇太子李建成知李世民终不肯屈为人臣,而李世民也认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国的基业,遂与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之间互相倾轧。李世民的手下人才济济,李建成的支持者只有李元吉和李渊的嫔妃尹德妃、张婕妤等人。
武德五年(622年)年底,刘黑闼得到东突厥颉利可汗的支持返回河北,在下博之战大胜唐军,李世民的堂弟淮阳王李道玄阵亡。刘黑闼再次恢复了原夏国的大部分领土。李建成的谋士王珪和魏徵建议太子要在战争中提升自己的声望,李建成于是向父亲请战。高祖于是派李建成、李元吉率军攻打刘黑闼。武德六年(623年),刘黑闼兵败,被诸葛德威出卖,擒获交给李建成。李建成在汉东故都洺州处决了刘黑闼,凯旋回到长安。此时,唐朝基本统一中国。
接下来的几年中,李世民兄弟之争愈演愈烈。在此期间,东突厥入侵时,李建成、李世民都曾经率军防御。辅公祏在丹阳(今江苏省南京市)反唐时,唐高祖任命李世民为江州道行军元帅,攻打辅公祏,但很快取消了命令,而派李世民的堂兄赵郡王李孝恭代为出征。
武德七年(624年)六月,李建成暗中招募骁勇充当东宫卫士,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到仁智宫向避暑的唐高祖告发。唐高祖大怒,将李建成逮捕。李建成的亲信庆州都督杨文干恐惧,起兵谋反。高祖派李世民攻打杨文干,许诺平定杨文干后立他为太子。然而,李世民走后,李元吉和宰相封德彝、尹德妃、张婕妤等人都替李建成求情。李世民平定杨文干归来后,高祖并没有废黜李建成,而是指责李世民与李建成不和,将李建成的手下太子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和李世民手下的天策兵曹参军杜淹,全都流放到巂州(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唐高祖困于东突厥多次入侵,想要烧毁长安,迁都樊城。李建成、李元吉、裴寂都表示同意。而李世民坚持反对,所以计划未能实施。同时,李世民也派亲信张亮、王保等人前往洛阳,加强控制当地军队和结纳山东豪杰。
李世民曾在李建成东宫饮酒,吐血数升,怀疑李建成下毒。[3]唐高祖于是考虑派李世民出镇洛阳,以防止兄弟之间的进一步冲突。但李建成、李元吉认为这会给李世民一个在洛阳培养势力的机会,于是表示反对。高祖因此作罢。与此同时,李世民曾一度造访李元吉府邸,李元吉想要刺杀李世民,李建成却下不了决心,因而终止了行动。李建成有一匹马烈马,很容易摔倒骑手,他让李世民试骑,导致李世民几次摔倒,李世民向宇文士及表示对这种伎俩的不屑。
其中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追随李建成、李元吉。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从李世民。宰相陈叔达、渭北行军典签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馀将领李靖、李世𪟝,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李世民手下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一再劝说李世民先对李建成、李元吉下手,而魏徵则劝说李建成先攻打李世民。李建成劝唐高祖翦除房玄龄、杜如晦,以及李世民的亲信尉迟敬德和程知节。留在李世民身边的长孙无忌继续劝说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武德九年(626年)夏,东突厥侵犯唐边境。高祖本来想要派李世民率军抗击,李建成向高祖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率领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人出征突厥。太子府率更丞王晊密报秦王: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为李元吉饯行时,设伏兵杀李世民。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4]让尉迟敬德暗中召见房玄龄、杜如晦回府,夜间向高祖状告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高祖于是计划第二天一早召见李建成、李元吉,召宰相裴寂、萧瑀、陈叔达调查此案。次日,即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建成和李元吉通过首都长安城宫城的北门玄武门附近时,李世民带领手下进行伏击。他亲自射出一箭,射杀了皇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杀死了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此后李世民的军队进宫,高祖得知情况后,知道大势已去,让出军政大权予秦王,而建成、元吉则被宣布为作乱者,诸子则遭诛杀并从宗籍中除名。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八月初九甲子日(9月4日),高祖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当年十月,追封李建成为息隐王,李元吉为海陵剌王。次年改元贞观。642年,追复李建成为隐太子,李元吉为巢剌王,并将皇子李福过继李建成为嗣(后来另一皇子李明也在唐高宗年间被出继李元吉为嗣)。
贞观之治
太宗在位期间,积极推行了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加强科举制等政策。贞观二年(628年),当时的人口已因隋末战争而锐减,此时唐朝只有290万户,经太宗君臣23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至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人口达到380万户,奠下了高宗、武则天、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太宗本身也是个既英武又善辩之人,但是有鉴于帝位得之不易,加上隋炀帝本人亦以雄健尔雅善辩闻名,隋却因此铸下灭亡的大错,因此在位期间,太宗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5]。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廷上直陈唐太宗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太宗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晚年的太宗因国富民强,纳谏的器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在民族政策方面,《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时,曾对他的左右大臣说:“自古帝王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视朕如父母。”[6],《贞观政要》也记载了唐太宗在贞观十三年(639年)封阿史那思摩为突厥可汗时说道:“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徵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太宗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另外,太宗精擅书法,以行书写碑,称“飞白”,闻名后世。著名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等。晚年太宗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李治,总结了他的施政经验,同时自评一生功过。史家曾疑太宗生前,指定以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兰亭集序》为陪葬品。近年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研究,《兰亭集序》应该不在太宗之昭陵,而在高宗、武则天所合葬的乾陵之中。
唐太宗与身边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等的对答也在开元十八(730年)、十九年间被吴兢辑为《贞观政要》一书,以发扬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精神。
贞观初政
太宗即位十天,就将大批宫女简放出宫,送她们回家,这样她们在民间成家。太宗册封其妻长孙氏为皇后,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
太宗定勋臣爵邑,第一等为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皇帝的堂叔淮安王李神通不满自己位次在房杜之下时,太宗说房杜运筹帷幄,功劳大于在河北全军覆没的李神通。这让其他反对之声平息,因为他们见到太宗至公行赏,不私其亲,将李神通这样的宗室排在低位。太宗还以王爵之礼安葬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让他们的原来的属官参加了葬礼。
太宗从被立为太子之后就开始调整朝廷人事,任命自己信任的房玄龄等人成为宰相。而萧瑀、陈叔达因为在皇帝面前争忿,而双双被罢免。萧瑀很快就重新入相,他在太宗朝屡遭罢黜和复职。太宗非常重视官员对朝政的批评,使他认为朝廷的弊政得以改变。太宗特别信任魏征,接受了魏徵的很多建议。黄门侍郎王珪有密奏,交给侍中高士廉上达,高士廉没有奏报太宗。太宗于是将高士廉出为安州大都督。太宗以隋炀帝为鉴,赏赐愿意进谏的官员,尤其是魏徵和王珪。太宗对思想持开放态度,其中在文化上,试图努力调和道教与佛教的矛盾,这体现在他晚年所作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中。
燕郡王李艺本是隋末幽州军阀,后归顺唐朝,他在武德年间与李建成亲近,且得罪过李世民。太宗即位后,李艺不自安。贞观元年(627年)正月,他在豳州叛乱。但很快被平定,李艺逃亡中被杀。四月,高祖的堂弟、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都督长乐王李幼良的手下无赖子弟侵暴百姓,并且私下与羌胡贸易。太宗派宇文士及前去调查,李幼良的部下惊恐万分,密谋挟持他逃亡突厥。太宗得知此事后,赐李幼良自尽。九月,幽州(今北京市)都督王君廓入朝时,怀疑长史李玄道告发他的不法之事,于是杀驿吏逃亡突厥,途中被乡民所杀。十月,岭南酋长冯盎、谈殿等互相攻击,有人报告冯盎谋反,太宗在魏徵的建议下,派使者安抚冯盎,冯盎遣子入朝。
当年二月,太宗见天下州县过多,将许多州县加以合并。并在州县以上设置“道”,将唐朝分为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灭东突厥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因唐朝发生玄武门之变,政局不稳,东突厥伺机入侵,攻至距首都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县),京师震动。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刚刚即位的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骑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太宗赠予颉利可汗金帛财物,以求突厥退军,并与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唐语林》记载唐太宗“空府库”以求突厥退军,在突厥归途时派李靖伏击,夺回了财物,以及数万匹马。之后,太宗励精图治,并且挑拨颉利、突利二可汗和突厥与铁勒诸部的关系。627年,东突厥内部出现分裂。反对颉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落对其变革国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满,另立薛延陀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与唐联络,并与颉利可汗决裂。臣服于东突厥的契丹首领大贺摩会也归顺唐朝,太宗册封薛延陀可汗夷男为真珠可汗。同时东突厥又遇到大雪气候,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突厥势力渐弱。
突厥这时没有力量庇护最后一个隋末割据者——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柴绍和薛万均率军围攻梁都朔方(今陕西省榆林市),贞观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628年6月3日),朔方人梁洛仁杀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
太宗决心挑战东突厥在东亚的霸主地位,于629年八月任命李靖、李世𪟝、柴绍、李道宗等为行军总管,令其出师塞北。各路大军由李靖总制,苏定方为先锋,出兵征讨东突厥。唐军在李靖的调遣下,贞观四年(630年)三月颉利兵败被俘,而后被押送到长安,东突厥灭亡。
天可汗
东突厥灭亡后,温彦博主张将突厥人留在唐朝边防体系之内作为防御缓冲,魏徵则主张将突厥人驱逐塞外。太宗接受了温彦博的建议,于是唐朝在东突厥突利可汗故地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颉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云中都督府,仍由部落酋长作为都督、刺史,而没有任命新的封疆大吏来统治。漠北和西域诸国君主在长安尊称太宗为“天可汗”,意为天下总皇帝或天下共主。“天可汗”除了是一种对唐朝皇帝的荣衔,还是一种有实质意义的国际组织体系,以维持当时丝绸之路途径各同盟国的集体安全与贸易秩序。
