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北京市河北省流傳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

總述

五音大鼓歷史悠久。清朝有詩讚:「五音齊奏帶箋簧,大鼓說書最擅場,野調無腔偏入妙,皆因子弟異尋常。」[1]《中國音樂詞典》中稱:「『北京琴書』前身稱『五音大鼓』,清代道光(1821-1850)年間興起於北京的東南部及河北省安次縣農村,因以三弦揚琴四胡、鼓板伴奏,再加上演員的唱腔,合為五音,故名。」《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的詞條「北京琴書」中稱北京琴書的「前身是清代流行於河北安次縣一帶及北京郊區農村中的五音大鼓,以三弦、四胡、揚琴等樂器伴奏。長期沒有專業藝人,只是農民在農閒時傳唱,以為娛樂。」五音大鼓曾經走入清朝宮廷,《清代內廷演戲史話》記載:「光緒九年……六月二十日,內學首領何慶喜面奉旨傳:『學《亭會》、《牧羊》、《小逼》、《望鄉》。著陳壽峰、嚴福喜、張雲亭著實教。著總管請五音大鼓、八角鼓戲法,著小人們學。』」[2]

如今,五音大鼓主要流傳在北京市大興區長子營鎮再城營、北京市密雲縣巨各莊鎮蔡家窪村五畝地自然村。

大興再城營五音大鼓

大興再城營流傳的說法認為,五音大鼓是清朝光緒年間在再城營發明的,由西河大鼓改進而來。清朝光緒年間,「京南花馬袁」(京南的大興縣再城營村的袁喜、袁孫氏家,以轎車運輸為生)是曲藝名家。袁孫氏是於家務村的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兒,婚後生兩子:長子袁德海、次子袁德林。袁孫氏會說的傳統大書有《施公案》、《彭公案》、《前後七國》等等,也會唱「城南調」。次子袁德林10歲左右患重病,導致雙目失明。袁家為讓袁德林有謀生技能,特地請來安次縣(今隸屬河北省廊坊市)麥窪村的黃先生教他西河大鼓、落腔調、中醫,袁德海等人也一道學習一年多。黃先生離開再城營村後,再城營村內愛唱之人紛紛來袁家學唱。[2]

起初,再城營村人認為西河大鼓的伴奏僅需一把三弦;後來愛唱的人漸多,伴奏樂器隨之增加,除了三弦以外,還有四弦(四胡)、二鼓子(二胡)、月琴、打琴(揚琴)等等。人們學唱袁孫氏的「城南調」時,還加入「落腔調」唱法。經過再城營村第一代組合中的組織者李桂忠、袁德海、袁德林等人改創,形成了三弦、打琴、四胡、二胡、月琴、鼓板伴奏,一人演唱的新形式。這受到人們歡迎,參加者增多。此為「子弟會」的初期,召集人為袁德海、李桂忠,在袁德海家活動。後來「子弟會」定名為「五音大鼓子弟會」,上述新演唱形式被定名為「五音大鼓」,也有人稱「落腔調」。[2]

安次縣柴孫窪村的西河大鼓盲藝人劉玉昆(綽號為「短胳膊劉」)常率弟子來再城營村的「五音大鼓子弟會」交流,他感到這種新演唱形式好,便在柴孫窪村成立」子弟班「,也唱五音大鼓。劉玉昆後來出名,晚年還將其用過的書鼓、打琴贈給再城營「五音大鼓子弟會」,沿用至今。[2]

張瑞祥是大興南蒲洲營村人,和再城營「五音大鼓子弟會」的召集人之一李桂忠為姨表兄弟,張瑞祥隨李桂忠學習打琴,並學習了五音大鼓。張瑞祥是馬駒橋鎮柴家務村「單琴大王」翟青山的師弟(兩人也是盟兄弟),曾合作多年。翟青山和師兄弟們一起改創出單琴大鼓,使單琴大鼓在北京、天津、安次縣一帶出名,並且在冀東電台、天數仁昌電台等處演唱,還曾錄製唱片。1934年,翟青山長子翟萬盛背著單琴,來到再城營村訪問「五音大鼓子弟會」藝人,袁德海的兒子袁廣坡將他請到家裡招待。[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再城營「五音大鼓子弟會」將五音大鼓傳給李堡村、西北台村的村民。李堡村、西北台村從此也有了五音大鼓傳人。[2]

如今,大興的五音大鼓僅有再城營有完整的說唱組合,均為業餘演員。到21世紀初,再城營的五音大鼓說唱組合已傳到第四代。[2]2014年,長子營鎮五音大鼓社團在長子營鎮中心小學開班,成為五音大鼓傳承的新途徑。[1]

北京琴書的創始人關學曾表示,他當徒弟時也用工尺譜,唱的是(大興的)這個「點」(曲調),與如今的再城營五音大鼓的曲調完全相同。後來經過他和搭檔的發展,加快了節奏,一板三眼,到1950年代初抗美援朝慰問演出期間,他和搭檔吳長寶共同將經過改進的這種曲藝形式定名為「北京琴書」。[2]   起初,再城營五音大鼓是農閒時藝人們自娛自樂,或婚事、喪事時應邀表演,均是業餘演出,從不收錢,所以當時知名度低,普及不廣。但五音大鼓也有「規矩」,入會學藝的人嚴禁賭博,而且要口頭宣誓、寫下憑文、簽字畫押。此外,禁止演唱帶色情內容的段子。五音大鼓藝人之間互相稱為「先生」,其他人也稱這些藝人為「先生」,以表示尊重。五音大鼓講究「以弦為媒,結交朋友」。[2]

再城營五音大鼓現存的曲目有《楊家將》、《岳飛傳》、《呼家將》、《湘子上壽》、《孔明壓寶》、《寶玉探病》、《鴻雁捎書》等20多部傳統曲目,以及《小姐仨剪窗花》、《永定河畔艷陽天》、《王老漢徵婚》、《我向奧運表真情》等現代短唱段。[2]

密雲蔡家窪村五音大鼓

密雲蔡家窪村五音大鼓
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密雲縣文委
分類曲藝
編號項目BJⅤ-5
登錄2006年

蔡家窪村的五畝地自然村是偏遠的小山村,到21世紀初已有300餘年歷史。進入村口向南拐,高處有座老宅院,建於清末民初。21世紀初,「五音大鼓」就在這裡表演。當時該村能表演五音大鼓的共5人。中間的一位為唱書人,右手拿鼓槌敲大鼓,左手執兩片鴛鴦板。唱書人左右是四位伴奏者,分別操四胡、三弦、打琴、瓦琴。[3]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 丁汝芹,清代內廷演戲史話,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
  •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年
  •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詞典》編輯部,中國音樂詞典,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年
  •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天津卷),中國ISBN中心,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