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昭
楊延昭(958年—1014年),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本名延朗[1][2],北宋抗遼名將。在邊防二十餘年,契丹畏之,目為「楊六郎」。官至莫州防禦使、高陽關馬步軍副都部署,與其父楊業、子楊文廣三代並稱名將,號為「楊家將」。
生平
楊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延朗,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父楊業,雲州觀察使判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在雍熙北伐中力盡被俘,絕食殉國,追贈檢校太尉、大同軍節度使。楊延朗初以父蔭補供奉官,其父殉國後又補崇儀副使,出知景州。當時江淮災荒,楊延昭調任江淮南都巡檢使,以備盜賊。再以崇儀使知定遠軍,又調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加如京使。
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契丹南侵,楊延昭正在遂城。遂城城小無備,楊延昭徵集城中青壯年登城,發放鎧甲兵器參與防守。時值寒冬,楊延昭命汲水灌城牆,次日清晨即結冰,遼軍因此不能攻城而退,被時人稱為鐵遂城。三年(1000年)正月,以功授莫州刺史[3]。宋真宗召楊延昭赴行在,親自詢問戰況,並當着宗室諸王之面,誇獎其為名將之後,有父風,厚賜遣還。遼軍再次南侵,楊延昭設伏誘敵深入,大勝,四年(1001年)四月,升莫州團練使[4]。五年(1002年),遼軍南侵保州,楊延昭與保州團練使楊嗣馳援,被契丹偷襲,喪師而還,宋真宗赦免兩人,以觀後效。翌年(1003年)六月,楊延昭官復原職,改任保州、威虜靜戎軍沿邊都巡檢使[5],十月改授寧邊軍部署[6]。景德元年(1004年),給楊延昭增兵至萬人,備御遼軍入侵。澶淵之盟後,二年(1005年)正月為知保州事兼緣邊都巡檢使。翌年,授莫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病卒於任上,年五十七[7]。三子:傳永、德政、文廣。
《隆平集》:「訃聞,命中使護喪歸,官其三子傳永、德政、文廣,常從門客亦試藝甄敘。」
楊六郎
楊延昭在元代羅燁《醉翁談錄》中稱為五郎,在《保德府誌》和《楊家府演義》中說是四郎,但清代康基《晉乘搜略》中卻說是六郎,而民間戲曲中多說是「六郎」,並指他在家中排行第六,但其名的由來實是遼國人認為六郎星是他們的剋星,而楊延昭就是那六郎星的人間化身。《宋史·楊業子延昭等傳》,「延昭智勇善戰,……在邊防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契丹(應為遼國)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將星)下凡,故稱之為楊六郎。
楊家將小說
人物
楊景 | |||||||||||||||
---|---|---|---|---|---|---|---|---|---|---|---|---|---|---|---|
三關大帥 | |||||||||||||||
時代 | 北漢 → 北宋 | ||||||||||||||
主君 | 北漢帝劉繼元→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 | ||||||||||||||
姓 | 楊 | ||||||||||||||
名 | 景 | ||||||||||||||
字 | 延昭 | ||||||||||||||
封號 | 保靈侯 | ||||||||||||||
籍貫 | 山西太原 | ||||||||||||||
別名 | 楊六郎 | ||||||||||||||
| |||||||||||||||
楊景,字延昭,楊家將小說、戲曲及民間傳說中人物,部分文藝作品中作楊延景,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金刀老令公楊業的第六子,故稱楊六郎。七子中齊備父兄的智勇,擅使長槍,絕技是回馬槍。在楊家將中擔任槍軍的統帥,並協防父親楊令公和長兄們的軍隊。曾經救援保護過宋太宗,後期擊退遼軍侵擾;擅用以逸待勞,故事後期是三關大帥。
歷代扮演
電視劇/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