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達米亞 (羅馬行省)

罗马帝国行省

美索不達米亞先後曾為羅馬帝國兩個不同行省的名稱。其一為存在於116至117年,由羅馬皇帝圖拉真設立的行省。另一個則是於公元198年左右由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設立的行省,管轄地區位於羅馬帝國與薩珊王朝接壤處。該行省一直存續至公元7世紀才被穆斯林征服

美索不達米亞行省
Provincia Mesopotamia
ἐπαρχία Μεσοποταμίας
羅馬帝國行省
116年–117年
198年–637年

美索不達米亞行省於羅馬帝國的位置
坐標:40°N 40°E / 40°N 40°E / 40; 40
國家羅馬帝國
首府阿米達/達拉/尼西比斯
歷史時期古代史
• 羅馬—波斯戰爭
116年
198年
637年
前身
繼承
帕提亞帝國
正統哈里發時期
今屬於 伊拉克
 土耳其
 敘利亞
 科威特
羅馬帝國東方管區,其中包括美索不達米亞行省

圖拉真設立的行省

公元113年,羅馬皇帝圖拉真對帝國東部長期以來的對手帕提亞帝國發動進攻。次年征服了亞美尼亞,並在當地設立行省。115年年末,占領了北美索不達米亞。116年年初,將兩地並為一省。在出土的貨幣中有以紀念這一事件[1]

同年年末,圖拉真進入到中美索不達米亞及南美索不達米亞,使得美索不達米亞行省進一步擴大。他還渡過底格里斯河,抵達阿迪亞波納,將其併入另一個羅馬帝國行省——亞述[2]。但其並未止步於此,在116年的最後幾個月間,他攻破波斯重鎮蘇薩,將帕提亞國王奧斯羅埃斯一世英語Osroes I廢黜,並扶植其傀儡帕爾塔馬斯帕提斯英語Parthamaspates of Parthia登上王座。而在此之前後,羅馬帝國皇帝皆從未推進到過如此靠東的地方。

圖拉真去世後,繼任者哈德良放棄了幼發拉底河以東領土,退回到原有邊界[3][4]

塞維魯設立的行省

維魯斯時期

北美索不達米亞包括奧斯若恩一帶,在161年至166年維魯斯進行的羅馬波斯戰爭中,再次歸於羅馬治下,但未正式設立行省。相反,此地交由當地的附庸統治者管理。儘管此地仍有羅馬駐軍,尤其是在尼西比斯

五帝之年

但是羅馬帝國對此地的控制卻在195年因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以及篡位者奈哲爾之間的內戰而受到威脅。此地發生叛亂,尼西比斯遭到圍困。塞維魯迅速重建了秩序,並將奧斯若恩設立為行省[5][6]

塞維魯重新占據

此後塞維魯與帕提亞開戰,並成功攻入其首都泰西封。他效仿圖拉真,於198年重新設立了美索不達米亞行省,將尼西比斯完全升格為羅馬殖民地,作為新省份的首府[7][8]

與圖拉真設立的省份不同,前者囊括了兩河流域之間羅馬占據的整個美索不達米亞,新的行省局限於南部的奧斯若恩英語Osroene (Roman province),北部的幼發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還有東部的哈布爾河之間[9]

動盪

 
一份標有美索不達米亞行省的羅馬帝國地圖

在其存續的剩餘歲月中 ,新省份居於羅馬帝國與其東部鄰居之間的要衝地帶,在羅馬-波斯戰爭飽經蹂躪。六帝之年英語Year of the Six Emperors後的動盪歲月里,新薩珊王朝的建立者阿爾達希爾一世侵吞了此地,但於253年為羅馬將軍提米斯特烏斯英語Gaius Furius Sabinius Aquila Timesitheus收復[10]。在3世紀50年代,波斯沙普爾一世進攻美索不達米亞,與羅馬皇帝瓦勒良發生戰爭,後者於260年被其擒獲[11]。但在次年,沙普爾遭奧登納圖斯挫敗,被驅逐出美索不達米亞[12]

重新劃分

戴克里先君士坦丁一世的改革中,美索不達米亞成為東方管區的一部分,其附屬於東方大區

 
美索不達米亞行省的羅馬兵站地圖,來自於一份1436年的手稿

尼西比斯辛賈爾之前皆為阿迪亞波納領土,被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征服,後在363年尤利安對波斯作戰失利後淪陷,行省首府只得遷往阿米達。軍事長官則坐鎮於維蘭謝希爾。行省內其他城市還包括錫爾萬[9]

在公元502年至506年的阿納斯塔斯戰爭英語Anastasian War中失利之後,東羅馬帝國皇帝阿納斯塔修斯一世達拉建立了要塞,以反攻尼西比斯,並作為軍事長官的新駐地。

查士丁尼一世的改革中,行省被拆分,北部地區連同錫爾萬劃歸第四亞美尼亞行省英語Armenia IV,剩餘部分被一分為二,底格里斯河以南區域首府為阿米達,另一部分首府為達拉[9]。該省份在6世紀與波斯反覆的戰爭中飽經摧殘,達拉甚至於573年被波斯攻陷。雖然東羅馬於591年和平奪回達拉,但在602至628年與波斯的戰爭中再次失守。633至640年的穆斯林征服中,羅馬最終失去了這一地域[9]

參考資料

腳註

  1. ^ Bennett (1997), pp. 196, 198–199
  2. ^ Bennett (1997), p. 201
  3. ^ Bennett (1997), pp. 206–207
  4. ^ Mommsen, Dickson & Purdie (2004), p. 72
  5. ^ Mommsen, Dickson & Purdie (2004), pp. 77–78
  6. ^ Southern (2001), p. 33
  7. ^ Mommsen, Dickson & Purdie (2004), pp. 78–79
  8. ^ Southern (2001), p. 42
  9. ^ 9.0 9.1 9.2 9.3 Kazhdan (1991), p. 1348
  10. ^ Southern (2001), p. 70–71
  11. ^ Mommsen, Dickson & Purdie (2004), p. 100
  12. ^ Mommsen, Dickson & Purdie (2004), pp. 103–104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