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 (佛教)

(重定向自六界聚

梵語巴利語dhātu[1][2],舊譯[3][4],是古印度哲學中,用來對世間各種物理現象進行分類與歸納的術語,即範疇。在佛教中,接受這個名詞,是阿毘達磨的重要課題之一。以界來進行禪修,稱為界分別觀

釋義

“界”的原意為種族或界限,意指功能差別、體性、原因、有相隔分別、不能混淆相雜之義。如《大毘婆沙論》記載“界”有十或十一種含義:

又如:《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問:何等是界義?答:義,種子義,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義。」

各種界

在部派佛教中,區分出種種不同的界,如二界、三界四界六界十八界等說法。大乘佛教還有法界(即法性)、十界等說法。

三界

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四界

四界,即地、水、火、風四大種,現代亦稱為四大元素。

五界

五界,即地、水、火、風四大種加上虛空。外道認為虛空是“大種”(構成色法的元素),佛教則反對該說法,認為虛空不是大種,因此五界不能稱爲五大種。

另外,有五識界,與此不同,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六界

四大種再加空界[12]、識界,合稱為六界。說一切有部空界(虚空界)所指的虛空有异议,认为是不一样的[13]。外道有五大種學說,即四大種加虛空,认为虚空也是大種;佛教認為虛空不是大種,虛空與四大種不同之處在於沒有「種」的含義:無增無減、無損無益、無興無衰,非先業異熟而生[14]。識界能生、四大種能養、空界能長有情色、無色身,界有結生入胎的作用,使之區別於取蘊[15]

十八界

阿毘達摩論書中,十八界是個重要的主題。十八界中六識界是能依,六內界是所依,六外界是境界[16]。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具有十八界,六識身無間已滅名意界[17]

六十二界

中阿含經·心品·多界經》將諸界總結為六十二界[18]

  • 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 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 六界:欲界,恚界,害界,無欲界,無恚界,無害界。
  • 六界: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
  • 四界:受界,想界,行界,識界。
  •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 三界:色界,無色界,滅界。
  • 三界: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
  • 三界:劣界,中界,妙界。
  • 三界: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 三界: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
  • 二界:有漏界,無漏界。
  • 二界:有為界,無為界。

大毘婆沙論》宣稱:六十二界都為能依、所依、境界三者所攝,故攝在十八界中[19]

