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禪召
班禪召,漢名法佑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2]
班禪召 | |
---|---|
基本資訊 | |
國家 | 中國 |
位置 |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
座標 | 40°57′15.26″N 107°34′9.08″E / 40.9542389°N 107.5691889°E |
宗教 | 藏傳佛教 |
宗派 | 格魯派 |
開基 | 納旺班禪 |
開山時間 | 1334年 |
巴彥淖爾市文物保護單位 | |
班禪召 | |
地址 | 臨河區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1-36 |
認定時間 | 2009年4月8日 |
地圖 | |
簡介
班禪召最早建於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的百窯,於1334年落成。班禪召由來自西藏的高僧納旺班禪喇嘛主持興建,故得名「班禪召」,初建時該寺有僧人200多人。1469年,察哈爾乃古素八旗的王爺哈立珍汗為了報私怨,將班禪召縱火燒毀。[1]
1488年,班禪召遷至河套地區,在黃河北岸塔爾灣重新興建。該寺有僧人150名。但此後又被洪水沖毀。
清朝康熙年間,依勒賀寶格達喇嘛將班禪召遷至如今的烏蘭圖克重建,於1684年建成。此次重建後,班禪召建築規模龐大,由大殿、腦包、經堂、塔林等建築組成。廟內供奉的主神為「巴日汗巴各西」(即釋迦牟尼)。[1]
班禪召有僧人200多人,活佛2人。活佛之下,有管理寺廟的喇嘛2人,有管理大殿念經的喇嘛2人,有指揮具體事宜的喇嘛1人,有負責外事的喇嘛1人,有負責維護秩序的喇嘛2人。以上18人組成召廟管理會,每年正月初二日舉行管理會會議,安排當年的事務。[1]
每年正月十四日、九月二十四日,班禪召各舉辦廟會一天,廟會期間舉行跳舞、摔跤、賽馬。[1]
1935年,班禪召被黃河洪水淹沒,除了麥達爾大殿外,其餘建築均變為廢墟。此後,大活佛單備甲拉僧喇嘛又在班禪召原址興建了幾座簡易殿堂。但1944年再度被洪水淹沒。後來,單生古石喇嘛重建12間甘珠爾、丹珠爾藏經堂,10間色虎色廟一座;柴力更喇嘛興建5間壽太廟,蘇力更掌木泰喇嘛為大活佛、二活佛建了兩處住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班禪召有喇嘛100多人。[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小喇嘛有的還俗回家,有的赴外地上學,大活佛出走,班禪召僅餘二活佛及20多名老喇嘛守廟誦經。1953年,七丈高的麥達爾大殿自然毀壞,二活佛「化去」(圓寂),單生古石喇嘛又在麥達爾大殿的基礎上興建了一座簡易泥磚塔,蘇力更掌木泰喇嘛重建了30間殿堂。1954年,班禪召赴鄂托克旗請來活佛,起名「蘇力更林沁」,當年15歲;翌年又將其送往青海塔爾寺學經。[1]
建築
1684年重建後,班禪召的主要建築有:[1]
- 院牆:均為磚砌。
- 正門:正門兩側內塑4尊火神,東西兩牆開有便門。
- 居巴金堂:位於大經堂前,面闊15間,內塑牙孟達格神1尊,金質,高5尺。該堂是四季念經之所。
- 大經堂:位於麥達爾大殿前面,為兩層樓房。下層堂內塑神3尊,均高8尺,塑八大神仙及十八羅漢,均高3尺。北二樓為曼巴金堂,東西兩側是藏經堂,內藏108卷經文,每卷重30斤;丹珠爾經文125卷,每卷重30斤。前二樓上放置鍍金銅像5尊,均高3尺。東經堂內,每年自陰曆二月二十四日至四月十五日誦經四十九天。
- 麥達爾大殿:是班禪召的正殿,面闊36間,高10丈,殿內塑老佛爺坐像一尊,晝夜燃9盞常明燈。該殿正門上懸掛康熙帝欽賜的金匾一塊,匾寬6尺、高5尺,上用漢文、滿文、蒙古文、藏文寫着「法佑寺」三字,匾四周有9條金龍纏繞,還雕有康熙帝的金印。
- 天文學堂:位於麥達爾大殿西面,15間,供研究天文的喇嘛學習用。
- 醫學堂:位於麥達爾大殿東面,15間,供研究醫學的喇嘛居住。
- 寶格達喇嘛腦包:位於麥達爾大殿的東北部,為呼風求雨而用。每年陰曆五月二十二日為祭雨日,舉辦摔跤、賽馬比賽。
- 日勒哈腦包:位於麥達爾大殿的西北部,亦為呼風求雨而用。每三年祭雨一次。
- 塔林:位於廟院後牆外,共有63座塔。正中有3座高塔,高3丈,兩邊各有30座小塔,高2丈。
- 伙房:院內東部有伙房6間,大鍋4口,每口大鍋可做200人的茶飯。此外還有小鍋十餘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