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鵝嶺新石器時期遺址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0年6月19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0年6月19日) |
飛鵝嶺新石器時期遺址位於中國廣州市天河區長興街道華南國家植物園內,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有廣州第一村之稱,被譽為廣州人的發祥地。[1]
龍洞飛鵝嶺遺址 | |
---|---|
天河區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長興街道天源路1190號華南植物園內 |
分類 | 古遺址 |
時代 | 新石器時代 |
編號 | 2-1 |
認定時間 | 2012年10月 |
該遺址於1956年8月發現,1957年由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和中山大學聯合發掘。範圍以海拔62.1米的飛鵝嶺為主,還包括附近的青山崗、菱塘崗、紅石柱崗、名星崗、雞公咀、西崗坳、馬路崗、大火鐮崗、崩崗等13處山岡台地的18處遺址。出土一批紡織用的陶紡輪,捕魚用的陶網墜,農業生產用的斧、錛,打獵用的矛、鏃等磨製石器,還有夔紋、雲雷紋等印紋陶片。而在青山崗、菱塘崗有0.2至0.5米的文化堆積層,出土直徑為9.1厘米的完整玉環及殘玉環各1件,另有雙肩石斧、石鏃、礪石、繩紋夾砂粗陶和泥質印紋陶,青山崗還發現厚約15厘米的大片火燒土層。
經考證該遺址是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春秋時期,當時的居民過著以農業為主兼有捕撈、漁獵、採集的生活方式。為廣州發現年代較早、遺物較豐富的遠古遺址。1996年10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將此列為首批廣州歷史文化遺蹟遺址,2002年7月18日豎立標誌紀念。2012年10月公布為天河區文物保護單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