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

(重定向自伤寒论

傷寒雜病論》,又作《傷寒卒病論》,為東漢張仲景所著,是中國第一部理法方藥皆備、理論聯繫實際的中醫臨床著作。此書被認為是漢醫學之內科學經典,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

因為歷史因素,本書原貌不復可見,後世分成《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分別流通。全书共十卷,总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有一百一十二方。[1]

名稱釋義

根據《新唐書·艺文志》記載,本書最早名為《傷寒卒病論》。宋代校正醫書局認為「卒」為「雜」之誤,更名為《傷寒雜病論》;傳統上皆取宋代的看法。據此,本書之作,將病症區分為外感傷寒,與內傷雜病兩種[2]

其中最主要的部份,被稱為《傷寒論》,創設六經辨證,並列方治,用以治療外感傷寒。

於內傷雜病上,於霍亂病、百合病、陰陽毒、瘧病、虛勞、瘀血病、胸痹病、水飲病、咳嗽病、婦女雜病等皆有涉入,依病名分類,列方處置,稱為《金匱要略》,獨立成書。

另一個傳統看法,認為傷寒傷人,卒不急防,故張仲景將此書命名為《傷寒卒病論》。

近代日本學者大塚敬節發現康平本《傷寒論》,書名原題為《傷寒卒病論》。他認為「卒」是統領的意思,因此本書之作,是以六經辨證統治傷寒與雜病,故名為《傷寒卒病論》。

難經中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傷寒廣義地說,是『傷於寒』,上述所提及五種病都傷於寒所引起。

作者

傷寒雜病論的作者張仲景,生平不詳。對他生平的記載,最早出自《宋校傷寒論序》。《宋校傷寒論序》引用唐代甘伯宗《名醫錄》的記錄,但唐代甘伯宗《名醫錄》在宋朝後就已經失傳。

歷史與版本

据传,東漢末年張仲景[3],見動亂頻繁,疫病流行,引發他發憤學習醫學的決心,「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他所撰寫的《傷寒雜病論》据《针灸甲乙经》的序文所说,援引《湯液經法》藥方,與《內經》理論合一,完成了這部被後世稱譽為「方書之祖」的中醫學巨著。但此書寫成後,因三國時期戰亂頻繁,以致原書散佚不全。它的原始面貌,雖經後世考據,仍然無法完全了解。後世所知的《傷寒論》是經西晉太醫令王叔和蒐集整理,編纂所成。

經王叔和整理過後的版本,被稱為《張仲景傷寒》、《張仲景方》或《王叔和張仲景方》,在東晉南北朝時期,流傳於民間。在這段期間,抄本流傳的狀況並不清楚,在同時期的醫書,如《肘後方》、《針灸甲乙經》、《小品方》、《輔行訣》中皆有抄錄部份的傷寒論内容。在隋代太醫巢元方編著《諸病源候論》時也收錄了許多傷寒論的內容。

唐本

《傷寒論》在唐代開始被史書記載,只是尚未被稱為《傷寒論》。《隋書》〈經籍志〉中記載有《張仲景方》十二卷,《張仲景療婦人方》二卷。注引《梁七錄》,有《張仲景辨傷寒》十卷。《舊唐書》〈經籍志〉中記載了王叔和撰《張仲景藥方》十五卷。《新唐書》〈藝文志〉有:「《王叔和張仲景方》十五卷,又《傷寒卒病論》十卷。」這些著作與後世的《傷寒論》內容是否相同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知道在唐朝之前,已有許多不同卷數的《傷寒論》版本流傳於世。

唐代孫思邈時,有“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而不傳”的感慨,於是努力收集張仲景的著作。在撰寫《備急千金要方》〈成書於652年〉時,只記載了部分《傷寒論》內容。等到晚年撰《千金翼方》時(約成書於680年),目前所知的《傷寒論》內容大部分已可见於卷九、卷十之中,可說是《傷寒論》最早的版本,又稱唐本。但是今本《金匱要略》中的雜病部份則不見於此。

唐天寶十一年(752年),王燾在編著《外台秘要》時,引用了許多《傷寒論》的內容,今本《金匱要略》的條文也出現在其中。從《外台秘要》引用的內容,可知王燾參考的《傷寒論》版本,從11卷開始,內容同於今本的《金匱要略》,但編排順序與今本《金匱要略》不同。並且還有標注引用自14卷、15卷、16卷、17卷、及18卷的內容,可知王壽參考的《傷寒論》的內容可能是目前失傳的18卷,或更多的卷本,與孫思邈參考的版本不同。

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在唐代之前,《傷寒論》至少已經分成兩個系統在流傳,一個系統是將傷寒六經辨正的條文與雜病部分分開,單獨成書,類似於今本《傷寒論》十卷,唐本及宋本即是以這個系統為底本;而另一個系統則是將這兩個部份合在一起,成為12卷本、15卷本、16卷本,或更多卷本,《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本也是屬於這個系統。

