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夫妮·杜穆里埃
達夫妮·杜穆里埃女爵士,布朗寧爵士夫人,DBE(Dame Daphne du Maurier, Lady Browning,1907年5月13日—1989年4月19日),一譯達夫妮·杜莫里哀,英國小說家、劇作家。
Daphne du Maurier 達夫妮·杜穆里埃 | |
---|---|
出生 | 英國倫敦 | 1907年5月13日
逝世 | 1989年4月19日 英國康沃爾郡福伊 | (81歲)
體裁 | 虛構文學 |
代表作 | 蝴蝶夢 替罪羊 鳥 |
獎項 | 美國國家圖書獎 |
配偶 | 陸軍中將弗雷德里克·布朗寧爵士 (1932年 - 1965年;她的丈夫先於她逝世) |
杜穆里埃的小說多以故鄉康沃爾郡的海岸為地點,情節曲折,扣人心弦,代表作品有《蝴蝶夢》和《牙買加客棧》[1]。她的多部作品都被改編為電影,當中包括《蝴蝶夢》、《牙買加客棧》兩部小說和《鳥》、《威尼斯癡魂》兩個短篇故事。前三部電影都由亞弗列·希治閣執導,而最後一部電影則由尼古拉斯·羅伊格執導。
早年
杜穆里埃的祖父喬治·杜穆里埃(George du Maurier)是漫畫家和小說家,作品主要發表在《笨拙》(Punch)雜誌。同時間,他也是一個作家,創作了小說《特里爾比》(Trilby)。這部小說中的角色斯文加利(Svengali)成了擺布作家、演員的邪惡人物的代名詞。杜穆里埃的父親傑拉爾德·杜穆里埃爵士(Sir Gerald du Maurier)是英國著名演員和劇院經理,而她的母親繆麗爾·博蒙特(Muriel Beaumont)則是演員。杜穆里埃是家中的二女,她的姐姐安傑拉(Angela)後來與她一樣成為了作家,而她的妹妹珍妮(Jeanne)則做了畫家。[2]
杜穆里埃的家庭背景對她在文壇建立事業大有裨益。她早年部分的作品,就刊登於《旁觀者》(Bystander)雜誌。這份雜誌的編輯是她母親的舅父威廉·科明斯·博蒙特(William Comyns Beaumont)。她的第一部小說《可愛的精神》(The Loving Spirit)出版於1931年。杜穆里埃也是路維林·戴維斯兄弟(Llewelyn Davies boys)的表妹。J·M·巴里創作彼得潘的靈感就來自路維林·戴維斯兄弟。因為父親的職業的緣故,她在童年時就見過許多劇院明星。據說她在見到塔盧拉赫·班克黑德(Tallulah Bankhead)時說,班克黑德是她見過的人之中最美麗的一個。
小說
大部分人認為她的最佳作品是多次改編為戲劇和電影的小說《蝴蝶夢》(Rebecca)或譯作《麗貝卡》。1938年她憑藉這部小說贏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3]
她的其他重要作品包括《替罪羊》(The Scapegoat)、《河濱的房子》(The House on the Strand)和《征西大將軍》(The King's General),這部作品設定於第一次英國內戰(First English Civil War)和第二次英國內戰(Second English Civil War)期間。作品以康沃爾郡的保皇派(Royalist)的視角看待歷史,不過觀點仍然相當中肯。
杜穆里埃的小說《瑪麗·安妮》(Mary Anne)是關於她曾祖母瑪麗·安妮·克拉克(Mary Anne Clarke)生平的虛構化作品。瑪麗·安妮·克拉克在1803年後,擔任了約克及奧爾巴尼公爵弗雷德里克王子的情婦五年。她最後一部小說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年老的古怪女演員。這個人物的原型是葛楚德·勞倫斯(Gertrude Lawrence)和格拉迪斯·庫珀(Gladys Cooper)。
創作短篇故事給予了她讓自己的想象力脫韁的機會。《鳥》、《威尼斯痴魂》、The Apple Tree和The Blue Lenses等經過她精工雕琢的短篇故事令讀者感到震驚。正如為她作傳的瑪格麗特·福斯特(Margaret Forster)所言,她的作品符合通俗小說的標準,但又符合「真正文學作品」的要求。她的作品讀起來像經典的恐怖懸疑小說,但卻有觸動人心的角色、意象和啟發意義。她的作品是通俗變成藝術的邊緣案例。
她最後的兩部小說揭示了她的文風已經發展到了怎樣的地步。河濱的房子將「精神時間旅行」、14世紀康沃爾郡的戀愛故事和精神藥物等不同元素結合在一起。而她在越南戰爭結束後創作的《統治吧,不列顛》(Rule Britannia)則顯示出英國及康沃爾郡居民對美國霸權的不滿。
近期學者發現了杜穆里埃一些已被世人遺忘的短篇故事。世人由此可見觀察到作者的過去。其中一篇短篇故事The Doll,是一個由懸念推動劇情發展的哥特故事。作者的兒子稱這個故事相當前衛。[4]杜穆里埃當時或許急於讓讀者和親朋接受她大膽的新文風。2006年末,有人發現了此前不為人知的杜穆里埃作品And His Letters Grew Colder[5]。
戲劇
杜穆里埃創作了三部戲劇,第一部戲劇改編自《蝴蝶夢》,在1940年3月5日於倫敦皇后劇院首演,由喬治·迪瓦恩擔任導演,茜莉婭·強森(Celia Johnson)和歐文·內爾斯(Owen Nares)飾演德溫特夫婦(De Winters),瑪格麗特·拉瑟福德(Margaret Rutherford)飾演丹佛斯夫人(Mrs. Danvers)。五月末,皇后劇院上演了181場蝴蝶夢後,蝴蝶夢改在諾韋洛劇院(Novello Theatre)演出。德溫特夫人和丹弗斯夫人分別改由吉爾·弗斯(Jill Furse)和瑪麗·梅瑞爾(Mary Merrall)。諾韋洛劇院又上演了176場蝴蝶夢。
