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共和國歷史

車臣人的祖先阿瓦爾人起源於亞洲西部,自15世紀鄂圖曼帝國入侵開始,車臣人高加索山區不斷抵抗外來入侵。自從投向穆斯林的陣營,便緩和了與鄂圖曼帝國的緊張關係,但卻與信奉基督教喬治亞人及哥薩克人及信奉佛教卡爾梅克人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

早期

車臣在19世紀被沙俄征服,之後一直都屬於俄國十月革命之後,車臣繼續留在俄羅斯聯邦里。蘇聯成立後的1922年11月30日,成立車臣自治州,隸屬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34年1月15日和同屬俄羅斯聯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併為車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改名為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由於在二戰中,部分車臣人試圖與德國軍隊合作謀求獨立,1944年,在史達林領導下的蘇聯政府撤消了車臣的自治共和國地位,將幾乎整個車臣民族強行遷往哈薩克境內。直到1957年赫魯雪夫執政時期,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方才得以恢復,車臣人也被允許返回位於北高加索的故土。[來源請求]

1989年後,蘇聯局勢急劇動盪,民族分離勢力在車臣、印古什和北奧塞提亞等高加索地區嚴重膨脹,車臣和北奧塞提亞等自治共和國均有流血衝突發生。

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聯邦的不少成員,特別是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國,都希望像鄰近的亞美尼亞喬治亞一樣享有獨立的地位。加上過去在前蘇聯年代裡,一直受到壓迫,造成車臣人爭取民族解放、要求民族獨立和反俄羅斯的旺盛心態。

 
第一次車臣戰爭

1991年,時任車臣共和國總統的焦哈爾·杜達耶夫發表了獨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羅斯的承認。1992年12月10日印古什共和國與車臣共和國分開。1994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指派俄軍大舉攻打車臣,造成一場十萬人死亡的屠殺慘劇。之後,雙方的衝突不但一直沒有平息,還讓車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子得勢。結果莫斯科的恐怖襲擊不斷發生。

1999年,7月4日,沙米利·巴薩耶夫指揮5000人的武裝部隊偷襲了俄內務部隊哨所。導致了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第二任總統普京以較強硬的態度反駁了國內的分離主義思潮,指揮部隊從兩路進入車臣。以絕對優勢的實力,軍事壓制了車臣分離主義勢力。之後,雙方衝突依然如前。

車臣問題是俄羅斯國內民族宗教矛盾,國際社會過問較少,有證據表明許多車臣婦女的丈夫或兒子無故失蹤,她們搜集並紀錄數百卷恐怖罪行的錄影帶,並將之偷渡入歐洲,向國際人權法庭控訴。影響所及,亦有部分車臣婦女選擇加入炸彈自殺的恐怖事件[1]

車臣共和國歷史

車臣在19世紀中葉俄羅斯帝國時期成為俄國領土,在一戰時期,由車臣人為主組成的、被德國人稱為「野獸之師」的「高加索土著混成騎兵師」一直是德國和奧匈的噩夢。車臣人效忠沙皇和帝國政府,無拘無束,對待皇室也一律用「你」稱呼而不使用敬語,皇室和俄國人也彼此無拘無束。

二月革命之後,統帥著高加索土著混成騎兵師的科爾尼洛夫將軍的第八軍是當時唯一一個保持有完整戰鬥力,沒有被革命黨和亂兵搞垮的部隊。車臣人民當時有著一個著名的言論:「俄羅斯人出了叛徒了,他們不要自己的皇帝了,沒關係,讓皇帝到我們這裡來避難,我們熱情好客會養著他,然後為他消滅那些俄國的敵人,無論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我們不感興趣政治,我們只是為戰鬥而生,為了消滅俄羅斯的敵人而生。」

由於十月革命布爾什維克為了對抗白軍,大肆醜化宣傳支持科爾尼洛夫將軍和其他的白軍的高加索軍團,宣傳車臣人是一群見人就殺吃小孩子肉的野蠻人,以此換取城市居民的同仇敵愾對抗高加索軍團。之後隨著內戰,科爾尼洛夫將軍也戰死,高加索軍團瓦解,四分五裂的高加索各民族有的回去了故鄉繼續自相殘殺,有的變成流寇。

蘇聯建國以後,車臣最初作為「山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的一部分一起加入了蘇聯,1936年史達林人為的把車臣-印古什地區分離出來單獨建立了一個「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二戰期間1942-1943年間車臣-印古什共和國一度被德軍佔領,德國在當地扶植了大量傀儡進行對俄羅斯人和猶太人等的種族屠殺,因此在德軍被擊潰之後,1944年蘇聯把和德國人合作過當個叛徒的車臣人遷徙去了中亞地區,這就是車臣行動。

之後車臣-印古什共和國被取消,併入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史達林死後,1957年1月9日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被恢復,此情況一直持續到蘇聯末期。史達林在二戰之後定下了一個規矩,就是車臣地區的最高地方領導人一定不能由車臣人擔任。此情況一直持續到戈巴契夫上台。戈巴契夫允許了之前被遷徙的車臣人返鄉,並且第一次車臣產生了車臣人出生的地方最高領導人。

