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忠亭义民庙

24°50′39″N 121°02′11″E / 24.844274°N 121.036435°E / 24.844274; 121.036435

褒忠亭义民庙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新竹县新埔镇下寮里义民路三段360号
坐标24°50′39″N 121°02′11″E / 24.844274°N 121.036435°E / 24.844274; 121.036435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义民爷
例祭农历七月二十日(义民节
建立时间大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地图
地图
新埔褒忠亭
位置 台湾新竹县新埔镇下寮里义民路3段360号
官方名称新埔褒忠亭
类型登录等级:县定古迹
登录种类:寺庙
评定时间2006年7月24日
详细登录资料
新埔褒忠亭义民庙的“褒忠”匾为乾隆皇帝御赐的匾额

褒忠亭义民庙,又名新埔枋寮褒忠义民庙,是位于台湾新竹县新埔镇下寮里的义民庙,乃因林爽文事件而建,亦祭祀戴潮春事件牺牲的客家义军。初期此庙仅为四姓首事祭祀的小庙,后逐渐扩大,轮值圈涵盖桃园、新竹。今日的建筑列为县定古迹,而祭祀登录县定无形文化资产国家重要民俗,和六堆忠义亭并列台湾客家人两大义民信仰之地。

历史沿革

建立缘由

 
义民冢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林爽文事件平定后,清高宗乾隆帝分别赐御匾予在台湾的各籍人民,泉州移民得“旌义”、漳州移民得“思义”、粤籍得“褒忠”及熟番得“效顺”,相较于嘲讽十足,近乎羞辱性的“思义”匾,粤籍族群所获得的“褒忠”匾,赋予了粤籍义民神圣地位并确保信仰的合法性[1]。为义民建庙,客家闽南原住民皆有,其中以客家居多[2]。当时客家义首之一王廷昌出资,委请邓五得等人收集义民遗骸,并跟黄宗旺、林先坤、吴立贵其馀三大客家义首出面呈请福康安批准建庙[3]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十一月,戴礼成、才成、拔成三兄弟捐出枋寮庄旧社地,作为义民墓、庙地之用,立定〈仝立和议字〉,附带捐地的条件为庙成后,必需供奉其父戴元玖的牌位[4][5]

相传选择该地建墓、庙原因,是当时沿途载运骨骸归葬的牛车,原运到大窝口(今湖口乡),但牛经过枋寮时竟不受驱使,经烧香祷告后,掷筊卜知义民的神意希望合葬于此,据说此地在风水上称为“雄牛困地穴”[3][6]。庙方的创建沿革也引用新竹六家林姓所藏的古书,记载了牛车运载骸骨、蚁群衔土筑坟的传说,但学界认为不可信[2]。另外,相传人们为留在其馀地方的义民骨骸建立了苗栗市义民庙[7]、湖口万善祠[8]。因乾隆年间械斗死伤而建的员林地藏庵,其由来也有这种牛车停驻的说法[9]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冬于墓冢前方奠基破土,至五十五年(1790年)冬,正厅落成,称为“褒忠亭” [3][5]。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二月初二,担任庙祝的王尚武任因年老无嗣、无亲属,遂邀请王廷昌、黄宗旺、林先坤、吴立贵此四姓首事在庙内见证,签立〈立托孤字〉,当众捐出380圆,作为兴建前堂及横屋的经费[4]。该年冬,褒忠亭正式竣工落成[3][5]

初期经营

 
1974年,吴火狮赠送石狮,以实现对同乡张芳燮的诺言[10]

早期庙产收入不宽裕,主要收入是创建施主、地方人士及后世子孙的捐献,日后往后当经费充裕或需要时就会置产,用租榖为主要收入来源[4]。一说庙方第一笔的祀田是嘉庆六年(1801年)时林先坤捐出位在新社墘东南角的水田[4],而学者黄卓权认为该田是以庙产管理人身分所购入[3]。后属于竹堑社的钱茂联、钱茂安、钱甫仑等平埔原住民也有捐助[4]

乾隆、嘉庆年间捐献表[3]
年代 捐献者 捐献名称 租谷数额
乾隆五十三年 王廷昌 自费雇工收骸 -
戴礼成、戴才成、戴拔成 墓地、庙基地 -
乾隆五十三到五十五年 地方善信 建庙经费 -
乾隆五十六年 王尚武 前堂及横屋380圆 -
捐银400圆 38石
嘉庆六年 林先坤 新社墘水田二段 欠详
嘉庆七年 王廷昌、黄宗旺、林先坤、吴立贵 新社螺𦛨庄田业 55石
嘉庆十九年 林次圣 活人窝水租 2石3斗
林浩流 3石5斗
林仁安 9石2斗
钱子白 3石5斗
钱茂联、钱茂安 3石5斗
钱甫仑 3石5斗
嘉庆二十二年 刘朝珍 二十张犁南势水田小租谷额半数 30石