贞观五年(631年),太宗命大臣讨论郡县制和封建制的利弊,魏徵、李百药等人反对封建制,颜师古建议让宗室子弟和功臣担任刺史,勿令过大,间以州县,杂错而居,各取郡县制和封建制的优势。太宗同意了颜师古之议。东突厥灭亡后,大臣多次请求太宗在泰山封禅,太宗开始表示拒绝,后来他的信念动摇时,又被魏徵一再劝阻,魏徵指出封禅会导致百姓供顿劳费、开支巨大,而且让远夷君长看到中原因战乱导致的荒芜,对国防也不益。太宗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
贞观八年(634年),太宗派李靖、萧瑀等十三位高官为诸道黜陟大使,巡视地方官能否查明民苦,安抚贫民,选拔贤能。李靖最初推荐魏徵,太宗不同意,说魏徵要留在自己身边指出他的错误,他一天都不能让魏徵离开。
平定吐谷浑
吐谷浑可汗伏允听信大臣天柱王的建议,屡次侵犯唐朝的西部边境。伏允曾想让他的儿子尊王迎娶唐朝公主,太宗坚持让尊王来长安举行婚礼,于是和亲未成。634年,扣留唐朝使者赵德楷,六月,太宗以段志玄、樊兴为行军总管,讨伐伏允。吐谷浑军队机动性强,避免正面交锋,段志玄虽未战败,但也未能大获全胜。十二月,又以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彦、高甑生等为行军总管,率领薛万均、薛万彻、契苾何力等将领,大举讨吐谷浑。635年,李靖大军队击溃吐谷浑,伏允败走,被部下所杀。伏允之子慕容顺杀死天柱王,自立为可汗,投降唐朝,太宗册封慕容顺为吐谷浑可汗。慕容顺死后,636年,太宗册封慕容顺之子诺曷钵为吐谷浑可汗。
氏族志
635年五月,太上皇高祖李渊驾崩,太宗在服丧期间,曾短暂让太子李承乾监国,六月,太宗重新听政,此后仍授权李承乾处理细务。636年春,太宗任命皇弟、皇子为刺史,按授命之地更改王号。636年秋,长孙皇后去世,太宗悲痛哀悼,亲笔为她题碑文。
637年夏,太宗重新考虑分封制,制定了刺史袭封制度。将皇弟、皇子和功臣除保留现有职位外,还获得了州刺史的职位,并可以传给他们的后代。于是设立了35个世袭刺史及都督[e]。不久后,这个计划遭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功臣们的反对,639年,太宗于是取消了这一制度。
太宗不满崔、卢、李、郑等山东士族,认为他们自衿高门。638年,命高士廉、韦挺、令狐德棻、岑文本编撰《氏族志》,意图将士族根据名望、功勋、善恶分为九类。然而,在高士廉提交的初稿中,仍然将崔民干的博陵崔氏列为第一等。太宗不满,因为他指出高士廉只看传统名望,不看近世功勋。因此,太宗亲自干预修改,以皇族李姓为首,外戚长孙氏为次,将崔氏家族降为三等。
和亲吐蕃
在青藏高原上,吐蕃日渐兴起,至六世纪末与吐谷浑[f]、苏毗为高原上三大势力。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即位,统一了高原,又征服了位于西藏西部的苏毗、阿里地区的羊同和尼婆罗(今尼泊尔)。
63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与唐朝修好,唐朝也派使臣冯德遐入蕃。636年,松赞干布派专使去长安请婚,唐朝不允。638年,松赞干布遂借口唐朝属国吐谷浑从中作梗,亲自指挥大约20万吐蕃军,出兵入侵吐谷浑,并开始攻击唐朝的松州(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但同时松赞干布又派遣使者到唐朝国都长安再次请求,并宣称他们打算欢迎公主。唐太宗派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指挥5万军队,执失思力、牛进达、刘简协助,援救松州。与此同时,吐蕃军正在围困松州的首县-嘉诚(今四川松潘),但唐军先遣部队在牛进达指挥下,打败了吐蕃军。唐军在松州大胜吐蕃军,但唐朝也见识到了吐蕃的力量。640年,松赞干布又派大臣禄东赞使唐求婚,唐太宗便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许嫁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641年,唐室文成公主下嫁于吐蕃的松赞干布,吐蕃赞普于是接受唐朝的册封。《新唐书》记载文成公主入蕃时,松赞干布亲迎于柏海。吐蕃派豪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诗》、《书》。唐高宗继位后,又通过赏赐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把各种汉地的生产技术转入吐蕃。
观史书己
贞观九年十月,即李渊死后五个月,李世民第一次要求观览《起居注》,未遂[7]。
《贞观政要·卷七·论文史第二十八》记载:贞观十三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太宗《起居注》。唐太宗欲查看起居注,褚遂良以“不闻帝王躬自观史”为由拒绝了。唐太宗说:“朕有不善,卿必记耶?”褚遂良说:“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黄门侍郎刘洎进言:“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旧唐书·褚遂良传》和《资治通鉴·唐纪十二》也载有此事。
次年(640年),唐太宗再度要求看《起居注》,宰相房玄龄等人就删减整理国史,撰写成《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各二十卷。当太宗见到“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指史官对当年玄武门事变内容含糊其辞,多有隐讳文饰之语,便以当年房玄龄劝他政变时“遵周公之事,外宁区夏,内安宗社”的说法,向房玄龄表示:不必替他遮遮掩掩,反正玄武门事件本来就是像“周公诛管、蔡,季友鸩叔牙”之义举,目的是为了“安社稷、利万民”,要求“削去浮词,直书其事”。《资治通鉴·唐纪十三》亦有记载。
这一行为遭到章太炎指责:“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8]。”吕思勉、黄永年等学者也附和章太炎的观点,认为唐太宗对史书记载有所修饰。
诸子夺嫡
皇子亲王出任地方刺史,唯有魏王李泰、晋王李治留在长安。李泰受到太宗的重视。太宗因为李泰喜欢文学,允许李泰聘请文人作为僚属,编纂《括地志》。长孙皇后去世后,因为李泰受宠,出现了太宗可能让他取代太子李承乾的议论,李承乾的支持度开始减弱。
到642年,李泰已经有了取代太子的野心,一些官员开始分化为太子派和魏王派。太宗在魏徵、褚遂良的劝说下,采取行动表明稳固太子的地位。但他继续偏爱李泰的做法,不断引起大臣们的猜测。643年春,魏徵去世,太宗悲痛哀悼,亲自为魏徵立碑,并在魏徵去世前,许诺将女儿衡山公主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太宗派人在凌烟阁绘制二十四功臣图。
643年春,太宗五子齐王李祐因长史权万纪常加于他诸多限制,而愤愤不平,于是他杀了权万纪,在齐州起兵叛乱。太宗派李世𪟝讨伐打李祐,大军未至,李祐就被自己的部下杜行敏俘送到长安,太宗命他在内侍省自杀,同党四十四人被诛,其馀不问。
太子李承乾经常说突厥语,穿着突厥服装,甚至在自己的住所里搭起帐篷,模仿突厥可汗。李承乾怕太宗废黜自己而立李泰,与侯君集、太宗之弟汉王李元昌、将军李安俨、他的姑表兄赵节、杜如晦之子杜荷等人合谋夺位。在追查李祐之乱时,李承乾的侍卫纥干承基被牵连,为了自救,他揭发李承乾的阴谋。太宗闻讯大惊,命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𪟝,会同大理、中书、门下等官署进行联合调查。太宗在通事舍人来济的建议下,太宗废黜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而没有杀他,命李元昌自杀,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被处决。
李承乾被废黜后,太宗向李泰许诺,立他为太子。但随着深入调查,太宗认为李承乾的谋反是受到李泰的逼迫,因此决定废黜李泰。
《资治通鉴》记载,太宗贞观十七年废太子李承乾之后、改立李治为皇太子之前,李世民之三子一弟(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五子李祐、及七弟李元昌)俱谋取帝位,致太宗心灰意冷之曲折,史载:“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𪟝、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登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刎,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9]
太宗决定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李承乾流放了黔州,李泰出居均州。太宗为太子李治选良家女充实东宫,被李治推辞。太宗怀疑李治的仁弱性格,是否足以继承天下,他咨询长孙无忌是否可以立自己和隋炀帝之女杨妃之子吴王李恪为太子,被长孙无忌坚决反对而未成。
由于魏征生前曾推荐侯君集和杜正伦有宰相之才,太宗开始怀疑魏征也参与了阴谋。于是扑倒了自己撰写的魏征之碑,取消了魏叔玉与衡山公主的婚约。
征讨高句丽
642年冬,高句丽发生政变,最终导致了唐朝和高句丽的战争。642年天,高句丽荣留王不满东部大人渊盖苏文专横,与他的大臣密谋杀死渊盖苏文。渊盖苏文得到消息,发动政变,杀死了荣留王和同谋官员。拥立荣留王的侄子高藏为王,并自封为“大莫离支”摄政。有人建议攻打高句丽,最初太宗表示拒绝。
644年,高句丽攻打新罗,新罗请求唐朝援助。为征讨渊盖苏文和保护唐朝的盟友新罗,唐太宗认为有必要对高句丽开战。他逮捕了盖苏文派到唐朝的使者,宣布其弑逆之罪。644年,太宗率领李世𪟝、李道宗、张亮和长孙无忌统军10万亲征高句丽。645年,太宗率领唐军攻占了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冲破高句丽的防线准备攻打高句丽国都平壤,似乎大功在即。太宗亲自率领唐军三万,击败高句丽将军高延寿、高惠真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围攻安市城(今辽宁省鞍山海城市)。不料在安市受阻,再也无法前行。深秋时节,唐军粮草枯竭,冬天将至,太宗于是撤军。他后悔贸然亲征,说:“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他重新为魏征立碑,召见魏征妻儿,深加劳赐。
在这之后,太宗对高句丽的进攻仅维持在一些小规模的突袭。646年,唐朝与回纥击灭薛延陀后,647年,唐太宗令牛进达率兵从海上、李世𪟝率兵从陆路攻打辽东半岛。648年,太宗再派薛万彻率军从海上攻打鸭绿江口。随后,唐开始集结陆海部队准备在649年再一次大规模攻高句丽。不过太宗于649年去世后,新皇帝唐高宗暂停东征的计划。668年,高宗联合新罗灭亡高句丽,载籍户数69.7万。并建立安东都护府等加以控制辽东。
灭薛延陀
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乙失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表面臣服于唐朝,暗中却扩充自己的力量。638年,对于薛延陀逐渐强大,太宗怕之后难以控制,于是给真珠可汗的两个儿子拔灼、颉利苾授予小可汗的头衔,试图在他们内部制造矛盾。
639年夏,突利可汗之弟结社率与突利可汗之子贺逻鹘勾结,计划刺杀太宗。他们本打算等着晋王李治一早离开行宫时,趁机袭击。而到了计划的当天,晋王没有离开宫殿,结社率于是提早行动,但很快失败,被俘虏处决。这次事件之后,大臣们建议将突厥人从河套地区的黄河以南遣返到黄河以北。太宗也试图恢复东突厥,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639年秋,太宗册封突厥王族怀化郡王李思摩(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作为重建的东突厥国家的首领,将诸州安置的所有突厥和胡人都交给了他。突厥人害怕薛延陀,不敢出塞。太宗下诏让真珠可汗与李思摩保持和平,各守漠北和漠南,不互相攻击。在真珠可汗保证不进攻后,突厥人于是出塞在漠南建牙。
薛延陀为避免新恢复的东突厥站稳脚跟,与其进行了多次战争。641年冬,真珠可汗听说太宗即将在泰山封禅,无法支持东突厥,于是派其子大度设率军攻打东突厥。李思摩被迫退入长城。太宗为保住东突厥,命李世𪟝与张俭、李大亮、张士贵、李袭誉率军攻打薛延陀。李世𪟝很快在诺真河(流经今内蒙古包头市)击败大度设,大度设逃走。
642年,薛延陀尽管名义上顺从唐朝,但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太宗这时有两种选择:武力征服或将女儿嫁给真珠可汗进行和亲。唐朝将领、契苾部落的首领契苾何力,被部下掳走,献给薛延陀。为了赎回契苾何力,太宗同意将女儿新兴公主嫁给真珠可汗,真珠可汗于是释放了契苾何力。643年,唐太宗认为自己向真珠可汗许诺和亲并不明智,所以向薛延陀要聘礼:五万匹马、一万头牛和骆驼、十万只羊。真珠可汗同意,但无法立即交纳。太宗以此为由,取消了婚约。
但是644年,趁太宗征伐高句丽的机会,薛延陀部队发起新一轮攻势,击败东突厥,东突厥部众抛弃了可汗李思摩,逃回唐朝境内。阿史那思摩只得逃回云州,太宗以他为右武卫将军。随后,高句丽寻求薛延陀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