與此同時,激進派開始崛起:飛行員出身的、蘇聯時期唯一的車臣人將軍、在阿富汗戰爭中親自駕機進行轟炸立功而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的焦哈爾·杜達耶夫趁機建立了自己的車臣民族代表大會。趁著葉爾欽和戈巴契夫、819成員政權的內亂空襲,杜達耶夫成功組織起來了終於自己的武裝實力並通關武裝政變奪權。因為杜達耶夫站在了當時尚大局未穩的葉爾欽一遍,因此得到了葉爾欽的默許和縱容。

蘇聯解體、葉爾欽上台之後,他和親信還親自多次來到過車臣會見杜達耶夫,杜達耶夫表示「我們只是要建立自己的民主自治共和國,但沒有打算從俄國獨立,也沒有打算和俄國翻臉,我們打算維持和俄國的和平友誼。」信以為真的葉爾欽政府遂置之不理。然而此時車臣-印古什卻發生了內部分歧:希望從俄國獨立的是車臣民族主義者,而印古什人民則不希望獨立,希望留在俄國。1992年車臣-印古什共和國解體一分為二變成了車臣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然而,兩者之間隨即就爆發了邊界之爭的問題:杜達耶夫希望要求更多的土地,而引起印古什人民的不滿,兩族從帝國時期蘇聯時期已經混住上百年種族交錯很難分出一個準確的國界,在這種情況下杜達耶夫政府單方面宣佈建立了「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拒絕給俄國中央政府納稅,禁止俄國軍警人員入境,並開始了對境內所有非車臣人的種族排斥和驅逐政策。此建國行為沒有得到國際承認。

之後杜達耶夫又和車臣國會爆發矛盾,最終杜達耶夫以軍閥手腕武力驅散了國會建立起來了個人獨裁。而此時正是1992-1993年間,俄國自己又爆發了差點演變成全面內戰的憲政危機,最高蘇維埃被解散,成立了新的國會-國家杜馬並制定了新的憲法。 俄國內亂期間,車臣局勢迅速惡化,感受到自己強大的杜達耶夫野心膨脹,打算不僅建立車臣共和國,更要吞併整個高加索。車臣軍開始一方面對內加緊迫害異族,一方面準備入侵周邊相鄰的其他高加索國家。為此,相鄰的達吉斯坦共和國組成了自己的武裝民兵對抗車臣。與車臣不同,達吉斯坦人不希望獨立,於是在邊境就出現了大規模武裝衝突。

在這種情況下,焦頭爛額的葉爾欽意識到局勢已經失控,但依然對杜達耶夫表示保留信任,希望談判對話解決,造成局勢一誤再誤。此時,又爆發了印古什-北奧賽梯邊境衝突。俄軍為了維持當地局面進入了北奧賽梯。這個時候,反對杜達耶夫解散國會和個人獨裁的車臣反對派又組成了民兵開始多次攻擊車臣首府,但是敗在杜達耶夫壓倒性的軍力下,車臣事實上已經在俄國進入之前就自己已經陷入了內戰。於是杜達耶夫下令開始進行「種族大清洗」,消除所有境內的非車臣人以及「車臣人的叛徒」。根據事後統計,這場種族屠殺總共屠殺了21000名俄羅斯人(不包括戰鬥中死亡的軍民),46000人淪為車臣人的奴隸。車臣人自己也甚為內戰和屠殺所苦,反對杜達耶夫獨裁的反對派開始呼籲俄軍進入車臣維和。

在這樣的情況下,葉爾欽政府終於下令派兵維和。 然而,經歷了蘇聯解體的俄軍士氣低落武器陳舊彈藥短缺,且組織領導十分混亂,彼此缺乏統一的調度協調,進攻一度受阻。

21世紀

2004年5月9日,車臣發生炸彈爆炸,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被當場炸死。2006年3月4日,艾哈邁德·卡德羅夫之子拉姆贊·卡德羅夫被任命為車臣共和國總理。[2]2007年4月5日,拉姆贊·卡德羅夫宣誓就任車臣總統[3]

2009年4月16日,俄國當局宣布車臣戰爭正式結束。

2010年3月30日,車臣戰爭的陣亡者遺孀(或稱「黑寡婦」(черная вдова)),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進行了自殺式炸彈襲擊,以期謀求車臣的獨立自主。

2010年10月19日在格羅茲尼列寧區的車臣議會大樓遭到武裝分子攻擊,有6人死亡17人受傷。

參考文獻

  1. ^ 紀錄片:Eric Bergkraut(艾力克·柏格洛) ,《Coca-The Dave from Chechnya(車臣和平鴿)》,2005 Switzerland (2006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參展影片)
  2. ^ 岳連國,拉姆贊·卡德羅夫成為俄車臣共和國新總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
  3. ^ 存档副本. [2011-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