1943年夏,她開始創作一部近乎自傳的戲劇《數年之間》(The Years Between)。劇情是一個被人認定陣亡的軍官出人意料地返國,發現自己在下院的席位已經被妻子補上,而妻子和農場主開始了一段戀情。1944年,曼徹斯特歌劇院(Manchester Opera House)首先上演了這部戲劇。1945年1月10日,倫敦溫德姆劇院(Wyndham's Theatre)又上演了同一部戲劇。主演的是諾拉·斯威本(Nora Swinburne)和克萊芙·布魯克(Clive Brook)。這部由艾琳·亨徹爾(Irene Hentschel)執導的戲劇上演的時間相當長,總共演出了617次。60年後,倫敦橙樹劇院(Orange Tree Theatre)再度上演同一戲劇,由Karen Ascoe和馬克·坦迪(Mark Tandy)主演。[6]
她的第三部戲劇《九月的潮汐》(September Tide)更為知名。故事講述了中年婦人和她身為波希米亞藝術家的女婿的戀情。戲劇的中心人物絲苔拉(Stella),是以艾倫·道布爾迪(Ellen Doubleday)為原型進行改編。1948年12月15日,這部戲劇在奧德維奇劇院(Aldwych Theatre)上演。艾琳·亨徹爾再度擔任導演。絲苔拉由葛楚德·勞倫斯飾演。杜穆里埃和勞倫斯也由此成為好友。自此以後,《九月的潮汐》重新上演了幾次,最近一次在1994年於倫敦喜劇劇院(Comedy Theatre)上演。蘇珊娜·約克飾演絲苔拉,Michael Praed飾演前者的女婿。
傳記
夏綠蒂·勃朗特的《簡·愛》對她的影響極深。世人可以在她為勃朗特姊妹的兄弟勃蘭威爾·勃朗特(Branwell Brontë)創作的傳記《勃蘭威爾·勃朗特的彼岸世界》(The Infernal World of Branwell Brontë)中看出她對勃朗特三姊妹的熱情。杜穆里埃在晚年創作了一些非虛構文學,當中包括幾部傳記。她這樣做無疑是為了深植於心中的希望:像住在她家附近的歷史學家、散文作家A·L·勞斯(A.L. Rowse)一樣,成為一個嚴肅作家。杜穆里埃撰寫傳記,也是出於對家史的興趣。記載她父親生平的傳記Gerald最多正面評價的一部。後來她撰寫The Glass-Blowers,作品以她生活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祖先為題材。《杜穆里埃家族》(The du Mauriers)是前者的後傳,講述了家族由法國移民英國的經過。
改編電影
《蝴蝶夢》的改編電影獲得了巨大成功,獲得了1941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杜穆里埃被改編為電影的小說,除蝴蝶夢外,還有《牙買加客棧》(Jamaica Inn)、《法國人的港灣》(Frenchman's Creek)、《飢餓的山莊》(Hungry Hill)和《浮生夢》(My Cousin Rachel)。亞弗列·希治閣的《鳥》和尼古拉斯·羅伊格(Nicolas Roeg)的《威尼斯痴魂》(Don't Look Now)都是改編自她的短篇故事。她經常稱只喜愛《蝴蝶夢》和《威尼斯痴魂》這兩部改編她作品的電影。她認為奧麗維亞·德哈維蘭在《浮生夢》的改編電影中飾演女主角瑞秋(Rachel)並不合適,與這部電影相比,法國人的港灣的改編電影拍攝得更加好。[7]她也因為自己選了亞歷克·吉尼斯飾演替罪羊的改編電影的主角而感到後悔。[8]
逝世及評價
杜穆里埃在81歲時,於康沃爾郡的宅邸逝世。她的骨灰在她的遺體火化後撒在Kilmarth。[9]
杜穆里埃經常被列為「浪漫小說作家」,不過她本人並不同意這一說法。[10]她大部分的小說,除法國人的小灣外,體裁都和喬潔·黑爾、芭芭拉·卡特蘭小說的體裁不同。杜穆里埃的小說很少有快樂結局,而且她的浪漫主義帶有暗示和超自然成分。因此,她和她所推崇的威爾基·柯林斯等奇情小說(Sensation novel)作家有更多共同之處。[8]
有時文學評論家會批評杜穆里埃的作品在知識方面不夠份量,不如喬治·艾略特或艾瑞斯·梅鐸的作品。20世紀50年代,憤怒的青年風行一時,她的作品在部分人眼中顯得過時。今日,她受到重新審視,成為了一流的故事家,懸疑文學的領軍人物。眾人對她建立地方感的能力推崇備至,而她的作品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並且經久不衰。她是圖書館在近幾十年內最受歡迎的借出圖書作者。
頭銜及榮譽
她在1907年至1932年間稱為弗雷德里克·布朗寧夫人(Mrs. Frederick Browning)。布朗寧獲封為爵士後,她稱為布朗寧爵士夫人(Lady Browning)。1969年,她名列元旦授勳名單,獲得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Dame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DBE)。她的頭銜也因此改為布朗寧爵士夫人達夫妮·杜穆里埃女爵士,DBE(Dame Daphne du Maurier, Lady Browning)。[9]
她接受了勳章,不過從未使用女爵士頭銜。據瑪格麗特·福斯特記載,她未曾向人透露這一消息,就連她的子女也是從報紙得知母親獲封為女爵士的新聞。[11]
被指抄襲
《蝴蝶夢》在巴西出版後,評論家álvaro Lins和一些讀者指出杜穆里埃的作品和當地女作家卡羅琳娜·納布科(Carolina Nabuco)在1934年出版的《繼承者》(A Sucessora)作品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說,納布科作品的主要劇情都是一個年輕女子嫁給一個鰥夫,並且發現丈夫已經逝去的前妻處處存在。妮娜·奧爾巴赫(Nina Auerbach)在著作中聲稱杜穆里埃在《繼承者》一書出版前,就讀了該書的草稿,並且依照這部小說寫出了自己最暢銷的作品。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注意到這一爭議,仔細比對了兩部小說。納布科回憶稱,《蝴蝶夢》的電影版在巴西上映時,聯美要求她簽署文件聲明兩部小說雷同實屬巧合。不過她拒絕了聯美的請求。[12][13]杜穆里埃稱她並無抄襲納布科的作品。她的出版商也發表了類似的聲明,並且說《蝴蝶夢》的情節十分常見。[14]按照納布科的說法,她不但抄襲主要劇情,就連環境和對話也一併抄襲。[15]
