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鱷屬
野豬鱷屬(學名︰Kaprosuchus)是鱷形超目馬任加鱷科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非洲。
野豬鱷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
| |
---|---|
野豬鱷的頭顱骨,量尺長10公分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科: | †馬任加鱷科 Mahajangasuchidae |
屬: | †野豬鱷屬 Kaprosuchus Sereno & Larsson, 2009 |
模式種 | |
薩哈拉野豬鱷 Kaprosuchus saharicus Sereno & Larsson, 2009
|
發現與命名
化石是一個接近完整的頭顱骨,發現於尼日的El Echkar組地層。在2009年,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漢斯·拉森(Hans Larsson)在期刊《ZooKeys》公佈這些化石的敘述、命名研究。模式種是薩哈拉野豬鱷(K. saharicus)。屬名由古希臘文的野豬(kapros)與鱷魚(souchos)構成。野豬鱷的嘴部有大型犬齒型牙齒,外型類似野豬的長牙,這也是牠們的屬名來源[1]。在同分研究裏,賽里諾等人還命名了鴨鱷、薄煎餅鱷,都是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非洲[2]。
敘述
根據目前發現的頭顱骨化石,野豬鱷被推測身長約6公尺[3]。上頜、下頜的前段有數顆大型犬齒型牙齒,當嘴部咬合時,下頜長牙會嵌入上頜邊的凹處。在已知的其他早期鱷形類化石,還沒有發現這種齒列。此外,鱗狀骨、頂骨形成大型角狀隆起,朝向頭後方突起。野豬鱷的近親馬任加鱷也有類似的頭後側隆起。
野豬鱷的口鼻部長度適中,末端的外鼻孔朝上。野豬鱷的牙齒粗大、側向較扁平;而其他具有類似口鼻部的鱷形類,牙齒較小、接近圓椎狀。與其他同期鱷形類相比,野豬鱷的頭部後段較高。野豬鱷的前上頜骨隆起,使口鼻部末端略為翹起。研究人員推測,這個部位在生前可能覆蓋者角質。兩塊前上頜骨的接合處表面平滑[1]。
野豬鱷的眼眶朝向兩側,略朝前方,而非略為朝上。塞里諾等人推測,野豬鱷的雙眼是也部份重疊,可能具有某種程度的立體視覺[3]。
分類
塞里諾、拉森在命名野豬鱷等三屬時,同時建立馬任加鱷科(Mahajangasuchidae)。在種系發生學定義裏,馬任加鱷科在新鱷類演化支的演化位置,比大頭鱷科原始。馬任加鱷科目前僅包含兩屬︰模式屬馬任加鱷、野豬鱷,兩屬都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非洲。
野豬鱷與馬任加鱷有許多共同特徵有。鼻骨間縫癒合,後段間縫沒有癒合。外關節窩孔朝向兩側。頜部關節的位置低於前上頜骨的牙齒齒列。下頜聯合處縱深。外翼骨(Ectopterygoid bone)方向接近垂直,與顴骨的側邊接觸。鼻後孔中隔成喇叭狀,是與齶骨的接合處。鱗狀骨與頂骨接合處形成角狀的後背突起,野豬鱷的角狀突起比馬任加鱷還要明顯[1]。
古生物學
野豬鱷被認為是種陸棲掠食動物,主要活動於陸地環境。野豬鱷的眼眶朝向兩側,但稍微朝前,因此牠們可能有某種程度的立體視覺。野豬鱷可能生存於陸地環境,才演化出初步立體視覺,有利於獵捕動物。許多現代鱷魚、早期新鱷類的眼睛朝向兩側,稍微朝上方,這顯示牠們可能是水生動物,平常棲息於水中,眼睛觀察水面上的動靜,再伏擊水邊的動物。
野豬鱷的頜部、牙齒特徵,也支持牠們是陸棲動物的理論。牠們有數顆大型犬齒型牙齒,這些牙齒相當筆直、邊緣銳利;而棲息於水裏的其他鱷形類,牙齒呈圓椎狀、或彎曲狀、邊緣較不銳利。下頜的關節後突(Retroarticular process)長,允許牠們迅速作出嘴部開合的大動作,有利於撕咬獵物。野豬鱷的鼻骨癒合,當牠們用嘴部撕咬獵物時,嘴部骨頭能承受更大壓強,因此牠們能做出更大咬合力。野豬鱷的口鼻部末端朝上,外鼻孔也朝上,當牠們獵捕獵物時,如果口鼻部遭到碰撞,這種口鼻部形狀可保護口鼻部末端。此外,研究人員推測口鼻部末端在生前覆蓋者角質,也可承受獵捕時的意外碰撞[1]。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英文)Sereno, P. C.; and Larsson, H. C. E. Cretaceous crocodyliforms from the Sahara. ZooKeys. 2009, 28 (2009): 1–143 [2012-04-06]. doi:10.3897/zookeys.28.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1).
- ^ (英文)Associated Press (November 19, 2009). 3 new ancient crocodile species fossils found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11-21.. Yahoo News.
- ^ 3.0 3.1 (英文)National Geographic. November 2009. p. 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