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魚級攻擊型核潛艦
鱘魚級攻擊型核潛艦(英語:Sturgeon-class submarine),是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艦,當初興建此潛艦的目的是為了要取代長尾鯊級核子動力攻擊型潛艦,後來又被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艦取代。
鱘魚級攻擊型核潛艦 | |
---|---|
概觀 | |
艦種 | 核子動力攻擊潛艦 |
擁有國 | 美國 |
前型 | 長尾鯊級攻擊型核潛艦 |
次型 | 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艦 |
同型 | 37艘 |
結局 | 退役 |
技術數據 | |
排水量 | 水上排水量:4250噸,4460噸(標準) 潛航排水量:4780噸,4960噸 SSN683艇 7800噸 |
潛航深度 | 400公尺 |
全長 | 92.1公尺 |
全寬 | 9.7公尺 |
動力方式 | 1座S5W壓水堆 2台11.2MW(15000馬力)汽輪機,單軸 |
最高速度 | 潛行極速:30節 |
乘員 | 12名軍官95名船員 礁蝴蝶魚號 179人(其中22名軍官) |
武器裝備 |
服役情況
自1961年至1975年共建成服役了37艘鱘魚級核潛艦。60年代,美國的長尾鯊級核子動力攻擊型潛艦失事沉沒後,為了補足其數量,並為當時的小鷹級航空母艦護航因而衍生。
武器裝備
飛彈
- 通用動力公司的戰斧巡弋飛彈,地形匹配加慣性導航系統,射程可達2500km,飛行速度可達0.7Ma,飛行高度為15-100m,核裝藥當量200ktTNT,圓概率誤差為80m。 [1]
- 麥道公司的魚叉反艦飛彈,主動雷達尋的,射程可達130km,速度為0.9Ma。[2]
魚雷
4具533mm MK 63型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MK 48型線導魚雷。[2]
水雷
對抗裝置
射控系統
MK117型魚雷射控雷達[2]
雷達
斯佩里公司的BPS 15或雷聲公司的BPS 14型水面搜索/導航/射控雷達,I/J波段。[2]
聲吶
同級艇列表
舷號 | 艇名 | 服役日期 | 退役日期 |
---|---|---|---|
SSN-637 | 鱘魚號 | 1967年3月3日 | 1994年8月1日 |
SSN-638 | 鯨魚號 | 1968年10月12日 | 1996年6月25日 |
SSN-639 | 裸首梳唇隆頭魚號 | 1968年8月17日 | 1997年3月31日 |
SSN-646 | 茴魚號 | 1969年10月11日 | 1997年7月18日 |
SSN-647 | 大西洋油鯡號 | 1971年5月15日 | 1999年6月11日 |
SSN-648 | 金吉鱸號 | 1969年2月20日 | 1995年3月31日 |
SSN-649 | 太陽魚號 | 1969年3月15 | 1997年3月31日 |
SSN-650 | 紫身笛鯛號 | 1968年1月5日 | 1995年4月14日 |
SSN-651 | 皇后石首魚號 | 1966年12月6日 | 1992年4月14日 |
SSN-652 | 四齒魨號 | 1969年8月9日 | 1996年7月12日 |
SSN-653 | 魟魚號 | 1967年4月12日 | 1993年3月16日 |
SSN-660 | 玉筋魚號 | 1971年9月25日 | 1998年8月7日 |
SSN-661 | 鮋魚號 | 1967年12月14日 | 1992年8月8日 |
SSN-662 | 角魚號 | 1968年12月6日 | 1995年4月28日 |
SSN-663 | 雙髻鯊號 | 1968年6月28日 | 1995年4月5日 |
SSN-664 | 鬼蝠魟號 | 1969年1月30日 | 1991年10月16日 |
SSN-665 | 犁頭鰩號 | 1972年9月9日 | 1992年5月29日 |
SSN-666 | 玳瑁號 | 1971年2月4日 | 2000年3月15日 |
SSN-667 | 珠光擬梳唇隆頭魚號 | 1969年6月13日 | 1996年6月6日 |
SSN-668 | 白鯧號 | 1969年8月14日 | 1997年4月11日 |
SSN-669 | 海馬號 | 1969年9月19日 | 1995年8月17日 |
SSN-670 | 長鬚鯨號 | 1970年2月4日 | 1997年3月28日 |
SSN-672 | 條斑馬鮫號 | 1971年9月11日 | 1998年2月26日 |
SSN-673 | 飛魚號 | 1970年4月29日 | 1996年5月16日 |
SSN-674 | 海參號 | 1970年8月14日 | 1999年6月1日 |
SSN-675 | 藍魚號 | 1971年1月8日 | 1996年5月31日 |
SSN-676 | 尖嘴魚號 | 1971年3月12日 | 1999年7月1日 |
SSN-677 | 鼓魚號 | 1972年4月15日 | 1995年10月30日 |
SSN-678 | 射水魚號 | 1971年12月17日 | 1998年3月31日 |
SSN-679 | 銀漢魚號 | 1972年5月5日 | 1994年7月21日 |
SSN-680 | 威廉·H·貝茨號 | 1973年5月5日 | 2000年2月11日 |
SSN-681 | 蝙蝠魚號 | 1972年9月1日 | 1999年3月17日 |
SSN-682 | 金槍魚號 | 1974年1月26日 | 1998年3月13日 |
SSN-683 | 礁蝴蝶魚號 | 1974年8月17日 | 2005年7月18日 |
SSN-684 | 竹莢魚號 | 1973年2月9日 | 1998年3月30日 |
SSN-686 | L·門德爾·李華斯號 | 1975年2月1日 | 2001年5月10日 |
SSN-687 | 理查·B·拉塞爾號 | 1975年8月16日 | 1994年6月24日 |
備註說明
鱘魚級攻擊型核潛艦的建造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在冷戰期間與蘇聯爭奪北冰洋。為了使該級潛艦能夠從北極冰層下順利通過,設計者做了精心的設計,使得為圍殼的水平舵可以轉成垂直狀態。1982年,竹莢魚號在珍珠港被改裝成為蛙人運輸艇以便於執行兩棲攻擊任務。此後,射水魚號、銀漢魚號、金槍魚號以及L·門德爾·李華斯號也都進行了類似的改裝。威廉·H·貝茨號、玳瑁號、珠光擬梳唇隆頭魚號、理查·B·拉塞爾號則改裝成為海軍深海救生艇的母艇,用以支援深海救生工作。該級艇設計壽命為30年,但是許多艇都提前退役了。1990年,棄用了薩布洛克反潛火箭,也不再裝載核彈頭。1987-1991年,礁蝴蝶魚號進行了大規模改裝,艇身加長了約30公尺,用於安裝海底作戰所需的設備。[2]
退役
80年代後,美國建造了大批的洛杉磯級,鱘魚級潛艦已成為落後又多餘的潛艦,2000年代前後,鱘魚級都全數退役。
圖集
-
SSN-651 皇后石首魚號
-
SSN-652 四齒魨號
-
SSN-653 魟魚號
-
SSN-662 角魚號
-
SSN-663 雙髻鯊號
-
SSN-666 玳瑁號
-
SSN-667 珠光擬梳唇隆頭魚號
-
SSN-669 海馬號
-
SSN-673 飛魚號
-
SSN-675 藍魚號
-
SSN-677 鼓魚號
-
SSN-684 竹莢魚號
-
SSN-686 L·門德爾·李華斯號
-
SSN-687 理查·B·拉塞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