四姓首事起初就立下长远规划,利用生放利息及租谷收入购入土地,待后日承买租谷达到200石时,再向经理人领回租谷55石,这种承买租谷的经营至嘉庆十九年(1814年)超越预期,达到295石。随著庙产增加与管理成功,先后增加了祭圣典及程厅主、敬奉四姓祖父禄位、首事王廷昌、黄宗旺、吴立贵、林先坤禄位开祭之祭典,这皆有杀猪祭拜且设有炉主与首事。[5]

扩大发展

台湾的义民爷信仰,是以六堆忠义亭及褒忠亭义民庙及为南北两大中心[5]。后者原只是四姓首事经管庙务与祭典的小祠,然而庙方透过独特的“中元祭典外庄主调”及“外庄经理庙产”两制度逐渐扩张影响[1]

中元祭典外庄主调

道光十五年(1835年),庙方首事、施主等负责人邀约新竹、桃园的客家族群轮流主调中元祭典,从该年从六张犁开始进行十三联庄的轮值[5]。联庄是指跨村落的祭祀联盟[11]。联庄名有六张犁、下山、九芎林、枋寮、新埔、五分埔、石冈、咸菜瓮、大茅埔、湖口、杨梅坜、溪北、溪南[5];或说是六张犁、下山、九芎林、枋寮、新埔街、五分埔、石冈仔、咸菜硼街、大茅埔、大湖口、杨梅坜、新屋、红毛港[11]

该年七月二十日,林先坤之孙林绳褒(林秋华)为感谢义民爷庇佑考试成功,至褒忠亭挂“武魁”匾,并酬神恩设福醮,首次以猪、羊牲醴祭拜,以建醮及少牢之礼祭祀的方式,替日后的义民爷祭典开了先例[5]

光绪三年(1877年),金广福垦号垦成的大隘地区因办理北埔慈天宫中元祭典活动而整合,在垦首姜荣华提议下,大隘成为轮值第四顺位,名为“姜义丰”的北埔姜家公号担任值年总炉主,自此十三联庄扩大成十四联庄[11]。依据〈南势山金广福分管字〉,当道光年间垦首的姜秀銮周邦正募资时,庙方就开始对金广福作投资[4]

联庄祭典的范围不但跨越桃竹县市,并且随著当地客家人口的流动,遂使分香庙遍布全台湾[3]。其义民信仰香火凌驾三山国王,成为粤籍主要信仰,乃至成为客家族群特定的族群标签[2]

外庄经理庙产

道光十八年(1838年)至二十六(1846年)间,管理庙方的经理,皆为有地缘之便的新埔街商户,为荣和号、云和号、金和号、锦和号、振利号、庆和号等轮流管理。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林茂堂(林先坤孙)、刘维翰(刘朝珍孙)、吴清华、曾腾、杜昆冈、范汝舟、张云龙等人具帖,邀请大湖口、石冈子、九芎林及新埔街四大庄轮流管理庙产,形成四大庄轮值经理。[5]

四大庄的由来是为了庙产管理轮流,将轮值祭祀的村庄们分为四大区,以大湖口、石冈子、九芎林及新埔街作代号[4][11]。其经理人的选任以来自乡街商铺与家族为主,如新埔街轮值经理,包含自十三联庄的枋寮、新埔及五分埔三个庄的商号及地方家族公号成员[11]。然而此管理制度并非一直都圆熟运作,咸丰九年(1859年)时,理当依约定由大湖口接任新埔,结果大湖口的庄众不愿,新埔只得连续九年,当四大庄轮值经理制濒临崩溃时,发生戴潮春事件[1]。义民军、原住民对地方的人情及地理较清兵熟悉,拥有许多班兵欠缺的优点,是清廷在民变初期所须仰仗的对象[2]。义民军二次出征,转战大甲、彰化[5]。平定后,义民军遗骸归葬义民冢左侧,称为“附冢”[3][6]。在庄众团结的呼声下,大湖口再度接任轮值经理[1]

依林先坤后代保存的《林施主收执簿(同治乙丑四年端月吉日抄录契约簿)》,当时同治四年(1865年),林、刘姓施主规定轮值经理在限满要将契券交出,有著“此系通粤东之褒忠尝”、“经理不得私自贪图以肥己也”等话,学术界是认为隐寓了过去的纠纷[11]。该年由林先坤、刘朝珍的后裔林六吉与刘世远共同记名制作〈褒忠庙记〉,省去了建庙的四大义首之一的王廷昌[3]

1890年代,庙方已为收租上千谷石的大地主[11]。在清治时期结束时,庙地就有39笔之多[4]

重建前后

乙未战争,1895年春,新埔发生了从台北城逃来的粤籍人士被杀的事件[12]。据庙祝林木潭在1995年3月4日访问所说,有人被吊死在义民庙庙前的老榕树上[13]。该年5月,庙身毁于日军[4]

1898年林百川、林学源等编撰完成的《树杞林志》,讲述了义军参与林爽文事件与建庙的历史,但学界质疑夸大了林先坤、刘朝珍的财力、与竹北六张犁林家的人口数[3]

