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瓦斯

酒精饮料

格瓦斯教会斯拉夫语квасъ,转写:kvasŭ,来源于原始斯拉夫语kvasъ,直译为“酵母”或“发酵”[1][2]现代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квас波兰语kwas,本意指“酸”[3]),亦作克瓦斯卡瓦斯,是一种盛行于俄罗斯乌克兰东欧国家的一种低度酒精的饮料,口感酸甜,有少量二氧化碳,以黑麦面包发酵而成。由于酒精含量低,通常最多1.2%甚至无酒精[4],因此儿童也可以饮用,广受欢迎。饮料常以水果或香草调味(例如草莓薄荷)。俄国人在夏天也以它制作俄罗斯冻汤окрошка)。除了东欧,在中国东北,尤其是在哈尔滨克瓦斯也比较受欢迎(当地译格瓦斯)。

一杯格瓦斯
以格瓦斯(左上)配拉脱维亚式晚餐

历史

 
基辅,在乌克兰许多街道上有格瓦斯的小摊

格瓦斯自古以来在东欧就是很常见的一种饮料。其悠久的历史可以与古埃及的大麦啤酒,中国的米酒以及拉美的奇恰酒等饮料相媲美[5]。甚至有人将其与美国可乐、德国啤酒和保加利亚布扎并称为世界四大民族饮品[6]。据说,格瓦斯最早就是利用没有吃完的面包干与面包屑所酿造出的朴素的饮料[7]

格瓦斯第一次出现在古俄罗斯编年史书中的时间是公元989年。在彼得大帝时代,格瓦斯逐渐成为了流行于各阶层的饮料。在19世纪时,由于部分地区缺乏淡水,甚至有报告显示农民、僧侣等对格瓦斯消耗过度[8]

如今,格瓦斯生产在东欧地区有着数百万美元的产业规模,格瓦斯由原先的夏日冷饮变为了罐装饮料,全年销售[9]

制作

 
一扎发酵中的格瓦斯

格瓦斯采用以小麦黑麦大麦烤制成的面包,天然发酵而成。也可以加上水果、浆果葡萄干,或者是在春天采集的桦树[10]

现今家庭制作的格瓦斯通常用黑面包,事先撕成小片烤脆称为(sukhari)或用油炸,加上糖或水果(苹果或葡萄干)以及酵母(zakvasska,意思是“格瓦斯的发酵曲”)。饮用时也可不过滤,以保留风味和营养。商业制作则与普通汽水分别不大,以糖、碳酸水麦芽和调味料制成。

营养

格瓦斯由于由酵母乳酸菌发酵而成,含有大量乳酸醋酸二氧化碳,有帮助消化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并对心血管系统有利[11]。格瓦斯还含有游离氨基酸,糖类和矿物质,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E,这些营养素可以说明其有益的特性[12],有稳定血压,调节血脂的功效[6]

文化

19世纪,西欧各国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下,经济蓬勃发展。相比之下,俄国仍在农奴制下处于贫穷落后的面貌。部分狭隘的保守主义者认为应当抛弃彼得一世的改革政策,从古老的俄罗斯宗法体系内寻找使国家前进的良方。作家果戈理讥讽这一类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即为“格瓦斯爱国主义”[13]

十月革命后诞生的苏联,为宣传爱国主义,同样积极倡导饮用格瓦斯[14]。其后由于粮食减产,格瓦斯甚至一度成为一种特权的标志。

苏联解体初期,格瓦斯在可乐等西方饮料的冲击下一度衰微。后来格瓦斯随俄罗斯爱国思潮的复兴而重新回归市场。

分布

 
一杯家酿的薄荷格瓦斯

格瓦斯可以称为俄罗斯的国家饮料,因此也广泛传播到原俄罗斯帝国以及原苏联境内各地区。但自从苏联解体以后,拉脱维亚政府基于卫生的原因禁止在街上售卖格瓦斯,而不少厂商也因经济动荡而结业,可口可乐乘机进驻并攻占了软性饮料市场。但在1998年,当地的厂商推出瓶装的格瓦斯,配以积极的营销手法,价格比可口可乐低一半。三年以后,占领了30%的市场,可口可乐的市场占有率亦由65%下降至44%,亦令其在拉脱维亚亏损了100万美元(1999-2000年)。类似情况在其他波罗的海国家也有出现。可口可乐于是以收购格瓦斯厂并在自己的厂房生产格瓦斯作反击 (称为 Pilskalna Kvass)。[15][16]

由于俄国19世纪末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并在俄国移民的强势影响下,格瓦斯也传入了中国东北新疆,并成为当地人喜爱的饮料。现在在哈尔滨和新疆的超市内可以购买到格瓦斯(又译为“卡瓦斯”或“格瓦奇[17])。现今中国大陆娃哈哈也早已开始生产出售一款叫做“娃哈哈格瓦斯”的饮料。

参考资料

  1. ^ Max Vasmer. Russisches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Winter, Heidelberg, 1953–1958 (in German). Oleg Trubachyov翻译成俄文: Этим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Progress, Moscow, 1964–1973. ква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Олег Николааевич Трубачёв и др. Этим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славянских языков.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 Москва, т. 1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87), с. 153 (Oleg Trubachyov et al.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Slavic languages. USSR Academy of Sciences, Moscow, vol. 13 (1987), p. 153; in Russian)
  3. ^ Serjeantson, Mary Sidney. A History of Foreign Words in English. Page 210.
  4. ^ ГОСТ Р 52409-2005. Продукция безалкогольного и слабоалкогольно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8-23. ("GOST Р 52409-2005. Production of non-alcoholioc and mildly alcoholic products") (俄文)
  5. ^ Anthropology, By Edward B. Taylor, page 26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6.0 6.1 秋林·格瓦斯酿造饮品. 中国副食品门户. [2010-11-30] (英语). [永久失效链接]
  7. ^ 克瓦斯. 去哪美食. [201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7) (中文(简体)). 
  8. ^ http://gastromancer.com/web_posted_docs/MLA_Thesis_Kvas.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vas, Jason Ryan,博士论文,波士顿大学,2003年
  9. ^ Russia's patriotic kvas drinkers say no to cola-nisation. The New Zealand Herald. July 12, 2008 [2010-11-29] (英语). [永久失效链接],原链接[1][永久失效链接] 已失效
  10. ^ Michael Jackson's Beer Hunter - Porter and kvass in St. Petersburg. beerhunter. 1999-09-08 [201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9) (英语). 
  11. ^ Кто пойдет за квасом?. MKRU. 2007-07-27 [201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俄语). 
  12. ^ Буров М. Целебные свойства кваса. ISBN 5-222-07416-1
  13. ^ 果戈理的精神之旅.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徐乐. [2010-11-30] (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链接]
  14. ^ 苏维埃文化现象随笔,闻一,江西人民出版社,ISBN:7210033750
  15. ^ Latvian Mailer and Chat Reminder. Latvian Mailer. 2001-06-02 [201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英语). 
  16. ^ Coca-Cola ups stake in Estonia. Atlanta Business Chronicle. 2001-06-01 [201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5) (英语). 
  17. ^ 卡瓦斯. 喀什市政府网. 2010年8月27日 [2010年11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9月15日)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