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迪 (巴哈伊)

巴哈伊信仰早期著名殉道者

巴迪 (阿拉伯語:ﺑﺪﻳﻊ‎,1852年—1869年),是 Mírzá Áqá Buzurg-i-Nishapuri的稱號,他還以他的稱號「殉道者的驕傲」而著稱,其父 `Abdu'l-Majid-i-Nishapuri是巴孛巴哈歐拉的追隨者。

巴迪
15歲時的巴迪
出生1852年
奧托曼帝國
逝世1869年
奧托曼帝國
職業巴孛巴哈歐拉的追隨者

巴迪因為為巴哈歐拉送信給納賽爾丁·沙而聞名,他因此被沙阿拷打屠殺,死時年僅17歲。巴哈伊曆法也叫做「巴迪歷」,即是為紀念他。[1]他還是巴哈歐拉的使徒之一.巴哈歐拉的一本著作《巴迪書》('Kitáb-i-Badí),與本文所述的巴迪沒有關係。

旅程

儘管巴迪的父親是個巴哈伊信徒,但巴迪本人最初卻並不為這個新宗教所動。[2] 他是個頑劣而叛逆的少年,他的父親形容他是「家族的絕望」。[1]在與納比爾·阿扎姆的一次會面時,巴迪聽見了巴哈歐拉的一首詩,而後開始抽泣。在完成了學習之後,他散盡了自己的財產,步行去巴格達,在巴格達,有相當數量的巴哈伊信徒面臨著迫害。最後他從摩蘇爾出發,經過巴格達,到達阿卡監獄城。[2]

由於守衛不讓巴哈伊信徒進入阿卡,巴迪打扮成運水工,逃過了守衛,然後進入了一間清真寺。在那裡他認出了阿博都巴哈,並給了他一張小紙條。巴迪見過巴哈歐拉兩次,後者讓他送《致君王書簡》給納賽爾丁·沙阿。為了避免被鄂圖曼帝國官方發現,他在海法接受該書簡,從此開始徒步旅行4個月去德黑蘭。沿途,據說他「充滿了歡樂,笑聲,感恩和堅忍,大約走一百步就到路邊,面朝阿卡。他跪拜在地說:「上帝啊,祢以祢的恩典賜予我的,請不要以祢的公正奪取,而給予我勇氣以守衛它。」[1][2]

處決

齋戒3天以後,巴迪去了沙阿的消暑露營地,沙阿在樹林裡打獵時走到他面前。巴迪走向他以尊敬而平靜的語氣說:「國王啊!我從示巴那裡為您送來一份重要的信息。」巴迪被捕了,接下來三天遭受了烙鐵刑,頭顱用一桿來福槍的槍托打出了腦漿,而後屍體被扔進了一個坑裡,用土和石頭掩埋。[2]

現存有一張巴迪的照片,是應沙阿的要求拍攝的,是巴迪戴著鐵鏈遭受屠戮的場景,圖中的巴迪面無表情。

哈吉·阿卜杜勒-馬吉德

哈吉·阿卜杜勒-馬吉德,是巴迪85歲的爺爺,也是大不里士戰鬥的倖存者,據守基·阿芬第所述,也被殺了。

「他的兒子殉道後,(哈吉·阿卜杜勒-馬吉德)覲見了巴哈歐拉,他帶著滿腔的熱情回到了呼羅珊,在哪裡他被從腰到喉嚨劈開,他的頭顱被掛在大理石板上,給一大群侮辱他的圍觀者觀看。他們把他的遺體無恥地拖過市集後留在陳屍所,等待家屬認領。」[3]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Francis, Richard. Áqá Buzurg (Badí') the Pride of the Martyrs. 2001 [2012-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3). 
  2. ^ 2.0 2.1 2.2 2.3 Taherzadeh, A. The Revelation of Bahá'u'lláh, Volume 3: `Akka, The Early Years 1868-77. Oxford, UK: George Ronald. 1984: 176–187. ISBN 0853981442. 
  3. ^ Effendi, Shoghi. God Passes By. Wilmette, Illinois, USA: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1944: 200 [2012-05-05]. ISBN 087743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2). 
  • Balyuzi, H.M. Eminent Bahá'ís in the time of Bahá'u'lláh. The Camelot Press Ltd, Southampton. 1985. ISBN 085398152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