1899年10月21日,湖口庄轮值经理徐景云、傅万福、张裕光号召下,鸠集祭祀区各庄缘金,再加上庙内尝租贮积开始重建,1904年竣工落成[4]。次年,庙方所立的重建庙碑,相较于林先坤、刘朝珍二人加上“公”字尊称,王廷昌的名被省略,只以“王君”二字带过[3]

管理改革

1895至1910年,管理人傅沧浪、徐荣鉴、张清元之治下,庙宇所收租金仅存29圆多,碛地金1,000馀圆亦消失无踪,而庙身则任其颓倾,导致庄众向新竹厅长家永泰吉郎举发罪状。日本政府派新埔支厅长江崎正隆、庶务课主任筏安太郎,邀集粤籍绅商三十二人,在新埔陈氏家庙集会以改选管理人,公举新埔街蔡金球、五分埔庄詹文光、新埔街陈福龙管理,任期为三年。傅沧浪、徐荣鉴、张清元等将存于家里的剩款充为公共事业,在竹北一堡建立公学校。[11]

1911年6月20日《台湾日日新报》报导说为枋寮义民庙拥田园70馀甲、年收租金6,000馀圆,在本岛庙宇中,产业最居多数[11]

由于庄众对私人把持庙产庙务的不满、日本政府监督法规的出台、以及日治初期地方公共建设的需要,促使设立协议会,在1914年1月1日通过有34条规定的义民庙协议会规约[11]。管理员为三名,为从十四联庄整合为三区选出,第一区有新埔庄、关西庄,第二区为红毛庄、湖口庄、杨梅庄、新屋庄、观音庄,第三区包含六家庄、芎林庄、横山庄、竹东街、北埔庄、峨眉庄、宝山庄[4]。协议会成立后,从其会议举行的形式,参与议员盖章、缺席者请假、委任状提出、议员选举、提出议、议长主持讨论事项及决议、制作会议记录、提出年度预算讨论及制作清楚财务决算收支记录等办法,皆已符合近代公司治理与议事流程进行的标准[11]

1919年的丸井圭治郎《台湾宗教调查报告书》提及此庙为当时全台湾寺庙财产及收入最大的寺庙[4]。庙方在1899至1920年间对于公学校的捐款,就占了全岛公学校收入比重近三成,而1912至1925年间对十四联庄内学校的捐助更高达30馀所[11]

日本官员也会暗示庙方要捐助,如1911年要求捐助枋寮派出所[11]。1933年春,受新埔分室巡查部长要求捐助建设新竹武德殿,在协议会讨论后,决议尽量不要捐超过600圆[4]

至1934年,庙方已累积资产约有土地67.8496甲、收入有年租谷2402.5石、现金部分有金10020圆[4]。1940年,统治当局有意废庙,十四联庄经理人傅任、彭锦球、蔡昆松等人,远赴东京向帝国议会陈情[3]。在杉溪言长帮助下,获得保留[14]

战后初期,1947年,协议会改组为褒忠义民庙管理委员会[4]

今日建筑

1964年各区代表商议乐捐重修,至1971年12月竣工[15]。今址在义民路三段360号[6][16],属下寮里[15],又称“新埔枋寮褒忠义民庙”[6]

庙身为二进、二廊、二横屋,正殿面宽五开间,燕尾脊建筑。坐北朝南,前有凤山溪,后为店仔湖台地,前低后高,左右开帐。庙前牌楼壮观,分别写有“褒忠亭”和“义以教民”,牌楼下有旅居台北市客家乡亲捐赠的石狮。靠近马路旁的两匹石马建于日治时期,原置于庙前。[6]

1999年初,庙方竖立石牛、石象、石麒麟各一对放置在喷水池[17]。该对石牛为雌牛卧、雄牛站,被文史工作者黄有福发现和称为“雄牛困地穴”的风水意涵并不同[18]

庙的石材以泉州白石为主,采用浮雕、镂雕、剔地起突、线雕、字雕等不同手法,主要分布于三川殿布口廊[6]。从牌楼到大厅间铺上印度黑石[17]。庙内未设龙柱,石柱和柱珠均为圆形,各面收线角为八段,雕有花、鸟和水果[6]

庙内存有徐宗干“同心救国”匾[11][15]张世英“义继褒忠”匾[1]刘铭传“赴义捐躯”匾[15]长谷川清“尽忠报国”匾[6][14][19]秋田清“忠魂不朽”等匾[14][19]、杉溪言长“遗芳万世”[14]、及历代总统所赠匾[6]。与日本断交时,庙匾、碑的日治年号与关西太和宫一样遭到破坏[14]

 
牌位

后殿辟为三座神龛,中央奉祀书写“褒封粤东褒忠义民”的神位,上方横批中央另辟一小室供奉圣旨[6]。香客可请庙祝书写请神用的香旗[20],旗上有白布边与分香的时间和供奉地址等资料[21],经庙祝于神位祝祷后带回供奉[20]。譬如观音区大堀里的客家人原先分为二十一组轮流在家供奉其香旗,后因传统衰退而放于活动中心[22]