註釋與引用

  1.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得巧分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
    大智度論:「得巧分別五眾、十二入、十八界」
  2. ^ oxfordreference. dhātu. [202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3. ^ 坐禪三昧經:「五陰、十二入、十八持」
  4. ^ 印順《往生淨土論講記》:「性字,梵文,與界字意義略同,即因素義。故十八界亦有譯為十八性者。」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五陰、十二入、十八性」
    出三藏記集:「陰為眾,入為處,持為性」
  5. ^ 鞞婆沙論》:「性義是界義者。一身一意有十八性。如一山中多有性。鐵性、銅性、白鑞性、鉛、錫性、金性、銀性、琉璃性、水精性。如是一身一意有十八性。是性義是界義。」
    阿毘曇毘婆沙論》:「性義是界義者。譬如一山之中多有諸性。鐵性、白鑞性、鉛性、銅性、銀性、金性、石性、白塔性。如是一所依身。有十八界性。」
  6. ^ 鞞婆沙論》:「分義是界義者。女十八分。男十八分。是分義是界義。」
    阿毘曇毘婆沙論》:「分義是界義者。十八分是男。十八分是女。」
  7. ^ 鞞婆沙論》:「微義是界義者。女十八微。男十八微。是微義是界義。」
    阿毘曇毘婆沙論》:「別義是界義者。男別有十八。女別有十八。」
  8. ^ 鞞婆沙論》:「斷義是界義者。眼界斷三界。至意界斷三界。是斷義是界義。
    阿毘曇毘婆沙論》:「分齊義是界義者。眼界自有分齊。餘十七界亦有分齊。乃至法界自有分齊。餘十七界。亦有分齊。」
  9. ^ 鞞婆沙論》:「種種事是界事者。謂眼界事非至意界事。謂意界事非至眼界事。是種種事是界事。」
    阿毘曇毘婆沙論》:「種種所作是界所作者。眼界所作。乃至非法界所作。法界所作。乃至非眼界所作。」
  10. ^ 鞞婆沙論》:「趣趣是界者。趣諸界、諸趣、諸生、趣輪轉生死。」
    阿毘曇毘婆沙論》:「趣義是界義者。趣諸界、諸趣、諸生。」
  11. ^ 《《鞞婆沙論》:「持者己性。長養者他性。」
    阿毘曇毘婆沙論》:「持養義是界義者。能持自性故。」
  12. ^ 大毘婆沙論》:「問:空界云何?答:
    • 如契經說:『有眼穴(chidda)空,有耳穴空,有鼻穴空,有面門空,有咽喉空,有心中空,有心邊空,有通飲食處空,有貯飲食處空,有棄飲食處空,有諸支節毛孔等空。』是名空界。
    • 阿毘達磨作如是說:云何空界?謂:隣礙色,礙謂積聚,即牆壁等有色,近此名隣礙色,如牆壁間空,叢林間空,樹葉間空,窓牖間空,往來處空,指間等空,是名空界。
    • 有作是說:此文應言,云何空界?謂:隣難除色。然色有二種,一者、易除,謂:有情數,二者、難除,謂:無情數。此空界色,多近非情,牆壁樹等,而施設故,名隣難除色。
    • 舊對法者、及此國師俱說:空界,處處皆有,謂:骨、肉、筋、脈、皮、血、身分,晝、夜、明、闇、形、顯等處,皆有此色。
    問:緣空界色,眼識生不?有說:緣此眼識不生,謂:空界色,雖眼識境,而此眼識,畢竟不生。復有說者:緣空界色,眼識亦生。問:若爾,何故見不明了?答:此空界色,晝為明所覆,夜為闇所覆故,眼雖見,而不明了。」
    俱舍論》:「諸有門窓,及口鼻等,內外竅隙(chidra),名為空界(ākāsa-dhātu),如是竅隙,云何應知?
    • 傳說:竅隙,即是明闇,非離明闇,竅隙可取故,說空界明闇為體,應知此體,不離晝夜,即此說名,隣阿伽(agha-sāmantaka)色。
    • 傳說:阿伽,謂積集色,極能為礙故,名阿伽,此空界色,與彼相隣,是故說名,隣阿伽色。
    • 有說:阿伽(agha),即空界色,此中無礙故,名阿伽;即阿伽色;餘礙相隣,是故說名,隣阿伽色。」
  13. ^ 大毘婆沙論》:「問:虛空、空界,有何差別?答:虛空非色,空界是色。……虛空無為,空界有為。……問:若爾,虛空有何作用?答:虛空無為,無有作用,然此能與種種空界,作近增上緣;彼種種空界,能與種種大種,作近增上緣;彼種種大種,能與有對造色等,作近增上緣;彼有對造色,能與心、心所法,作近增上緣。若無虛空,如是展轉因果次第,皆不成立。」
  14. ^ 大毘婆沙論》:「有說為止外道所說,謂:外道說大種有五,即前四及虛空,今但說四,明虛空非大種。問:何故虛空不立大種?尊者世友作是釋言:以虛空無大種相故,謂:有增有減,是大種相,無增無減,是虛空相;有損有益,是大種相,無損無益,是虛空相;有興有衰,是大種相,無興無衰,是虛空相,是故虛空不立大種。尊者妙音作如是釋:虛空、大種,其相各異,謂:有情身中,所有大種,多是先業異熟所生,虛空體無異熟生義,由此虛空不立大種。大德說曰:虛空雖大,而體非種,不能生故,餘有為法,雖能為種,而體非大,相不遍故,由此虛空不立大種。為止如是外道所執,及顯自宗,故作斯論。」