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军作战,攻打唐朝黄河以南和夏州。646年,唐将乔师望、执失思力率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仆骨、同罗等铁勒部落也乘机出兵造反。太宗得知后,派李道宗、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契苾何力、薛万彻、张俭率军大举进攻薛延陀。薛延陀受到多方攻击,回纥军将多弥可汗杀死。余下的薛延陀人纷纷逃亡,拥立拔灼的堂兄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朝表示取消可汗之号。李世𪟝军至郁督军山,咄摩支的部落还想顽抗,被唐军击败。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被带到长安,结束了其对漠北的统治。薛延陀灭亡后,其他臣服于薛延陀的部族,此时也都表示臣服于唐朝,以太宗为天可汗。
太宗于铁勒故地设六府七州:瀚海府(回纥)、金微府(仆骨)、燕然府(多滥葛)、卢山府(思结)、龟林府(同罗)、幽陵府(拔野古)。七州:皋兰州(浑)、高阙州(斛薛)、鸡鹿州(奚结)、鸡田州(阿跌)、榆溪州(契苾)、蹛林州(思结别部)、窴颜州(白霫)。由燕然都护府管理,治所在阴山之麓(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辖境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贝加尔湖的整个蒙古高原。回纥的首领吐迷度,虽顺服唐朝,但也试图控制漠北,648年他被侄子谋杀,直到九十多年后,回纥汗国才得以建立。
设立安西四镇
唐太宗灭东突厥后,开始对西域(即现代新疆和中亚地区)的西突厥以及一些松散结盟绿洲国家的施加军事实力,其主要针对西突厥,以恢复两汉以来对西域的统治。从640年开始,太宗进行一系列针对西突厥及其在塔里木盆地绿洲仆从国的战役。西突厥与唐朝之间的斗争,持续到太宗之子高宗在位时的657年,西突厥战败被唐朝彻底征服。
632年,疏勒国、于阗国向唐朝入贡,635年,处月国(伊犁河流域)向唐朝入贡,636年,朱俱波(今新疆叶城)向唐朝入贡。高昌王麹文泰原本臣服于唐朝,因为攻打焉耆,就和唐朝的矛盾越来越大,他与西突厥欲谷设联合,阻碍西域商路,进攻唐朝的伊州。639年冬,太宗以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与薛万均率兵出击高昌王麹文泰。640年,唐军至碛口,麹文泰惊惧而病死。其子麹智盛即位后不久,侯君集围城,麹智盛请罪,侯君集要求他出城投降,麹智盛没有同意。侯君集击败西突厥在可汗浮图城的援军,麹智盛于是献城投降唐军。高昌国三州、五县、二十二城,八千户、三万馀人归属唐朝,高昌国结束。魏徵指出在高昌驻军,花费和人力成本都很高,建议太宗让麹智盛继续为高昌王。太宗没有同意,唐朝在高昌设置西州,将其全境并入唐朝的版图。
640年,唐朝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和管理西域。焉耆王龙突骑支协助唐朝征讨高昌,之后又与西突厥结盟,644年,西突厥的盟友焉耆攻打西州,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从安西(即高昌)出兵讨伐依附西突厥的焉耆,占领焉耆,俘虏国王龙突骑支,立其弟龙栗婆准摄国事。但后来,西突厥大臣屈利啜随后攻陷焉耆,俘获龙栗婆准,焉耆再次脱离唐朝。屈利啜惧怕唐朝势力,不久撤出,焉耆贵族立龙突骑支堂弟龙薛婆阿那支为王。
648年,唐太宗派遣阿史那社尔、郭孝恪率军讨伐依附西突厥的焉耆和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唐军击斩龙薛婆阿那支,立他的堂弟龙先那准为王。阿史那社尔进军龟兹,俘虏其王白诃黎布失毕,立其弟为王,征服两国。然后疏勒和于阗归附唐朝,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国,史称安西四镇。
贞观疆域
在北方,贞观四年(630年),唐军灭亡东突厥,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贞观二十年(646年),又一举消灭了薛延陀汗国,至此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皆为唐的势力范围。唐朝廷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
在西北,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国,把安西都护府治所迁至龟兹[g]。
在东北,645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未果,唐高宗在668年乃联合新罗灭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
渐不克终
面对自己空前的文治武功,太宗到晚年也出现一些过失。首先纳谏不如贞观早期积极,比如贞观十年,魏徵发现他“渐恶直言”。其次奢侈之风日重。不过晚年他还是能反省自己过度奢靡的错误。司马光说唐太宗:“好尚功名,不及礼乐,父子兄弟之间,惭德多矣”。[10]同时,太宗晚年也由早年的清静转为奢纵,营建宫殿,计划封禅泰山等,并自辩“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魏征因此谏到“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算?”不过由于太宗晚年能够清醒认识自己的问题,所以也能进行调整,因此虽然太宗晚年存在这些过失,最终没有出现败亡的危机,“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维持了贞观之治的局面。[11]
与拜占庭帝国的联系
《旧唐书》和《新唐书》提到了拂菻(拜占庭帝国)几次出使唐朝。认为拂菻相当于之前的大秦(汉代时指罗马帝国)。643年波多力(君士坦斯二世)向太宗皇帝派遣使臣,[12]献上红玻璃和绿宝石等礼物。[13]这些史书也粗略记载了拂菻的风俗和君士坦丁堡的城墙,[14]以及大食(阿拉伯帝国)大将军摩栧(穆阿维叶一世,在成为哈里发之前担任叙利亚总督)将其包围,迫使拜占庭人请和的战争。[13][15]萨珊帝国的最后一位统治者伊嗣俟三世在哈里发政权攻打波斯核心脏地带时,派遣使者到中亚费尔干纳的宗主国唐朝寻求太宗皇帝的援助。这可能促使拜占庭人在叙利亚被穆斯林占领的情况下,派遣使节前往中国。[16]唐朝的史料还记录了在伊斯兰哈里发征服波斯后,萨珊王朝的王子卑路斯三世逃往唐朝的情况。[17]
在太宗统治下中国向中亚扩张,似乎已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注意。狄奥菲拉克特·西莫卡塔是希拉克略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历史学家,他写道,桃花石(Taugast、Taugas、古突厥语: Tabghach,一说语源来自建立北魏的鲜卑族拓跋氏),[18]是一个伟大的东方帝国,被突厥人统治, 首都在印度东北约1500英里处,称之为胡姆丹(来自突厥语Khumdan,意思是长安)。那里有偶像崇拜,但人们很聪明,遵照正义公正的法律而生活。[19]他将中国描绘为被一条大河(即长江)分割,这条大河是两个交战敌对国家之间的边界。在拜占庭皇帝莫里斯统治期间,北方人黑衣国征服了南方的红衣国。[20]该记述可能与隋文帝灭亡陈朝、统一中国有关。[20]西莫卡塔将桃花石的统治者称为ταϊσαν,解释为天之子,可能是天子之意,也可以与当时统治者太宗一词的对音有关。[21]
去世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撰写《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一种传染病),医治最终无效(一说是服用天竺长生药致暴病不救[22]),命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唐太宗李世民崩逝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内,享年五十一岁,在位二十三年,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唐昭陵(位于今中国陕西省礼泉县东北50多里山峰上),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评价
- 《贞观政要》赞贞观之治:官吏多自清谨,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去年犯死者仅二十九人。又频致丰稔,米斗三钱,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 后晋官修正史《旧唐书》刘昫等的评价是:“史臣曰: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所以屈突、尉迟,由仇敌而愿倾心膂;马周、刘洎,自疏远而卒委钧衡。终平泰阶,谅由斯道。尝试论之:础润云兴,虫鸣螽跃。虽尧、舜之圣,不能用梼杌、穷奇而治平;伊、吕之贤,不能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以房、魏之智,不逾于丘、轲,遂能尊主庇民者,遭时也。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发,方惧“毁巢”之祸,宁虞“尺布”之谣?承乾之愚,圣父不能移也。若文皇自定储于哲嗣,不骋志于高丽;用人如贞观之初,纳谏比魏徵之日。况周发、周成之世袭,我有遗妍;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赞曰:昌、发启国,一门三圣。文定高位,友于不令。管、蔡既诛,成、康道正。贞观之风,到今歌咏。”[23]
- 北宋官修正史《新唐书》欧阳修、宋祁等的评价是:“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呜呼,可谓难得也!唐有天下,传世二十,其可称者三君,玄宗、宪宗皆不克其终,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然《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24]
- 《新唐书·北狄列传》:唐之德大矣!际天所覆,悉臣而属之;薄海内外,无不州县,遂尊天子曰“天可汗”。三王以来,未有以过之。至荒区君长,待唐玺纛乃能国;一为不宾,随辄夷缚。故蛮琛夷宝,踵相逮于廷。
- 陆九渊《象山语要·卷三十一·论德仁功利》:“太宗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功业皆其所自致,而能俯首抑意,听拂逆之辞于畴昔所恶之臣。呜呼!此其所以致贞观之治,庶几于三代之王者乎?”
- 朱熹与陈亮书:“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假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饬。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尔。”“论后世人,不当尽绳以古人礼法。毕竟高祖不当立建成。”“太宗功高,天下所系属,亦自无安顿处,只高祖不善处置了。”
- 文天祥《古代状元卷:文天祥殿试卷》:太宗全不知道、闺门之耻、将相之夸、末年辽东一行、终不能以克其血气之暴、其心也骄。
- 元朝戈直在《贞观政要》集论中说:“夫太宗之于正心修身之道,齐家明伦之方,诚有愧于二帝三王之事矣。然其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而下,绝无而仅有者也。后之人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岂不交有所益乎!”这里所说,太宗在正心修身,齐家明伦方面,有愧于二帝三王之事,主要是指太宗与其兄李建成的皇位之争。
- 明朝官修皇帝实录《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八月初一日(1374年9月7日),亲自前往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三皇、五帝、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一共十七位帝王[25],其中对唐太宗李世民的祝文是:“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元璋以菲德荷天佑人助,君临天下,继承中国帝王正统,伏念列圣去世已远,神灵在天,万古长存,崇报之礼,多未举行,故于祭祀有阙。是用肇新庙宇于京师,列序圣像及历代开基帝王,每岁祀以春、秋仲月,永为常典。今礼奠之初,谨奉牲醴、庶品致祭,伏惟神鉴。尚享!”[26]
- 明宪宗在命儒臣订正重刊《贞观政要》时写道:“太宗在唐为一代英明之君,其济世康民,伟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已。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于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纯也。”
- 毛泽东评价李世民说:“李世民的工作方法有四”,“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27][28][29][30]
-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唐代的皇帝里,唐太宗,早年的唐玄宗,唐宣宗,都是杰出的皇帝。”“我们认为旧日的封建历史家对‘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固然,在唐太宗统治的二十多年间,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比之隋极盛时户数,还不到二分之一。”“魏徵疏文中也说到:‘今自伊洛以东,暨于海岱,灌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