宋金版本

 
伤寒论

北宋仁宗時,王洙於館閣時偶然發現蠹簡,名為《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為傷寒,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此外又流傳了《金匱玉函經》八卷,據說是王叔和所編著的另一個《傷寒論》版本[註 1],可能是成於唐人之手,內容與《千金翼方》相同。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所編的《太平聖惠方》收有的《傷寒論》,被稱為《淳化本》,內容近於唐本。

現今所知的《傷寒論》主要是來自宋金版本。最主要的版本有兩種:一是明趙開美復刻宋版治平本,一是成無己的《註解傷寒論》,又稱成註本。

  • 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醫書局高保衡孫奇林億等奉敕,根據醫書局所藏的《傷寒論》、《金匱玉函要略方》與《金匱玉函經》,加以校訂,並且刻版印行,成為《傷寒論》之通行本,共十卷,又稱「宋本」或「治平本」。此外又將《金匱玉函要略方》中卷的雜病部份,獨立出來,另編為《金匱要略》一書。
  • 皇統四年(1144年),成無己以宋本為底本稍加刪削,並詳加注釋,撰成《註解傷寒論》,於1172年正式刊行,又稱「成註本」。

明版

宋本流傳不广。成注本在嘉靖年間由汪濟川校訂後復刻,流傳後世,因此目前流傳的成註本亦可稱「汪校本」。

宋本在元朝後已流傳極少,至今中國已無宋版的原刻本,明朝嘉靖隆慶萬曆年間只有少數藏書家擁有。萬曆年間,當時的著名藏書家趙開美為尋找宋本頗費周章,最後終於在名醫沈南昉處見到,而在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將宋本《傷寒論》、《金匱要略》及《註解傷寒論》合刻為《仲景全書》,此本《傷寒論》又稱為趙刻本,而因為逼真於宋版,所以亦被稱為宋本。今日所謂的「宋本」實際上是「趙刻本」。清朝初年,《仲景全書》傳至日本,藏於楓山秘府,之後,日本亦加以復刻。趙刻本刊行後,流傳亦不廣,原刻存世絕少,今日中國中醫研究院藏有趙開美的原刻本,北京圖書館藏有縮微膠卷[4]

清版

至清代乾隆時,由太醫院右判吳謙主持編撰《醫宗金鑒》,以宋本為主,但參考了二十餘家的註疏,將宋本條文矛盾不一致處一一刪除,並加以修正後頒行全國,這是目前最通行的標準版本,又稱醫宗金鑒版。

近代新發現

初,中國流傳出來其他版本,號稱古本,分別有《桂林古本[5](據說成書於公元200年至210年)[6]、《長沙古本》(又稱《湘古本》)、《涪陵古本》(又稱《涪古本》、《四川古本》)[註 2]。《桂林古本》較為普及;《長沙古本》較不普遍,但仍出現於近期文獻;《涪陵古本》則極為罕見。

中国近代敦煌发现《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其中方药部分被部分学者认为是伤寒论前身,有学者认为其中方药五脏用药等,是原于《伊尹汤液经法》,由此可见伤寒论前身一班。

這些版本的真實性目前仍有爭議,有學者認為這些所謂的古本皆是以唐本、宋本為底本,再加上部份後人補寫的條文而成。

日本版本

在日本漢醫界流傳的《傷寒論》版本,主要來自宋版與成註本。宋版《校正金匱玉函經》在日本雖然不如宋本與成註本流行,但也有翻刻本流傳。

目前可見的最古版本是寬文八年(1668年),由立伯玄提自宋版翻刻、標點並加以刊行,稱為寛文本。

政德五年(1715年),香川修德以成註本為底本,去除註解部份與藥物修治法,刊行了《小刻傷寒論》。因為攜帶方便,是在日本最多人看的版本。

寬政九年(1797年),淺野元甫以明朝趙開美本為底本,對校成註本,出版了《校正宋版傷寒論》三冊。

弘化四年(1847年)出版的《訂字標註傷寒論》,與《小刻傷寒論》大致相同,但是校合了各種傳本,又加上標點,是初學者認為最易讀的版本。

天保15年(1884年),稻葉元熙受其師多紀元堅之命,以多紀元簡所輯的《傷寒論輯義》為底本,刊行了《新校宋版傷寒論》,雖然仍然有些錯誤,但成為傳統上認為最好的版本。

貞和2年(1346年),和氣嗣臣發現了《傷寒論》手抄本,因為抄本中的跋署名為丹波雅忠,日期為日本康平3年(1060年),稱為《和氣氏古本傷寒論》,又稱為康平本。昭和11年(1936年)日本漢醫學者大塚敬節在東京本鄉的舊書店,購買到此書,加以整理並發表,並交由日本漢醫學會刊行。1946年,大塚敬節將校正本寄贈與蘇州葉橘泉,重後,於1954年由上海千頃堂印行出版,此書遂傳入中國。