左右两厢六张牌位上有十三位对庙产之捐施与经理有功士绅菁英的名字[1]。如受祀的王尚武曾希望归终以后,在清明、端午、七月半、冬至、过年祭拜他与先祖[4]。在今日的牌位安排上,林先坤从四姓首事中抽出,与刘朝珍、陈资云各单独在左厢立一大禄位牌,而王廷昌、黄宗旺、吴立贵加上钱茂祖共用一个长生禄位牌,置于右厢,至于死于林爽文事件的程峻不再有牌位[5]

左侧神龛配祀三山国王观音菩萨神农大帝,右侧神龛配祀福德正神[6]。枋寮的民众会在正月初七请来彰化南瑶宫妈祖供奉在庙内,至天穿日时绕境[23]

义民冢石碑刻有“粤东褒忠义民之总冢”,上款刻“乾隆五十一年立大正十二年重刻”,其中“大正”被人故意用“民国”二字遮盖[14]

1985年8月19日内政部公告列为三级古迹[3]。2004年又获得内政部古迹修复经费补助,12月间再度动工整建,于2005年7月举行登龛安座,12月竣工完成[3]。三块被移除昭和年号的木匾依然未补上,而墓碑再次用金漆涂上“民国”二字[14]。2016年,进行周边景观整建工程,为营造庙前恢宏视野,将四棵老榕树移植到后山,并改善广场铺面[24]

分香庙宇

褒忠亭义民庙自乾隆末年开始发展出分香,这些分香庙每年还得回本庙,以过炉、掬火等宗教仪式以确保其灵气[5]。祭祀义民爷的台湾庙宇约六十多座,其中出于此庙的分香庙就占一半[2]。而与该庙密切关联的苗栗市义民庙,虽然维持著六庄轮祀祭典,却没有任何一座分香庙,而且停留在“义灵”的神格,呈现绝然相异的发展[3]。六堆忠义亭也无这种分香形式[5]

部分褒忠亭义民庙分香庙
庙名 建立
平镇褒忠祠 乾隆末年建[25]
南崁褒忠亭 道光年间由观音迁居南崁的客家人建[26]
南湖护安庙 光绪年间由黄南球[27]
狮潭义民庙 光绪年间由黄南球[27]
头份义民庙 光绪年间由张大彬等人建[28]
金锦山义民庙 1919年由保正谢亮昌等人建[29]
水里义民庙 1936年先安奉香火于陈日春私宅[30]
旗美褒忠义民庙 战后初期由张阿财分香而建[31]
高雄褒忠义民庙 1946年由林让才等分香而建[32]
长桥褒忠义民亭 1950年由刘勇进分香而建[33]

研究台湾宗教和民间信仰的李丰楙教授,认为义民爷属于广纳各乡的开拓象征及乡团图存行动,性质上和一地、一庙所祀的原乡、祖籍神不同,故一旦建义民庙,也就易于整合形成当地同籍移民的生活共同体的表征[2]。像是花莲县吉安乡有许多客家移民,在他们的要求下,花莲县政府就于2010年7月由副县长蔡运煌率花莲客属会各分会会长至褒忠亭义民庙迎回分香,在花莲县政府客家事务处建了一座小型的义民庙[34]。客家移民的移出,也会使原地的义民庙香火衰退,如南崁褒忠亭[26]

由于义民信仰几乎涵盖台湾客家聚落,成为联系四县海陆饶平诏安等不同祖籍、不同语系的台湾客家人的共同信仰[2]

褒忠亭义民节祭典

褒忠亭义民节祭典
官方名称褒忠亭义民节祭典
类型登录等级:重要民俗
评定时间2015年3月26日
详细登录资料
褒忠亭义民节祭典
官方名称褒忠亭义民节祭典
类型登录等级:民俗
评定时间2009年6月8日
详细登录资料

褒忠亭义民庙自创建以来,从初期的私人性质的村庙,到形成今日六家、下山、竹东镇、九芎林、大隘、枋寮、新埔、五份埔、石光、大茅埔、湖口、杨梅、新屋、观音、溪南大庄祭典区,为跨新竹、桃园县市的北部客家信仰中心。这演变历程中,自清廷到今中华民国政府,均获得当时执政者重视。政治人物亦透过对义民祭的重视及参与来显示其对客家的认同。[4]

褒忠亭义民节祭典于2009年公告为县定无形文化资产[35],同年被客委会列作客庄12大节庆之一[36]。2015年3月26日,经文化部公告登录为国家重要民俗文化资产,并由文化部长洪孟启亲自到褒忠亭义民庙颁发国家重要民俗证书[36]

义民爷的祭典可分为平日各祭典区庙宇的挑饭、春秋二祭、与义民节中元联庄祭典[5]。祭祀组织由上而下,有综理祭典的炉主、分工承办祭典事务的调首、认捐斗灯的缘首,最底层的家户以邻里为单位作挑饭[1]

春秋祭典

春祠在清明节前一星期举行;秋尝在11月举行[5]

