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型驱逐舰

白露型驱逐舰(日语:白露型駆逐艦しらつゆかたくちくかん英文:Shiratsuyu class destroyer),是大日本帝国海军驱逐舰,改良自前型初春型驱逐舰,因此也被视为初春型的准同型舰。

白露型驱逐舰
概观
舰种一等驱逐舰
拥有国日本
前型初春型驱逐舰
次型朝潮型驱逐舰
亚型改白露型
计划数6(白露型)+ 14(改白露型)
建造数6(白露型)+ 4(改白露型)
完成数10
服役数10
损失数10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1685吨
全长111公尺
水线长107.5公尺
全宽9.9公尺
吃水3.5公尺
锅炉ロ号舰本式重油锅炉3座
动力舰本式蒸汽涡轮主机2座
功率42,000马力
最高速度34.0节
续航距离4000浬(18节)
乘员226人
武器装备50口径三年式12.7cm炮2座4门
50口径三年式12.7cm炮1座1门
40公釐机炮2座(完工时)
61公分4连装鱼雷发射管2座
(九〇式鱼雷16枚)
九三式一型鱼雷改二14枚(1943年三月)
深水炸弹16枚

概要

初春型准同型

原本白露为第一次海军军备补充计画中预定建造12只的初春型第7号舰,但在友鹤事件后海军重新检讨一味追求重武装而导致的复元性不足问题,初春型在建造6只后中止进行改装,而建造中的白露紧急停工,彻底改良设计后,从白露以下的6只改为白露型。

重新设计后的白露型航速从36.5节降到了34节,但比改装后的初春级33.3节为高。武装方面;白露型和改装后的初春级主炮配置相同,但初春级的鱼雷发射管从原本的3连装3座(9门)减为了2座(6门),白露型则首次搭载了4连装鱼雷发射管2座(8门)。之后日本驱逐舰也都以4连装鱼雷发射管作为标准装备。另外由于第四舰队事件的影响,白露型还加强了船体强度。总结来说白露型在安定性能和战斗性能上都较初春级为高。

改白露型

在第二次海军军备补充计画中,原本计画再增加建造14只白露型驱逐舰,但在第四舰队事件后,针对船体强度不足的问题,新造的白露型在船体和舰桥结构进行了修改,因此也有人将修改后的称为改白露型,或依首舰海风号而称为海风型。但在此时日本退出了伦敦海军条约,海军方面判断,以受到条约限制的初春型和白露型大小无法满足海军的战力需求,因此在改白露型建造4只后中止,改进行2,000吨级的大型驱逐舰-朝潮型驱逐舰的建造计划。

同型舰

1936年8月20日于佐世保工厂完工
1944年6月15日沉没
1936年9月7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1945年1月24日沉没
1937年1月7日于藤永田造船所完工
1943年3月5日沉没
  • 夕立(ゆうだち/ゆふだち)
1937年1月7日于佐世保工厂完工
1942年11月13日沉没
1937年8月26日于舞鹤海军工厂完工
1944年6月8日沉没
1937年1月29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1944年8月26日沉没
1937年5月31日于舞鹤海军工厂完工
1944年2月1日沉没
1937年6月30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1942年6月23日沉没
  • 江风(かわかぜ/かはかぜ)
1937年4月30日于藤永田造船所完工
1943年8月6日沉没
1937年8月31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1944年1月25日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