作家弗蘭克·貝克(Frank Baker)也認為,杜穆里埃的短篇故事抄襲了他在193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貝克當時的出版商僱傭了杜穆里埃首先閱讀手抄本。1963年,《鳥》的電影版上映時,貝克曾考慮控訴環球影業,不過最終作罷。[16][17]
個人生活
1932年她嫁給陸軍少校弗雷德里克·布朗寧。兩人婚後育有三名子女:
- 泰莎(Tessa,1933年 - )
- 弗萊維婭(Flavia,1937年 - )
- 克里斯蒂安(Christian,1940年 - )
傳記作家指出,杜穆里埃和布朗寧的婚姻關係有時會變得冷淡。對她的子女,尤其是泰莎和弗萊維婭而言,她沉浸於寫作時有些冷漠。[18][19]1965年,她在丈夫逝世後遷居Kilmarth。
杜穆里埃甚少在公眾場合出現,或者是發表評論。[19]例外是她在《奪橋遺恨》上映後,出面批評電影,稱她丈夫在電影當中的形象並不恰當。她在全國報紙中寫道,這是不可原諒的錯誤。[20]在私下裡,不少人都稱她是Menabilly熱情幽默的女主人。[8]
杜穆里埃是康沃爾郡壓力團體康沃爾之子的成員。
出版作品
小說
- 可愛的精神 (The Loving Spirit,1931年)
- I'll Never Be Young Again (1932年)
- The Progress of Julius (1933年)
- 牙買加客棧 (Jamaica Inn,1936年)
- 蝴蝶夢 (Rebecca,1938年)
- 蝴蝶夢 (Rebecca,1940年)
- Happy Christmas (1940年)
- Come Wind, Come Weather (1940年)
- 法國人的港灣 (Frenchman's Creek,1941年)
- 飢餓的山莊 (Hungry Hill,1943年)
- 數年之間 (The Years Between,1945年)
- 征西大將軍 (The King's General,1946年)
- 九月的潮汐 (September Tide,1948年)
- The Parasites (1949年)
- 浮生夢 (My Cousin Rachel,1951年)
- The Apple Tree (1952年)
- 瑪麗·安妮 (Mary Anne,1954年)
- 替罪羊 (The Scapegoat,1957年)
- Early Stories (1959年)[21]
- The Breaking Point (1959年)
- Castle Dor (1961年)[22]
- The Birds and Other Stories (1963年)[23]
- The Glass-Blowers (1963年)
- The Flight of the Falcon (1965年)
- 河濱的房子 (The House on the Strand,1969年)
- Not After Midnight (1971)[24]
- 統治吧,不列顛 (Rule Britannia,1972年)
- The Rendezvous and Other Stories (1980年)
非小說
- Gerald: A Portrait (1934年)
- 杜穆里埃家族 (The du Mauriers,1937年)
- The Young George du Maurier: a selection of his letters 1860–67 (1951年)
- 勃蘭威爾·勃朗特的彼岸世界 (The Infernal World of Branwell Brontë,1960年)
- Vanishing Cornwall (1967年)
- Golden Lads: Sir Francis Bacon, Anthony Bacon and their Friends (1975年)
- The Winding Stair: Francis Bacon, His Rise and Fall (1976年)
- Growing Pains – the Shaping of a Writer (1977年)
- Enchanted Cornwall (1989年)
翻譯
- 飢餓的山莊 (Hungry Hill,1943年)
注釋
- ^ 達夫妮·杜穆里埃. 牙买加客栈. 譯林出版社. 2003: 3–7.
- ^ du Maurier, Daphne |Richard Kelly (essay date 198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World of the Macabre: The Short Stories", in Daphne du Maurier, Twayne Publishers, 1987, pp. 123–40.
- ^ "Book About Plants Receives Award: Dr. Fairchild's 'Garden' Work Cited by Booksellers", The New York Times, 15 February 1939, page 20. 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 The New York Times (1851-2007).Du Maurier participating in the Hotel Astor luncheon by transatlantic telephone from London to New York. She called for writers and distributors to offset, in the literary world, the contemporary trials of civilisation in the political world.