祭祀是在庙方董事长主持下,朝义民爷神座前行三献礼。初献礼:跪,进爵、进禄、进酒、叩首、再叩首、三叩首、高升、平身、复位;读祝文、叩首、再叩首、三叩首、高升、平身、复位。亚献礼:跪,进爵、进禄、进酒、叩首、再叩首、三叩首、高升、平身、复位。终献礼:跪,进爵、进禄、进酒、叩首、再叩首、三叩首、高升、平身、复位。三献礼完后,再举行加冠进禄,也就是主祭者右至上堂献酒、滴猪、左至下堂献酒、滴羊,最后主祭者复位、献帛、化财、焚祝文、望燎。[5]

中元祭典

祭祀时间为农历七月十八日下午至七月二十日[5][36]。学术看法,林绳褒当初选择七月二十以少牢之礼祭祀义民爷,是以避开七月十五中元法会的祭鬼,将义民爷的神格提高为阳神[5]。此仪式本质上是宗族类集体性的亲属或拟亲属之追悼行为,每年重演十八世纪末基于亲属关系的集体大葬,祭祀同时往上神祇及延伸关怀至无主孤魂[2]

在1953年报导,褒忠亭义民庙与新埔广和宫举行的中元祭典,当时人口约3万、5千馀户的新埔镇就预计杀200台斤以上的大神猪1200到1300只,引起警方劝导[37]。次年,轮到湖口乡主值时,虽遇大旱,但地方为了面子,自去年底起就准备大猪2000馀只,县长朱盛淇还出面向省民政厅保证下次不会援例,引起有人呼吁将钱省下建石门水库[38]

2022轮值新埔联庄祭典,仅剩18只神猪。

轮值地区

轮值之十五联庄及各庄值年总炉主家族表[4](2017年至2031年)
联庄名称 总炉主家族公号 轮值年度 所辖地区
六家
林贞吉
1987、2002、2017 竹北市:新仑、北仑、斗仑、兴安、中兴、鹿场、文化、隘口(1~12邻)、东平
新竹市:千甲、金山、仙水、水源、关新、关东、科园、武功、建功、埔顶、龙山、新庄里
竹东镇:头重、二重、员山、柯湖里
下山
郑振先
1988、2003、2018 芎林乡:上山、下山村、文林村(11~14邻)
竹北市:东海、东兴、隘口(13~15邻)
竹东镇:三重、陆丰里
九芎林
曾捷胜
1989、2004、2019 芎林乡:芎林、文林(1~10邻)、水坑、中坑、新凤、石潭、秀湖、五龙、华龙、永兴村
竹东镇:鸡林、五丰、南华、东华、上坪、软桥、员崠、瑞峰、上馆、商华、大乡、东宁、中山、中正、忠孝、仁爱、竹东、荣华、荣乐里
横山乡全部
尖石乡全部
五峰乡全部
大隘
姜义丰
1990、2005、2020 北埔乡全部
宝山乡全部
峨眉乡全部
新竹市:明湖、湖滨、茄苳、柴桥、东香、大湖
枋寮
林六合
1991、2006、2021 新埔镇:上寮、下寮、北平、南平、文山里
新竹市:前溪里
竹北市:竹北、竹仁、竹义、福德、泰和、新社、新国、联兴、新庄、麻园、溪洲、十兴、北兴里
新埔
蔡兴隆
1992、2007、2022 新埔镇:四座、新埔、新生、新民、田新、旱坑、宝石、内立(3~10邻)里
五分埔
陈茂源
1993、2008、2023 新埔镇:五埔
关西镇:东平里(1~15邻)
石光
范盛记
1994、2009、2024 关西镇:石光、大同、上林、新力、南和里
新埔镇:内立(1~2邻)里
关西
罗禄富
1995、2010、2025 关西镇:南山、北山、北斗、东兴、西安、南雄、仁安、东安、东山、东光、南新、新富、玉山、金山、锦山里
大茅埔
吴廖三和
1996、2011、2026 新埔镇:巨埔、鹿鸣、新北、照门、清水里
龙潭区:三水、三和里
关西镇:东平(16~18邻)
湖口
张六和
1997、2012、2027 湖口乡:中势、孝势、仁势、爱势、信势、信义、中兴、中正、波罗、湖南、湖镜、湖口、长安、长岭村
杨梅区:三湖、上湖、头湖里
新丰乡:中仑(6~7邻)
杨梅
陈泰春
1998、2013、2028 杨梅区:杨明、杨江、杨梅、秀才、四维、中山、金溪、金龙、三民、裕成、裕新、梅溪、红梅、梅新、永宁、大平、东流、水美、大同、瑞塘、瑞坪、瑞溪、埔心、光华、仁美里
新屋
许合兴
1999、2014、2029 新屋区:新生、新屋、东明、石磊、清华、九斗、埔顶、头洲、后湖、下埔、赤栏、永安、永兴、石牌、下田里
杨梅区:上田里
观音区:富源里
观音
黄益兴
2000、2015、2030 观音区:白玉、大潭、保生、武威、三和、新兴、广兴、坑尾、金湖、蓝埔、大同、大堀、上大、仑坪、广福(14~16邻)
中坜区:过岭、山东、内厝、月眉里
溪南
徐国和
2001、2016、2031 新丰乡(中仑6~7邻除外)
湖口乡:凤山、凤凰、胜利、和兴、东兴、德盛
新屋区:笨港、后庄、社子、望间、槺榔、大坡、深圳里
杨梅区:富冈、富丰、丰野、员本、瑞原里
 
