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淮

臺灣大甲人,日治時期第一位臺籍電氣工程師

朱江淮(1904年—1995年4月13日),博光仲謀臺中市大甲區人,大甲帽蓆事業鉅子朱麗之次子。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部電氣科畢業,臺灣第一位電氣工程師,歷任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營業課課長、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協理、臺灣省政府建設廳長等職,任內最大貢獻是促成了「大甲溪綜合開發計劃」。

生平

朱江淮是台籍第一位電氣工程師,大甲公學畢業,就讀淡水中學,1920年轉學到日本,從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電器工程畢業,四十年工程生涯,參加日月潭電力建設、推廣用電,歷經戰後接收、修復、擴充及發展工作。

朱江淮回台後加入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但是一直擔任業務部門用電推廣工作,也無法接觸核心的技術業務,薪水也和日本籍員工有差異[1]

1942年(昭和17年)5月,台電會社舉行大甲溪事業興工典禮,預計八年內開發完成,後因日本戰事失利,中途停止。大甲溪電力工程計劃原本是由土木部長增谷悠負責,計劃中斷後,依規定交由該部助理工程師尤澄澈保管,副本則交由朱江淮保管。朱江淮是由前台電社長松木幹一郎介紹入社,一直服務於業務部的企劃顆曾服務於企劃課,對該工程略有所知。

1946年1月1日臺灣電力公司成立,朱被任命為業務處副處長兼營業課長,是臺籍的第一位副處長,當時臺電裝置容量32萬瓩但僅能發出3.2萬瓩的電,朱整頓業務加強收費取締竊電以改善公司之財務,並向技術協理黃煇建議督請機電處依序處理:先修復日月潭發電所,再修復各地被美機炸毀的發電及變電設備,最後是完成日本人尚未完成的三大工程—烏來天冷(1952年完工)和霧社發電所[2][3]

1954年7月,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二屆第一次大會臨時動議,通過建議政府刻速進行「大甲溪綜合開發計劃」,隔年成立「大甲溪綜合開發促進委員會」,朱江淮被聘為顧問。1957年朱江淮榮任建設廳長,促進了「大甲溪開發計畫」與「台中港重建」兩大建設。1969年7月自台電退休。1971年任臺灣肥料公司董事長。1995年4月13日辭世,享耆壽91歲 。經朱江淮口述、朱瑞墉整理《朱江淮回憶錄》上、下各一冊。[1][4]

參考

  1. ^ 1.0 1.1 coreplus+. 朱江淮 致力實踐「台電一家」精神. 台電 70 專刊 企業人文. [201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1). 
  2. ^ 朱瑞墉. 台電月刊652期. tpcjournal.taipower.com.tw. [201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1) (英語). 
  3. ^ 大甲溪的故事,朱瑞墉
  4. ^ 朱瑞墉. 憶父親朱江淮先生(瑞墉). www.laijohn.com. [201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