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地震烈度表

環境地震烈度表 (ESI2007)[1] 是一種用於測量強度的地震的基礎上的對自然環境 影響的烈度表。

國際於90年代初期由國際聯盟第四紀研究(聯合會)開始努力開發一個新的規模,將重點放在宏觀烈度地震環境的影響。最終稿是在2007年澳大利亞凱恩斯市,由聯合會其十七大會批准,標準被正式稱為ESI 2007。

像許多其他烈度表一樣,ESI 2007使用十二度地震強度的基本結構,設計用於地震發生後實地調查中的應用。然而,在ESI 2007強度的定義是基於分佈和地震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大小的觀察。這種方法使ESI 2007是一個獨特的診斷工具,用於評估在人煙稀少和無人居住的地區,地震對人和建築環境的影響可能不容易觀察到的十-十二級地震強度水平。[2]對於強度等級IX或更低,ESI 2007標度將被用作其他強度尺度的補充。

a)基於地震環境效應的烈度烈度定義;

B)指導方針,規模的背景和支持這樣一個新的宏觀尺度引入科學概念;ii)程序僅使用規模或損傷為主,綜合傳統尺度;III)規模如何組織;IV)診斷特點強度評估所需的描述,和成語,意思的顏色和字體。

自2007以來,規模已在該聯合會的古地震和活動構造和古地震歷史的框架委員會的框架應用。它現在可以在十個不同的語言使用。

圖形表示ESI2007強度
圖形表示ESI2007強度

參考文獻

  1. ^ Michetti et al. (2007) - Intensity Scale ESI 2007, in Mem. Descr. Carta Geologica d』Italia L. Guerrieri and E. Vittori (Editors), Servizio Geologico d』Italia, Dipartimento Difesa del Suolo, APAT, Rome, Italy, 74.
  2. ^ The definitions of traditional intensity scales are based primarily on the observation of effects on humans and animals as well as damages to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Therefore they are difficult to apply in earthquake-affected areas where such objects of observation are absent or scarce—the problem, which the Environmental Seismic Intensity scale is designed to overcome.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