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8式自走炮
75/18式自走炮 (Semovente 75/18) | |
---|---|
类型 | 自走炮 |
原产地 | 义大利王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42年-1945年 |
使用方 | 义大利王国 纳粹德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生产历史 | |
研发日期 | 1941年 |
制造数量 | 765辆 |
衍生型 | M13/40或M14/41底盘型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14.4 吨 |
长度 | 4.92 公尺 |
宽度 | 2.2 公尺 |
高度 | 1.85 公尺 |
操作人数 | 3名(车长兼炮手,驾驶,装填手兼通信员) |
装甲 | 车前:50公釐 |
主武器 | 75公釐达75/18炮 44发 |
副武器 | 8公釐布雷塔38式或6.5公釐布雷塔38式机枪 |
发动机 | 柴油引擎 125 匹马力/145 匹马力 |
悬挂 | 半椭圆叶片弹簧式 |
作战范围 | 230 公里 |
速度 | 32公里/时 |
75/18式自走炮(义大利语:Semovente 75/18)是义大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种自走炮,由75公釐达75/18式山炮结合M13/40或M14/41坦克的底盘结合而成[1]。“M40 75/18”指的就是以M13/40的底盘所制造,“M”指的是中坦克(Medio),首60辆由M13/40的底盘所制造[1],因此这种自走炮也被以“M40自走炮”来代称,后来于1941年后陆陆续续以M14/41底盘制造了共162辆[1]。75/18式自走炮原作为义大利军装甲战斗车辆火力不足的临时替代方案,直到较重型的P40坦克生产了为止。这种自走炮受到德军使用的三号突击炮影响,具有车身低矮、火力尚可和廉价的特点,使它成为义大利军在二战最成功的装甲战斗车辆之一,但其底盘的性能不稳、过时的铆钉相接装甲和主炮炮盾设计上的问题亦减低了它的战斗能力。
概要
设计出达75/18式炮的义大利炮兵上校塞基罗·布雷斯(Sergio Berlese)建议义大利军应装备一种类似德国三号突击炮的装甲战斗车辆[2],当时三号突击炮在法国战役中相当成功。第一辆原型车很快就被制造出来,于1941年2月10日交付,12个月后以M13/40坦克为底盘的一号车生产完成,之后共前后生产超过60辆。75/18式自走炮于1941年时开始被投入使用,在1942年1月被送至北非战场。第一批的成品使用的是M13底盘,其只有出力125匹马力的贫弱引擎,为本车一大缺陷,后来改用M14底盘时,用的是145匹马力的引擎。
结构上来说,该车的装甲以钢板和铆钉相接,比原本底盘车辆来的厚但较无倾斜(自走炮50公釐,原车最厚处42公釐)。车前装甲几乎是垂直的,但因为有两片重叠的25公釐均质钢板,比原底盘车辆高一些。
构造
该车有一个宽阔而低矮的战斗舱,驾驶座朝前,引擎置于车体后方,为义大利车辆典型的配置方式。引擎舱与战斗舱高阔不同,其较小而外部倾斜,顶部还有一钢板覆盖。机械装置与M13/40坦克极为相似,左右各有八个小轮接置在两座四轮架上。悬吊装置为叶片弹簧式,虽然可靠但速度慢。传动装置位于车体前部,乘员仅有三名:驾驶、炮手和车长。
主炮为75/18公釐炮,本身为一种现代的师属火炮。火炮倍径为18倍,左右可转角度为40度,上下可抬高-12到+22度[3]。火炮装有制动器,还有其他乘员用的观察仪、瞄准装置(望远镜、潜望镜和其他)。主炮的低初速(约每秒450公尺)以意味著射程短,在提高45度的状态下射程可达9500公尺,但22度时就只有7000至8000公尺。因为相同的原因,其射程对于直接火力攻击也有限制,特别是对于移动的目标。尽管有时制造过程中被省略,车顶上的一挺机枪是唯一的近战防御武器,最初为6.5公釐布雷达机枪,之后将其升级为8公釐的型号。该车装载的是44枚典型的75公釐主炮弹药和1,108枚8公釐子弹[4]。另外还装有一个RF1 CA对讲机,并由炮手来担任通讯士。
服役
虽然75/18式并非广为人知,其在战斗上还是发挥了一定的效益。尽管它在技术上类似三号突击炮,功能却不同,为配置在师属炮兵中而非单纯用作突击炮。编制上,每个装甲师配置两个炮兵群,各有两个炮兵连(各有四辆75/18式和一辆指挥车),共有18辆75/18式(包括2辆后备)和9辆指挥车,指挥车装有额外的无线电设备,并以13公釐机枪代替它的主炮。起初总数只有60辆下单,仅刚好3个装甲师的编额。
75/18式自走炮被广泛布署在北非战场和盟军入侵西西里的行动,连同M13/40坦克一起提供额外的火力。在北非,它们有效打击了英军使用的美制M3李坦克和M4雪曼。原先它们被用于师属炮兵部队,但由于拥有防护良好的全封闭式战斗舱而可在最前线行动、给予间接火力支援或作为突击炮和反坦克车辆。它可发射高爆弹、穿甲弹和穿甲榴弹,后者也足以击穿盟军如M4雪曼一类的坦克。事实上,它们对义大利装甲部队在1942年至43年的成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1942年,更多的75/18式自走炮被生产了出来,数量约在132至146辆之间,使用的全是M14型的底盘。它们被用作防守任务,由于其缺乏炮塔、车身低矮而非常适合此用途。
75/18式自走炮算是一个成功之作,尽管义大利装甲车辆性能多不佳,75/18式在前线的表现依旧不错,也相当创新地将其布署于师级单位,这是义军第一种将自走炮以此编制的单位。然而义大利陆军严重缺乏机动火炮和机械化,仅这些自走炮无法弥补整体的缺失。 该车的75公釐反坦克榴弹显示出其重要性,它是义大利军唯一可用来对付盟军重型坦克的武器,如邱吉尔坦克。若无此种弹药,单凭75/18式低初速和短射程的穿甲弹就无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效能。
以自走炮来说,常会因为以射程和威力考量的主炮而载弹量不足,车体较高且顶部开放的M7牧师、司事式和黄蜂式自走炮就能同时兼顾。由于三名成员的限制,75/18式的射速颇为缓慢,也因为缺乏同轴机枪而与真正坦克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在1943年时以补给卡车紧跟在后,携带99枚弹药和迅速装填上。尽管义大利的生产标准不低,但其生产仍不足以同时替代坦克与自走炮的功用。1942年起,这些车辆参与了所有重大沙漠战役,从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的最高潮一直到突尼西亚的撤退,期间一直用作反坦克和直接火力支援。义大利军也为了装载更强的火炮而陆续开发其后继型,包括75/34式、75/46式和105/25式自走炮。
相关条目
资料来源
参考书目
- Pignato, Nicola. Storia dei mezzi corazzati. Volume II. Fratelli Fabbri editori. : 208–214.
外部链接
- Semovente da 75/18 Su Scafo M 41 at wwiivehicles.com
- SEMOVENTE da 75/18 at comandosupremo.com
延伸阅读
- Leland Ness (2002) Jane's World War II Tanks and Fighting Vehicles: The Complete Guide, Harper Collins, London and New York, ISBN 0-00-711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