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取自肱字的古字「𠃋」,發音則取「肱」字的韻母。《說文解字》:「𠃋,古文厷,象形。臂上也。」。ㄥ為複合韻母,發音「」+「」,開頭的音為何,不同學者不同看法,有些認為跟相同是ㄜ在感嘆詞輕聲等用法時發的中央元音/ə/;有些則認為ㄫ是舌根音,前方的音應會跟着後移,所以是發ㄜ的本音半閉後不圓唇元音/ɤ/;因此ㄥ的發音為/əŋ/或/ɤŋ/。

注音符號
灰底不用於國語官方注音;每格次行爲萬國音標
聲母
發音
方式
塞音 擦音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重脣
/p/

/pʰ/

/b/

/m/

/β/
輕脣
/f/

/v/
舌尖
/t/

/tʰ/

/d/

/n/

/ɫ˭~ɫʰ/

/l/
軟齶
/k/

/kʰ/

/ɡ/

/ŋ/

/x/

/ɣ/
脣軟齶
/kʷ/

/kʷʰ/

/ʔ/

/h/

/ɦ/
舌冠
/tɕ/

/tɕʰ/

/dʑ/

/ɲ~ȵ/

/ɕ/

/ʑ/
翹舌
/tʂ/

/tʂʰ/

/dʐ/

/ʂ/

/ɻ~ʐ/
平舌
/ts/

/tsʰ/

/dz/

/s/

/z/
介母、高元音
部位
普通
/i~j/

/y~ɥ/

/ɨ/

/ɯ/

/u~w/
鼻化
/ĩ/

/ũ/
韻母
單韻
/a/

/ã/

/ɐ/

/o/

/ɔ/

/ɔ̃/
複韻
/ai/

/ei/

/au/

/ou/
鼻韻
/m̩/

/am/

/ɔm/

/n̩/

/an/

/ɔn/

/ŋ̩/

/aŋ/

/ɔŋ/
韻尾
/p̚/

/t̚/

/k̚/

/ʔ̚/
其他
聲調
官話 ˉ ˊ ˇ ˋ ˙
客閩 ˪ ˫

ㄥ在華語中前面加上時,ㄜ的音會消失,也就是發成「ㄧ+ㄫ」(//);但在像是臺灣話中,ㄧㄥ的ㄜ音不會消失,發為/iəŋ/。ㄥ在前面加上,卻沒有加其他聲母時,單純的發為「ㄨ+ㄥ」(/wəŋ/)。若前方還有聲母,則會發為「ㄨ+ㄫ」(/ʊŋ/);但今日主流的華語腔調,不論兩岸,均都已改發為「ㄛ+ㄫ」(//)。ㄥ在前面加上ㄩ時,會變為「ㄧ+ㄨ+ㄫ」的組合(/iʊŋ/),但今日主流華語腔調,已改發為「ㄧ+ㄛ+ㄫ」(/ioŋ/)。

在絕大多數的拼音方案中,ㄥ都對應為[eng];而前加上ㄧ時,則為[ing]。ㄥ前面加上ㄨ且無其他聲母時,威妥瑪拼音漢語拼音拼為[weng],通用拼音則用台灣的主流發音拼為[wong]。而在ㄥ前面加上ㄨ且有其他聲母時,威妥瑪拼音以舊式發音拼為[ung];漢語拼音、通用拼音則都拼為[ong]。ㄥ前面加上ㄩ時,威妥瑪拼音以舊式發音拼為[iung](無其他聲母時拼為[yung]);漢語拼音則拼為[iong](無其他聲母時拼為[yong]),通用拼音則不論前方是否有聲母,全拼為[yong]。

注音字母苗文中,ㄥ不單獨使用,只用於「ㄨㄥ」//[ong]跟「ㄧㄨㄥ」/ioŋ/[iong]。

相關變體

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方音符號中,增加了一個擴充符號「ㆲ」,即「工」,取其韻母,用於表示「」[oo]+「ㄫ」[ng]的臺灣話韻母(/ɔŋ/,台羅拼音:[ong]),用於區別發為「ㄨ+ㄫ」(/ʊŋ/)的「ㄨㄥ」。然而,由於臺灣話中的「ㄛ」[o]並不會接「ㄫ」,因此「ㆲ」發為「ㄛ+ㄫ」(//)實際上也是不影響辨義的同音位自由變異。因而臺灣話用者也可能將「ㆲ」發為//;在臺灣話大量影響下臺灣華語,「ㄨㄥ」也跟着音變為//。所以在臺灣,「ㆲ」基本上是跟「ㄨㄥ」相同發音的符號;而「ㄧㆲ」則是跟「ㄩㄥ」相同發音。

字元編碼

字元 編碼
Unicode Big5 GB 2312
U+3125 A3B6 A8E5
U+31B2 未收錄 未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