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的主要學派,以「」為核心概念。儒家氣學派代表主要有張載羅欽順王夫之等。張載提出了以「氣」為核心的宇宙結構說。他認為世界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見的萬物,一部分是看不見的,而兩部分都是由「氣」組成的。「氣」有兩種存在方式,一種是凝聚,一種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沒有此物,只不過是人們的肉眼看不到而已。他用「太虛」表示「氣」的消散狀態,這是本來的原始狀態,「氣」是「氣」與萬物的合稱[1]。張載又曰:「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

羅欽順認為「通天地,亙古今,無非一氣而已」,認為「氣」是宇宙萬物的根本,「理」是「氣」運動變化的條理秩序;「初非別有一物,依於氣而立,附於氣以行也」,不同意朱熹「理與氣是二物」的見解。

王夫之批評程朱理學唯心主義傾向。認為「盡天地之間,無不是,即無不是也」,以為「氣」是物質實體,而「理」則是客觀規律。又用「絪蘊生化」說明「氣」變化日新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