-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
出生年月争议
据《贞观政要》李世民的生日是十二月癸丑,据《资治通鉴》李世民的生日是十二月癸未,据《旧唐书》李世民生于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599年1月23日),因此李世民的生日应为十二月份。据《旧唐书》李世民卒年五十二岁,其弟李玄霸无考;据《新唐书》李世民卒年五十三岁,其弟李玄霸年十六岁死于隋大业十年(614年),则李玄霸生卒年为公元599-614年,而李世民生卒年为公元597-649年;李世民以十二月出生,李世民生卒年月为598年1月-649年7月,与李玄霸(599-614)为同母兄弟。《新唐书》推翻了《旧唐书》关于李世民的生卒年月,增加了李玄霸的生卒年,使李世民与李玄霸的生卒更可信。胡如雷著《李世民传》即以《新唐书》为依据,考证李世民的出生年月为隋开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598年1月28日)。
《旧唐书》 | 《新唐书》 | |
---|---|---|
李世民生卒年 | 598-649(五十二岁) | 597-649(五十三岁) |
依诸史补正李世民生卒年月 | 599.1.23-649.7.10 | 598.1.28-649.7.10 |
李玄霸生卒年 | 无记载 | 599-614(十六岁) |
李世民与李玄霸相差年岁 | 不可计算 | 相差两岁 |
《新唐书》增加了李玄霸的生卒年岁,补正了李世民的生卒年岁,补充了《旧唐书》中没有的珍贵史料,《新唐书》与《旧唐书》同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钦定官史。据胡如雷考证:“李世民生于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之说亦难成立,因窦氏在不到十三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两次生子的可能性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但就常情而言,这种可能性也不大”。根据李世民同母弟李玄霸十六岁时死于大业十年,而倒推出李玄霸生于开皇十九年,所以若李世民生于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则李玄霸最迟生于开皇十九年十二月,两兄弟生辰过近,不太可能。
轶事
改名
《旧唐书·本纪第二:太宗上》记载,李世民四岁时,其父李渊任岐州刺史,有一书生自称善相,拜访李渊说:“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到李世民时又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李渊害怕这话走漏,派人去追杀书生,书生却忽然失踪了。于是李渊就取“济世安民”之意给李世民命名。[31]
救驾
据新旧唐书太宗本纪,李世民十六岁时参军,跟随隋将云定兴,一次隋炀帝杨广被围,云定兴军负责救驾,李世民献计,故布疑阵,吓退敌军,救回天子[32]。
尚书令
由于唐太宗在即位前曾当过尚书令,故当太宗做皇帝后,大臣多不敢任其职,于是之后这个职务就几乎不授人,尚书省的长官就只设左、右仆射,后用其他官员以“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参预朝政,执行宰相职务。至高宗时,又用低级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参预朝政,执行宰相职务。左、右仆射成了听令执行的官员,不能参加大政,唐中宗神龙政变复辟之后,仆射就非宰相职务。中书令、侍中在安史之乱后也不常设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了宰相最普遍的名称。
武功
《大唐新语·卷一》载,太宗继位后曾在苑囿内狩猎,一群野猪从森林中冲出。太宗举弓四箭射杀了四只,但还是有一头雄野猪向马匹直冲而来。吏部尚书唐俭慌忙下马,与之搏斗。太宗拔剑砍死野猪,笑著对唐俭说,“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唐俭当即回答道:“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太宗觉得唐俭说得有理,于是停止了狩猎。[33]
避讳
李治登基后,为了表示对他的父亲李世民的无比尊敬,进行了一项重要规定,即不再使用“世”和“民”这两个字。 这个规定导致了“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字的改变,从此称为“观音菩萨”。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时期,"观世音菩萨"这个称呼经常在大唐相关文献和文化中出现。 然而,唐太宗过世后,这个称呼变得相对不常见,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这个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统治者对于宗教和文化方面的关注和偏好的变化。但也有说法认为“观音菩萨”只是“观世音菩萨”的简称。唐代清凉澄观法师指出在梵文古本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名称,1927年新疆出土的古抄本中,以 अवलोकितस्वर(Avalokitasvara)为观音菩萨的名称,证实了他的说法。“娑伐罗”(स्वर svara),意思为“声音”,Avalokitasvara 可意译为“观音”,鸠摩罗什出生在西域地区,所见的应该就是这个版本。因此,观音菩萨并非是因为避讳而出现的名称。根据唐代玄应的说法,这可能是来自于不同地区方言所导致的。[34]
书法
李世民酷爱书法,其书法以隶书见长,并且酷爱书法名品《兰亭序》(即《兰亭集序》,王羲之书法珍品,王羲之的字十分多变,就一“之”字就有十数种变化之多),相传当年某大臣见太宗似有郁结难纾,问之原因,知道其欲得《兰亭序》,于是便与辩才和尚(王羲之当年墨宝辗转传至其七世孙智永,智永出家为僧,又将墨宝传予其弟子辩才和尚)斗智最后终于为李世民获得。而王羲之本愿并不想《兰亭序》落入君王之手成为陪葬品。但最后结果事与愿违,《兰亭序》最终成为唐太宗的陪葬品。
太宗怀鹞
唐代刘𫗧《隋唐嘉话》载,太宗曾经饲养过一只鹞,十分喜爱它,经常把它架在手臂上玩赏。一次看到魏徵前来奏事,就把鹞藏在了怀里。魏徵看出端倪,汇报事情时就顺势向太宗讲述古代帝王由于安逸享乐而亡国的故事,暗中劝谏太宗。魏徵奏事时故意拖了很久,鹞最终被捂死在了太宗怀里[35]。
文皇思女
功臣长孙顺德因女儿逝世而大病。太宗认为顺德系出鲜卑贵胄,身为武将却十分挂念儿女之情,因此心生鄙夷,对房玄龄说:“顺德无刚气,因儿女牵爱而致大病,至于吗?”[36]。后来晋阳公主早夭,年十二,太宗非常伤心,有三十多天吃不下饭,每日哀伤数十次,因此身体急速消瘦。大臣们前来劝他,太宗回道:“朕哪里不知道这样悲爱无济于事呢。我只是忍不住啊,朕也不知道为甚么会这样[37]。”北宋时庄绰也说唐太宗儿女牵爱,不能自拔[38]。
晋阳公主去世后,唐太宗下诏命令有关官员用晋阳公主封邑的余钱在公主墓旁营建佛祠,以此为公主的往生祈祷[39]。
大臣
十八学士
- 秦王府属杜如晦
- 秦王府记室房玄龄
- 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
- 天策府军咨祭酒苏世长
- 天策府记室薛收
- 秦王府文学褚亮
- 国子助教陆德明
- 秦王府文学姚思廉
- 国子助教孔颖达
- 秦王府主簿李玄道
- 天策府仓曹李守素
- 秦王府记室虞世南
- 秦王府参军蔡允恭
- 秦王府参军颜相时
- 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
- 秦王府参军薛元敬
- 国子助教盖文达
- 秦王府咨议典签苏勖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 故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
- 故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
- 故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
- 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
- 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
- 特进、卫国公李靖
- 特进、宋国公萧瑀
- 故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
- 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
- 故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
- 故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
- 故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
- 故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
- 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 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
- 故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
- 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
- 故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
- 故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
- 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
- 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世𪟝
- 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
宰相
- 萧瑀(626年任尚书左仆射,627年任尚书左仆射,630年以御史大夫参议朝政,635年-636年以特进参豫朝政,643年-646年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 陈叔达(626年任侍中)
- 封德彝(626年-627年任尚书右仆射)
- 宇文士及(626年-627年任中书令)
- 高士廉(626年-627年任侍中,638年-643年任尚书右仆射,643年-647年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 房玄龄(626年-629年任中书令,629年-643年、643年-648年任尚书左仆射)
- 长孙无忌(627年-628年任尚书右仆射,645年-649年摄侍中、检校中书令)
- 杜淹(627年-628年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
- 杜如晦(628年-629年任侍中,629年任尚书右仆射)
- 李靖(628年-629年任中书令,630年-634年任尚书右仆射)
- 王珪(628年-633年任侍中)
- 魏征(629年-632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632年-638年任侍中,638年-642年以特进参议得失)
- 温彦博(630年-636年任中书令,636年-637年任尚书右仆射)
- 戴胄(630年-33年以民部尚书参豫朝政)
- 侯君集(630年-632年、632年-640年以兵部尚书参豫朝政,640年-643年以吏部尚书参豫朝政)
- 杨师道(636年-639年任侍中,639年-643年、645年任中书令)
- 刘洎(639年-644年以黄门侍郎参知政事,644年-645年任侍中)
- 岑文本(642年-644年以中书侍郎专典机密,644年-645年任中书令)
- 李世𪟝(643年-649年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 张亮(643年-646年以刑部尚书参豫朝政)
- 马周(644年-648年任中书令)
- 褚遂良(644年-647年以黄门侍郎参豫朝政,648年-649年任中书令)
- 许敬宗(645年同掌机务)[h]
- 高季辅(645年同掌机务)[h]
- 张行成(645年同掌机务)[h]
- 崔仁师(648年以中书侍郎参知机务)
年代 | 尚书左仆射 | 尚书右仆射 | 侍中 | 中书令 | 参知政事等 | 同中书门下三品 |
---|---|---|---|---|---|---|
武德九年丙戌 (626年) |
萧瑀十月免 | 封德彝 | 陈叔达十月免 高士廉 |
房玄龄 宇文士及 |
||
贞观元年丁亥 (627年) |
萧瑀六月任,十二月罢 | 封德彝六月卒 长孙无忌七月任 |
高士廉八月免 | 房玄龄 宇文士及九月罢 |
杜淹九月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 | |
贞观二年戊子 (628年) |
长孙无忌正月罢 | 杜如晦正月,检校 王珪十二月,守 |
房玄龄 李靖正月,检校,三月,关内道行军大总管 |
杜淹参豫朝政,十月卒 | ||
贞观三年己丑 (629年) |
房玄龄 | 杜如晦十二月罢 | 王珪守 | 房玄龄二月转左仆射 李靖九月,定襄道行军大总管 |
魏徵二月秘书监,参豫朝政 | |
贞观四年庚寅 (630年) |
房玄龄 | 李靖 | 王珪二月任 | 李靖八月转右仆射 温彦博二月任 |
魏徵参豫朝政 萧瑀二月御史大夫,参豫朝政,七月罢 戴胄二月民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 侯君集十一月兵部尚书,参豫朝政 |