另外,日本又發現了康治二年(1143年)沙門了純抄本,稱為康治本。這兩個版本都出於日本江戶時期古方派,據說是目前最接近王叔和版本的善本,但有學者懷疑這個版本可能是由宋版而來,或是由日本古方派重新編寫後的版本。

思想及貢獻

此書總結《湯液經法》、《黃帝內經》、《難經》之思維體系,實踐於內科辨證論治上,於外感傷寒創設「六經辨證」——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並列方治。並於雜病上,於霍亂病、百合病、陰陽毒、瘧病、虛勞、瘀血病、胸痹病、水飲病、咳嗽病、婦女雜病等皆有涉入,列方處置,堪稱漢醫學之內科學經典,相對於《內》、《難》的生理學經典角色。

《伤寒杂病论》提出治疗应以整体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其以六经统病证,论述了各经病证的典型特点,记载了详细的辨证及选方用药法则,提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此8项治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组方,奠定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医圣张仲景还提出临床辨证的灵活性,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可采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的诊断方式,即辨证均在望闻问切的前提下,若出现脉、证不符的情况时,应根据患者此时实际病情进行分析,以抓住证情本质,防止误诊。[7]

局限性

《伤寒杂病论》只提症状不提病机,只提方剂不说药性。[8]

歷代註疏

條文註疏

在宋代之前,許多醫家如孫思邈許叔微龐安時都曾經對《傷寒論》有深入的研究。在他們著作中也引用了許多《傷寒論》的內容,但是他們都只是部份引用,對於《傷寒論》全書並沒有做完整的疏解。

第一部《傷寒論》的重要註解書,是金朝成無己所做的《註解傷寒論》。他引用《內經》的思想來解釋《傷寒論》,首先會通《內經》與《傷寒論》的思想,認為《傷寒論》六經即是《內經》所說的十二經脈。

明朝方有執作《傷寒論條辨》,認為宋版《傷寒論》,經王叔和整理,已非《傷寒論》原貌。他提出「錯簡說」,重新更動條文的順序,並一一研討條目的內容是否是後人竄入,他是清朝錯簡重訂派的先聲。他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將太陽病分析成「風傷衛、寒傷營、風寒兩感」三大主軸,並推廣到六經病。

清初喻昌尚論》。

清乾隆時,柯琴作《傷寒來蘇集》。

民國曹穎甫作《傷寒發微》、《金匱發微》。

民國余無言作《傷寒論新義》及《金匱新義》。

1955年承淡安朱襄君作《傷寒論新注》。

證類新編

金朝成無已《傷寒明理論》是最早以證候重新分類《傷寒論》條文,整理而成。

清朝徐靈胎傷寒類方》。

注释

  1. ^ 《校正金匱玉函經疏》:「金匱玉函經,與傷寒論同體而别名,欲人互相檢閱,而為表里,以防後世之亡逸,故併兩存之,凡八卷,總二十九篇,一百一十五方。」多紀元簡《傷寒論輯義》:「《金匱玉函經》亦是《傷寒論》之別本,同體而異名,蓋為自唐以前傳之,大抵與援《千金翼》處同。」這個版本的流傳較少,目前所見是清朝康熙末年何焯先生所藏,上海陳世杰的雕版本。
  2. ^ 涪陵古本為四川劉熔經得于涪陵張齊五,後者說得自從墊江來涪陵的醫士袁某,而袁某得之明代墊邑某洞石匱所藏,相傳為“王叔和所述,孫思邈所”,1934年在重慶石印公世等,刊行於世。

参考文献

  1. ^ 宋校《伤寒论》序 “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2. ^ 陸淵雷《傷寒論今釋》:「傷寒云著,對雜病而言。近世醫家,輒謂傷寒與溫熱相對,乃誤也。傷寒,即今之流行性熱性病矣。其不發熱之病,非流行性之病,或流行發熱,而別有他種顯著證候之病,皆屬雜病。雜病,各有特顯明之證候,診察較易,而其療法,又各有特效藥,不若傷寒方之可以乏應多病。」
  3. ^ 中國醫聖─張仲景. 歷史文化學習網 (中文(臺灣)). [永久失效連結]
  4. ^ 关于伤寒论的版本源流,可参见钱超尘著《伤寒论文献通考
  5. ^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5) (中文(臺灣)). 
  6. ^ 中醫藥資訊網.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6) (中文(臺灣)). 
  7. ^ 杨, 泳. 《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探讨. 四川中医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2022-09-15, 40 (09): 52-55. 
  8. ^ 杨, 天闯. 从三个角度探索《伤寒杂病论》中论治之“法”的内涵. 环球中医药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22-09-06, 15 (09): 1601-1605. 

延伸阅读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