富冈车站附近民宅2016年溪南庆典区联庄轮值八仙彩

十五大联庄中,以九芎林联庄范围最广,包含芎林、竹东、横山、尖石、五峰等地[39]

相传原本头份会成为第十五联庄,可是大隘联庄首次参加祭典时,发生大隘的姜家隘丁因与戴家后裔相争水灯排之先行问题,愤而开枪,使得庙方执事者停止地区再加入。直到1976年2月27日,庙方招开讨论祭典调整的会议,会中溪北庄范姜德委员提案,将溪北联庄拆成为新屋、观音两联庄,以方便管理,同年3月27日通过,因此成了十五联庄。[5]

1982年,新竹县、市分家,新竹市金山面九甲埔被归作六家联庄,新竹市的柴桥里、茄苳里、东香里、大湖里则归为大隘联庄,前溪里划成枋寮联庄。新竹市客家委员会委员、文史工作者吴庆杰在2017年曾建议新竹市应该独立成为新的轮值区,成为第十六联庄。[40]

事前准备

挑饭奉祀

祭典前一月到两月间,轮值到的联庄总炉主率领信众至褒忠亭义民庙,迎回义民爷令旗及香旗过炉,再恭迎至各祭典区及普施场。这段期间,各区众开始以邻里为轮流单位,用煮熟剁盘或切片之猪、鱼、鸡、鸭、鹅等肉食与其他饭菜作祭品,至当地奉祀义民爷的庙宇作祭拜,并要摆上碗筷。挑饭的期间长短,视该祭祀区参与户数多寡来决定。[5]

该仪式又名“奉饭”、“犒军”,类似台湾民间信仰中对五营举行的犒军[5]。有别于闽南人的犒军是向外拜,客家人的奉饭是向义民爷的旗子行礼[2]

会场装置

在祭典第一日,首先于庙前广场树立三枝长约二十公尺高、尾端留叶的竹篙,稍高的中枝挂与七星灯,左枝挂招魂圈,右支则挂白幡[5]。据常替寺庙竖立灯篙的新埔广和宫公关刘保志经验,灯篙最佳用竹是两年生未满三年的孟宗竹,选竹时慎选竹节已要由紫转黑比较能支持,但孟宗竹不够高,顶多十二、三公尺长,对于新埔义民庙这样的大庙想要招引各路的好兄弟则太矮,若选用刺竹则选取有竹头者,以水份保持住就比较不会断[41]。灯篙一经竖立,直至普渡圆满期间,闲杂人等,尤其是妇女小儿、带孝及不净者避免靠近[5]。2016年,庙方首度不将灯篙立于庙埕正中央,改立东大门角落,且用吊车取代传统人力竖立,受黄有福支持,因毕竟灯篙有许多禁忌和避讳[42]

再来,正门前方广场开始搭棚布坛。坛中布置成三宝殿,有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文殊普贤菩萨像,两旁悬挂十殿阎君图,中摆科仪桌与供桌,两旁设斗灯,供桌后方立韦驮。道场搭建完毕后,要在庙门正门前竖立大士爷像,左右庙门摆灵山山神土地伯公一对,山神居左,伯公居右。[5]

庙前两侧分设三官亭、褒忠亭、沐浴亭、金山银山、寒林所(翰林院)、同归所等纸扎。寒林所为一纸糊鬼寓,号称为收容历代名贤,其实为贫寒潦倒之文士。同归所,是收容无祀孤魂的休息处。在普度期间,针对寒林所(翰林院)、同归所,除早晚上香外,并供奉孤饭。[5]

仪式流程

第一日

法师在仪式进行前要将释迦牟尼佛金身安座,并宣布今日将要在此地作法会,谓之“请师登座”。 该日午夜子时,轮值祭典区总炉主、炉主点燃斗灯,随即起鼓奏乐。斗灯一经点燃,仪式结束前绝不可熄灭。总炉主、炉主、调主等人鱼贯进入会场,焚香参拜。这时,法师将蒙住面然大士老爷(大士爷)像头部之红纸除去,左手拿镜子,右手执沾鸡血与朱砂之毛笔来开光点眼,即点大士爷之眼、鼻、耳、心、腹、背、手、足处,并将镜供奉于大士爷前香炉内,以赋予大士爷灵性,来管理各处招徕之孤魂野鬼,公平分配普度祭品。该日仪式末,法师将所有轮值义民祭典之领调信众名单,上奏众神,表示此处将举办中元普度。[5]