  15. ^ 大毗婆沙論》:「世尊施設十八界已,復於此中略出少分,施設六界。故此六界,十八界中,攝五界全、四界少分。五界全者,謂前五識界;四界少分者,謂色、觸、意及意識界;此中空界,攝色界少分;地、水、火、風界,攝觸界少分;識界攝意界、意識界少分,以此二界,通有漏、無漏,識界唯攝有漏分故。……復次,由此六界,能生、能養、能長有情色、無色身故,復施設。能生者,謂識界;能養者,謂地、水、火、風界;能長者,謂空界。復次,由此六界,能引、能持、能增有情色、無色身故,復施設。能引者,謂識界;能持者,謂地、水、火、風界;能增者,謂空界。復次,由此六界,是根本有情事,是遍行有情事,是無始有情事,是無分別、有分別有情事故,復施設。根本有情事者,謂欲、色界受生有情,從結生心乃至死有,無此六界無勢用時。……」「問:蘊、取蘊、界有何差別?答:……復次、於有為法,施設蘊;於有漏法,施設取蘊;於有情數法,施設界。復次、蘊,有流轉、還滅作用;取蘊,唯有流轉作用;界,有結生入胎作用。」
  16. ^ 大毘婆沙論》:「問:若十八界名有十八,體或十七,或十二者。云何建立十八界耶?答:以三事故,建立十八,一以所依,二以能依,三以境界。以所依故立六內界,謂眼界乃至意界。以能依故立六識界,謂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以境界故立六外界,謂色界乃至法界。問:若以所依、能依、境界,各有六故,立十八界有差別者,諸阿羅漢,最後念心,應非意界,依彼不能生後識故。答:彼亦是意界,依彼不能生後識者,非彼為障,但餘緣障故,後識不起。設後起者,亦作所依,如有餘緣不生芽等,豈沃壤地非芽等依。」
  17. ^ 大毘婆沙論》:「此十八界過去、未來、現在皆具。問:過去可有此十八界,以六識身無間已滅,名意界故。未來、現在如何亦有十八界耶?答:此十八界依相而立,三世各有十八界相,若未來、現在識無意界相者,過去識亦應無以相無轉故。問:等無間緣未來未有,現在過去亦應不立,此既得立,意界應然。答:等無間緣依用而立,未來未有等無間法故,不可立等無間緣,設立於誰有此緣用。此十八界依相而立,未來雖無識所依用,而已有識可立所依,故此與彼不可為例。諸阿羅漢,最後念心,雖非等無間緣,而是意界,准此應知。」
  18. ^ 中阿含經·心品·多界經》:「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如是比丘智慧非愚癡。世尊。云何比丘知界。
    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見十八界知如真。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阿難。見此十八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六界知如真。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阿難。見此六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六界知如真。欲界、恚界、害界。無欲界、無恚界、無害界。阿難。見此六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六界知如真。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阿難。見此六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四界知如真。覺界、想界、行界、識界。阿難。見此四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欲界、色界、無色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色界、無色界、滅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妙界、不妙界、中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善界、不善界、無記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真。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二界知如真。有漏界、無漏界。阿難。見此二界知如真。
    復次。阿難。見二界知如真。有為界、無為界。阿難。見此二界知如真。
    阿難。見此六十二界知如真。阿難。如是比丘知界。」
    法蘊論》:「嗢拕南曰:界有六十二,十八界為初,三六、一四種。六三、兩種二。」
  19. ^ 大毘婆沙論》:「餘契經中。世尊自說惡叉聚喻。說此喻已。告諸苾芻。有情身中有多界性。彼亦攝在此十八界。所依、能依、境界攝故。又佛於彼《多界經》中說。界差別有六十二。彼亦攝在此十八界。即所依等三事攝故。問:何故世尊為眾說彼六十二界。答:為對外道身見為本。有六十二見趣別故。又世尊告天帝釋言。憍尸迦當知。世有種種界。隨各所想。而各執著。隨各執著而各說之。各言此實餘皆愚妄。彼亦攝在此十八界。即所依等三事攝故。有作是說。彼經諸見以界聲說。皆唯攝在此法界中。」

參考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