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玛经
羈舍子經(巴利語:කෙසපුත්ත සුත්ත/Kesaputta Sutta或ကေသမုတ္တိ သုတ္တ/Kesamutti Sutta),通稱伽藍族經[1](巴利語:กาลาม สุตฺต)、迦羅摩人经或卡拉玛人经(英語:Kalama Sutta),上座部佛教经典,载《巴利大藏经·增支部》第三集第65经。其主要讲述佛陀在羈舍子村(今羈舍)对伽藍族(卡拉玛族)的教诲。
简介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伽藍人因各宗派教义不同,而不能分辨是非真假,故向佛陀请教[3]。佛陀对该问题讲述了《羁舍子经》,意在告诉人们:不要立即接受或相信任何事情,以免成为他人(包括佛陀本人)的知识奴隶。佛陀并为此总结了十准则(此准则出於上座部巴利藏,汉传大正藏無)[4]:
- 勿信风说;
- 勿信传说;
- 勿信臆说;
- 勿信于藏经之教相合之说;
- 勿信基于寻思者;
- 勿信基于理趣者;
- 勿信熟虑于因相者;
- 勿信审虑忍许之见相合;
- 说者虽堪能亦勿予信;
- 虽说此沙门是我之师亦勿予信之。
參考文獻
- ^ 注意此處的音譯詞“伽藍”(Kālāma>Kalam)和「伽藍」(Sangharama>Gharam)語源不同
- ^ 巴利語《羈舍子經》研究 (PDF). [2020-07-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12).
- ^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第三集第65经:“大德!有沙门、婆罗门众来至克萨普塔邑,彼等之述示自说,相反者,对于他说则予驳斥、轻蔑、卑视、抛掷。大德!复有他类沙门、婆罗门来至克萨普塔,彼等即皆只述示自说,相反者,对他说则于驳斥、轻蔑、卑视、抛掷。大德!对彼等,我等有惑,有疑于此等沙门、婆罗门诸氏中,谁语真实?谁语虚妄?”
- ^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第三集第65经:“卡拉玛人!汝等所惑是当然,所疑是当然,有惑之处,定会起疑。卡拉玛人!汝等勿信风说;勿信传说;勿信臆说;勿信于藏经之教相合之说;勿信基于寻思者;勿信基于理趣者;勿信熟虑于因相者;虽说是与审虑忍许之见相合亦勿予信;说者虽堪能亦勿予信;虽说此沙门是我之师亦勿予信之。卡拉玛人!若汝等只自觉--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诃毁者。若将此法圆满、执取之即能引来无益与苦--则卡拉玛人!汝等于时应断(彼)!卡拉玛人!汝等如何思维耶?起于人内心之贪是为益耶?或为无益耶?”
- ^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第三集第65经:“卡拉玛人!彼胜弟子如是心无怨憎,心无贪欲、如是心无杂染,如是心净,彼于现法得四慰安。”
- ^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業相應品》《伽藍經》第六卷:“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成就身淨業。成就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調.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 ^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第三集第65经:“若有后世,若有善作恶作业之异熟果,既有是处,我身坏、死后得趣天世,此即彼所得之第一慰安。”
- ^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業相應品》《伽藍經》第六卷:“復次。伽藍。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報。如是我於現法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為正智所稱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二安隱住處。”
- ^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第三集第65经:“若又无后世,若无善作恶作业之异熟果,与此现法,以无怨、无贪、无苦、有乐来护自己,此即彼所得之第二慰安。”
- ^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業相應品》《伽藍經》第六卷:“復次。伽藍。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念惡。所以者何。自不作惡。苦何由生。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三安隱住處。”
- ^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第三集第65经:“若作(恶)之人有恶报,则我将不对任何人怀恶意,不造恶业之人,何有苦耶?此即彼所得之第三慰安。”
- ^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業相應品》《伽藍經》第六卷:“復次。伽藍。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四安隱住處。”
- ^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第三集第65经:“若作恶之人无有恶报,则现在于二者我已清净,此即彼所得之第四慰安。”
- ^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業相應品》《伽藍經》第六卷:“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四安隱住處。”