|
贞观五年辛卯 (631年) |
房玄龄 | 李靖 | 王珪 | 温彦博 | 魏徵参豫朝政 戴胄参豫朝政 侯君集参豫朝政 |
|
贞观六年壬辰 (632年) |
房玄龄 | 李靖 | 王珪 魏徵检校 |
温彦博 | 魏徵参豫朝政,五月检校侍中 戴胄参豫朝政 侯君集参豫朝政,三月至十月丁忧 |
|
贞观七年癸巳 (633年) |
房玄龄 | 李靖 | 王珪三月罢 魏徵三月任 |
温彦博 | 戴胄参豫朝政,六月卒 侯君集参豫朝政 |
|
贞观八年甲午 (634年) |
房玄龄 | 李靖十月,平章政事,十一月罢 | 魏徵 | 温彦博 | 侯君集参豫朝政,十二月积石道行军总管 | |
贞观九年乙未 (635年) |
房玄龄 | 魏徵 | 温彦博 | 侯君集参豫朝政 萧瑀十一月特进,参豫朝政 |
||
贞观十年丙申 (636年) |
房玄龄 | 温彦博 | 魏徵六月罢,仍知门下省事 杨师道六月任 |
温彦博六月转右仆射 | 侯君集参豫朝政 萧瑀参豫朝政,十二月罢 魏徵六月特进,参议得失 |
|
贞观十一年丁酉 (637年) |
房玄龄 | 温彦博六月卒 | 魏徵知门下省事 杨师道 |
侯君集参豫朝政 魏徵参议得失 |
||
贞观十二年戊戌 (638年) |
房玄龄 | 高士廉七月任 | 魏徵知门下省事 杨师道 |
侯君集参豫朝政,八月当弥道行军大总管 魏徵参议得失 |
||
贞观十三年己亥 (639年) |
房玄龄 | 高士廉 | 魏徵知门下省事 杨师道十一月转中书令 |
杨师道 | 侯君集参豫朝政,十二月交河道行军大总管 魏徵参议得失 刘洎十一月黄门侍郎,参知政事 |
|
贞观十四年庚子 (640年) |
房玄龄 | 高士廉 | 魏徵知门下省事 | 杨师道 | 侯君集参豫朝政,十二月还 魏徵参议得失 刘洎参知政事 |
|
贞观十五年辛丑 (641年) |
房玄龄 | 高士廉 | 魏徵知门下省事 | 杨师道 | 侯君集参豫朝政 魏徵参议得失 刘洎参知政事 |
|
贞观十六年壬寅 (642年) |
房玄龄七月为司空 | 高士廉 | 魏徵知门下省事,九月罢 | 杨师道 | 侯君集参豫朝政 魏徵参议得失,九月罢 刘洎参知政事 岑文本正月中书侍郎,专典机密 |
|
贞观十七年癸卯 (643年) |
房玄龄七月至十月丁忧 | 高士廉六月转同三品 | 杨师道四月罢 | 侯君集参豫朝政,四月诛 刘洎参知政事 岑文本专典机密 张亮八月刑部尚书,参豫朝政 |
萧瑀四月特进、太子太保 李世𪟝四月兵部尚书、特进、太子詹事 高士廉六月开府仪同三司,平章政事 | |
贞观十八年甲辰 (644年) |
房玄龄 | 刘洎 | 岑文本 马周八月守 |
刘洎参知政事,八月转侍中 岑文本专典机密,八月转中书令 张亮参豫朝政 褚遂良九月黄门侍郎,参豫朝政 |
萧瑀 李世𪟝十一月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高士廉 | |
贞观十九年乙巳 (645年) |
房玄龄 | 刘洎二月于定州同掌机务,十二月赐死 长孙无忌三月摄 |
岑文本四月卒 马周二月于定州同掌机务 杨师道三月摄,十一月免 |
张亮参豫朝政 褚遂良参豫朝政 许敬宗二月以左庶子于定州同掌机务 高季辅二月以右庶子于定州同掌机务 张行成二月以少詹事于定州同掌机务 |
萧瑀 李世𪟝十一月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高士廉二月摄太子太傅,于定州同掌机务 | |
贞观二十年丙午 (646年) |
房玄龄 | 马周 | 张亮参豫朝政,三月诛 褚遂良参豫朝政 |
萧瑀四月罢 李世𪟝 高士廉 | ||
贞观二十一年丁未 (647年) |
房玄龄 | 马周 | 褚遂良参豫朝政,十月丁忧 | 李世𪟝三月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高士廉正月卒 | ||
贞观二十二年戊申 (648年) |
房玄龄七月卒 | 马周正月卒 长孙无忌正月检校,知尚书、门下三省事 褚遂良 |
褚遂良二月起复参豫朝政,九月转中书令 崔仁师正月中书侍郎,参知机务,二月除名 |
李世𪟝 | ||
贞观二十三年己酉 (649年) |
长孙无忌检校,知尚书、门下三省事 褚遂良 |
李世𪟝五月罢 |
家庭
家世
家族血统
唐皇室以李耳后裔自居,有出身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两种说法,传统说法认为李唐皇室为汉人。在唐太宗时,曾有和尚法琳认为李唐先祖为拓跋氏之后,非李耳与陇西李氏后代,引起唐太宗不满,被唐太宗下狱[40]。宋代朱熹[41]与郑思肖[42]以李唐闺门失礼家法缪戾,有李唐源自夷狄的说法。
其先祖李虎的兄弟名为起头与乞豆,非汉人名字,冯承钧[43]与向达[44]认为李唐家族有可能出身胡人。根据《新修本草》记载与唐太宗画相,严耕望推论李世民可能拥有胡人血统[45]。刘盼遂[46]与王桐龄[47]考据认为李世民家族应为鲜卑拓跋氏后裔,这个说法曾引起讨论[48][49]。美国学者陈三平[50]与卓鸿泽[51]皆认为李世民家族应出身于阿尔泰系民族,为胡人,与鲜卑拓跋部关系紧密。
根据唐朝先人曾被赐姓大野氏以及出身边镇等史实,日本学者金井之忠曾主张李渊家族可能出身高车叱李氏的假说,但遭陈寅恪驳斥[52]。台湾学者刘学铫[53]、常华安[54]与中国学者苏日巴达拉哈[55]等人,皆支持李唐家族先祖应出自高车。美国汉学者欧文·拉铁摩尔认为李世民家族具有突厥族血统。
陈寅恪认为李唐先世虽为汉人,但在李虎之后,其家族长期与胡人通婚,混有胡族血统[56],其祖母与其母亲皆出身鲜卑,李世民本人拥有胡族血统为明确事实[57]。中华民国学者钱穆[58]、萨孟武[59]与岑仲勉等人皆有类似意见[60]。日本学者冈田英弘认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后,在中国北方,汉族与胡族大量混血,特别是在山西与河北一带,李世民家族出身在胡汉混血的北族之中。
妻妾
- 由于史料缺失,列出的后宫、姬妾诸人可能有重复。
皇后
- 文德皇后长孙氏[i]:史书未载其名,生废太子(恒山愍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唐高宗李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崩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享年36岁。合葬昭陵地宫。喜爱读书,能劝谏太宗,著有《女则》。
妃
- 贵妃韦珪[j]:表字泽。北周太傅韦孝宽曾孙女,韦圆成女。生纪王李慎、临川公主李孟姜。尊封纪国太妃。生于公元597年,薨于公元665年,享年69岁。陪葬昭陵。与前夫李孝珉有一女,太宗封定襄县主。性情简素,矜持端庄,颇有文采。
- 杨贵妃[k]:生赵王李福,封赵国太妃。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杨妃[l]:隋炀帝女,生吴王李恪、蜀悼王李愔,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 阴妃:阴世师之女。生齐王李祐。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疑为昭陵阴嫔墓。
- 燕德妃[m]:燕宝寿女,隋观王杨雄外孙女。先封贤妃,后迁德妃。生越敬王李贞、江殇王李嚣。封越国太妃。生于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享年63岁。陪葬昭陵。武则天之表姐。泰山封禅,燕太妃任终献。
- 郑贤妃[n]:生卒年不祥。仅《唐会要》记载陪葬昭陵,目前尚无发现其墓葬。
- 贤妃徐惠[o]:徐孝德女。生于武德八年(公元626年),由才人累进至二品充容。薨于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享年24岁。赠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嫔
- 昭仪某氏: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薨于永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682年),享年81岁,十月十一日陪葬昭陵。现有昭陵墓志一方。
- 昭容韦尼子:韦孝宽曾孙女,韦匡伯长女,韦贵妃堂妹。生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薨于显庆元年九月八日长安崇圣宫,享年50岁,十月十八日陪葬昭陵。前夫王玄应。现有昭陵墓志一方。
- 下嫔某氏:豫章公主母。
世妇
- 婕妤某氏:生年不详,麟德二年卒,陪葬昭陵,墓志《大唐故婕妤三品亡尼墓志铭并序》。
- 杨婕妤:杨恭道第三女,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 萧美人:萧铄第二女,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 崔才人:崔宏道长女,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 萧才人:萧铿第二女,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 武才人(后来的武则天):即唐高宗则天皇后武曌。武士彟女。贞观时五品才人,后入感业寺。再入宫为高宗二品昭仪,进封为皇后,再后称帝。
其他妾室
- 巢剌王妃杨氏[p]:原为齐王李元吉的王妃,玄武门之变后为太宗后宫,生曹恭王李明。有宠,太宗欲立为皇后,被魏徵劝阻。是否正式册封为妃嫔不详,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 刀人高惠通:李世民为秦王时的妾室,现存墓志一方。
- 细人刀妙琏:李世民为秦王时的妾室,现存墓志一方。
- 王氏:生蒋王李恽。封号不明,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 杨氏,杨玄奖女、杨素孙女、唐高祖江国太妃杨氏侄女,与杨贵妃是否为同一人,无考。
- 某氏,庐江王妾。
女官、宫人
- 三品亡宫周氏:三品宫人,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三品亡宫金氏:武德八年(625年)出生,垂拱四年(68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卒,年六十四岁,永昌元年(689年)正月十三日陪葬昭陵,墓志《大唐故亡宫三品尼金氏之柩》
- 亡宫五品:五品宫人,姓名不详,生年不详,薨于显庆二年(657年)闰正月二十六昭陵宫,二月十四日陪葬昭陵。现有昭陵墓志一方。
- 三品亡尼:三品宫人,姓名不详,后出家为尼,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七品典灯:生卒年不详,姓名不详,陪葬昭陵。
子
唐太宗共有14位儿子[61]:
- 李承乾[q]:母长孙皇后。生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卒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年28岁。陪葬昭陵。常山郡王→中山郡王→皇太子→废太子→赠恒山愍王
- 李宽[r]:母不详,早薨。生卒年不详。嗣楚王→赠楚王
- 李恪[s]:母隋炀帝女杨妃。生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薨于永徽四年二月(公元653年),享年34岁。赠司空,墓葬不详。长沙郡王→汉王→蜀王→吴王→废为庶人→赠郁林郡王→吴王
- 李泰[t]:母长孙皇后。生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薨于郧乡县,时年33岁。赠太尉、雍州牧,葬于薨地。宜都郡王→卫王→越王→魏王→东来郡王→顺阳郡王→濮恭王
- 李祐[u]:母阴妃,生年不详,卒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5年)。墓葬不详。宜阳郡王→楚王→燕王→齐王→废为庶人
- 李愔[v]:母隋炀帝女杨妃。生年不详,乾封二年(667年)卒于流配地巴州。赠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梁王→蜀王→贬为庶人→涪陵郡王→蜀悼王
- 李恽:母王氏,生年不详,薨上元年间。赠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昭陵。郯王→蒋王
- 李贞[w]:母燕德妃。生于武德八年(公元626年),薨于垂拱三年(公元688年),享年62岁。陪葬昭陵。汉王→原王→越敬王
- 李治[x]:母长孙皇后。晋王→皇太子→唐高宗
- 李慎[y]:母韦贵妃,生年不详,薨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陪葬昭陵。申王→纪王
- 李嚣:母燕德妃,早薨。生年不详,卒于贞观六年正月(公元633年)。江殇王
- 李简:母不详,早薨。生年不详,卒于贞观五年四月(公元632年)。代王
- 李福[z]:母杨贵妃。生于贞观八年(公元635年),薨于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赠司空、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赵王
- 李明[aa]: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杨氏。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曹恭王
女
《新唐书》[62]记唐太宗共有21位女儿,出生顺序见于个人记载:
- 襄城公主[ab],长女:母不明,下嫁萧锐。生年不详。陪葬昭陵。
- 汝南公主:第三女[63],母不明,早薨。生卒年不详。墓葬不详。
- 南平公主:母不明,下嫁王敬直,以累斥岭南,更嫁刘玄意。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窦逵,逵死,又嫁王大礼。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长乐公主[ac]李丽质,第五女:母长孙皇后,下嫁长孙冲。生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薨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八月十日,享年23岁。陪葬昭陵。
