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漢江公路大橋
鄖陽漢江公路大橋,舊稱鄖縣漢江公路大橋,是位於中國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的一座雙塔斜拉橋,跨越漢江,是 209國道上的重要橋樑,也是湖北省「八五」期間交通建設重點項目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交通科技「通達計劃」中的新技術開發項目。大橋全長601米,主跨414米,橋面總寬度15.6米,其中行車道寬9米,兩側各設寬1.5米的行人路。於1990年11月7日開工建設,1994年1月28日竣工,1994年2月1日通車。是中國第一座地錨式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1][2]
鄖陽漢江公路大橋 | |
---|---|
座標 | 32°48′24″N 110°48′36″E / 32.806737°N 110.809885°E |
承載 | 209國道 |
跨越 | 漢江 |
地點 |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 |
設計參數 | |
橋型 | 斜拉橋 |
全長 | 601米(1,972英尺) |
闊度 | 15.6米(51英尺) |
高度 | 108.5米(356英尺) |
最大跨度 | 414米(1,358英尺) |
橋下淨空 | 8米(26英尺) |
歷史 | |
設計師 |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
施工單位 | 四川省橋樑工程公司 |
開工日 | 1990年11月7日 |
完工日 | 1994年1月28日 |
開通日 | 1994年2月1日 |
地圖 | |
設計
橋樑跨度佈置為86+414+86米,平衡重錨固橋台及錨孔主梁長度均為43米,另設橋頭搭板與路基相連,全長601米。索塔採用寶石型空心索塔,每塔每側設25對斜拉索呈雙斜面半扇形密索體系佈置,岸索有21對錨固在平衡重錨固橋台上,標準索距主樑上為8米,錨固橋台上為2米,索塔上為1.2米;橋面以上塔高90.62米,索塔全高108.5米。主梁為三向預應力混凝土三室單箱截面,兩邊室為三角形,箱梁中心處梁高為2米,行車道頂板設1.5%雙向橫坡,箱梁全寬頂部15.6米,底部6.6米,底板厚均為20厘米。大橋通航淨空120×8米,設計抗震烈度為6度,設計抗風速40米/秒。[1][3]
建設歷程
1987年8月17日,鄖縣漢江大橋建設領導小組成立;9月14日,《漢江大橋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初稿;11月10日,建設領導小組在武漢第一次正式向湖北省計劃委員會和湖北省交通廳遞交了正式報告;12月20日,建設領導小組在北京向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和水電部匯報了漢江大橋修建事宜。
1988年1月14日,鄖縣漢江大橋可行性研究討論會在鄖縣召開;3月8日,鄖縣政府與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正式簽訂了《鄖縣漢江公路大橋勘查合同》;3月9日,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選點對漢江大橋位置橋頭接線進行了勘測;3月20日,漢江大橋指揮部正式成立;10月8日,湖北省交通廳、湖北省計劃委員會、鄖陽地區行署在鄖縣聯合召開了鄖縣漢江大橋初步設計技術方案評議會,全國橋樑專家小組14人一致同意了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的初步設計方案;11月2日,湖北省計劃委員會下達了《關於鄖縣漢江大橋初步設計方案的批覆》的文件。
1989年4月26日,漢江大橋指揮部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大橋籌建和集資問題。儘管鄖陽地區和鄖縣努力爭取到了無償資金和貼息貸款,但建橋資金仍然只籌集到一半。1989年11月8日,鄖陽地區行署專員王啟剛在鄖縣主持召開了漢江大橋集資現場辦公會。此後,在鄖縣掀起了集資建橋的熱潮。
1990年9月18日,經公平競標後,湖北省交通廳批覆同意了四川省橋樑工程公司為施工中標單位。1990年11月7日,鄖陽漢江大橋正式破土動工。
1994年1月28日大橋竣工,2月1日,鄖縣舉行了漢江公路大橋試通車典禮;4月16日,漢江大橋靜、動載實驗順利完成。1995年9月8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湖北省計劃委員會、湖北省交通廳、十堰市政府組成的驗收委員會,對鄖陽漢江公路大橋進行了正式驗收,並評定工程質量等級為優良。[2]
參考資料
- ^ 1.0 1.1 郧阳汉江公路大桥介绍. 十堰市交通運輸局. 2011-04-16 [2014-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 ^ 2.0 2.1 蒙麗娜 黃娜. 天堑变通途:郧阳汉江大桥飞架南北. 十堰日報. 2009-08-21 [2014-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 ^ 彭新. 郧阳汉江公路大桥设计概况. 橋樑建設. 1992, (4): 1–9 [2014-07-25]. ISSN 1003-4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