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宝胜(1859年—1912年),字子兰安徽寿州人。清朝政治人物,军事将领,性情刚烈,曾因事不利,两度出家为道士,因清朝覆灭而饮弹自裁

谢宝胜
大清南阳镇总兵
族裔汉族
字号子兰
出生咸丰九年(1859年)
安徽寿州
逝世民国元年(1912年)
河南裕州
出身
  • 武童

生平

最初跟随金顺征战西部边陲,随后跟随宋庆马玉崑攻克肃州及关外诸城,积勋至都司。因事与马玉崑相左,此后弃官离开,在天山的博克达山当道士。

光绪十五年,马玉崑担任直隶提督,鸠集旧部,多次招谢宝胜出山。谢宝胜受感动,出山并献方略。

光绪二十年,参加甲午战争,次年跟随马玉崑出关,在朝鲜半岛日军交战数十次。马玉崑之弟身陷重围,由谢宝胜救出。此后《马关条约》成,清朝承认败给日本台湾割让,赔款白银二万万两,谢宝胜非常愤怒,再次出家当道士,并于京师白云观羁迹数年[1]

义和团之乱期间,柴洪山统武卫护军,荣禄檄令其出山,领前路后营,已留河南,更名为精锐军,领左营,寻改为筦豫北军。嫉妒者诬陷,巡抚吴重憙上疏辨其冤。此后他驻军黄河陕县汝阴最久,将士都互相畏惧心服,军旗所指,纪律肃然。此后升任副将[2]

宣统元年,授河北镇总兵。次年改任南阳镇总兵,并节度河南陕县汝州军。谢宝胜此后还平定各地盗乱[3]。宣统三年,移师嵩县,此后与北上的革命军交战,部队因兵粮不足而退守裕州。在自己不同意的情况下,被列名《北洋五十将乞共和电[4],之后听闻宣统退位诏令之后,他召集士兵,勉励他们尽忠报国。同夜整肃衣冠,吐血数升,饮弹自尽,将士们痛哭流涕,用军旗包覆他的遗体,舁至独头镇收敛之[5]。其画像收于《庚子辛亥忠烈像赞》。

延伸阅读

[]

 清史稿/卷470》,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1. ^ 中华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470):“谢宝胜,字子兰,安徽寿州人。初隶金顺麾下,从征西陲。嗣随宋庆、马玉崑克肃州及关外诸城,积勋至都司。以事与玉崑左,弃冠服走博克达山为黄冠。光绪十五年,玉崑提督畿辅,鸠集旧部,独伟视宝胜,招之出。敦促备至,宝胜忾然曰:“玉崑知我者,义不忍却!”迺弃黄冠,诣军所献方略。二十一年,朝鲜告警,从出关,与日军数十战,勇敢躐伦等。玉崑弟陷重围,锐身救之出。和议成,愤甚,复为道士装,羁迹京师白云观,如是者数年。”
  2. ^ 中华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470):拳乱作,柴洪山统武卫护军,荣禄檄领前路后营,已留河南,更名精锐军,领左营,寻筦豫北军。忌者中以蜚语,巡抚吴重憙疏辨其冤,上卒优容之。驻军河、陕、汝最久,将士积相畏服,军麾所指,纪律肃然。累迁至副将。
  3. ^ 中华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470):“宣统改元,授河北镇总兵。明年,移南阳,河、陕、汝军仍受节度。宝胜益感奋,尤严治盗,所莅毋扰民。恒短衣执械先士卒,或宵行数十百里,伪为小商,诇虚实。村民通匪者惮其至,尝置毒饮水处,宝胜则自携水罂,怀麦饼,食尽,忍饥渴以为常,以是寇鲜漏网。洛阳张黑子、嵩县王天纵、汝州董万川尤鸷悍,张、董并计擒之,天纵惧不敢出。豫西数十州县皆安堵,而南阳王八老虎犹嵎负。宝胜至,移书期决鬬。会天大雪,前期五日,潜师薄其巢,贼不戒,据中庭轰拒。宝胜奋身入,众继之,火其庐,卒就缚,置之法。自是南阳无遗寇。宝胜短躯干,目光炯炯能慑人。视盗如仇,待士卒若子弟。劳无吝赏,遇丧亡,赙恤尤厚。饷馈无所受,无兼衣余食,统兵十余年,而负债钜万。巡抚宝棻上闻,中旨敕司库偿九千余金,异数也!”
  4. ^ 1925年12月30日,北洋军阀皖系将领徐树铮于廊坊车站遭冯玉祥仇杀. [2018年4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4月3日). 
  5. ^ 中华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470):“三年,移师嵩县。值鄂乱作,亟还筹战守。其时襄樊已应和,土寇处处飙起。豫南与陕、鄂壤地接,市言讹日数至。检勒部曲,日夕巡徼不少休。支振数十日,而襄樊军阑入,士民与通款,将内讧。诸将意沮,咸莫能奋,惟都司姚霭云慷慨愿从战。无何,新野陷,大吏飞檄戒毋妄动。宝胜愤激,赴校场,与众誓死守,而府县官已委印绶去。翌日元旦,独朝服诣万寿宫行礼,痛哭不能止。俄传南军入,烟焰翳天,各营亦以食尽而溃。不得已,退顿裕州,比至,城皆树白帜矣,迺止舍。至夕而逊位诏至,召将卒励以忠义,麾之去,夜半时,屏仆从,肃衣冠,呕血数升,以枪自击死。平旦,将卒趋视,皆哭失声,以大纛裹尸,舁至独头镇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