- 豫章公主[ad]:母宫中下嫔,下嫁唐义识。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巴陵公主[ae]:母不明,下嫁柴令武,生年不详,薨于永徽四年二月。墓葬不详。
- 普安公主:母不明,下嫁史仁表,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东阳公主:母不明,下嫁高履行,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临川公主[af],第十一或第十二女:表字“孟姜”,母韦贵妃,下嫁周道务。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卒于永淳初年(公元682年),享年58岁。陪葬昭陵。
- 清河公主[ag]:名“敬”,表字“德贤”,母不明,下嫁程怀亮。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卒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享年41岁。陪葬昭陵。
- 兰陵公主[ah],第十九女:名“淑”,表字“丽贞”,母不明,下嫁窦怀悊。生年不详,病逝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八月。陪葬昭陵。
- 晋安公主:母不明,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安康公主:母不明,下嫁独孤谋。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新兴公主:母不明,下嫁长孙曦。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城阳公主[ai]:母长孙皇后,下嫁杜荷,又嫁薛瓘。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 高阳公主[aj]:母不明,下嫁房遗爱。生年不详,薨于永徽四年二月。墓葬不详。
- 金山公主:母不明,早薨。生卒年不详。墓葬不详。
- 晋阳公主[ak]:表字“明达”,母长孙皇后,未及下嫁。生卒年不详,薨年十二。墓葬不详。
- 常山公主:母不明,生卒年不详。没有下嫁。墓葬不详。
- 新城公主[al]:母长孙皇后,初嫁长孙诠,后嫁韦正矩。生年不详,薨于龙朔三年。陪葬昭陵。
继女
相关文艺作品
小说
- 《大唐秦王词话》([明]诸圣邻著,又名《唐秦王本传》、《唐传演义》、《秦王演义》)
- 《西游记》([明] 作者有争议),描述唐王游地府、还魂、开水陆法会的情节
- 《隋史遗文》([明] 袁于令著)
- 《隋唐演义》([清]褚人获著)
- 《说唐》([清] 鸳湖渔叟校订)
- 《唐史演义》(蔡东藩著)
- 《兴唐传》(评书书目)
- 《大唐双龙传》(黄易著)
- 《天子传奇4大唐威龙》(黄玉郎著)
影视作品
饰演演员 | 影视作品 |
杨群 | 《唐太宗游地府》(1970年) |
冯粹帆 | 《隋唐风云》(1976年) |
中村敦夫 | 《西游记》(1978年,日剧) |
王光权 | 《少林寺》(1982年) |
苗侨伟 | 《决战玄武门》(1984年) |
江汉 | 《武则天》(1984年) |
刘兆铭 | 《薛仁贵征东》(1985年) 《薛丁山征西》(1986年) |
张志明 | 《西游记》(1986年) |
梁修身 | 《一代女皇武则天》(1986年) |
刘青云 | 《大运河》(1987年) |
佟瑞敏 | 《大唐名相》(1990年) |
王志飞 | 《侠骨风流》(1992年) |
任秉基 | 《三国记》(1992年,韩剧) |
黄香莲 | 《大唐风云录》(1992年,电视歌仔戏) |
夏木阳介 | 《西游记》(1993年,日剧) |
林俊贤 | 《唐太宗李世民》(1993年) |
鲍国安 | 《武则天》(1995年) |
张兆辉 | 《隋唐群英会》(1996年) 《布袋和尚》(1999年) |
王迎深 | 《隋唐演义》(1996年) |
郑柏麟 | 《西游记》(1996年) |
焦恩俊 | 《游龙惊凤》(1997年) |
黄海冰 | 《花木兰》(1998年) |
濮存昕 | 《镜花缘传奇》(1998年) |
潘志文 | 《西游记》(1998年) |
樊少皇 | 《新少林寺》(2000年) |
翁家明 | 《乱世桃花》(2000年) |
王光辉 | 《西游记后传》(2000年) |
唐国强 | 《大唐情史》(2001年) 《贞观长歌》(2007年) 《武则天秘史》(2011年) |
洪宇宙 | 《文成公主》(2001年) |
陈荣峻 | 《锦绣良缘》(2001年) |
高雄 | 《齐天大圣孙悟空》(2002年) |
郑国霖 | 《隋唐英雄传》(2003年) 《隋唐英雄 3 & 4》(2014年) 《热血长安》(2017年) |
陈宝国 | 《移山倒海樊梨花》(2003年) |
廖启智 | 《烽火奇遇结良缘》(2003年) |
何润东 | 《秦王李世民传奇》(2004年) |
于洋 | 《傻小李元霸》(2004年) |
杨升 | 《千古风流一坛醋》(2004年) |
刘威 | 《无字碑歌》(2004年) |
阮德锵 | 《大唐双龙传》(2004年) |
寇振海 | 《至尊红颜》(2005年) |
徐仁锡 李柱贤 |
《渊盖苏文》(2006年,韩剧) |
沈晓海 | 《开创盛世》(2006年) |
李俊锋 | 《风尘三侠之红拂女》(2006年) |
王卫国 | 《薛仁贵传奇》(2006年) |
宋龙台 | 《大祚荣》(2006年,韩剧) |
马跃 | 《贞观之治》(2007年) 《骊歌行》(2021年) |
林志颖 | 《少林寺传奇2》(2008年) |
刘长纯 | 《大明宫》(纪录片)(2009年) |
郭峰 | 《公主嫁到》(2010年) |
朱泳腾 | 《西游记》(2010年) |
汤镇宗 | 《西游记》(2011年) |
吴庆哲 | 《大唐双龙传之长生诀》(2011年) |
黄海冰 | 《唐宫美人天下》(2011年) |
贺刚 | 《卜案》(2012年) |
马天宇[am] | 《轩辕剑之天之痕》(2012年) |
余少群 | 《隋唐英雄 1 & 2》(2012年) |
尹承元 | 《大王之梦》(2012年,韩剧) |
杜淳 | 《隋唐演义》(2013年) |
何中华 | 《尉迟恭》(2013年) |
张丰毅 | 《武媚娘传奇》(2014年) |
秦俊杰 | 《天下长安》(2018年) |
张智尧 | 《唐砖》(2018年) |
朴诚雄 | 《安市城》(2018年,韩国电影) |
刘倬廷 | 《玄武门之殇》(2018年) |
葛奕德 | 《少林小英雄》(2018年) |
丁宇翾 | 《天真派西游记》(2019年) |
谭凯 | 《风起霓裳》(2021年) |
耿乐 | 《长歌行》(2021年) |
动漫
- 《隋唐英雄传》(2003年)
电子游戏
- 《轩辕剑参外传 天之痕》(2000年)
注释
- ^ 1.0 1.1 其同母弟李玄霸于599年生,故李世民生于598年比他长一岁。
- ^ 2.0 2.1 (据《新唐书》记载,李世民卒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年五十三岁,应生于开皇十七年十二月即598年1月份)
- ^ 3.0 3.1 “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于武功之别馆。”(刘昫《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换算为公历即599年1月23日
- ^ “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于含风殿”(欧阳修《新唐书·卷二:本纪第二》),换算为公历即7月10日[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 荆州都督荆王李元景、梁州都督汉王李元昌、徐州都督徐王李元礼、潞州都督韩王李元嘉、遂州都督彭王李元则、郑州刺史郑王李元懿、绛州刺史霍王李元轨、虢州刺史虢王李凤、豫州刺史道王李元庆、邓州刺史邓王李元裕、寿州刺史舒王李元名、幽州都督燕王李灵夔、苏州刺史许王李元祥、安州都督吴王李恪、相州都督魏王李泰、齐州都督齐王李祐、益州都督蜀王李愔、襄州刺史蒋王李恽、扬州都督越王李贞、并州都督晋王李治、秦州都督纪王李慎、赵州刺史赵国公长孙无忌、宋州刺史梁国公房玄龄、密州刺史莱国公杜如晦、濮州刺史卫国公李靖、申州刺史申国公高士廉、陈州刺史陈国公侯君集、鄂州刺史江夏郡王李道宗、观州刺史河间郡王李孝恭、宣州刺史鄂国公尉迟敬德、蕲州刺史英国公李世𪟝、金州刺史褒国公段志玄、普州刺史卢国公程知节、朗州刺史夔国公刘弘基、澧州刺史郧国公张亮
- ^ 繁:“吐谷渾”,简:“吐谷浑”,拼音:Tǔyùhún,注音:ㄊㄨˇㄩˋㄏㄨㄣˊ,音同“土育魂”。
- ^ 繁:“龜茲”,简:“龟兹”,拼音:Qiūcí,注音:ㄑㄧㄡㄘˊ,音同“丘辞”。
- ^ 8.0 8.1 8.2 太宗东征高句丽期间,在定州辅助太子的临时宰相。
- ^ 长孙皇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后之一,当代历史学家评论最知性的皇后。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挚爱。与贞观群臣一起辅佐太宗成就了贞观之治。她的贤德为后人称道的重要原因是她能及时化解太宗的怒气保护著贞观群臣们【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为主明臣直:《旧唐书》后妃传下赞曰:坤德既轨,彤管有炜。韦、武丧邦,毒侔蛇虺。阴教斯僻,嫔风浸毁。贤哉长孙,母仪何伟。(宋)范祖禹评:唐太宗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时文德皇后谓帝曰:“谁触忤陛下?”帝曰:“魏徵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廷。帝大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徵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帝乃悦。臣祖禹曰:诗人美后妃,辅佐君子、求贤审官,国家将兴,必有淑哲之配,儆戒以成君子之德。若长孙皇后感悟太宗,其可谓贤矣。(宋)真德秀评:文德长孙后之贤,其行事皆可为后世法。方太宗之怒魏徵也,非后从容开救,则征不得免矣!其为君德之累可胜计耶?一言而全直臣于将死之际,立太宗于无过之地,虽古之贤后何以逾此?吁可仰哉!吁可仰哉!】。皇后去世后,太宗哀伤不已,建层观远眺昭陵【“望陵毁观”此事记载于正史《新唐书》魏征传与《资治通鉴》: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乃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尝引魏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之曰:“臣昏毛,不能见。”上指示之,征曰:“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故见之矣。”上泣,为之毁观】。并亲自抚养皇后留下的幼子幼女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此事在多部正史里均有记载,如《新、旧唐书·晋阳公主传》与《册府元龟》等】。太宗崩,与皇后同穴合葬昭陵【“合葬昭陵”记载于《唐会要》卷二十:至二十三年八月十八日。山陵毕。陵在醴泉县。因九嵕层峰。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为元宫。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仞。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顶上亦起游殿。文德皇后即元宫后。有五重石门。其门外于双栈道上起舍。宫人供养如平常。及太宗山陵毕。宫人欲依故事留栈道。惟旧山陵使阎立德奏曰。元宫栈道。本留拟有今日。今既始终永毕。与前事不同。谨按故事。惟有寝宫安供养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望除栈道。固同山岳。上呜咽不许。长孙无忌等援引礼经。重有表请。乃依奏。】。
- ^ 韦贵妃:初嫁李珉,生定襄县主;后嫁太宗,贞观元年四月一号封贵妃,永徽朝封纪国太妃。现有昭陵墓志一方,《纪国太妃碑》一方,碑文已泯。
- ^ 杨贵妃:《新唐书》、《旧唐书》亦称之为“杨妃”,“贵妃”徽号见于李福墓志,获封时间不明,永徽朝封赵国太妃。目前墓葬尚未确定,墓葬情况不知。另有《赵国杨太妃碑》,记录于宋代《京兆金石录》和《宝刻类编》中,只记录了相关描述,碑文未记,立碑时间不明,李俨撰,畅整书,碑已佚。
- ^ 杨妃:隋炀帝女。
- ^ 燕德妃:礼聘入秦王府,封贵人。贞观朝原为贤妃,后封德妃,永徽朝封越国太妃,现有昭陵墓志一方。
- ^ 郑贤妃:疑为贞观十七年封。
- ^ 徐贤妃:初为才人、婕妤进封昭容,太宗崩后哀慕成疾,不肯进药而薨。死后被高宗追封贤妃
- ^ 巢王妃杨氏:《新唐书》与《资治通鉴》所载其为李元吉之妻,唐太宗曾想立之为后,遭魏征后谏止,其子李明过继李元吉,太宗未授其封,但应注意,亲王妃亦为正一品;《旧唐书》未言此事。