- ^ Bell, Matthew. Fan tracks down lost stories of Daphne Du Maurier.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1-02-20 [201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new short story. [201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6).
- ^ John Thaxter, "The Years Betwe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Stage, 10 September 2007.
- ^ Martyn Shallcross, Daphne du Maurier Country, Bossiney Books.
- ^ 8.0 8.1 8.2 Oriel Malet (ed.), Letters from Menabilly, Weidenfeld & Nicolson, 1993.
- ^ 9.0 9.1 Margaret Forster, 『Du Maurier , Dame Daphne (1907–1989)』, rev.,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accessed 19 Jan 2009
- ^ BBC Interview, 1979.
- ^ Margaret Forster, Daphne du Maurier, Chatto and Windus, 1993, p. 370, ISBN 0-7011-3699-5
- ^ Rebecca seria brasileira. Os Filmes. [2007-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5).
- ^ Rohter, Larry. Tiger in a Lifeboat, Panther in a Lifeboat: A Furor Over a Novel. The New York Times. 2002-11-06.[永久失效連結]
- ^ Bull's-Eye for Bovarys. TIME. 1942-02-02 [2007-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7).
- ^ A Sucessora 6a Edi??o.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2).
- ^ Discussion of the genesis of The Birds in The Independent. [201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9).
- ^ Frank Baker Biography. Frankbaker.co.uk. [2013-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0).
- ^ Conradi, Peter J. Women in love: The fantastical world of the du Mauriers. ft.com. 2013-03-01 [2013-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3).
- ^ 19.0 19.1 Margaret Forster, Daphne du Maurier: The Secret Life of the Renowned Storyteller, Chatto & Windus.
- ^ Judith Cook, Daphne, Bantam Press.
- ^ du Maurier.org. Early Stories. Dumaurier.org. [2013-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9).
- ^ du Maurier.org. Castle Dor. Dumaurier.org. [2013-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9).
- ^ du Maurier.org. The Birds. Dumaurier.org. [2013-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1).
- ^ du Maurier.org. Not After Midnight. Dumaurier.org. [2013-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1).
有關網站及書籍
- Kelly, Richard. Daphne du Maurier. Boston: Twayne. 1987. ISBN 0-8057-6931-5.
- Obituary in The Independent 21 April 1989
-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887– : Du Maurier, Dame Daphne (1907–1989); Browning, Sir Frederick Arthur Montague (1896–1965); Frederick, Prince, Duke of York and Albany (1763–1827); Clarke, Mary Anne (1776?–1852).
- Du Maurier, Daphne, Mary Anne, Victor Gollancz Ltd, London,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