第二日

一早,祭旗迎接神明,奏请诸三界公监斋菩萨灶王后,法师开始诵《梁皇宝忏》,早上念前三卷、下午第四、五卷,晚上六到八卷,每诵完一卷即送翰林、同归所前焚化。近中午11点时,为神进午餐。下午由庙前出发至凤山溪放水灯,以吸引水鬼上岸接受款待,水灯在点燃蜡烛后随溪而下,越远越佳。吃完晚饭,法师诵经及上演野台戏之前,先起鼓作乐,谓之“大闹道场”。[5]

第三日

子时一到,举行发猪献刃。养神猪神羊者摆香案供以斋果及饭团,将用红布绑扎刀柄的杀猪刀一起置托盘中祭拜。宰杀前,拜好的饭团要给神猪吃,连刀带盘再拜一次,并念《往生咒》,也念“作猪作羊无了时,大了畀人㓾,变神变佛畀人拜”等祝词。牲体在括净、豚解之后去其赘肉后,撑开放置猪羊架上风干。从此以至天明,各家纷纷宰杀神猪、神羊。[5]

昔日习俗会在猪头上插杀猪刀,代表被宰杀时是活体,请义民爷自行拿刀享用之意[43]。只有评比为前三十名的神猪与前五名的神羊才有资格运到庙前献供[5]。参与建庙的林、刘及戴家后裔有优先祭祀权,在正门有为他们预留的神猪位置[43]

待清晨时,拜谒神明,奉请用餐。然后法师继续诵《梁皇忏》第九卷、十卷,同样送寒林、同归所前焚化。焚化草席两件、鞋两双、水桶两个、碗四十八个、筷四十八双、杯四十八个。领调者(调主)名单会公布于庙墙上,称为“出榜”。 [5]