- ^ 李承乾(以下诸皇子皆参考自此卷,不赘述):唐太宗嫡长子,深得太宗宠爱【以下所有事迹均记载于史书。①《两唐书承乾传》记载:“甫八岁,特敏惠,帝爱之。”、“时年八岁,性聪敏,太宗甚爱之。”②《唐会要◎卷五十》及多部佛教史书记载:“贞观五年承乾生病,本来不怎么信宗教的太宗一下子就修了一庙一观,庙名普光,观名西华,就是为了替爱子祈福;另外还在五月壬午(24日),大赦天下。”③贞观7年,承乾又得病。《释氏通鉴》等多部佛教史书记载:“普度僧尼三千人因太子染患。众治无效。敕延波颇入内。一百馀日。帝每询法要。太子疾愈。颇辞出本寺。赐绫帛六十段等。④因为承乾生病,唐太宗连书都不让他多读。《册府元龟‧储宫部‧才智》记载:“唐太子承乾,太宗长子。少敏惠,太宗甚爱之。贞观八年九月,太子来朝。太宗谓侍臣曰:我以承乾多疾病,不令读书,但与孔颖达评论古事。我试令作数纸,书言经国大体,立成三纸,颇有可观,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也。”⑤两唐书等记载:“承乾死后,太宗专门为他罢朝,并以国公之礼葬之。”】,后因嫉妒同母弟李泰受宠而怀疑唐太宗改立,于贞观十七年谋反被废。当时所有从犯都定了死罪,按律主犯承乾更是死罪,但因唐太宗不舍赐死,最后按通事舍人来济的处理方法【通鉴等史书记载:“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绩与大理、中书、门下参鞫之,反形已具。上谓侍臣:“将何以处承乾?”群臣莫敢对,通事舍人来济进曰:“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上从之。济,护儿之子也。”】,废为庶人,流放黔州,后病死,葬于卒地。卒年墓志记载为贞观十七年,史书记载为贞观十九年,此处取墓志说。开元年间,以孙李适之请,追赠王爵谥号,归葬昭陵。现有昭陵墓志一方。
- ^ 李宽:高祖诏过继楚哀王李智云,贞观初追封。
- ^ 李恪:有文武才,《旧唐书》载太宗“常称其类己”,《唐会要》记载“尝称其类己”,史书称其“贤”,太宗所爱【《册府元龟●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记载:“吴王恪太宗第三子少善骑射太宗甚爱之”和《大唐新语。酷忍二十七》亦记载:“吴王恪母曰杨妃,炀帝女也。恪善骑射,太宗尤爱之。承乾既废,立高宗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谏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举棋不定,前哲所戒。储位至重,岂宜数易?”太宗曰:“朕意亦如此,不能相违,阿舅后无悔也。”由是恪与无忌不协。高宗即位,房遗爱等谋反,敕无忌推之。遗爱希旨引恪,冀以获免。无忌既与恪有隙,因而毙恪。临刑骂曰:“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族灭!”不久,竟如其言。”】。唐太宗在立了李治后,认为其“懦”,私下曾与长孙无忌商量改立庶子中年长的李恪,遭反对后作罢,《新旧唐书》评价唐太宗立储不当,诚为憾事。后因“房遗爱谋反案”被冤致死,天下绝望,海内冤之,以国公礼葬于长安附近。中宗神龙年间复王爵。现有墓志一方藏于西安市长安区博物馆。
- ^ 李泰:母长孙皇后,雅好文学,书法出色,著有《扩地志》及《文集》二十卷(今以失传),明代张应文称其为书画鉴赏家(见于《清秘藏》卷下明·张应文撰),李泰深受太宗宠爱,受宠事件更是举不胜举【以下所有事迹均记载于史书。 ①贞观政要等记载:“越王,长孙皇后所生,太子介弟,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魏王,文德皇后所生,太宗特所宠异。”、“魏王泰宠冠诸王,盛修第宅。”②两唐书等记载:“按照常例,皇子成年后,要到自己的封地上去,可是李泰就硬是被父亲留下了。 ③两唐书李泰传记载:“因为李泰喜欢文学,太宗特令在魏王府置文学馆,任李泰引召学士。”④两唐书李泰传等记载:“李泰是个胖子,‘腰腹洪大,趋拜稍难’,太宗特别命令他可以乘小舆上朝。⑤李泰的封地远远超过诸王,例如《唐会要》记载:“贞观二年五月,吴王恪除使持节大都督益绵邛眉雅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濮王泰除使持节大都督扬州、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诸军事,扬州刺史。”⑥李泰除了都督的头衔外,还是雍州牧及左武候大将军。旧唐书太宗本纪等记载:“八年壬子,越王泰为雍州牧。、十一年春正月癸巳,加魏王泰为雍州牧、左武候大将军。⑦太宗外出度假,经常把魏王李泰带在身边。《资治通鉴》载:“魏王颖悟,多从游幸。”⑧多部史书记载:“贞观十四年正月甲寅,太宗去了一趟李泰的魏王府(在延康坊),马上大赦雍州及长安,还免去延康坊百姓一年的租赋,又赐给魏王府的官员东西。”⑨两唐书等记载:“贞观十五年,李泰编《括地志》完毕后,每月给李泰大量财物,甚至超过太子,被褚遂良谏。”⑩李泰除了延康坊宅外,太宗还赐李泰洛阳住宅与长安芙蓉园。新唐书长宁公主传:“魏王泰故第,东西尽一坊,潴沼三百亩。”、《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七:芙蓉园,本隋氏之离宫,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贞观中赐魏王泰。⑾多部史书记载:“太宗让李泰入居皇宫的武德殿,被魏征谏,魏征在进谏时也说李泰是太宗的‘爱子’。”⑿多部史书记载:“因为有人说大臣对魏王泰不够恭敬,太宗就把重臣们找来发作,被魏征谏。”⒀旧唐书李泰传与册府元龟记载:“李泰出事,太宗在贬斥他的诏书里仍然说他是‘朕之爱子,实所钟心。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⒁旧唐书李泰传记载:“李泰被贬后,太宗还说:‘泰文辞美丽,岂非才士。我中心念泰,卿等所知’。”⒂多部史书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又进封李泰为濮王。”⒃李泰长子李欣的墓志显示,李欣四岁时被带入皇宫由祖父母也就是太宗和长孙皇后来抚养。】,也因此而萌生野心,争夺皇位被贬。虽如此,太宗依然非常思念他,后进封为濮王。司马光认为唐太宗对李泰的“不教而诛”是不以私爱而左右国政,诚为太宗之远见。而太宗当时不立李泰的理由是“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引号内,见于多部正史)。
- ^ 李祐:后因“谋反”罪赐死,贬为庶人,以国公礼葬于长安附近。
- ^ 李愔:贞观某年,因游猎无度、殴打官员弹劾,太宗屡教其不改,发怒斥责:“禽兽调伏,可以驯扰于人;铁石镌炼,可为方圆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兽铁石乎!”削封邑及国官之半。李恪被害,因同母而受牵连被贬为庶人。咸亨年间归葬昭陵,复王爵。
- ^ 李贞:后反武后兵败死,被武后改姓“虺”,神龙初年复官复爵;开元四年,诏追复爵土,令备礼改葬。
- ^ 唐高宗:母长孙皇后去世后,与妹妹晋阳公主一起被唐太宗亲自抚养,深得宠爱【以下所有事迹均记载于史书。两唐书等记载:“初,太宗爱晋王,不使出阁。”、“高宗为晋王,以文德皇后最少子,后崩后累年,太宗怜之,不令出阁。”、“然晋王,陛下亲自抚养,至于成立,上圣深慈,偏所钟爱。”②李治出生时的特殊待遇,两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二年六月庚寅,皇子治生,宴五品以上,赐帛有差,仍赐天下是日生者粟。”③多部史书记载:“李治和同母哥哥李泰一样,到了年龄太宗却不让其之官。”④旧唐书高宗本纪及册府元龟记载:“因为在皇后去世后经常伤心,太宗‘屡加慰抚,由是特深宠异’。”⑤多部史书记载:“皇后去世后,李治由太宗亲自抚养长大。”⑥新唐书与资治通鉴记载:“太宗出去度假,常把晋王李治带在身边。”。⑦“李治为亲王时除了都督的头衔外,还是右武候大将军。记载于旧唐书高宗本纪”⑧“立为太子后,太宗出去游玩时仍要带著,被大臣谏。两唐书张行成传记载:伏承皇太子从幸灵州,臣愚以为皇太子养德春宫,日月未几,华夷远迩,伫听嘉音。如因以监国,接对百寮,决断庶务,明习政理,既为京师重镇,且示四方盛德,与其出陪私爱,曷若俯从公道?”⑨“太宗出征高丽,给李治写私信说‘忆奴欲死’。两度帖: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立为太子后,应该离开父亲出居东宫,但唐太宗却不舍硬把他留在身边,十天半月才回东宫一趟,褚遂良、刘洎在贞观18、20年相继进谏,要求太宗放李治回东宫。褚、刘进谏的理由是不可过于私爱(见于多部正史)。
- ^ 李慎:因越王贞事,被武后改姓“虺”,神龙初年复官复爵。
- ^ 李福:太宗诏过继隐太子李建成,陪葬昭陵。
- ^ 李明:高宗诏过继巢刺王李元吉。永崇中,坐与庶人贤通谋,降封零陵王,徙于黔州。都督谢祐希旨,逼胁令自杀。景云中,景云元年,明丧柩归于京师。
- ^ 襄城公主:公主雅有礼度,太宗诏为诸公主师,辞公主别第。永徽二年薨,高宗举哀,登楼哭送灵柩。
- ^ 长乐公主:唐太宗特所钟爱,出嫁时因唐太宗要给的嫁妆倍于长公主而被魏征谏【《魏郑公谏录》○谏优长乐公主礼数》记载:“长乐公主将出降,太宗谓房玄龄等曰:“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何为不得请倍永嘉公主。”】。墓葬封土为覆斗型,墓室石门三道,在昭陵已发掘的陪葬墓中仅此一例,现有昭陵墓志一方。
- ^ 豫章公主:早年丧母,由长孙皇后抚养长大。
- ^ 巴陵公主:永徽四年以“谋反罪”赐死,显庆年间,赠比景公主,立庙于墓,四时祭以少牢。
- ^ 临川公主:墓志作十一女、封公主诏作十二女,公主工籀隶,能属文。永徽初年,进封长公主,恩赏卓异。唐高宗时,上《孝德颂》,高宗下诏褒谢之。现有昭陵墓志一方,石刻诏书一方。
- ^ 清河公主:贞观二年诏封清河郡公主,食邑三千户,年约五岁,是目前所知唐太宗李世民诸女中受封年纪最小者。墓葬封土为圆锥型,现有昭陵碑半方,立于麟德初,李俨撰,畅整书。
- ^ 兰陵公主:贞观十年(637年)封兰陵公主根据碑文,薨年不晚于显庆四年;墓志为第十九女。墓葬封土为圆锥型,现有昭陵墓碑一方,李义府撰,驸马窦怀悊亲书。
- ^ 城阳公主:“驸马杜荷因功臣子弟尚公主封郡公”(引号内记载于《旧唐书·杜如晦传》:“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阳公主,赐爵襄阳郡公,授尚乘奉御。”),公主再嫁薛瓘前,唐太宗专门为之卜。麟德初,公主因巫蛊事,与薛瓘被贬至房州;咸亨中 ,主薨而瓘卒,双柩还京师。墓葬封土为覆斗型。
- ^ 高阳公主:驸马房遗爱,永徽四年以“谋反罪”赐死,显庆年间,赠合浦公主。
- ^ 晋阳公主:皇后去世后,与乃兄李治一起被唐太宗亲自抚养,为太宗最为宠爱的女儿,多受宫中喜爱。公主去世,唐太宗悲痛欲绝,一个月饮食不佳,被谏,诏官员登记公主封邑所剩之资,建造佛祠于墓旁。
- ^ 新城公主:初封衡山公主,最初许配与魏征的长子魏叔玉,后因魏征生前所谓荐人失当、邀名卖直之罪,唐太宗因而悔婚。“贞观23年因新城嫁长孙诠,太宗特升其公爹长孙操为岐州刺史”(引号内记载于《旧唐书‧外戚传》)。根据墓志,新城出嫁在贞观23年2月6日。“而太宗是在当年5月去世的,也就是说在病重期间,太宗还惦记著女儿的婚事,希望在死前把她的婚事办完,不至于为守孝3年耽误青春但由于公主婚礼过程太复杂,太宗的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引号内,未见于正史)永徽元年新城将出降,侍中于志宁上疏反对,认为公主因为父守孝三年方能下嫁(载于《旧唐书》于志宁传等)。后嫁韦正矩,外传驸马待新城失礼,后公主暴薨,高宗诏官员问罪,韦正矩不能辩解,被诛杀,公主被后世引为“傲妇”【《册府元龟·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识》:薛克构为户部郎中。族子绍,城阳公主子也,尚太平公主。绍之将婚也,兄𫖮以公主宠盛,深忧之,以问克构。克构曰:“帝甥尚主,由来故事。若以恭慎行之,亦何惧也!然室有傲妇,善士所恶。故鄙谚曰:‘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远则平阳、盖主,妖孽致败;近则新城、晋安,为时所诫。吾闻新城以病而卒,夫子受其戮辱。晋安之丑迹上闻,有敕推案其事,汴州司法李思祯、有司御独孤元康等,以秽污之状同时流配、杖决者十有一人。帷薄彰露有如此者,非夫天资淑德,以配君子,欲求无患者难矣哉!”𫖮虽大惧,而竟不敢言。】葬以皇后礼,封土为覆斗型(注: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实测和《唐昭陵新城长公主墓发掘简报》,《新唐书所记》新城公主墓之“皇后礼”口实不惠。)
- ^ 播出时因情节与历史和原游戏相去甚远,角色改名为“吕承志”。
参考文献
- ^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然则李唐血统其初本是华夏,其与胡夷混杂,乃一较晚之事实也。”
吕思勉《中国通史·第三十八章:隋朝和唐朝的盛世》:“唐朝自称为西凉李暠之后,近人亦有疑其为胡族的,信否可不必论,民族的特征,乃文化而非血统。唐朝除太宗太子承乾具有胡化的性质,因和此时的文化不相容而被废外,其余指不出一些胡化的性质来,其当认为汉民族无疑了。” -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唐纪六》: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太子建成,性宽简,喜酒色游畋;齐王元吉,多过失;皆无宠于上。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建成内不自安,乃与元吉协谋,共倾世民,各引树党友。
-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
-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率更丞王晊密告世民曰:“太子语齐王:‘今汝得秦王骁将精兵,拥数万之众,吾与秦王饯汝于昆明池,使壮士拉杀之于幕下,奏云暴卒,主上宜无不信。吾当使人进说,令授吾国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
- ^ 《通鉴》卷192载,唐太宗贞观元年,“上好骑射,孙伏伽谏,以为:‘天子居则九门,行则警跸,非欲苟自尊严,乃为社稷生民之计也。陛下好自走马射的以娱悦近臣,此乃少年为诸王时所为,非今日天子事业也。既非所以安养圣躬,又非所以仪刑后世,臣穷为陛下不取。’上悦。未几,以伏伽为谏议大夫。”韩琬《御史台记》:“伏伽,武德中自万年主簿上疏极谏,太宗怒,命引出斩之。伏伽曰:‘臣宁与关龙逢游于地下,不愿事陛下。’太宗曰:‘朕试卿耳。卿能若是,朕何忧社稷!’命授之三品。宰臣曰:‘伏伽匡陛下之过,自主簿授之三品,彰陛下之过深矣,请授之五品。’遂拜为谏议大夫。”
- ^ 司马光. 《资治通鉴·唐纪》贞观二十一年五月条.
