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型機械人學
人型機械人學(Android_science),又稱仿生人學,是一個全新跨領域的研究,基於非常像人的機械人(此處被稱為仿真機械人、仿製人、仿生人或人型機械人)會產生出人引導下的社會反應的前提下,用來學習人類互動反應與認知歷程。因為當人類彼此互動時,人類自然而然會與他人產生社會化互動。這樣的社會化互動是直接來自於與他人的反應,並非與動物、機器、家具或其它非生命的物體。
概述
人型機械人學結合許多學門,像是電機工程、人工智能、心理學與神經科學。人型機械人學的目的在於去探索人類互動與認知歷程。因此,人型機械人學企圖建造極為像人的機械人,於是被操控的人型機械人則可展現出接近一般人類的行為舉止,這樣人們將會用對待其它人一樣的方式去對待人型機械人。人型機械人(仿製人)的優勢在於研究者可在實驗中將人型機械人當成比人類演員更為精確控制的儀器與人類參與者互動,藉此引發出社會化反應。
如果擁有機械外型的機械人已經可以引起某些社會化反應,那麼外型更接近人類的機械人會引發更多社會化反應,更有利於在社會學、心理學、認知行為、神經科學等實驗。使用人型機械人的實驗會比使用機械外型的機械人的擁有更多的生態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因為,當使用機械外型的機械人用於人類──機械人互動研究,是無法將研究結果用在人類──人類互動研究上的。使用人型機械人去研究人類──人型機械人互動此一議題時,其研究結果對於人類──人類互動研究依然有效。
另外,用於人類──人型機械人互動的實驗能提供認知歷程或神經傳遞如何影響人類互動的理論基礎。可以導入於人型機械人的應用或是用來驗證於人類受試者的互動。如果人類──人型機械人互動是與人類──人類互動相似的話,則可將理論模型導入人型機械人身上,或是用來驗證人型機械人與人類的互動。在人型機械人學中,認知科學與電機工程學可透過此種相互關係而更為加深了解人類互動行為與推動人形機械人的發展。
以上的觀點是用於解釋極為特定的研究取向的狹義人型機械人學。但有些學者認為人型機械人學的定義應該更為廣泛,以較為寬廣的定義來界定人型機械人學,認為所有源於相似人類所造成的效應均可包含於其中,例如,人型機械人對社會的衝擊,或是擬人觀(anthropomorphism)與人類感知間的關係等研究。任何與人類相似外型的機械人如何去影響人類的觀點、互動等方面,均可算是此一範疇。
近年來,森政弘(Masahiro Mori)的研究發現人類會會更為敏感於接近人類外型的物體所表現的似人類化的行為與樣貌。如果機械人越像人類的話,人類會更為敏感覺注意到機械人在行為舉止上不像人的地方。人類會對此感到不安憂慮,進而認為這機械人很奇怪或是令人毛骨悚然。他將此現象歸類於所謂的「詭異谷」(Uncanny Valley)假說。森政弘認為如果讓機械人過於接近人類是有害的,因為人類會極為容易被引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負面感覺。但事實上對於人類學研究是相當有幫助的。就以診斷工具來說,這樣幫助我們容易找到問題的根源。像是當我們發現人型機械人的外觀不像人時,我們可以藉此修正。同樣地,若是人型機械人的行動不如人類靈活,或是反應異於人類時,我們將可以修正此問題。
在人型機械人學中,這樣被強化的敏感性可被當做用來測量人型機械人似人度的工具。
參考條目
學術研討會
- Toward Social Mechanisms of Android Science long symposium at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uly 26, 2006 at Sheraton Vancouver Wall Centre, Vancouver, BC, Canada.
- Views of the Uncanny Valle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 Humanoids 2005 Workshop, IEEE-R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oid Robots, Echopal Tsukuba International Congress Center, Tsukuba, Japan, 5 December 2005.
- Toward Social Mechanisms of Android Science workshop at the 27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uly 25 and 26, 2005 at Regina Palace Hotel, Stresa, Italy.
參考資料
- MacDorman, K.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Ishiguro, 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6). The uncanny advantage of using androids in social and cognitive science research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03. Interaction Studies, 7(3).
- MacDorman, K. 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inato, T., Shimada, M., Itakura, S., Cowley, S. J. & Ishiguro, 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5). Assessing human likeness by eye contact in an android testb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roceedings of the XXVII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July 21 – 23, 2005. Stresa, Italy.
- Android Science segment on the Daily Planet Goes to Japan, the Discovery Channel, March 24,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