祭典的重头戏为猪羊进场献供,并由总炉主读祭文、行三献礼、拜答天恩、供养六神、奉谢三界后,将大士爷自庙门口移驾至庙前榕树下,继而举行放焰口仪式。之后,奉送众神,将所有纸糊、灯篙移到庙外火化。最后,信众将将猪肉分解带回,象征不再是祭品,分送亲友,称为“分福”,普渡结束。[5]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罗烈师. 揮汗挑擔,再祭義民--從傳統鄉村走到現代都會的義民信仰. 《新活水》 (中华文化总会). 2006-09, (第8期)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孙连成. 有關清代臺灣義民研究探析 (PDF). 《历史教育》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2010-06, (第16期)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4-26) (中文(台湾)).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黄卓权. 義民廟早期歷史的原貌、傳說與記載-歷史文本與歷史敘事的探討. 《台湾文献》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8-09, 59卷 (第3期) [2018-09-05] (中文(台湾)).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林志龙. 日治時期新竹枋寮褒忠亭義民廟管理組織 協議會之研究 (PDF). 《史汇》 (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 2006-09, (第10期)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05) (中文(台湾)).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范明焕. 新埔義民爺祭典的文化內涵、演變與特色 (PDF). 《新竹文献》 (新竹县政府文化局). 2012-08, (第50期)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05) (中文(台湾)).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叶伦会. 忠君義勇 凝聚客家鄉情新埔義民廟. 《大纪元时报》. 2011-07-29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中文(台湾)). 
  7. ^ 胡蓬生. 有兄弟廟之稱 苗市、新埔義民廟慶220周年. 《联合报》. 2011-11-22 (中文(台湾)). 
  8. ^ 毛炽伦. 萬善祠為紀念義民而興建. 《中国时报》. 1995-08-29 (中文(台湾)). 
  9. ^ 颜宏骏. 鬼月談普度祭儀 首推員林地藏庵「牛車傳奇」. 《自由时报》. 2017-09-18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中文(台湾)). 
  10. ^ 陈权欣. 新光老東家吳火獅到處送石獅. 《中国时报》. 1998-06-15 (中文(台湾)).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林欣宜. 「財產是十四大庄公共」:日本統治前期新竹枋寮義民廟廟產經理公共制度化的形成 (PDF). 《全球客家研究》 (国立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 2014-05, (第2期)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21) (中文(台湾)). 
  12. ^ 罗际鸿. 「二七王公」軼事為台灣近代史補註 田野訪查疑與唐景崧丘逢甲在前清時期被推舉為總統副總統有關. 《中国时报》. 1996-11-03 (中文(台湾)). 
  13. ^ 罗际鸿. 義民廟前榕樹典故穿鑿附會 傳聞兩百年前種植曾為吊人刑場 但真實性待考證. 《中国时报》. 1995-03-05 (中文(台湾)).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罗际鸿. 義民廟部分文物待修復. 《中国时报》. 2006-09-15 (中文(台湾)). 
  15. ^ 15.0 15.1 15.2 15.3 毅振. 台灣史記 枋寮褒忠義民廟 北台客家人士信仰中心. 《联合报》. 1997-09-11 (中文(台湾)). 
  16. ^ 黄丽如. 《農村之旅》九穹湖以「農」情待客. 《中国时报》. 2007-08-29 (中文(台湾)). 
  17. ^ 17.0 17.1 徐仁全. 大石雕妝點義民廟 噴水池添勝景 吸引遊客前往觀賞. 《中国时报》. 1999-01-31 (中文(台湾)). 
  18. ^ 张念慈. 義民廟水牛像 性別錯亂? 枋寮褒忠義民廟 文史工作者:應是「雄牛臥、雌牛站」 廟方解釋:認知不同. 《联合报》. 2005-08-16 (中文(台湾)). 
  19. ^ 19.0 19.1 廖雪茹. 〈北部〉2匾額見證 皇民化險廢廟. 《自由时报》. 2015-06-23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4) (中文(台湾)). 
  20. ^ 20.0 20.1 罗际鸿. 七十五歲高齡解籤高人一等 廟祝林木潭老神在在. 《中国时报》. 1994-03-02 (中文(台湾)). 
  21. ^ 黄美珠. 〈北部〉香旗誤當黑令旗? 文史工作者黃有福:意義大不同. 《自由时报》. 2018-08-21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1) (中文(台湾)). 
  22. ^ 潘欣中. 百年輪值奉飯傳統 漸不受重視 大堀村義民爺 安置在活動中心. 《联合报》. 2009-09-14 (中文(台湾)). 
  23. ^ 罗缃纶. 新埔迎媽祖 分享平安粥. 《联合报》. 2005-02-28 (中文(台湾)). 
  24. ^ 黄美珠. 新埔褒忠亭義民廟 下週起施工整建. 《自由时报》. 2016-02-24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中文(台湾)). 
  25. ^ 张雅婷. 客家義民嘉年華 騎ubike起跑 7日「挑擔踩街」 廣招社團、學生參與 還有「義民頒」文創音樂會 20日客家大戲由景勝戲劇團擔綱演出. 《联合报》. 2016-08-04 (中文(台湾)). 
  26. ^ 26.0 26.1 潘欣中. 南崁義民廟 閩南人當家. 《联合报》. 2008-10-25 (中文(台湾)). 
  27. ^ 27.0 27.1 廖奎荧. 護安廟係義民廟分靈所建. 《中国时报》. 1995-03-19 (中文(台湾)). 
  28. ^ 范玉玲. 義民信仰在頭份地方社會脈絡下的轉變 (PDF). 2009-09-10 [2023-07-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25). 
  29. ^ 罗浚滨. 酬神蕃薯戲 金錦山義民廟祭典獨特. 《中国时报》. 2008-03-11 (中文(台湾)). 
  30. ^ 邓木卿. 六十年前由新竹母廟分靈安奉 威靈顯赫吸引信徒 水里義民廟佑民護土. 《中国时报》. 1996-06-23 (中文(台湾)). 
  31. ^ 刘宥廷. 大士爺坐鎮 義民廟普渡亡靈. 《中国时报》. 2013-09-03 (中文(台湾)). 
  32. ^ 吴荣伟. 高雄褒忠義民廟客庄信仰中心. 《台湾时报》. 2015-07-27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5) (中文(台湾)). 
  33. ^ 王燕华. 義民亭安座 代縣長參拜. 《联合报》. 2003-07-11 (中文(台湾)). 
  34. ^ 江诗筑. 花縣府設義民廟 新埔分香來的. 《联合报》. 2011-07-08 (中文(台湾)). 
  35. ^ 廖雪茹. 〈北部〉義民祭 禁電子花車、鋼管女跳艷舞. 《自由时报》. 2015-06-17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5) (中文(台湾)). 
  36. ^ 36.0 36.1 36.2 蔡孟尚. 文化部授證 義民祭獲指定國家重要民俗. 《自由时报》. 2015-09-01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中文(台湾)). 
  37. ^ 驚人的鬧鬼 小鎮籌拜中元節 準備耗財三百萬 縱然是神不知也鬼不覺 亦可使傾其家而蕩其財. 《联合报》. 1953-07-31 (中文(台湾)). 
  38. ^ 郭天成. 鄉城小調 拜拜的狂熱﹗. 《联合报》. 1954-08-14 (中文(台湾)). 
  39. ^ 庄旻静. 義民祭展開 九芎林聯庄21日迎義民爺. 《中国时报》. 2019-07-21 [2019-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台湾)). 
  40. ^ 洪美秀. 義民祭典15庄輪值區 客委建議竹市獨立成第16區. 《自由时报》. 2017-09-06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中文(台湾)). 
  41. ^ 黄美珠. 義民祭豎燈篙 長竹應聲斷. 《自由时报》. 2014-08-14 [2020-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5) (中文(台湾)). 
  42. ^ 黄美珠. 客家義民祭傳承228年 燈篙首見改豎廟旁. 《自由时报》. 2016-08-20 [2020-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中文(台湾)). 
  43. ^ 43.0 43.1 黄美珠. 〈北部〉神豬頭上刀 有請義民爺. 《自由时报》. 2009-09-09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