- ^ 《唐会要·史馆杂录上》:贞观九年十月,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表曰:今月十六日,陛下出圣旨,发德音,以起居记录书帝王藏否,前代但藏之史官,人主不见。今欲亲自观览,用知得失。
- ^ 《书唐隐太子传后》
-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八·太宗平内乱》、《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八·太宗易太子》二事连载
- ^ 司马光:《稽古录》卷十五
- ^ 赵克尧许道勋著 《唐太宗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ISBN 978-7-01-000480-8第122页-127页
- ^ Adshead, S. A. M., China in World History 2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and St. Martin's Press, 1995 [1988], ISBN 978-0-333-62132-5, pp. 104–106.
- ^ 13.0 13.1 Hirth, Friedrich. Jerome S. Arkenberg , 编. East Asian History Sourcebook: Chinese Accounts of Rome, Byzantium and the Middle East, c. 91 B.C.E. – 1643 C.E.. Fordham.edu. Fordham University. 2000 [1885] [14 Sept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0).
- ^ Ball, Warwick, Rome in the East: Transformation of an Empire 2nd, London: Routledge, 2016, ISBN 978-0-415-72078-6 pp. 152–153
- ^ Yule, Henry,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Being a Collection of Medieval Notices of China, Vol I: Preliminary Essay on the Intercours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Nations Previous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Cape Route, Hakluyt Society, 1915, pp. 48–49.
- ^ Yule (1915), pp. 54–55.
- ^ Schafer, Edward H., 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of T'ang Exo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p. 10, 25–26.
- ^ Luttwak, Edward N., The Grand Strateg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 168.
- ^ Yule (1915), pp 29–31; footnote No. 3 on p. 31.
- ^ 20.0 20.1 Yule (1915), p. 30; footnote No. 2 on p. 30.
- ^ Yule (1915), p 29; footnote No. 4 on p. 29.
- ^ 《旧唐书·郝处俊传》载,唐太宗李世民“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时议者归罪于胡人,将申显戮,又恐取笑夷狄,法遂不行。”
- ^ 《旧唐书·太宗本紀》. [201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 《新唐书·太宗本紀》. [201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 ^ 根据《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简称《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二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八月初一日,亲自前往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从伏羲至元世祖十七位帝王,这十七位帝王分别是:三皇(伏羲、炎帝、黄帝)、五帝(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三王(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隋文帝的塑像被撤出南京历代帝王庙,根据《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简称《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八记载:洪武二十一年春正月“戊午,遣官祀历代帝王。初,历代帝王庙五室祀,伏羲至元世祖凡十七帝。至是,去隋文帝,凡十六帝,为五室,中三室居三皇、五帝、三王如旧,最东一室则汉高祖、光武、唐太宗,最西一室则宋太祖、元世祖,从祀名臣凡四坛,东庑第一坛九人,风后、皋陶、龙、伯益、傅说、召公奭、召虎、张良、曹参,西庑第一坛九人,力牧、夔、伯夷、伊尹、周公旦、太公望、方叔、萧何、陈平,东庑第二坛十人,周勃、冯异、房玄龄、李靖、李晟、潘美、岳飞、木华黎、博尔忽、伯颜,西庑第二坛九人,邓禹、诸葛亮、杜如晦、郭子仪、曹彬、韩世忠、张浚、博尔术、赤老温。”
- ^ 来源于《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简称《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二的相关记载。
-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01-01: 第55、56页. ISBN 9787507301540 (中文(简体)).
- ^ 《毛泽东点评历代帝王纣王能文能武很有本事》. 凤凰网. [2007年1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2月24日) (中文(简体)).
- ^ 《毛泽东妙语评点历代帝王》. 中国网. [200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6) (中文(简体)).
- ^ 《毛泽东对历代帝王的评说》. 新华网. [2007年1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1月19日) (中文(简体)).
- ^ 《旧唐书·本纪第二:太宗上》:高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
-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二‧隋纪六》
- ^ 《大唐新语·卷一》:太宗射猛兽于苑内,有群豕突出林中,太宗引弓射之,四发殪四豕。有一雄豕,直来冲马,吏部尚书唐俭下马搏之。太宗拔剑断豕,顾而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俭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太宗善之,因命罢猎。
- ^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旧译观世音,或言光世音,并讹。又寻天竺多罗叶本,皆云舍婆罗,则译为自在。雪山以来经本,皆云娑婆罗,则译为音。当以舍、娑两声相近,遂致讹失。”
- ^ 《隋唐嘉话》: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 ^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八·列传三十》
- ^ 《新唐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八》:薨年十二。帝阅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群臣进勉,帝曰:“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
- ^ 《北宋·鸡肋编》
- ^ 《新唐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八》: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
- ^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三:“帝曰:朕本系老聃,东周隐德,末叶承嗣,起自陇西,……朕所以尊乎祖风,高出一乘之上,敦乎本化”“琳闻,拓拔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帝时大怒竖目,问法师曰:朕闻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尊祖重亲寔由先古,何为追逐其短禽鼠两端。广引形似之言,备陈不逊之喻。擢发数罪比此犹轻,尽竹书愆方斯未拟。爬毁朕之祖祢。谤黩朕之先人。如此要君理有不恕!”
- ^ 朱熹《朱子语类》:“唐源流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 ^ 郑思肖《心史》卷下:“李唐为晋载记凉武昭王李暠七世孙,实夷狄之裔,况其诸君家法甚缪戾,特以其并包天下颇久,贞观开元太平气象,东汉而下未之有也,姑列之于中国,特不可以正统言。”
- ^ 冯承钧〈唐代华化蕃胡考〉,发表于《东方杂志》27卷17号,收入《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年。
- ^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李唐氏族,据最近各家考证,出于蕃姓,似有可信。”
- ^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新修本草》十七〈蒲陶条〉云:‘蒲陶……生陇西、五原、炖煌山谷。’本注:‘魏国使人多赉来。……此国人多肥健耐寒,盖食斯乎?’……这条材料显示北朝人,或许指鲜卑人,多肥健。……北朝鲜卑人体肥健似无其他史料可考,你想这条史料多么重要。阎立本绘历代帝王图,好像把唐太宗画得很肥胖,大概因为他本有胡人血统?”
- ^ 见刘盼遂〈李唐为蕃姓考〉、〈李唐为蕃姓考续〉、〈李唐为蕃姓三考〉,发表于《女师大学术季刊》。
- ^ 见王桐龄〈杨隋李唐先世系统考〉,发表于《女师大学术季刊》,1932年。
- ^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李唐氏族,据最近各家考证,出于蕃姓,似有可信。”
- ^ 见陈登原《国史旧闻》,台北:明文书局,1984年出版。
- ^ 赖芊晔译,陈三平著《木兰与麒麟:中古中国的突厥 伊朗元素》,台湾八旗出版,2019年。
- ^ 卓鸿泽〈塞种源流及李唐氏族问题与老子之瓜葛──汉文佛教文献所见中、北亚胡族族姓疑案〉,收入卓鸿泽著《历史语文学论丛初编》,中国上海古籍出版,2012年。
- ^ 汪荣祖《陈寅恪评传》,第七章 为不古不今之学——唐史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
- ^ 刘学铫《大辽王朝:青牛、白马、黑契丹》:“如果从民族的成分来看,唐朝的建国者李氏家族是胡是汉,向来是史学界争论焦点。李渊的先人曾在鲜卑族宇文氏的北周时,被赐姓大野氏,而高车族(也就是铁勒、敕勒)中也有大野氏,可见李氏一族有浓厚的胡族血统。”,台北风格司艺术创作坊出版,2012年初版。
- ^ 常华安《中国历史两大盲区:华夏、敕勒建国之谜》,台湾元华文创出版,2023年。ISBN 9789577113030。
- ^ 苏日巴达拉哈著《蒙古族族源新考》,民族出版社,1986年。
- ^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 ^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若以女系母统言之,唐代创业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为独孤氏,太宗之母为窦氏,即纥豆陵氏,高宗之母为长孙氏,皆是胡种,而非汉族。故李唐皇室之女系母统杂有胡族血胤,世所共知。”
- ^ 钱穆《国史大纲》第五编第27章〈新的统一盛运下之对外姿态〉:“近人有主李唐为蕃姓者,其事信否,无确据。然唐高祖李渊母独孤氏,太宗母窦氏,外祖母宇文氏,高宗母长孙氏,玄宗母窦氏,皆胡族也。则李唐世系之深染胡化,不容诤论。”
- ^ 萨孟武《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隋唐统一华夏,而隋唐皇室皆是虏汉相杂。……唐高祖李渊,祖虎在周赐大野氏,官至柱国大将军,迁太尉。高祖后窦氏虽为华人,然东汉灵帝时,亡奔匈奴。遂为部落大人,其血统似属汉胡杂种。太宗娶长孙氏为后,长孙氏乃是鲜卑种族。隋唐皇室虽然是汉胡杂种,而却自居为华人。”
- ^ 岑仲勉《隋唐史》:“涉李唐世系,近人曾提出两项问题:其一为缪凤林汉胡混合之北统。兹列举李氏之血统如下:除独孤、长孙都属鲜卑无疑外,窦氏之先,相传自后汉奔匈奴,故说者亦视如漠北之族。吾人对上古史能深入研究,此等问题,已觉不甚重要。莱忙脱氏言:‘德人自夸为优越人种,且是纯粹的诺曼种,实际上则彼辈已是最复杂的混血,此种现象,世界上各民族殆莫不皆然。’刘盼遂曾著《李唐为蕃姓考》三篇,最后又自取消其说,然犹有深信不疑者。”
- ^ 《新唐书·太宗子》,《新唐书·太宗诸子》
- ^ 《新唐书·诸帝公主列传》
- ^ 参见:《汝南公主墓志》。
外部链接
[编]
- 在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第五十四卷》,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 《旧唐书·卷2》,出自刘昫《旧唐书》
- 《旧唐书·卷3》,出自刘昫《旧唐书》
- 《新唐书/卷002》,出自《新唐书》
- 唐朝书家——李世民
- 沉醉唐风——唐朝历史文化专站
- 卫德明:〈论唐太宗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唐太宗 出生于:598年1月28日逝世于:649年7月10日
| ||
---|---|---|
统治者头衔 | ||
前任: 父亲唐高祖 李渊 |
唐朝皇帝 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 |
继任: 九子唐高宗 李治 |
中国皇帝 626年-649年 | ||
新头衔 |
皇帝·天可汗 630年4月—649年7月 | |
中国爵位 | ||
新头衔 唐高祖始封
|
唐 · 秦王 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
封号停止 原因:继位大统 |
军职 | ||
新头衔 唐朝建立
|
太尉 618年-626年 |
继任: 长孙无忌 |
新头衔 唐朝建立
|
天策上将 618年-626年 |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马殷
|
唐朝政府官职 | ||
新头衔 唐朝建立
|
唐朝·尚书令 618年-626年 |
继任: 李适 |
唐朝·司徒 621年-626年 |
继任: 李元吉 | |
前任: 杨恭仁 |
唐朝·中书令 625年-626年 |
继任: 房玄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