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寿泉(1846年—1886年),原名生添子浚醴澄,榜名寿泉福建省台湾府彰化县鹿仔港保鹿仔港街(今属台湾省彰化县鹿港镇)人,鹿港丁协源家族始祖丁克家的第六子[1]

丁寿泉
汉字 丁壽泉
白话字 Teng Siū-choân
台语罗马字Ting Siū-tsuân
鹿港丁家古厝“赐进士出身”执事牌等文物

他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考取举人,之后在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殿试中式第三甲第四十八名同进士出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2]。后授广东即用知县,加同知衔,但因为家中因素,未前往广东就任[1]

他曾担任彰化白沙书院山长,于光绪十二年时与训导刘凤翔、廪生吴德功、主事吴鸿藻等人探访台湾中部的节妇事迹[3]

参考来源

  1. ^ 1.0 1.1 张子文. 丁壽泉. 台湾记忆. [201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3) (中文(台湾)).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三):光绪六年。庚辰。五月。…… 王寯颐。韩仲荆、赵文伟、邱晋昕、胡文渊、李和卿、杨依斗、马存朴、孙浤泽、熊尔卓、卢煦春、何荣楠、张是彝、卜文焕、黄绪祖、吴士俊、吴兆基、周国琛、谌增模、张豫泰、丁寿泉、王策范、刘奎辰、吴树德、彭修、张贤符、汪宗沂、王芝兰、杨溶、陈子骥、林士菁、冯仲侯、祁征祥、潘炳辰、夏联钰、陈为燠、陈文锦、黄嘉尔、刘汝霖、汪宝树、黄禧祖、董敬安、王恩光、曹作舟、莫燮干、徐寿基、王家宾、魏廷梁、陈泽春、玉启、卢庆云、张守训、赵炳荣、顾绍成、张铭和、杨维培、郑言绍、张觐光、鲍翰卿、李和燮、郑振声、朱兆鸿、韩受卿、何永卓、张士锃、孙殿甲、查荫元、金鸿霄、黄成采、景天相、文郁、杨耀林、赵永清、胡昌祖、赵敏熙、赵受璋、金毓麟、丁振德、孙之鸿、刘玉成、戴锡麟、杨淑修、傅为霖、王清江、李肇庚、朱承烈、吕元恩、唐步云、乔保印、阚䌹、伦肇纪、武颂杨、曾云章、高积健、徐京、赵永昌、程仁均、余效衡、赵文源、王化光、田广恩、方儒棠、胡政举、沈锡周、施朝铨、党步衢、邱兆荣、杨清魁、王清绶、胡郁、丁若、何镕、儒芳、廖镜伊、陈汝钦、邹用中、俱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3. ^ 林文龙. 《台灣中部的人文》. 台北市: 常民文化. 1998年1月: 233页. ISBN 957-849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